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般若名相八十一科
释义

指大藏一览集卷三所录之般若名相八十一科。

内容

五蕴、六根、六尘、六识、六触、六缘所生、四缘、六大、十二因缘、六度、我者、生者、寿者、命者、有情者、养育者、众数者、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见者、知者、二十空、四谛、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易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四念处、四正勤、十遍处、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支、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菩萨十地、五眼、六通、十力、四无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不共法、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独觉菩提、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觉觉他)、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因圆果满),共八十一科。

详细

又有, (名数)大藏一览三引指要录曰:注出般若名相八十余科,庶发披阅者智智尔:一、五蕴,二、六根,三、六尘,四、六识,五、六触,六、六缘所生,七、四缘,八、六大,九、十二因缘,十、六度,十一、我者,十二、生者,十三、寿者,十四、命者,十五、有情者,十六、养育者,十七、众数者,十八、作者,十九、使作者,二十、起者,二十一、使起者,二十二、受者,二十三、使受者、二十四,见者,二十五、知者,二十六、二十空,二十七、四谛,二十八、真如,二十九、法界,三十、法性,三十一、不虚妄性,三十二、不变易性,三十三、平等性,三十四、离生性,三十五、法定,三十六、法住,三十七、实际,三十八、虚空界,三十九、不思议界,四十、四静虑,四十一、四无量,四十二、四无色定,四十三、八解脱,四十四、八胜处,四十五、九次第定,四十六、四念处,四十七、四正勤,四十八,十遍处,四十九、四神足,五十、五根,五十一、五力,五十二、七觉支,五十三、八圣道支,五十四、空解脱门,五十五、无相解脱门,五十六、无愿解脱门,五十七、菩萨十地,五十八、五眼,五十九、六通,六十、十力,六十一、四无畏,六十二、四无碍解,六十三、大慈,六十四、大悲,六十五、大喜,六十六、大舍,六十七、十八不共法,六十八、无忘失法,六十九、恒住舍性,七十、一切智,七十一、道相智,七十二、一切相智,七十三、一切陀罗尼门,七十四、一切三摩地门,七十五、预流果,七十六、一来果,七十七、不还果,七十八、阿罗汉果,七十九、独觉菩提,八十、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觉觉他),八十一、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因圆果满)。

部分详解

五眼

一、肉眼,肉身所有之眼。

二、天眼,色界天人所有之眼,人中修禅定可得之,不问远近内外昼夜,皆能得见。

三、慧眼,谓二乘之人,照见真空无相之理之智慧。

四、法眼,谓菩萨为度众生照见一切法门之智慧。

五、佛眼,谓得一切种智、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乃至大慈大悲等诸功德,是名佛眼

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是为五眼。肉眼障内近色。天眼障外远色。慧眼所照观空。法眼照有。佛眼空有俱照。明过四眼。所不能知。悉皆明净。凡言眼者。以为功良由境别不同。所以分之为五

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以此碍故求天眼,得是天眼,远近皆见,前后内外、昼夜上下,悉皆无碍,是天眼见。和合因缘生假名之物,不见实相。所谓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如前、中、后亦尔,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但慧眼不能度众生,所以者何?无所分别故。以是故生法眼。法眼能令行人行是法,得是道,知一切众生各各方便门,令得道证。法眼不能遍知度众生方便道,以是故求佛眼。佛眼无事不知,覆障虽密,无不见知。于余人极远,于佛至近;于余幽暗,于佛显明;于余为疑,于佛决定;于余微细,于佛为粗;于余甚深,于佛甚浅。是佛眼无事不闻,无事不见,无事不知,无事为难,无所思惟。一切法中,佛眼常照。

五力

五力者谓信、进、念、定、慧之五根增长,有治五障之势力也。止观辅行问云:‘名同于根。何须更立?’答:‘善根虽生,恶犹未破,更须修习,令根增长。根成恶破,复名为力。’

