词条 | 珞珈山街道 |
释义 | 概况珞珈山街位于武昌区与武汉东湖生态旅游管理区接界的东湖之滨珞珈山麓。东北面有东湖环绕,西北面与水果湖街茶港社区毗邻,西南面与中南路街小洪山交界,南面沿八一路与洪山区珞南街接壤。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79万人,有汉、回、壮等29个民族。辖区有6个社区居委会,并辖一个城中村。其中珈智、茶港、珞睿属单位型社区,一个混合型社区东湖村社区,09年将风光村并入珞珈山街。辖区文明单位9个(省级文明单位3个、市级文明单位2个、区级文明单位4个) 发展解放初,珞珈山街辖区属长春区公所。1950年属洪山区武珞乡。1951年属武汉市第八区武珞乡和莲溪乡。1952年底,武珞乡改属东湖区,莲溪乡改属南湖区。1955年改东湖区为洪山区,武珞乡属洪山区。1956年改为洪山区珞珈山街办事处。1957年划归武昌区,1959年复归洪山区。1960年成立城市人民公社时,改为珞珈山分社。1961年分社撤销,恢复珞珈山街办事处。1964年又划归武昌区。1967年改名红卫山街办事处,1968年改为红卫山街革命领导小组。1971年,武红街辖区(原名武珞路街办事处)石牌岭、洪山村以东划归红卫山街,并改街革命领导小组为街革命委员会。1972年改名为珞珈山街革命委员会。1978年恢复珞珈山街办事处。1986年,将原辖27个居民委员会划归洪山区珞南街办事处管辖。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 2008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过亿元,属同区增幅前列。 辖区直属党员有300人,直属支部15个,在职党员170人,吴天祥小组67个,1812人,党员活动室(电教室)8个。 以上资料来源《2008珞珈山街年鉴》编纂 珞珈山原名罗家山,亦名落袈山。珞珈山现在这个名字,是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改的。珞,是石头坚硬的意思;珈,是古代妇女戴的头饰。“落驾”与“珞珈”二字谐音,寓意当年在落驾山筚路蓝缕、辟山建校的艰难。 珞珈山坐落在在湖北武昌东郊。巍峨横亘,冈峦连绵,花木葱茏,建筑明丽,地处东湖之滨,山光水色,交相辉映,成为一组胜景,远近传闻。海拔93米。其东部山脚高低起伏,吞吐曲折,湖水拍击,喷珠溅玉;山腰佳木交碧,奇花织锦,篱笆错落,房舍雅致;每年樱花盛开时,落英缤纷,令人陶醉。从山腰至山顶,林深茂密,摇苍飞翠,遮日蔽月,深幽秘邃。珞珈山之上下,巨岩层现,奇石峭立,小径曲绕,异鸟时鸣。 武汉大学坐落在珞珈山之西部,依山构造,建筑富丽。近山湖水中有浪淘石,累累罗列,附近还有六一纪念亭、六一烈士墓等革命纪念建筑物和航海俱乐部、游泳池等体育设施,使此山更显辉煌瑰丽,益增游人欣赏雅兴。武汉大学的樱花道,位于前理学院和老图书馆的下方。道两旁的樱花树枝干壮实、排列整齐。每年的3月至4月初,繁花满枝。樱花花期仅为一周,每到落花时节,落英缤纷的樱花又为大地铺上了一层浅浅的“花毯”。每年开花时节,赏花的游人络绎不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