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嫘祖庙 |
释义 | 嫘祖庙又名西陵山庙,占地1000平方米,海拔高度108米,为纪念黄帝正妃嫘祖而建,1993年重建于西陵山。嫘祖又叫雷祖、累祖,民间蚕农称之“蚕母娘娘”,是黄帝元妃,为中国最早的第一夫人。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相传黄帝在与龙的争斗中南下西陵后与当地的村女嫘祖结为夫妇。嫘祖秀丽聪慧,发明了养蚕、缫丝和纺 织,与黄帝一起组织部落里的男女老少,男耕女织,共同创造了华夏古代文明,为开创中华基业,尽心尽 力,被后世尊为“先蚕”。 简介嫘祖是传说中的北方部落首领黄帝轩辕氏的元妃。她生了玄器,昌意二子。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五帝中的「颛顼帝」。 《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 《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唐代著名韬略家、《长短经》作者、大诗人李白的老师赵蕤所题唐《嫘祖圣地》碑文称:“嫘祖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 每年农历3月15日,是嫘祖的生日,嫘祖庙举行“先蚕节”,盛况空前。《史记》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嫘祖教民养蚕缫丝,建立了光照千秋的功业,被称为“蚕母娘娘”,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是嫘祖生辰,举行庙会祭祀。古西陵山是祭祀轩辕黄帝正妃西陵之女嫘祖的圣地,西陵山上的嫘祖庙毁于1940年6月日本侵略军的炮火,如今嫘祖庙为1993年2月破土重建,建筑面积1217.27平方米,嫘祖庙高26.53米共四层,多层重檐,棱角刺天,24组风铃,悬挂翘角,随风飘动,传响天外。 相关传说黄帝战胜蚩尤后,建立了部落联盟,黄帝被推选为部落联盟首领。他带领大家发展生产,种五谷,驯养动物,冶炼铜铁,制造生产工具;而做衣冠的事,就交给正妃嫘祖了。在做衣冠的过程中,嫘祖和黄帝手下的另外三个人作了具体分工:胡巢负责做冕(帽子);伯余负责做衣服;于则负责做履(鞋);而嫘祖则负责提供原料,她经常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她们还把男人们猎获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进行加工。不长时间,各部落的大小首领都穿上了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嫘母因为劳累过度而病倒了。她不想吃饭,一日比一日 消瘦。周围的男男女女,人人焦急万分,个个坐卧不安。守护在嫘祖身边的几个女子,想了各种办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时爱吃的东西。谁知嫘祖一看,总是摇摇头,一点也不想吃。 有一天,这几个女人悄悄商量,决定上山摘些野果回来给嫘祖吃。她们一早就进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许多果子,可是用口一尝,不是涩的,便是酸的,都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白色的小果。她们以为找到了好鲜果,就忙着去摘,谁也没顾得尝一小口。等各人把筐子摘满后,天已渐渐黑了。她们怕山上有野兽,就匆匆忙忙下山。回来后,这些女子尝了尝白色小果,没有什么味道;又用牙咬了咬,怎么也咬不烂。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果子。正在过时,造船的共鼓走了过来,发现几个女子站在那里发愣,连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女子们便把她们为嫘祖上山摘回白色小果的事说了一遍。拱鼓一听,哈哈一笑说:“你们这些憨女子,现在咱们有火有锅,咬不烂就用水煮嘛!”他这么一说,立刻提醒了几个女子,她们连忙把摘回的白色小果都倒进锅里,加上水用火煮起来。煮了好长时间,捞出一个用嘴一咬,还是咬不烂。