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沔阳渔鼓 |
释义 | 沔阳渔鼓是曲艺的一种,又称道情、道情渔鼓、筒子腔、南话筒。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粗犷、高亢的唱腔,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 简介沔阳渔鼓是曲艺的一种,又称道情、道情渔鼓、筒子腔、南话筒。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粗犷、高亢的唱腔,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1952年以后,沔阳渔鼓演唱活动遍及湖北全省,1958年定名为湖北渔鼓。沔阳(今湖北省仙桃市)素称“歌艺之乡”,民间艺术比较繁荣,民俗剪纸、皮影更为醒目,仙桃市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 溯源“沔阳渔鼓”起源于何时,来自何方,无文字记载。艺人说:“沔阳渔鼓”是由“八仙”所创制的。故在“渔鼓道情”艺人及其“行会”中素有“敬八仙”的习俗,视“八仙”为其“始祖”。按艺人“师承”关系推算,“沔阳渔鼓”大约在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1820年)就已在“江汉平原”的沔阳州一带广为传唱了。 江汉平原地势低洼,水灾频繁,故有“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之民谣,旧时百姓深受水灾之苦,只得背井离乡,靠敲碟子、拍渔鼓、打莲湘、玩莲花落、唱民歌小调乞讨谋生。起初,渔鼓被水荒穷人作为沿门乞讨卖唱来谋生和艺人演唱养家糊口的曲艺形式;之后,在茶馆坐唱或红白喜事赶场祝酒取彩。曲目均为庆贺祝词与断片唱本,以及为人处事的应酬语言“见子打子”的即兴唱词。如“来在府门外,先把四宾礼客拜……”、“唱了这一会,茶水无一杯,虽说东家柴和贵,可用罐子煨”等。充分的体现了江汉劳动人民聪明的智慧和才能。 记载渔鼓渊源于唐宋道情(道士布道所唱的歌曲)。沔阳渔鼓距今已有280多年历史,据《中国音乐词典》载:相传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传入沔阳后衍变发展而成。清代嘉庆年间(公元1796—1820年)有著名渔鼓艺人皮思金、皮思银、张洪显、刘泡等四人,民间称之为沔阳渔鼓中的“三根半筒子”。刘的技艺稍逊,故为“半根筒子”,皮氏兄弟大胆对渔鼓筒、简板进行改革,并以渔鼓伴唱皮影戏,形成楚地特色的渔鼓皮影戏。后又产生了“沔阳渔鼓行会”。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沔阳渔鼓皮影戏进入兴盛时期,艺人在道情唱本中加进说词,逐渐形成说用散白、唱用韵文的表现形式。这种散韵相间文体适合演唱中长篇书目。1911年前后,渔鼓曾与皮影戏合流,常为皮影戏伴唱。 沔阳渔鼓演唱的曲目,多是艺人据长篇传奇、小说、宝卷故事改编而成。沔阳渔鼓艺人根据原故事即兴说唱,这种演唱方式称之为“浩水”,而二三渔鼓艺人坐唱的形式,则被称为“打坐唱”。20世纪20年代,沔阳及其周边县市的茶馆、酒楼都有沔阳渔鼓艺人演唱。1931年后,沔阳渔鼓流传到武汉、宜昌、沙市、黄石、鄂城等地,其影响逐步扩大。