一、信 信力,谓信根增长破诸邪信也,又谓信正道及助道法。若信根增长,则能遮诸烦恼,不为偏小诸疑所动,故名信力。

二、进 进力,谓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也。又进行此正道及助道法时,若精进根增长,则能除身心懈怠,成办出世之法,是为精进力。

三、念 念力,谓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也。又谓念于正道及助道法,若念根增长,则能破诸邪想,成就一切出世功德,是名念力。

四、定 定力,谓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也。又谓摄心正道及助道法,若定根增长,则能破诸乱想,发诸事理禅定,是名定力。

五、慧 慧力,谓慧根增长,能破三界诸惑也。又谓四念处之慧,照了一切诸 法,若慧根增长,则能除一切邪妄之执,破一切偏小之慧,故名慧力。

又曰:‘五根增长,不为烦恼所坏,是名为力。’

五根

谓修行之人修四念处观,虽善萌微发,根犹未生,根未生故,善萌易坏。今修五法,使善根生,故以根为名也。(四念处者,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也。)

一、信根:谓信于正道及助道法,则能出生一切无漏禅定解脱,是名信根。(正道者,即四念处观也。助道者,即五停心之观也。无漏者,因修禅定不落生死也。)

二、精进根:谓既信四念处正观及诸助道善法,倍策精进,勤求不息,是名精进根。

三、念根:谓但念正道及诸助道,是名念根。

四、定根:谓摄心正道及诸助道,相应不散,是名定根。

五、慧根:谓四念处之慧,为定法所摄,内性自照,不从他知,是名慧根。

根即能生之义,谓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也。一、信根,谓信于正道也。二、精进根,谓修正法无间无杂也。三、念根,谓于正法记忆不忘也。四、定根,谓摄心不散也。五、慧根,谓于诸法观照明了也。

五根者: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亦尔。此五随名,即心所中各一为性。已说自性。当说所以。问:何缘此五,名根名力?答:能生善法故名根。能破恶法故名力。

陀罗尼门

梵语陀罗尼,华言总持,以其持善不散,持恶不生也。盖菩萨以总持之法,随顺一切众生言音,开导正信,令其灭诸恶心,而行一切善法,是为菩萨陀罗尼门。

一、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生欲、策励,发起正勤、策心、持心。

已生者,谓粗缠所摄;恶不善法者,谓能起恶行欲界烦恼及随烦恼。恶、不善义已如前说。为令断故者,谓修彼对治令微薄故。生欲者,谓起证断乐。欲策励者,谓不忍受恶及归趣断故。发起正勤者,谓多种坚固修彼对治。策心者,谓修彼对治,修慧现行。若心沉没,烦恼染污,策心令举故。持心者,谓即此对治现行之时,若心浮举,烦恼染污,持心令下故。

二、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生欲、策励,发起正勤、策心、持心。

未生者,谓增盛随眠所摄,能起粗缠之因。为不生故者,谓令粗缠不现行故。生欲者,谓起为证不现行。欲策励者,谓由不忘住,为令不现行,善住念故,发起正勤、策心、持心,皆如前说。

三、未生善法为令生故,生欲、策励,发起正勤、策心、持心。

未生者,谓所未得。善法者,谓闻思修所生三慧。由无过义,故名为善。为令生故者,谓令彼得故生。欲者,谓起证得。欲策励者,谓求彼摄受正方便故。发起正勤者,谓长时殷重,多坚修习。此上三句显得不定地对治,恶不善法闻思两慧所摄善法。策心、持心者,谓为得修慧故。余如前说。

四、已生善法令住、令不忘、令修满、令倍修、令增长、令广大,生欲策励,乃至广说。

已生者,谓已得故令住者谓闻慧。令不忘者,谓思慧。令修满者,谓修慧。此上三句显唯守护已所得善,令倍修、令增长、令广大者。如其次第,不唯于彼生知足故。生欲者,谓起证得欲。余如前说。