正当大家急得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有一个女子随手拿起一根木棍,插进锅里乱搅,边搅边说:“看你烂不烂,看你熟不熟!”搅了一阵子,把木棒往出一拉,木棒上缠着很多像头发丝细的白线。这是怎么回事?女子们继续边搅边缠,不大功夫,煮在锅里的白色小果全部变成雪白的细丝线,看上去晶莹夺目,柔软异常。她们把这个稀奇事立即告诉嫘祖。嫘祖是个急性子,不听则罢,一听马上就要去看。这些女子为了不让她走动,便把缠在棒上的细线拿到她身边。嫘祖是个非常聪明的女人详细看了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又询问了白色小果是从什么山上、什么树上摘的。然后她高兴地对周围女子说:“这不是果子,不能吃,但却有大用处。你们为黄帝立下一大功。” 说也怪,嫘祖自从看了这白色丝线后,天天都提起这件事,病情也一天比一天减轻,开始想吃东西了。不久,她的病就全好了。她不顾黄帝劝阻,亲自带领妇女上山要看个究竟,嫘祖在桑树林里观察了好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小果,是一种虫子口吐细丝绕织而成的,并非树上的果子。她回来就把此事报告黄帝,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桥国山上所有的桑树林。黄帝同意了。 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 嫘祖的故乡《史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嫘祖,是我国丝绸的伟大发明家,和炎黄二帝同一时期,是有史籍记载的我们中华各族人民的伟大母亲。而千古传颂的黄帝元妃、妻子嫘祖,其故里何在呢? 考证解开千古之谜四川省盐亭县,始建于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西魏时“以近盐井”而名盐亭。目前,不仅有大量的出土蚕桑文物、化石、嫘祖文化遗迹,唐代《嫘祖圣地》碑,而且还有许多关于嫘祖发现天虫、养蚕制丝的传说。经四川盐亭嫘祖文化研究会,证明四川省盐亭县为嫘祖出生地,解开了困扰史学界的千古之谜。 嫘祖生于盐亭青龙山在盐亭县城南60公里,金鸡镇和高灯镇交界处有一山为嫘祖山,嫘祖山的嫘祖穴,相传是嫘祖出生地。传说嫘祖诞生于5000年前的古西陵国,故里即今四川省盐亭县金鸡镇青龙山嫘祖穴。少年时的嫘祖便显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慧。一天,嫘祖在摘桑葚时,偶然发现桑虫结的黄茧,便摘来含在口中玩耍,由于唾液浸泡加热溶解了胶质,嫘祖无意中顺手理出了茧中的丝线。用手一摸,还挺结实,不像蜘蛛丝那样容易断。聪明的嫘祖顿生编织蚕丝以代替兽皮树叶作衣服的欲望。后来,嫘祖将野桑茧变为家养,又发明了一些缫丝的工具,实现了她以丝绸作衣服的梦想。从此,开启了西陵部落衣着文明时代,结束了穿树叶、披兽皮的生活方式。此后,年轻的嫘祖以发明丝帛而称雄西陵,并受到黄帝的仰慕。便与黄帝联盟联姻,巡行天下,教民养蚕,普及蚕桑丝绸文化。辅佐黄帝,统一中原,奠立国基,是以称她为母。如今,盐亭每个与丝织有关的地名都有一个嫘祖蚕桑织业的故事在流传,老百姓仍保留有每年祭祀嫘祖的民俗。 相关记载嫘祖,或曰累祖,又名雷祖。相传是黄帝的元妃西陵氏。 《山梅经·海内经》云:黄帝妻雷祖,生昌意。 郭璞注《世本》云:黄帝娶于西陵氏,谓之累祖。 袁珂案:《路史·后纪五》云:黄帝之妃西陵氏日嫘祖,以其始蚕,故又祀先蚕。 《史记·封禅书》也说:黄帝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刘恕《通鉴外记》亦日: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 《路史·后纪五》云:黄帝之妃西陵氏日嫘祖,以其先蚕,故又祀先蚕。所谓先蚕,即为最先教人们载桑养蚕织丝的神,又称先蚕神。后来又称祭蚕的仪式为先蚕。 《集说诠真》曰:为蚕祈福,谓之先蚕。总的看来,螺祖为西陵氏之女,或即西陵(昆仑)一带西方骥旌之女。又中国以衣业互国,自古素重养蚕,因蚕为妇女所饲养,故自汉以降,历代皆祀先蚕神。东汉先蚕神为菀窳妇人寓氏公主。 据李贤注:《汉日仪》曰:春蚕生而皇后亲桑于菀中。祭蚕神日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北齐始祀黄帝元妃螺祖为先蚕神,以与妇女相合。