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阙下
释义

宫阙之下。指帝王所居之处。借指朝廷《汉书·淮南厉王长传》:“驰诣阙下,肉袒而谢。”

中文名:阙下

外文名:palace

简介

林姓源出黄帝,成汤帝胄,赠谥忠烈公比干之后。在福建,有“陈林半天下”之誉。在晋江,林姓亦在望族、巨族之列。据新近调查统计,晋江林姓在乡人口81368人,旅港万余人,旅澳500多人,渡台30000多人,华侨26000多人。

渊源

林氏之先出自黄帝。黄帝乃炎黄部落联盟首领,生二十五子。一曰玄嚣,母螺祖。玄嚣生极,极生帝喾,号高辛氏,继颛顼即位于亳,率部落打败共工氏,与黄帝、颛顼、尧、舜合称为“五帝”。帝喾纳四纪,次妃简狄生契。契佐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封国于商,子姓,为商族始祖,称玄王。契生昭明,昭明生相土,相土生昌若,若生曹圉,圉生冥,冥生振(王亥),振生上甲微,上甲生报乙,报乙生报丙,报丙生报丁,报丁生主壬,主壬生主癸,癸生天乙,即成汤。国语云:“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汤名履,用伊尹为相乃兴盛,吊民伐罪,逐杰而得天位,建都亳,国号商,在位十三年而崩。汤有三子:太丁、外丙、仲壬。太丁生太甲,传太庚、太戊、仲丁、祖乙、祖辛、祖丁、小乙、武丁、祖甲、康丁、武乙、文丁。文相生比干。

比干乃纣王之叔,官少师,忠谏而死。比干被纣王杀害时,正妃有妫氏甫孕三月,恐祸及,遂携婢女四人避难于牧野,及期,于长林石室产一男,取名泉。周武王得天下,旌表比干忠烈,召其夫人及遗孤,因泉生于长林石室,故赐姓林名坚,拜坚为大夫,食采清河,后移封博陵公。子孙因居博陵(今河北蠡县一带)而成阀阅。

坚公子孙历周秦汉至两晋,玉钮金绳,枝党繁兴,忠臣孝子,文德武功,或受爵而西分,或因居而东徙,或遇世乱而北移,或因朝代更换而南渡,支派播及九州。春秋时,林放居鲁,问礼于孔子。放公子孙遍布齐鲁。西晋时,放公之后裔林礼由济南徙籍下邳。

禄公乃林礼之孙,任琅玡王府参军,西晋永嘉初随司马睿由下邳移镇建业,除给事中、黄门侍郎。建兴五年,佐司马睿即位建康,匡扶晋室,旋任合浦太守。东晋太宁三年(325)诏归,奉勒守晋安郡,遂居晋安,为开闽林姓始祖。公披肝沥胆,为东晋元、明、成、康、穆五世良佐,卒后追封晋安郡王。

闽林传世为:开闽始祖禄公,晋安郡王;二世景公,直威将军,南平侯;三世缓公,远略将军,开国侯;四世格公,郎中令;五世靖之公,雄战将军,建阳令;六世遂之公,南海令;七世遁民公,给事中;八世玉珍公,功曹;九世元次公,建安令;十世茂公,隋右丞,肇基莆田;十一世孝宝公,泉州刺史;十二世文济公,洛州刺史;十三世国都公,常侍参军;十四世玄泰公,瀛州刺史;十五世万庞公,高平太守,十六世韬公,谏议大夫,阙下林家祖;披公,太子詹事,生九子皆官刺史,九牧林家祖;昌公,中宪大夫,游洋林家祖。八闽林氏,除固始派外,多出自阙下、九牧、游洋三家。

郡望

林姓郡望西河,称西河衍派。西河即今河南浚县、滑县及其迤南迤北一带。林姓族谱也载:殷少师比干公遇难时,正妃有妫氏甫孕三月,恐祸及,遂携婢女避难於牧野长林中,及期于石室中产一男取名泉。周武王得天下,旌表比干忠烈,召其夫人及遗孤。赐姓林名坚,拜为大夫,食采清河。后命为三监,移封博陵公。坚公诞于淇水,地处古黄河之西,时称西河。故吾林郡望为“西河”,社团组织称“西河堂”。