四缘

缘是指一切物事之间生起一种互相交涉的关系,这种关系共有四种,叫做“四缘”。

一、因缘 因缘者,于一物之生,赋与强力曰因,旁添弱力曰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是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例如草木,种子即其因,水土日光等资养即其缘。

二、所缘缘 心对于境界时(如眼之于色),心谓之能缘,境界谓之所缘。心、心所法缘其境界而生起,名为所缘缘。如五识身等,以五别境为所缘,第六识身等,以一切法为所缘。

三、等无间缘 心所相续上而立的缘,灭于前念之心法,己逃避而开导彼,以引起后念心法之作用。犹如渡野中独木桥,前人避开以渡后人。等者等同之义,前念后念其心心所之数,虽有增减,而各自之体,皆为一个,无一法而二体并起者,前念后念各为一个而相等者,谓之等。如色法不然,前刹那虽为属一极微者,然后刹那则同体之极微有增而为三者,又有反之而较前刹那减少者,前后不等也。无间缘者,于前心与后心之间,无他间隔之物体,纵经若干时前念之心法,直与后念之心法为生缘也。此缘唯局于心法,于余法不通。又阿罗汉临涅槃最后心之心心所外,一切之心法,尽有此缘用。阿罗汉入于涅槃,毕竟不再起心法,故彼之最后心,失此缘用也。

四、增上缘 谓起他法与以强力者,即是这一法的生起,是由另一法帮助的缘,才能令其加增向上。如眼根之能生眼识,田土之能生米麦。增上缘者,起法强,故曰增上。

四静虑

有二种:一定静虑,一生静虑。定静虑者,生于四静虑天之禅定也,旧云四禅定;生静虑者,其天处也,旧云四禅天。

尔时世尊言:有四天道,令诸有情未净者净,净者鲜白。何等为四?谓有一类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初静虑具足住,是名第一天道。复有一类,寻伺寂静,内等净心一趣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第二静虑具足住,是名第二天道。复有一类,离喜住舍,正念正知,身受乐,圣说应舍。第三静虑具足住,是名第三天道。复有一类,断乐断苦,先喜忧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第四静虑具足住,是名第四天道。如是四种,皆令有情未净者净,净者鲜白。

问:此四静虑自性云何?

答:各以自地五蕴为自性,是名静虑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

问:何故名静虑?

答:若能静息一切烦恼,及能思虑一切所缘,名为静虑。

十一智

[一、世俗智],谓世间有漏之智,不能出离生死,故名世俗智;亦云名字智,谓但有其名,而无其理也。(有漏者,谓漏落三界生死也。)

[二、法智],谓欲界苦集灭道四谛下,苦法等无漏之智,能断欲界见惑烦恼,故名法智。(无漏者,谓不漏落三界生死也。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也。)

[三、类智],谓色界、无色界四谛以欲界四谛比类而观,从是断上二界见惑,发苦类等无漏之智,故名类智。

[四、苦智],苦即逼迫之义。谓观五阴等法,以无常、苦、空、无我得无漏智,故名苦智。(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无常者,谓五阴之身,终坏灭也。苦者,谓此身受生死逼迫等苦也。空者,谓此身由四大假合而成,毕竟不有也。无我者,谓四大各离,何者是我也。)

[五、集智],集即招集之义。谓观见、思烦恼之因,而能招集生死之果,得无漏智,故名集智。(见、思者,见即见惑也,思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起诸贪爱也。)

[六、灭智],灭即断灭之义,谓断灭见、思烦恼,得无漏智,故名灭智。

[七、道智],道即能通之义。谓戒定慧之道,能通至涅槃;依此而修,得无漏智,故名道智。(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八、他心智],谓知欲界、色界,现在心、心所法及知无漏心、心所法,故名他心智。(心、心所法者,心即心王,心所即受想行等也。)

