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沱湖螃蟹
释义

沱湖生产的清水大闸蟹选用正宗的长江系中华绒鳌蟹苗,水草茂盛、清洁无污的沱湖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丰富的小鱼虾、螺狮等天然水生物是其食之不竭的饵料,沱湖螃蟹青背、白肚、黄毛、金爪,具有膏丰肉满、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

沱湖螃蟹

沱湖螃蟹生产历史悠久,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曾在此品蟹赏菊。八十年代中期,沱湖承担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河蟹人工养殖技术开发》,螃蟹生产有了迅速发展,年产量达150吨以上,成为沱湖的龙头和特色产业,养殖面积和产量位居皖北之首,沱湖人民衣在螃蟹、食在螃蟹、住在螃蟹、行在螃蟹,当地有一句俗语叫 “吃蟹饭、住蟹房、娶蟹婆、嫁蟹郎”,螃蟹养殖在沱湖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窥一斑。

五河县生产基地

从五河县城驱车西北3.5公里,便是风景秀美的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拥有6万亩沱湖大水面,是中华绒螯蟹的盛产地,年产优质大闸蟹150多吨。沱湖为一手掌形河迹洼地型浅水湖泊,其湖岸弯曲,核心区面积5800公顷,常年水质清新无污染,水草丰茂,淤泥深厚,浮游动植物种类较多,天然供饵力强。近年来,沱湖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充分发挥沱湖水资源优势,积极实施“走水路、念水经、发水财”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以螃蟹为重点的特种水产养殖,使沱湖逐渐成为皖北最大的商品蟹生产基地。

沱湖螃蟹特点

(1)天然养殖,病少体健。沱湖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发源于河南虬沟,全场270公里, 沱湖面积10万多亩,沿途无工业污染,是皖北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沱湖底泥适中、水质清新、水草丰茂,野生小杂鱼、虾、螺蚌重量丰富,水生生态系统完好,螃蟹养殖基本靠湖内天然饵料,不需投喂人工配合饲料,而且主要以大水面稀植流放模式养殖,所产螃蟹、“青壳、白肚、金爪、褐螯”,体色纯正,体格健壮,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成蟹壳肉盈实,膏脂丰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等营养成份特别丰富。煮熟后,体色匀红,雌蟹“蟹黄”油红如榴米,雄蟹“蟹黄”通透如玉;蟹肉微甜、味鲜,蟹壳薄而脆钙质含量高,吃起来“吱哩咔嚓”作响。

(2)质优味美,营养丰富。由于沱湖螃蟹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生长阶段全部采食沱湖天然饵料,成蟹壳肉盈实,膏脂丰腴,雌蟹“蟹黄”油红如榴米,雄蟹“蟹黄”通透如玉;蟹肉微甜、味鲜,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特别丰富。据测定,每100克沱湖蟹肉中含蛋白质15克,铁14毫克,核黄素0.72毫克,维生素A5970国际单位,各项指标均优于阳澄湖螃蟹。

(3)品牌响亮,市场走俏。早在1996年,沱湖螃蟹就注册了“沱湖牌”商标。从2004年起,“沱湖牌”螃蟹,先后荣获“中国十大名蟹”、“绿色A级食品”、“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安徽省著名商标”、“蚌埠市名优产品”等多项美誉,目前正在申报“中国牌农产品”认证。

(4)安徽五河县“沱湖螃蟹”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0-01-22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发布告,批准自2009年12月28日起,对“沱湖螃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是安徽省五河县首次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破了五河县无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空白。

(5)在江苏泰州兴化市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生态螃蟹文化节暨第二届中国十大名蟹评比中,沱湖螃蟹荣获中国十大名蟹“金奖”荣誉称号。2009年,沱湖螃蟹养殖面积近7万亩,预计可生产螃蟹120多万斤,可实现产值3000万元。

吃法:先要趁热吃蟹黄吃螃蟹也是一门技术,首先将蟹反转,沿边将整个肚脐拔掉,再将蟹底朝天,这样便可以轻轻松松地将蟹盖从后拆下,这时,可用小匙先将蟹盖内的蟹膏及蟹肉趁热吃掉。然后用剪刀把两边的蟹腮、前触及头部剪去,将蟹身从中间一分为二。

慎吃:吃螃蟹时不宜喝啤酒

蟹虽然味道鲜美,但是性寒且带湿毒,不是人人适宜食用的,体质虚寒、皮肤易过敏的人群则要尽量避免食用,以免引起肠胃不适或过敏。此外,蟹膏中含有很高的胆固醇,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的人都不宜吃蟹。值得一提的是,吃蟹时不能配以啤酒,因为啤酒也属性寒食物。

螃蟹的营养价值

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适用人群

适宜跌打损伤、筋断骨碎、瘀血肿痛、产妇胎盘残留、孕妇临产阵缩无力、胎儿迟迟不下者食用,尤以蟹爪为好;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腹痛隐隐、风寒感冒未愈、宿患风疾、顽固性皮肤瘙痒疾患之人忌食;月经过多、痛经、怀孕妇女忌食螃蟹,尤忌食蟹爪。

地理标志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沱湖螃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现批准自即日起对沱湖螃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沱湖螃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安徽省五河县沱湖乡辖区内的水域,包括沱湖上游的管咀到下游节制闸段水域,以及与该段水域相连的河叉、滩涂、低洼地等可养水域,总面积7000公顷。

专用标志使用

沱湖螃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安徽省五河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沱湖螃蟹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二)蟹苗培育。

亲本主要从沱湖亲本基地选择;大眼幼体由符合中华绒螯蟹育苗条件的长江入海口蟹苗繁育场生产;一龄蟹种由沱湖水域的蟹种培育基地培育而成,规格为120只/kg至200只/kg。

(三)水质要求。

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要求,其中pH值7.2至8.5,水溶氧量5mg/L以上,水温10℃至33℃,水深1.2m至2.5m,透明度大于40cm。

(四)养殖技术。

1. 养殖周期:从苗种投放到商品蟹上市,在网围内连续饲养时间不低于6个月。

2. 蟹种放养:每年1月或12月底放苗,规格为120至200只/kg的扣蟹,放养密度≤1.5 kg /667㎡;规格为80至120只/kg的扣蟹,放养密度≤2.5 kg /667㎡。

3. 饲养管理:在螃蟹生长期间,当天然饵料缺乏时,可适当投喂南瓜、玉米、小麦、甘薯、马铃薯、水草等植物性饵料,及小杂鱼、螺蛳、河蚌等动物性饵料,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投入品和防病措施。

4. 捕捞:起捕时间为9月至春节前后,上市的商品蟹规格雄蟹≥150克/只、雌蟹≥125克/只。

5. 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青壳、白肚、金爪、褐螯。成蟹壳肉盈实,膏脂丰腴,煮熟后,体色匀红,雌蟹“蟹黄”油红如榴米,雄蟹“蟹黄”通透如玉;蟹肉微甜、味鲜,蟹壳簿而脆钙质含量高。

2. 理化指标:雄蟹粗蛋白≥15.5%,粗脂肪≥7.2%;雌蟹粗蛋白≥15.2%,粗脂肪≥9.6%。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19: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