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浒湾
释义

浒湾乡位于新县城北l0公里处,属浅山丘陵区。小潢河象一张弓自南向北蜿蜒流过,成一大湾。因“群虎饮于湾”而得名虎湾,又因滨临小潢河,假虎为浒曰浒湾。

浒湾概况

(据《现代汉语词典》,在“浒"字项单列[浒湾]HUWAN,地名,在河南)。清代康熙年间始单设建制湾里,解放初期设浒湾区,1958年设浒湾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浒湾乡。

浒湾经济

乡总面积59.8平方公里,耕地1.1万亩,山场3.8万亩。辖14个行政村,163个村民组,4462户,总人口19386人(其中;农业人口16745人,非农业人口2641人)。2004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8072万元,工业2719万元,农业3250万元,第三产业2103万元,其中:人均纯收入2296元,是1986年的4.2倍。

浒湾交通

湾乡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东与八里畈镇为邻,西同吴陈河镇接壤,南连县城关新集镇,北接光山县陂河镇,京九铁路、寨檀公路、南信叶公路和国家正在兴建的阿深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京九铁路在浒湾段设有三级客货站,阿深高速公路在境内设有出入口。距郑州、武汉、合肥、南京、九江等大中城市均在2 1)0公里以内,素有新县“北大门”和豫南“活码头’之称。

全乡地势东高西低,三面环山。耕地多为砂土和黄泥土,土质贫瘠。境内有小潢河及小潢河一级支流、小钱河两条河流,有石堰口、南坳、伍榜、简坳、刘湾、赵洼六座小型二类水库。风景名胜有“盂公耸翠"和“四面胜箭”两个游览区,以清风亭、跑马场、财神庙、孟良老屋、枸骨古树等大小30余个景点组成。现代建筑以浒湾单拱石桥最负盛名,单拱跨度1 37.7米,居赵州桥之后列全国第二大单拱石桥,横跨小潢河东西两岸,气势宏伟壮观。古迹有柳店村清代进士卢炊墓、李榜村明代御赐王相墓和扶山寨大捷遗址等。

资源

内资源丰富:蕴藏大量萤石、云母、钨金、石墨、花岗岩、石英石、河砂等多种矿产。出产桔梗、杜仲、黄柏、柴胡等多种名贵药材,盛产茶叶、板栗、油茶、红椿、花生等经济作物和土特产品。

农业

粮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每年稳定种植面积近6000亩;秋粮以花生、红薯、芝麻、大豆等经济作物为主,年种植面积3000亩以上。近年来,浒湾乡围绕“百村兴农”计划,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科技含量,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之路,初步建成了一批以“65002”两系杂交水稻、中油杂1号杂交油菜等高效农业种植示范区,向农业产业化道路迈出了坚实步伐。2003年,全乡粮食总产量达到740万公斤,是1986年的3.2倍。

林业方面,自1986年以来,以每年的春季植树造林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荒山造林、退耕还林以及生态绿化,先后建成了大庙岗杉木基地、磨盘山板暴基地、九龙岭银杏园、常胜岭板栗基地和江山岗、湛畈特种林果种植示范图六个乡办、村办骨干林场,2004年全乡森林总面积达到3.9万亩,其中以板栗、银杏、特种林果为主的经济林面积达到2万亩,年实现产值240万元。

工业

1987年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工业经济实现了新跨越。1986年,乡办企业仅有12家。到2004年,全乡四级企业总数达到7 00家,涌现出鸿鹄编织厂、腾达自行车曲柄厂、家图花卉公司、蔡山板材加工厂、花明林场生态养殖园区等一大批个体私营企业,初步形成了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生态种植养殖为主的新型支柱产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乡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全面改善。1995年实施了卫星集镇规划,1997年融资1200万元建成了京九商品城,2002年又融资2000余万元兴建了兴隆大市场,使集镇形成了两纵三横的商贸新区框架,集镇区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现以拥有临街门面420间,固定摊位680个,年贸易额达7000余万元。同时,交通方面,先后兴建了鄢山村级公路、东西循环公路,完成了寨檀路、南信叶公路拓宽改造工程,1992年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农田水利方面,实施了联合国4355项目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完成了徐湾、柳店、郑店、游围孜低产田改造工程,兴建渠道2.5万米,使全乡6O%左右的农田实现旱涝保收。教育基础设施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先后建成了中心小学、黄墩小学、蔡山小学、郑店小学、曹湾小学、东方红小学、中学等七幢教学楼以及中学宿舍楼,全乡现有中学一所、小学13所,基础教育条件达到全县一类标准。此外,还开通了程控电话、无线传真、移动电话,建成了有线光缆电视、调频广播站、文化站以及中心卫生院。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目益提高。