[九、尽智],谓我见苦已,断集已,证灭已,修道已,如是念时,得无漏智,故名尽智。

[十、无生智],谓我见苦已,不复更见;我断集已,不复更断;我证灭已,不复更证;我修道已,不复更修。如是想时,得无漏智,故名无生智。

[十一、如实智],谓于一切法如实正知,无有挂碍,是佛之智,故名如实智。

十想

一无常想 二苦想 三无我想 四食不净想 五世间不可乐想 六死想 七不净想 八断想 九离想 十尽想

次八念而辩十想者。大智度论云。九想如缚贼十想如杀贼。若尔即应次前九想而明。但为修九想时。有恐怖等障故。须说八念。既得离诸恐怖。则心安无障。故次说十想也。通言想者。能转心转想也。能转计常乐等。诸颠倒等想。故名为想。前三想为断见谛惑说。中四想为断思惟惑说。后三想为修无学道者说。是以。坏法之人。修此十想。能断三界结使。证无漏之圣果也

一、无常想 想即观想,谓观诸众生及诸世界一切有为之法,迁流代谢,皆悉无常。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断生灭,是名无常想。

二、苦想 谓观五阴之身,一切有为之法,常为诸苦之所逼迫。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灭众苦,是名苦想。

三、无我想 谓观一切诸法,毕竟空寂,皆无有我。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灭我想,是名无我想。

四、食不净想 谓观诸饮食,皆从不净因缘而生。如肉从精血水道所生,实为脓虫住处。又如酥及酪,血所变成,与烂脓无异。厨人污垢,种种不洁。作是想者,智慧相应,断不净食,是名食不净想。

五、世间不可乐想 谓观世间一切色欲滋味、车乘服饰、宫室园苑,皆是恶事,心生厌离,不可乐着。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断贪乐,是名世间不可乐想。

六、死想 谓观此身,念念无常,刹那生灭,迁谢不停。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灭死相,是名死想。

七、不净想 谓观此身,从烦恼业种为因,父母不净为缘,和合而成,内有三十六物,外则九窍常流,皆悉不净。作是想者,智慧相应,远离尘垢,是名不净想。

八、断想 谓观有余涅槃之相,断诸结使,得无漏道。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同断三毒,是名断想。

九、离想 谓观涅槃之相,远离烦恼结使。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得离爱欲,是名离想。

十、尽想 谓观无余涅槃之相,灭一切苦,尽诸结使,一切烦恼,不复更生。作是想者,智慧相应,同尽诸漏,是名尽想。

十行

菩萨五十二位修行中,因菩萨经十信十住,已成佛子,自得己利,复须长养利他功行,是故广行饶益,,故名十行,亦名十长养。

一、欢喜行 谓由前十住,进修功满,已成佛子,具佛妙德,能于十方刹土,随顺饶益众生,自他俱喜。经云:‘成佛子已,具足无量如来妙德,十方随顺,名欢喜行。’

二、饶益行 谓善推妙德,饶益众生,使得法利,不生厌想。经云:‘善能利益一切众生,名饶益行。’

三、无嗔恨行 自觉觉他,无违逆者。又曰无嗔恨、无违逆。

四、无尽行 随众生之机类,而现其身,三世平等,通达十方。利他之行无尽也。

五、离痴乱行 谓妙智了达一切法门虽各不同,悉皆归于一理而无差误。经云:‘一切合同,种种法门,得无差误,名离痴乱行。’

六、善现行 谓由无痴乱行,故能于同类中,显现异相,于异相中,不见有异,同异圆融,互现自在。经云:‘则于同中,显现群异,一一异相,各各见同,名善现行。’

七、无著行 无著即无碍之义也,谓由善现之行,充扩圆融,以满空微尘,一一尘中,现十方界,而尘相不坏,尘界交现,小大无碍。经云:‘现尘现界,不相留碍,名无著行。’

八、尊重行 谓前无著行中,现尘现异,皆是般若观照之力,然般若于六度中,称为第一,可谓至尊至重矣。经云:‘种种现前,咸是第一波罗密多,名尊重行。’