至1940年前后,盛行于鄂中江汉平原地区。 1952年以后获得进一步发展,除继续为灯影戏伴唱以外,又恢复了独立的说唱形式。1958年,沔阳渔鼓参加全国曲艺会演,皮影艺人龚本槐、胡桃芝演唱的《选车记》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音制成唱片,向全国播放。由于沔阳渔鼓好唱,好听,深受群众喜爱,1958年底,由湖北省音乐协会正式改名为湖北渔鼓,全省各地普遍传唱。沔阳渔鼓艺人周忠全、黄玉堂、李海林、李福林、荣廷清扎根在武汉,成为沔阳渔鼓(后湖北道情)的曲艺家。 流派1840年后,沔阳渔鼓按地域形成流派,分为上、中、下三路,并成立分会,订立派程和房规。在沔阳境内三大门派所传弟子众多。至今已传徒有大几代。 上路(也称为西路)渔鼓行会以陈国壮、伍明奎为会长,下分八大房,定立“道德通玄静,光绪忠流图,义马四金石,一言复本”共二十代派序。著名渔鼓艺人别道洋(1905—1985)沔阳毛嘴人,是西路渔鼓的第三代传人,即“通”字派艺人,其所传弟子有60多人。 下路(也称为东路)渔鼓行会以陈幺、龚本槐(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为会长下分六大房,订立“元天普议,文章华国”共8代派序。著名渔鼓艺人陈幺(1902—1962)沔阳长埫口人,以“文”字派大房老大;龚本槐(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1907—1993)沔阳长埫口人,以“文”字派四房老大,所传弟子50多人。中路渔鼓艺人受东西两路渔鼓的熏陶,形成中路风格,出名艺人有:沔阳杨林尾的蔡海林、沔阳张沟的陈金观、沔阳郭河的曾凡炎、沔阳沔城的方成发等,所传弟子也很多。 沔阳的三路渔鼓已传了大几代,有门有派的就有400多人。还不计自学演唱渔鼓者。在其后,江汉平原荆楚大地各地方渔鼓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如“天门渔鼓”等。所以我们“湖北道情”“湖北渔鼓”的艺人队伍比较庞大,实力还是较强的。行成了独立的一个特色剧种,受全省人民的欢迎和传唱。不愧为全省的四大剧种之一。 后来在艺人流动和演唱实践中,又形成了沔阳派、平江派、潜江派等不同流派,或平稳质朴;或泼辣风趣;或流利委婉。传统曲目相当丰富,以反映冤案为内容的最多,被称为冤枉戏,影响较大的有《谋考案》、《十三款》等;新编现代曲目有《迷路记》、《大刀风云》等。 名人夏祖勤夏祖勤,1942年生,湖北仙桃人。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仙桃市戏剧家协会理事、仙桃市民间艺人协会秘书长。夏祖勤在民间文艺方面,堪称“奇才”。他精通“沔阳渔鼓、湖北道情、快板、沔阳皮影戏”等,会演出,会编写,会辅导。 龚本槐(1907-1993),男,汉族,沔阳(今仙桃)长埫口人。是仙桃渔鼓皮影队创始者。解放前,怀抱渔鼓沿门赶酒,茶馆清唱。七七事变后,随同黄玉堂等艺人流浪黄陂、应城、孝感、武汉等地。解放后,沔阳县人民政府将四散的皮影艺人组织起来,还拔优成立县级皮影队、办皮影剧院,固定于仙桃、彭场等大集镇演出。皮影艺人从此有了施展才华的场所,生活也有了保障。皮影队自一九五二年在长埫口成立后,参加土改运动,清匪反霸等宣传工作。一九五三年,他改编的皮影戏《武松打店》在全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中获一等奖。