嗣后道教;民间皆以其为蚕神,奉祀至今。如今在四川省盐亭县建有供奉嫘祖的祖庙,据说崇奉的人特别多,香火尤盛。 评价从史籍记载、民间传说等多方面来看,嫘祖诞生于西陵氏,即今四川省-盐亭县。《嫘祖传》的作者根据大量的史料进行创作,在尊重历史以及传说的基础上,以章回小说的体裁,生动的笔墨,再现了中华民族之母的不朽的历史功绩,让读者看到远古时代开创人类生活环境的炎黄二帝、蚩尤、嫘祖种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至劳动、婚姻、战争的原始社会状况,受益匪浅。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蚩尤在与炎黄二帝的战争中自然是战败者,然而,他同样是一位中华民族开创文明的英雄。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他带领苗族南迁开基创业,都为民族和人民立下不朽的功绩。[汉代]蚩尤和黄帝一起被尊为战神,蚩尤被描述为反面人物是历史的偏见。 历史功绩嫘祖的历史功绩,第一,首先是青少年时代名叫“王凤”的嫘祖,从小就聪明伶俐,16岁后便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织绢之术;第二,在野蚕家养的巨大变化中,嫘祖抽丝织绸制衣裳的重大发明,对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第三,嫘祖从为人类抽丝制衣裳开端,又首倡嫁娶相媒,在部落战争中与轩辕黄帝结为百年之好,开族外通婚之先河。嫘祖作为人文母祖,开创人类文明的第一位女性,也毫无疑问的是世世代代妇女们的首应学习的最光辉的模范。 历史发展历史发展到以男性为主的社会,女性的生活和地位显然大大降落;而且竟适得其反,女性往往竟成为被污辱与受损害的,何其可悲啊! 在历史已迈进21世纪的今天,男女自由平等早已成为世界文明的一个重大标志,也有法律的保证;然而妇女的不幸遭遇,即使我们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也并未消失其阴影,在有法律的保障制度下,重视端正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依然是今天与未来的神圣职责之一。 回顾远古历史,第一个为人类社会文明起了伟大的开创作用的是嫘祖,她至今成为我们应当学习和宣扬的创造人类社会文明的光辉模范。 也是人们永世歌颂的典范。 嫘祖活动嫘祖是中华民族之母,嫘祖是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的正妃。是她开创育桑养蚕,抽丝织巾,肇造衣饰文明,著称“蚕丝鼻祖”;是她兴起“八拜成婚”,男30而婚,女20而嫁的文明婚姻礼俗,从而著称“婚姻文明”创始者嫘祖。在改革开放年代以来,新郑已举办过四届嫘祖纪念节。今年应举办第五届纪念嫘祖节。 嫘祖陵位于嫘祖出生和归葬之地---金鸡青龙山,该陵为八卦行,外露三方,内藏五方。陵墓边长为24.95米,意为二十四节、九五至尊,陵直径60米,高190米,属中华女祖第一陵。西周至清朝的几千年间受到了下至万民百姓,上至朝廷官员的普遍崇敬嫘祖,因为她首先驯养家蚕,创造蚕丝业而被人们奉为先蚕。为了便于人们的直观了解,庙里的墙上请人画了“嫘祖采果奉亲发现天虫”的壁画。庙里有这样的文字记载:“两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后世祀为先蚕。”偏房有间没有会议桌的会议室,墙上有幅通俗易懂的轩辕黄帝向嫘祖求爱的图。画家想像的房屋远远超出此间寺庙的建筑风格,简直像嫘祖的宫殿,画上的黄帝活像是位戏剧里的新郎官角色,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而嫘祖表现得大度而有分寸,想是画家站在嫘祖立场上的表现。后院的大殿是新修的。爬十几阶石梯登上后面的一个平台,院坝里种满了菜。大殿里由于花格窗花投进的光线使殿里显出一种因通透明亮而形成的庄严。 旅游指南地址: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峡口风景名胜区。 门票价格标准: 门市价18元 迁忆旅行网优惠价14元. 团队优惠价10元. 老人学生优惠价6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