九、善法行 谓于妙观慧中,种种明现,以显圆融之德。十方诸佛,莫不依此圆融而为法则。经云:‘如是圆融,能成十方诸佛轨则,名善法行。’

十、真实行 谓前圆融得相,一一皆是无为真实之性,然依性起修,则所修之行,无非真实矣。经云:‘一一皆是清净无漏,一真无为,性本然故,名真实行。

三聚

正定聚是指一定可以证悟的一类众生;邪定聚是指毕竟不能证悟的一类众生;不定聚是指介于正邪之间,可能证悟也可能不证悟的一类众生。三聚就是三类众生的意思。

[一、正性定聚] 谓断贪嗔痴等,烦恼皆尽,心无邪伪,此性决定,聚集不散,是名正性定聚。

[二、邪性定聚] 谓四恶趣及一切边邪等见,不信正法,皆名邪性。此性决定,聚集不散,是名邪性定聚。(四恶趣者,修罗趣、饿鬼趣、畜生趣、地狱趣也。)

[三、不定性聚] 谓此性或可为邪,或可为正,定非一向,未决定之种性,名不定性聚。

三界

欲有四种:一者情欲,二者色欲,三者食欲,四者淫欲。上自六欲天,中至人界的四大部洲,下至八大地狱等,男女相参,多诸染欲,故名欲界。

在欲界之上,因此界的众生,但有色相(谓虽离欲界秽恶之色,而有清净之色),并无女形,亦无欲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质,故名色界。

天色界无一可谓为色法之物质,亦无身体,无宫殿,但存识心,而住居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为无色界。此无物质之世界,虽不能定其方处,而就果报之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

七圣财

七种能使人转凡成圣的功德法财。诸经所说少异。宝积经说:“云何圣财?谓信(信受正法)、戒(严持戒律)、闻(听闻正法)、惭(于己有惭)、愧(于人有愧)、舍(舍离一切而无染著)、慧(以智慧照见事理),如是等法,是谓七圣财。彼诸众生,不获此故,名极贫穷。”

又曰七菩提分,七觉支。觉有觉了觉察之义。此为使定慧均等之法,故名等觉。觉法分七种,故曰支,或曰分。

一、择 择法觉分,以智慧简择法之真伪也。又择谓拣择,谓用智慧观察诸法之时,善能择别真伪,而不谬取虚伪之法,故名择法觉分。

二、进 精进觉分,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而行真法也。又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不行无益苦行,而于真正法中,常能用心专一,无有间歇,故名精进觉分。

三、喜 喜觉分,心得善法而生欢喜也。又喜即欢喜,谓心契真法,得欢喜时,善能觉了,此喜不从颠倒而生,住真法喜,故名喜觉分。

四、除 除觉分,亦名轻安觉支,又作猗觉支。断除身心粗重,而身心轻利安适也。又除即断除,谓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去虚伪之法,增长真正善根,故名除觉分。

五、舍 舍觉分,又名行舍觉支。舍诸谬妄一切之法,皆平心坦怀,更不追忆也。此行蕴所摄舍之心所,故云行舍。又舍即舍离,谓舍离所见念着之境,善能觉了,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故名舍觉分。

六、定 定觉分,心住一境而不散乱也。又定即禅定,谓发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不生烦恼妄想,是名定觉分。

七、念 念觉分,常明记定慧而不忘,使定慧均等。又念即思念,谓修诸道法之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

六神通

一天眼通 二天耳通 三知他心通 四宿命通 五身如意通 六漏尽通

天眼通 所谓能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为天眼通。(六道者,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天耳通 所谓能闻六道众生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为天耳通。

知他心通 所谓能知六道众生心中所念之事,是为他心通

能知六道众生心及数法。种种所缘念事。是名知他心通。

宿命通 所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八万大劫宿命,及所行之事;亦能知六道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为宿命通。