一九五八年参加全国曲艺汇演,把沔阳渔鼓推向全国,正式定名“湖北渔鼓”。 他的渔鼓各种唱腔在《湖北说唱音乐集成》第一集上刊登。原沔阳曲艺皮影队在他的带领下,改革创新,是江汉平原最有艺术的皮影队。文革前期,曲艺皮影队走遍湖北各地。 别道扬艺名别扬(1912-1988),男,汉族,沔阳毛嘴光华人。别道扬从小跟随舅父吴运年学唱渔鼓腔沿门赶酒,以后唱茶馆皮影戏。聪明的别道扬在演唱技艺上超越了前辈艺人的演唱水平。他对渔鼓唱词很有研究,用成语与民间的方言土语(即顺口溜)相结合,每一段唱词让人们听了是哄堂大笑。解放前他在徐鸳一带演唱《四下河南》一戏,孀妇田氏夜叹家事,用渔鼓悲腔唱得满场观众鸦雀无声。戏场内一寡妇听得流涕痛哭,回家要寻短见,多亏领居相救。别道洋是天、潜、沔渔鼓皮影戏最有名的老艺人。他的唱词与唱腔流行江汉平原各地,别扬是仙桃最大一门派(即别派),他的传承人高风成是仙桃德高望重的皮影艺人。一九八八年,别道洋与世长辞,仙桃各地的皮影艺人都去参加丧葬,吊唁别扬名老艺人。 道具沔阳渔鼓演唱的道具有渔鼓筒、简板和女艺人用的碟子和筷子,伴奏乐器有二胡、扬琴等。渔鼓,也叫“道筒”、“竹琴”。由于渔鼓是道情的主要伴奏乐器,民间称唱道情为唱渔鼓或打渔鼓。渔鼓是用竹筒制作,一般长约80厘米,口径约10厘米。竹筒的中心全是空的,有竹节处得把节掏掉。文献中所见渔鼓产生的时代,大致可以追溯至南宋初年。元陶宗仪《说郛》卷四十七下引宋江万坐《宣政杂录》说: 靖康初,民间以竹径二寸,长五尺许,冒皮于首,鼓成节奏,取其声似,日“通同部”。又谓制 作之法曰:“漫上不漫下”,通衢用以为戏云。 《宣政杂录》所载用竹制作的鼓,是用皮蒙住竹筒的一端,即所谓“漫上不漫下”,它使用的乐器是一根小碗般粗细、长约1米、一端蒙上猪肠衣薄膜的通节竹筒,附上一副拴有两个铜制碰铃的长竹简板,演唱时左手执板击节,竹简蒙皮端向下,筒身斜依左臂,右手五指根据演唱需要拍击蒙皮,发出嘭嘭的乐声为伴奏。 说唱道情使用的道具,除渔鼓外还有简板。明王圻《三才图会》记“鱼鼓简子”的制作说: 截竹为筒,长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用两指系之。又有简子,以竹为之,长二尺许,阔四五 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反外,歌时用二片合系之以和者也。其制始于胡元。 湖北渔鼓在选材上有讲究,尽可能选用节眼少的竹子,一般多选用楠竹,将里外刨光滑,等竹筒干了以后,在表面涂上桐油。最后在一端蒙上猪皮、羊皮或油膜(猪膀胱膜),皮或膜必须偏薄,过厚打出的声音不响亮。为了使渔鼓筒结实耐用,还要在竹筒外面裹一层丝线、白布,然后涂上胶粘结牢固,这样制成的渔鼓筒可以经久不裂。 由于竹筒大小规格不同,使用皮质有厚薄的区别,渔鼓的音高和音色就有差异。竹筒大而皮厚的渔鼓,声音浑厚而音高偏低;竹筒小而皮薄的渔鼓,则声音亮脆而音调偏高。渔鼓拍打时不能形成音阶,渔鼓的音乐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拍打节奏来体现。 如今的沔阳渔鼓,用的是胶管子和塑料亮纸,但艺人们普遍觉得,经过现代改良的渔鼓,声音变得更加动听了。 特色沔阳渔鼓唱腔中的哭灵腔、观音腔、道士腔,据传是道情讲唱道教故事的遗存。另外广泛吸收地方“薅草歌”、“打麦号子”等民间音乐,经过几代艺人的加工改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曲调。