堂联:西林诞育 存孤实抗回天义;河朔受封 报国常怀贯日忠。

林氏堂号

《新百家姓》和《古今日用酬世大观》等书均载有林氏堂号,以历史年代为序:西河衍派(林坚)、问礼家声(林牧)、九龙衍派(林皋)、济南衍派(林挚)、下邳辉泽(林颖)、九牧传芳(林披)、露乌孝瑞(林)、梅鹤风标(林逋)、忠孝传家(林悦)。现对有关闽林的堂号注释如下:

下邳辉泽

西晋时,礼公由济南徙籍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境内),生一子名颖。颖公于晋愍帝时任黄门侍郎,生二子:长曰懋,任下邳太守;次子禄,佐晋元帝登基,后出任晋安郡守,为“闽林始祖”。宋仁宗为林族题谱,称“长林派出下邳先”。故族人以“下邳辉泽”为堂号。

九牧传芳

闽林十六世披公,天宝十一年登第,官临汀别驾,有德政名闻阙下,御史李栖筠奏授太子詹事。披生九子:苇、藻、著、荐、晔、蕴、蒙、迈、,皆登第,均任刺史,世称“唐九牧”。九牧派英才辈出,敕封为天妃的林默姑、扳倒严世蕃的御史林润、民族英雄林则徐,均九牧华裔。宋代,尊公九世孙杞,生九子皆登第,俱任知州,世称“宋九牧”。闽林披公、尊公派下,均称‘九牧传芳”。

露乌孝瑞

闽林十七世尊公,官户部郎中,生三子;松、栩、。于唐贞元四年任福唐尉。闻其母病即弃官归,孝养于家。母亡,水浆不入口者五日,率子侄筑庐于墓右守制。旬日,甘露降而白乌来翔。州官上其状,福建观察使李若初遣官往验,甘露再降,白乌回翔。贞元十三年,唐德宗诏赐筑双阙于墓前,予以旌表(事载《唐书·孝友传》),故尊公之派世称阙下林家,堂号为“露乌孝瑞”。

梅鹤风标

闽林四世鄱公,于东晋时举孝廉,居钱塘,子孙蕃衍于江浙。历隋唐、五代至北宋,其苗裔林逋,字君复,隐居杭州西湖孤山,赏梅养鹤,终身不仕不娶,时人称之为梅妻鹤子。及卒,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和靖工诗词,《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古今传颂之名句。林逋无子,其宗支由其侄嗣承,以“梅鹤风标”为堂号。

晋江林姓

简介

晋江林姓,除福全后垵林外,都是晋安郡王禄公的后裔。有两大派于唐代和北宋时由莆田迁入。元明两朝,有的从泉州迁入,也有从漳州迁入的。福全后垵林于唐宋末由河南光州固始南迁,五代时定居晋江。现分述如下:

锦马林

基祖翘公,字元楚,乃唐九牧二房容州刺史、岭南节度副使林藻之孙,生于唐文宗开成元年。乾符三年登进士第,任晋江令,有政绩,吏民称颂。缘事南巡,见马平山川聚秀,有东牛、西龟、南台、北印四奇后,喜其形胜,于唐乾宁三年(896)肇基马平,雅称锦马。

锦马自唐乾宁立族以来,历1200年,人文荟萃,科第蝉联,人丁兴旺,派衍闽南、广东、台湾和东南亚,有“派分百村、传衍二十万人”之称。 锦马林传世是:一世翘公(晋江令);二世林知(处士,且志有传);三世林抟(长乐令)、林握;四世文英(可徽)、文迈(可);五世林伟、林儒;六世林怡、林敦;七世林勉、林勤、林励;八世林机、林枢(处士);九世林轮(海丰丞)、林辐;十世林外(绍兴进士、兴化令,南宋名诗人),林慨(广东提举)、林猊(特奏进士)。林外生而子:乾、坤。乾之曾孙锡圭为英墩份祖,坤生一子名晚成。晚成生二子:清、源。锦马十五乡皆清、源之裔。 锦马林还传衍晋江各地共19村。锦马四世文迈公为柑市林之始祖,传衍柑市、黄塘、宫前、驷行、铺顶、社仔六村。锦马十六世守谦公肇基乳山,传衍乳山、东山、科任、深沪四村。锦马二十世居位公肇基葛州,分派大田边。明清两朝,又传衍曹店、后埭头、下洪、潘径、型厝、坑口等村。锦马宗祠始建于南宋,称西祠。清康熙朝,左都督、荣禄大夫林贤择地另建,称昭格堂。祠内有“祖孙县令”、“父子开府”、“四世一品”、“宫保元戎”等匾额。到昭格堂谒祖的既来自闽、粤、台三省,又来自东南亚。 五代建基福全后垵林。开基祖廷甲公,出生于河南光州固始县,乾符五年登武第,以战功授指挥使。中和四年(884)从王绪南下。光启元年,拥王潮为主帅攻泉州。闽国建立后,授骠骑兵马司,卜宅凤山。子孙定居于福全后垵。历两宋至明初,长房宇公守祖居地,二房宙公居本邑十二都,三房宿公移居本郡桃源,四房讳公居石圳,五房妈县居本郡后坑,六房芳公居本所山上,七房治公居本都坑园,八房宽公移居平南关内。