如意通 又云神足通,神境通。变现自在如意,故名如意。飞行自在,故名神足。六尘之境,转变自在,故名神境。『谓随意变现,飞行自在,一切所为,无有障碍也。』

一者飞行速到山障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即身如其意,随念即至,可在一想念之间,十方无量国土都能同时一一到达,变化无穷。〗二能转变自身他身。及世间所有。随心自在。是为如意通

漏尽通 漏尽通者,漏即三界见、思惑也。所谓诸罗汉舍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受有。” 是为漏尽通。

(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见、思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曰见惑。眼耳鼻舌身五根对色声香味触五尘,起诸贪爱,曰思惑。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

三聚净戒

聚,集也。戒,禁戒也。此三种戒,能摄一切大乘诸戒,故名三聚净戒。三聚净戒是总括大乘菩萨一切戒律的三个分类,而菩萨戒本没有特殊的戒相。

摄善法戒 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所行之行,能摄一切善法也。谓身口意所作善法及闻思修三慧,布施等六度之法,无不聚摄,故名摄善法戒。(三慧者,一闻慧,谓闻法而生智慧也;二思慧,谓思惟而生智慧也;三修慧,谓修习而生智慧也。六度者,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也。)

摄众生戒 所谓慈悲喜舍化及一切众生皆得安乐。

摄律仪戒 所谓十波罗夷。

摄律仪戒在断烦恼,配于“烦恼无尽誓愿断”。摄善法戒在成就佛道和修学法门,配于“佛道无上誓愿成”和“法门无量誓愿学”。摄众生戒在度众生,配于“众生无边誓愿度”。又摄律仪戒,如持不杀止恶不生,离诸染污,是为法身之因。摄善法戒在行诸善,深究法门而证佛道,是为报身之因。摄众生戒在以慈悲利益众生,是为应身之因。

十重戒

又名十波罗夷,即梵网经中所说的十无尽藏戒,因此种戒的戒相虽只有十种,但是已经包含了法界一切之戒,故名无尽藏戒。又因别于四十八之轻戒,故称为重,谁要是犯了,即得波罗夷罪。

梵网经云:‘佛告诸佛子言:“有十重波罗提木叉,应当学,敬心奉持。”’

第一、杀戒 谓慈心怜愍,不断一切命也。经云:‘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波罗夷罪。’

第二、盗戒 谓不攘窃他人一切财物也。经云:‘一针一草,不得故盗。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是波罗夷罪。’

第三、淫戒 谓守礼自防,不应行欲事也。经云:‘应生孝顺心,救度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亲属,是波罗夷罪。’

第四、妄语戒 谓言当诚实,不应虚妄诳他也。经云:‘应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是波罗夷罪。’

第五、酤酒戒 谓酒能昏神乱性,故不应酤也。经云:‘一切酒不得酤,是起罪因缘。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是波罗夷罪。’

第六、说四众过戒 谓不应说他人好恶长短也。经云:‘闻外道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辈,令生善信。若反更自说他人罪过,是波罗夷罪。’

第七、自赞毁他戒 谓不自矜伐,不谤他人也。经云:‘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波罗夷罪。’

第八、悭惜加毁戒 谓心无鄙吝,悉舍所有也。经云:‘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人所须,一切给与。而以恶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反更骂辱者,是波罗夷罪。’

第九、嗔心不受悔戒 谓不应生忿怒之心也。经云:‘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于一切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嗔不解者,是波罗夷罪。’

第十、谤三宝戒 谓于佛法僧所,常见恭敬尊重,不应谤毁也。经云:‘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剌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念妄见,是波罗夷罪。’

八解脱

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 内身有色想之贪,为除此贪,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贪不起,故名解脱。此初解脱依初禅定而起,缘欲界之色也。

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 内身虽无色想之贪,而欲使更为坚牢,观外之不净青瘀等色,使不起贪,故名解脱。此依二禅而起。缘初禅之色也。以上二者为不净观。