唱腔丰富优美,旋律性强。 沔阳渔鼓以唱为主,说唱相间,说白有散白、韵白之分。散白叙述故事情节,或摹拟人物的声态语气;韵白有叙述及代言两种,讲究抑扬顿挫,伴以简板击节。唱词有七字句,卜字句及由五、五、七、五组成的五七句式三种,四句一番,出番可换韵。也有时夹有三、四字垛句。优美的唱腔、独特的说白,不同的句式,沔阳渔鼓的地方特色显得极为鲜明。渔鼓艺人多用沔阳方言演唱,保持着浓厚的民间乡土气息。 沔阳渔鼓初期的演唱形式是“单口打溜”。“单口打溜”唱词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固定唱词,如《八仙词》、《两头忙》,艺人称之为“呆词”;一种是“浩水”,即即兴创作,见什么唱什么,灵活多变,重在迎合主人心理和逗笑。 沔阳渔鼓演唱者为了携带方便,一般在渔鼓筒两头系上带子,站唱时将渔鼓横挂左腰,左手将渔鼓按稳在胸前,坐唱时将渔鼓横放在左腿上,用左手将渔鼓扶稳敲打。演唱者左手同时握简板,右手三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齐击鼓面,发出“通通”的声音,这是道情传统的表演方式。渔鼓伴奏讲究轻重疾缓,伴奏音声有抑扬顿挫之妙。以轻重缓急不同的拍打,来控制音量与音色变化。渔鼓演唱者左手抱渔鼓筒并持简板,右手轻击渔鼓并兼作表演动作,如此鼓板配合,击节说唱。在唱道情的前奏、间奏及说白停顿处,均可配以拍打渔鼓,以烘托唱腔及演奏过门。拍渔鼓是衡量一个艺人才艺是否娴熟的标准,资历较浅的艺人手指的力量小,只能用手指在渔鼓上撞击,称为“撞指”。而资深艺人则手指力度大,富有弹性,指头能在鼓面上滚动翻花,这叫“滚指”。演奏指法一般有击、滚、抹、弹四种:击是用四指同时拍击,滚(分单滚和双滚)是用四指连续交替单击,抹是用四指击鼓止音,弹是用四指屈指连续交替击弹。简板又叫剑板、云板、书板、牙板、吉板、夹板、玉板、阴阳板。简板由两根长约65厘米的竹片制成, 用左手夹击发音。 沔阳渔鼓有单口唱、对口唱和唱皮影戏三种演唱形式。解放前单口唱的渔鼓艺人大多是沿街乞讨,解放后红白喜事赶酒的艺人也是单口唱。单口表演时,左臂斜抱渔鼓,手执云板(简板),右手拍击筒底皮膜与云板交错应节。单口唱和皮影戏的唱词都是艺人们即兴演唱的,行话叫“浩水”,也叫打水本子。而对口唱的词大多是由作者编写给艺人唱的,称为“死词”。对口唱主要在舞台上表演。一男一女,男演员右手拍渔鼓,左手执简板,女演员用竹筷敲碟子对唱,说唱相间。辅以身段动作表演。演唱优美动听、脍炙人口,而且舞台形象十分生动,进一步丰富了沔阳渔鼓的表演效果和艺术感染力,群众喜闻乐见。唱皮影戏就成了一个戏班子。皮影幔子右方的演唱者称为“上签子”,左方的演唱者称为“下签子”,由上下签子为主唱,后台的武乐师傅拍渔鼓,打击乐、帮腔。 新中国成立后,加用二胡、京胡、扬琴等乐器进行伴奏演唱。 唱腔沔阳渔鼓唱腔颇为丰富,有五大音乐唱腔,即:平腔,悲腔、鱼尾腔(又称凤尾腔)、琵琶腔、杂花腔。结合沔阳方言韵调,具有节奏明快、曲调高亢的特点。唱腔结构属于曲牌联套体。曲牌的组织与其他牌子曲一类的结构形态不同,没有固定的格式,也没有固定的曲头、曲尾。 后经著名渔鼓艺人龚本槐发展创造,又有了新平腔、女平腔、数板、联板等二十几种曲牌。除杂花腔系由不同类型的民歌、小调组成外,其余四种唱腔多为上下句结构,具有板腔特点,偶句尾常用衬词、众人帮腔组成的甩腔(也称扣子)。