文化

浒湾乡民俗文化浓厚,地方花鼓戏、地灯戏在新县、光山、商城等县区较为闻名,其中花鼓戏乃首创发源地,被列入《中国地方戏大全》,是农村民俗文化的一朵奇葩。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浒湾

浒湾地处金溪县西部,古金临驿道中段,抚河中游。它东枕疏山,西关灵谷峰,前濒抚河,后通驿道。水路上达南城、南丰、广昌,下通抚州、南昌、九江。这里水势平缓,便于航船,四乡物阜,利于货殖。数百年来一直为赣东数县的粮食、纸张、木竹等物资的主要集散地。木刻印书更是遐迩闻名,有“籍著中华”、“藻丽嫏嬛”之誉。

浒湾地名的来由,比较一致的说法就是“原名许湾,后来演变为浒湾。”至于如何演变的,则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作为小地名,原本就是“许湾”,由于人们对文字审美的追求,觉得偏旁都用三点水比较美观,因此又称之为“浒湾”,由于种种原因,以致后来取代“许湾”,成为正式地名。据《许湾许氏族谱》记载,北宋哲宗在位期间,文焕公自郡城(今抚州市区)大巷迁于金溪归德乡中洲里之西溪金官渡,尔后子孙繁衍,人咸以所居之地名曰“许湾”。以姓氏与地理名词组合,是一种常见的地名命名方式,许氏又是目前该区域定居最早的家族,因此“许湾”的来由毋庸质疑。自古以来,人们对小地名的书写比较随意,异体字、俗字、自造字等无不跃然纸间,但都会认可一种约定俗成的写法,在机构设置、官方文书、民间文书中广泛使用,用现代话说,就是“标准地名”。“浒湾”两字最初的出现,只是民间的写法,通过长时间与“许湾”的混用,逐渐才上升为“标准地名”。

“许湾”做为“标准地名”,笔者认为最迟沿用到民国中期。在以往官方文书、各级方志、名人诗文中广泛使用的就是“许湾”;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大批清廷官员在奏本中都是使用“许湾”。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收藏有1926年11月江苏陆军测量局绘制的《临川(临川、崇仁、宜黄、南城、金溪、资溪、丰城)》地图,仍然使用“许湾”。

“浒湾”出现的时间较晚,笔者发现最早的,是清嘉庆间刻本《四书类典赋》题有“浒湾积秀堂”字样,此后广泛见于刻本的版记中。清道光二十八年版和同治九年版《金溪县志》中的浒湾和许湾混用,卷首绘图均为浒湾图,而《卷三都图》又称许湾。进入民国后,“浒湾”使用更加广泛,国内出版的相关书籍也多用此名。笔者认为,“浒湾”是伴随金溪刻书事业繁荣而产生的文字变异。在刻本的版记中,地名、堂号都是大号字,从美学角度,“许”字笔画少,“体形”与“湾”字比较起来显得过于单薄,换成“浒”字,偏旁相同,搭配就更协调些,而且符合传统审美情趣。读音用不着变,也不用去追究“浒”字本意,“浒湾”还是原来的“许湾”,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变化。也正因为“浒湾”版刻书对社会的影响力太大,使的外界认可了新的地名。1932年,依照江西省政府通令,实行联保制,金溪县共设4个区,其中二区下辖浒湾镇。同年7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陆地测量总局绘制《浒湾(临川、金溪)》地图。标志着“浒湾”已成为“标准地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4:4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