三、净解脱 此第三解脱之位,依第四禅而起,亦缘欲界之色,所缘之色名为净色!故名净解脱。

四、空无边处解脱 希求无色。名之为空。空处四阴离缚。名空处解脱。

五、识无边处解脱 空境广多。多缘则繁。厌境存心。名之为识。识处四阴离缚。名识处解脱。

六、无所有处解脱 以识多故。令心势乱末。若心境俱亡。名为无处有处。其处离缚。名为解脱。

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 聚集【过去、现在】一切烦恼之惑,无所明了,故曰无明。因未断诸烦恼、又诸法无常,种种烦恼则得生起:诸有想瞬速起,生已复灭,为是无想;灭已再生,转为有想。故言非想非非想处。

八、灭受想定身作证具住,灭受想定者,灭尽定也,故名解脱

八念

阿那律陀在枝提瘦水渚林中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从无欲,非有欲得;乃至道从智慧,非愚痴得。于是世尊以他心智,知彼心中所念,而现其前,为说大人八念也。(梵语阿那律陀,华言无灭,佛之弟子。)

[一、道从无欲非有欲得] 谓比丘修道,当于一切尘境不生希欲之心,虽自得无欲,而不令他知,此所以能得道也,是名道从无欲,非有欲得。

[二、道从知足非无厌得] 谓比丘修道,衣但覆形,食但支命,一切所需,悉当知足,此所以能得道也,是名道从知足,非无厌得。

[三、道从远离非聚会得] 谓比丘修道,于世间诸法及己身心俱当远离,此所以能得道也,是名道从远离,非聚会得。

[四、道从精勤非懈怠得] 谓比丘修道,当常行精进,断恶不善,修诸善法,恒自起意专一坚固,不舍方便,此所以能得道也,是名道从精进,非懈怠得。

[五、道从正念非邪念得] 谓比丘修道,当观察身心内外诸法,悉皆空寂,无有邪念,此所以能得道也,是名道从正念,非邪念得。

[六、道从定意非乱意得] 谓比丘修道,当远离诸恶之法,凝心禅定,无有散乱,此所以能得道也,是名道从定意,非乱意得。

[七、道从智慧非愚痴得] 谓比丘修道,当观察世间兴衰之法,而得智慧明达,分别晓了,悉除惑业,尽生死苦,此所以能得道也,是名道从智慧,非愚痴得。

[八、道从不戏乐非戏行得]谓比丘修道当常寂静,远离嬉戏之乐,游观之行,安住无为之理,正意而解,此所以能得道也,是名道从不戏乐,非戏行得。

1、喜者:谓正修习方便为先,深庆适悦心欣踊性。

2、若于有乐亲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庆其乐;当知是喜。

3、若诸菩萨、于有乐者,发起随喜增上意乐;普缘十方,修喜俱心。是名为喜。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作是思惟:‘三界炽火,我已出离,故生欢喜;久相缠系生死之绳,我已断截,故生欢喜;于生死海寻伺取相,我已永出,故生欢喜;无始所竖憍慢之幢,我已摧折,故生欢喜;以金刚智破烦恼山,令永散灭,故生欢喜。我自安隐,复安隐他。愚痴、黑暗、贪、嗔、慢等烦恼系缚,久寐世间今始得觉,故生欢喜;我今已免一切恶趣,复能济拨恶趣有情令得出离,故生欢喜;有情久于生死迷乱不知出道,我今济拨开示正路,皆令得至一切智城毕竟安乐,故生欢喜。’如是等类名为大喜。

1、施舍之义,如财施法施是。

2、舍弃之义,如舍弃三毒烦恼,或舍弃怨亲之心而一视同仁是。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普于一切眼所见色,耳所闻声,鼻所嗅香,舌所尝味,身所觉触,意所了法,不着不离而起舍心,如是等类名为大舍。

回向

或作回向。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经曰:‘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

八十一法

指教乘法数卷十二归纳大般若经所说法门,计有八十一科。即:一为色,二为心,三为五阴,四为十二入,五为十八界,六为四谛,七为十二因缘,八为十八空,九为六度,十为四智,合为八十一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