北宋开基沟西林

开基祖启迪公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由莆田乌石徙入晋江,子孙蕃衍,人才荟萃,灯号“西江”。南宋林真子建郡马府,荣于当代。嘉靖己丑岁,林性之登进士第,官户部郎中。嘉靖丁未岁,性之子一新再登进士第,累官右布政。

元明以来,沟西林孙枝骏发,连续向外播迁。一是滋公移居横坂(700多人),横坂林又分派安海豆生围(300多人)。二是凌峰公于明初移居港塔,传21世,1800余人。三是分派下伍堡(600人)。四是敦尚支派肇基湖尾。五是分派陈埭街头林和青阳许厝林。赤塘、海尾也有沟西林的支派。

元代开基西滨林

西滨林源自阙下林宋九牧,为宋九牧六房景瑞公派下, 开基祖锡昌公,字希尹,生于元至元三年(1337),于元末自笋江霞洲肇基西滨,生五子:福全,福英,福森,福赐,福观。后嗣炽昌。西滨四世靖惠公居宫口,靖旭、靖璧、靖渊、靖泉、靖柯居大石埕,称大三房。西滨五世瑾公、瑜公居坊脚,瑄公居曾厝,公居西下尾,玙公居金沟,根公居后田。嗣后又传衍祠花、对门厝、潭头、义美、后店形成西滨林姓12角落。西滨林还播迁于晋江各地,三世德振公移居青阳西边宅,四世靖在公移居赤塘、洋茂,靖庆公移居安海西河境,五世乾明公移居妙山。西滨人才荟萃,明清两朝科第蝉联,有“四代一品”,“兄弟尚书”,五服八进士等登科连盛,以及举人,贡生等几十人。其中最著名的有重宴琼林的林云程,广西右布政使林欲厦,兄弟尚书林欲栋、林欲楫,太常寺少卿林洪烈。林武苴官行都司佥事,以子欲栋、欲楫贵,赠一品都指挥使。武苴父林健、祖林勤,也同时受封赠,有“四代一品”之荣。为一大望族,自今西滨发展为十三个自然村,分别为:坊脚村,对门厝村,大三房村,后田前村,花边村祠堂边村后店村,宫宫村,义美村,潭头村,金沟村,厝村和西霞美村。现划分五个行政村隶属陈埭镇管辖。

塘市东村林

塘市林建基于元代。明永乐间,朴稽公由塘市移居东村,传二十代,现在乡人口500人。

明初开基洋埭林。开基祖松公,字友春,号靖斋,生于元顺帝至正十年,祖籍漳州东门外诗浦里。永乐癸未岁(1403)随其岳父来泉,后转洋埭,村民敬之,遂卜居洋埭,雅称龙岱。历经60年,衍为巨族,人口近8000人。洋埭乃知名侨乡,华侨近2000人,旅居菲律宾和新加坡的居多,也有留学美国和澳大利亚的。

笏里象山林

源出莆田涵头,先辈徙居泉州东街。明永乐间景润公偕妣与二子建居笏里,称顶象山。景润公为象山派开基祖。象山二世茂柏公生四子:世俊、世英、世伟、世杰。世俊、世英守祖居地。世伟徙居南安青山岭树坑头。世杰生七子:长子逸修、次子象顺、六子逸长、七子逸远徙永和建基,称下象山。三子逸成,四子逸三,五子逸明徙居灵水,建基曾林。

海尾林

唐九牧六房邵州刺史蕴公后裔。先辈厚敦公居泉州大淮。明世宗时,厚敦公之孙仰见迁居海尾乡,生二子:玉 、玉谁。嗣后枝荣叶茂,子孙蕃衍。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海尾六世文进公渡台,居淡水大坪顶后湖。前年,台胞林元芳、林丕继等组团来海尾寻根谒祖。沟西林也有一个支派移居海尾村。

