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泷水塘 |
释义 | 乡村概况泷水塘社区成立于2003年5月, 东起面山,南起凤凰路,北至右所社区,西邻东风中路,辖泷水塘、冷水田两个自然村,总户数447户,总人口1266人。社区内干群关系融洽,社会治安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自然资源泷水塘位于凤凰路街道北边,距离凤凰路街道1公里,到街道道路为柏油路,国土面积为3510亩。 基础设施泷水塘社区目前已全部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部居民户均通自来水 ,其中 有447户还在同时饮用自来水和井水,447户通电,447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的居民户447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居民户数40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的居民户数300户。 农村经济1、经济现状:泷水塘社区的经济主要以工业、建筑业、餐饮、茶室、居民住房出租为主。 随着社区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住房以砖混结构为主,2009年全社区经济总收入8916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6830元。其中:畜牧业收入49万元,渔业收入9万元,外出劳务收入89万元. 2、社区亮点:以建设服务型社区为目标,积极为群众构建周到、便捷的服务网络。一是在社区首家成立书记、主任接待日,设立信访室,变上访为下访,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二是由省、市、区、街道共同投资38万元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为社区居民或单位办事提供了方便。三是建成爱心慈善“超市”,除开展各种爱心慈善捐赠与发放活动外,还对社区内的低保对象进行日用商品平价供应。四是开通社区网站,实现了办公网络化。 特色产业泷水塘社区的主要产业为工业和餐饮、茶室、服务业、居民住房出租等。2009年全社区主要第三产业收入为6987万元。目前,该社区正在进一步盘活居民住房,对居民住房进行具备城市功能的二次改造,提高出租率,增加居民收入。今后计划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人口卫生泷水塘社区现有直管户447户,共1233人,其中男性623人,女性600人,劳动力总数805人,外出务工人数80人。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更多的非农户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至2009年底全社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979人,享受低保人数4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850人,参合率96%。居民看病主要依靠附近各大医院。 文化教育泷水塘社区适龄儿童在瓦窑中心小学上学,校舍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教师29人,在校学生496人。目前整个社区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72人,其中小学生人数72人。 社区建有文化活动室3个、图书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3个,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村务公开泷水塘社区制定了社区居民公约,社区自治章程,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制度,社区资源共享公约,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民主评议领导班子及居委会干部制度,社区党总支民主生活会制度,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社区党员目标管理制度。 基层党团组织泷水塘社区设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18人,其中男性62人、女性56人,年龄在60岁以下的100人,60岁以上的18人。 全社区建有团支部6个,共有团员64人。 泷水塘社区居委会党总支2006年被评为“凤凰路街道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被评为“云南省社区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泷水塘社区党总支书记杨益寿被评为“优秀社区工作者”。2008年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09年被评为“玉溪市红塔区第五届文明社区”。 在平安社区建设中,泷水塘社区党团组织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针对辖区机关单位多、商业店铺多、流动人口多的特点,为有效防范治安、刑事案件,群策群力共创“平安社区”,认真履行“属地管理”的职责,主动与辖区内部的机关单位、医院、宾馆联系,定期召开治安联席会议,共同加强治安防范,显示出了群防群治的威力。 存在问题泷水塘社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发挥社区功能,为社区企业单位服务需进一步强化。村容村貌有待改善。 今后的发展重点:进一步盘活现有预留地,推进综合商务楼等五大项目的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依托一站式服务大厅和爱心超市,搞好社区服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