如不用甩腔连续演唱则为滚板或联板。甩腔部分带以对口或众人帮腔的形式演唱。 在“沔阳渔鼓”的五类唱腔中,可以说是“调中有调”、“腔中有腔”。如《平腔》有男平腔、女平腔、丑平腔、新平腔等。曲调活泼、节秦明快,善于叙事、对话和表现喜悦、急躁等多种情感。男平腔是渔鼓中的主要唱腔,以叙事见长,旋律明快简洁、语言性强;女平腔是女角色的主要唱腔,在皮影戏中通常由男艺人用假声演唱,唱腔柔婉,轻盈;丑平腔是皮影戏中丑角的唱腔,旋律风趣滑稽,甩腔别致,尾句常以怪诞拖腔或插入“崴呀嗬子崴呀”等衬句,以朦听众,具有鲜明的喜剧风格。 《悲腔》为表现不同人物悲痛、忧郁、伤感、凄凉的唱腔,有“男悲腔”、“女悲腔”、“丑悲腔”、“男哭灵”、“女哭灵”等。依行当亦有多种唱法,〔女悲腔〕细腻婉转转、〔男悲腔〕高亢朴素、〔丑悲腔〕诙谐风趣。“男悲腔”、“女悲腔”通常是成年男女角色的悲调,“男哭灵”、“女哭灵”则 是未婚少男少女角色的哭腔,词格为七字句、十字句、五七句三种。 《鱼尾腔》分“单鱼尾”和“双鱼尾”,此腔一般在戏的开场和结尾处运用,旋律开朗向上,迂回刚美、富于喜庆、祝福的特点。“单鱼尾”两句一甩腔,“双鱼尾”一句一甩腔,词格是七字句,为徵调式调性。其曲调由于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的生动运用,倚音的巧妙装点,显得明快秀美、轻巧流畅,故有喜腔之称。 《琵琶腔》有“单琵琶”调和“双琵琶”调,词格有七字句、十字句和五五七五句。“琵琶调”的说唱性较强,其曲调的叙述部分有吟诵特点,而甩腔则奇峰突起,跌宕起伏,多用以表达激越的情绪。特色在腔尾上,其甩腔高低有致,跌宕起伏,诙谐夸张。在皮影戏中是丑角的哭腔,在现代渔鼓演唱中被改编成热烈欢快的喜调。 《杂花腔》是观音腔、欢乐调、小调的总称。多为沔阳民歌小调、俚歌俗曲嬗变而来的“单曲体”。有皮影戏的“花腔”、“聊子”、“倒板”、“杂花调”(花脸的唱腔),有神仙道士的“观音腔”、“道士腔”、“还魂腔”等。曲词大都具有朴素。粗犷的气质,与上述四类唱腔都不相同,是渔鼓腔的辅助唱腔。 剧目“沔阳渔鼓”的传统曲目相当丰富,以反映冤案为内容的最多,被称为“冤枉戏”;其次是由演义小说、戏曲、民间故事改编。影响较大的有《十三款》、《吴汉杀妻》、《乾隆游江南》、《罗通扫北》、《杨家将》、《呼家将》、《封神榜》、《隋唐演义》、《薛刚反唐》、《七侠五义》等大部头,一部戏连环上演三两个月极为平常。现代题材的作品都是短篇,影响较大的有《迷路记》、《大刀风云》、《送胶鞋》等。 沔阳渔鼓最初以道教神仙故事为题材,宣扬道教的出世和劝善思想,以后渐多演唱传奇故事、民间歌谣、法庭案卷。沔阳渔鼓积累了丰富的渔鼓曲目,渔鼓艺人保存有300多个案本。取材于传奇、演义小说的剧目有《封神榜》、《并吞六国》、《孙庞斗智》、《三国志》、《隋唐演义》、《西游记》、《薛仁贵征东》、《薛刚反唐》、《罗通扫北》、《五虎平西》、《五虎平南》、《七侠五义》、《杨家将演义》、《武松打店》、《英烈传》等;取材于历史故事的剧目有《昭君和番》、《岳飞传》、《洪秀全》、《乾隆游江南》等;取材于案卷的剧目有《包公案》、《施公案》、《四下河南》、《五美图》等;取材于戏曲故事的剧目有《吴汉杀妻》、《吕蒙正赶斋》、《二度梅》、《孟丽君》、《瓦车棚》等;取材于二十四孝故事的剧目有《一家贤》、《董婆教女》等;取材于民间故事的剧目有《双头驴》、《三门街》、《十三款》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