瀛州奄兜林。明万历间由泉州移居奄兜。远祖林闾,是一宗两姓林李同宗主流派。解放前,宗亲团聚于泉州万寿路林李祠堂共同祭祖。

金紫湖厝林

源出珊公。珊为唐进士,与王审知同官于闽,授金紫光禄大夫。传至南宋,其后裔仲麟,乃名闻当代六君子之一。仲麟生五子:敬宗、度宗、庆宗、美宗、安宗。安宗之派移居晋江湖厝。湖厝林称“金紫传芳”。

分布

林姓分布于晋江市85个自然村,以永和、内坑、陈埭三镇为最大聚居点,概述如下:

永和镇分布于马平、西坑、西店、下象山、下店、柯西、井上、顶前坑、巴厝、内厝、瑞安、四石柱、鹳头、角山、石楼等15个自然村,在乡人口19102人。英林镇分布于马山、港塔、下伍堡3个自然村,在乡人口3870人。金井镇分布于金井街内、坑口、坑园、湖厝、福全、后垵、溜江、石圳等8个村,在乡人口1405人。深沪镇分布于乳山、东山、科任和深沪镇内等,在乡人口3067人。罗山镇分布于缺塘、塘市2个自然村,在乡人口1018人。青阳镇分布于顶象山、西边宅、沟头和青阳新村和许厝林5个自然村,在乡人口2065人。陈埭镇分布于洋埭、横坂、海尾、奄兜、赤塘、洋茂、湖尾、四境、陈埭街头林、沟头和西滨十二角落等22个自然村,在乡人口24697人。池店镇分布于埕头、弥厝2个自然村,在乡人口172人。紫帽镇有缺井村,在乡人口408人。磁灶镇分布于妙山、新垵、湖头、山仔4个自然村,在乡人口1915人。内坑镇分布于柑市、黄塘、宫前、驷行、铺顶、社仔、葛州、大田边、东村、内山尾等10个自然村,在乡人口10245人。安海镇分布于安海街内、东角、曹店、后垵、曾林、下洪、后埭头等7个自然村,在乡人口3379人。东石镇散居于潘径、型厝2个自然村,在乡人口25人。

晋江林姓

由于肇基年代有先后,支派不相同,统一编字行的少,自编字行的多,故有多种类型,这里仅介绍九大系:

唐九牧长房洋埭林

字行是“友克资于汝、钦明存以仕,恭腾伯子复,观君国大夫,劝我登奋进,展成振家远,同会衍庆长。”

唐九牧二房锦马林

自廿五世统一启用字行是:“孟元高振起,辉光玉树荣。时承雨露润,日映枝叶新。乔木蟠根大,深谷猗兰鲜。忠孝家声远,奕世子孙贤”。马平片16村,柑市、葛洲片8村和后埭头、下洪、曾林、型厝、坑口均采用统编字行。乳山、东山和科任等村源出马平,但自编字行为“功大亲久,贻厥孙谋。”

唐九牧六房海尾林。字行是“厚近仰玉万,仁志文朝克,为维元丕振,奕世昭公侯,诗书裕后仲,定立栋梁谋。”

福全后垵林

字行是:“魁宏远业,务宜凤春。”

沟西林

字行是:“圣德孔昭明,谦恭达孝诚,上天维默辅,万世永昌荣。”沟西分派的下伍堡、湖尾诸村采用。横坂林源出沟西、自编字行为“国诗世受,洪恩章立,策清高直。”港塔林也属沟西分派,自编字行为:“凌智秉斋弘敦甲,朴仕丕廷景万天,有日文范功勤学,必定科名显荣宗。”

笏里象山林。字行是“朝廷祖宗,顺理则裕,奕世兴昌。修文缵武,贻恂显孝,弘礽启宇。”

西滨林,包括本村12角落及其分派的西边宅、青阳新村、洋茂、妙山等。共同启用的字行是:“维祖烈为,光前启后,孝友是扶,忠信笃敬,乃德秉文。”赤塘林源出西滨,自编字行为:“朝廷尊礼义,俊秀表光熙,和厚致贞祥,坤耀维文章。”

瀛州奄兜林。字行是:“盛朝敦道德,奇士表鸿文,厚渡声显耀,贤富应扬辉。”

缺塘林。字行是:“世维克顺,孝友常春;长山问礼,建康受勋;哲嗣杰出,孚望仰钦。”

晋江林姓外迁

起于北宋,继于元明,进入清代,衍派更多,这里仅介绍大规模播迁。

一、播迁于同安东市。锦马六世怿公,北宋时任同安掾吏,遂定居同安东市。东市派现分布于走马人村、店头庄,分派安溪尾寮、南安官桥和石狮。东市派英才辈出,明有解元林 、巡按应天府监察御史林一柱、清有中军参将林中凤等。

二、播迁于嘉禾塔头。锦马七世励公,北宋时徙居厦门嘉禾塔头。历三世,起云守祖居地,起霞后裔大章移居龙海,为惠文山祖;起雾后裔碧笼移居角尾东山,为龟山祖。其后,大章七世孙孟亭,徙居平和县员岭;碧笼后裔移居广东惠东。塔头派人文蔚起,明有太常卿林宗载、清有来凤县令林翼池、奉直大夫林润园、解元林秀岩等。该派总人数三万多人。

三、播迁于同安马巷田边,称龙田派。龙田长房分布于古安、罗山、下沙溪,分派福州台南和台湾彰化、新竹。龙田二房移居金门列屿,再分派文莱国、新加坡和台湾高雄。龙田派总人数近三万人。

四、播迁于广东惠州。锦马十一世慨公,南宋初任广东提举,因家惠州石帆。新近,《长林风采》一书印证了惠州林姓源出晋江马平。

五、播迁于南安宋园(今溪尾)。锦马十四世济安公于元末移居南安宋园,传上林、美头、古溪、内厝、梧茂、大盈、内外田头、后深坑、落坑、前梧、楼仔、砖仔埕等村,总人数二万余人。

六、播迁于永春美山、丽山。柑市林始祖文迈公十一世孙同美称居永春美山,宗支布于南幢、美中、外山美、漈溪桥、延围、杏坑、军兜、后溪洋、五丘等村,称美山派。嗣后,文迈公十三世孙玄保也移居永春高丽,称丽山派。两派人丁兴旺,英才辈出。

七、沟西林有数派外迁。移居石狮湖厝、莲厝西仑房和湖西二房,还移居平坛大乡。

八、西滨林有数派外迁。二世子真移居暗林;六世圭章公称居德化;七世袍鵷公移居同安;存惠、存中、存一、存素四昆仲移居泉州后城义泉;天锡移居蚶江石壁;天直、天民移居南安溪仔尾;八世欲楫定居泉州,传衍田中央、相公巷。嗣后又分派泉州古圳和南安福水。

九、移居台湾。(1)海尾八世文进、文簪昆仲渡台,已传九世,前年台胞元芳率团谒祖。(2)十九都林厝恩记公渡台居台中梧栖镇。(3)廿四都厚泽村荣昌公渡台,居南投。(4)东山村顺正公渡台,居台北。(5)廿七都西边后店粹庵公渡台,居嘉义朴子镇。(6)福全村鲁公渡台,居台北。(7)马平村谦公渡台,居龙井蚵寮。(8)内厝村孟总公渡台,居桃园。(9)鹳头村先辈渡台,新近台胞组团前来谒祖。(10)妙山林有标于清乾隆朝渡台,生三子:光贺、光芸、光窗,枝荣叶茂。(11)沟西村先辈渡台,居麦寮,传衍三万人,1993年台胞林春文组团来谒祖。

南迁的林姓先辈,在开发晋江时,勤奋开拓,艰苦卓绝,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载于《晋江县志》的有:父子进士林性之、一新,林欲栋、期昌;兄弟进士林欲栋、欲楫。在官宦称名的有兄弟尚书、父子开府、四世一品,有布政使,还有奉诏入阁的辅臣。据“县志”载:唐末以来晋江林姓有进士83人,特奏进士29人,举人百余人。正如宋仁宗御题,“古今无数子孙贤”。

(附言:本文容量大,需全面调查方能成稿。由于多次催稿,只好在调查表未全部返回时汇稿,遗漏之处在所难免,请晋江各村林姓宗亲加以补充,有笔误的地方也请指正。本文汇稿前,承蒙连璧、水源、树福、汉族、荣艺、久等诸宗彦提供相关数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1: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