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崂山上清风景游览区 |
释义 | 简介上清风景游览区是以道教庙殿上清宫、明霞洞为主要人 文景观,以八水河、龙潭瀑为主要自然景观组成的风景 游览区。它位于太清宫风景游览区的西北方,中间由宝 珠山相隔。游览这个景区主要靠步行,车辆无法进入, 从太清宫游览区乘坐空中索道可直入景区的北部,游览 起来就可省力省时。 历史渊源上清宫始建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庚申 (960)。是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为歌颂太 平盛世,闻崂山道士刘若拙修行有道,召之进京,欲留 京阙。刘道士坚求还山,太祖即敕封他为"华盖真人。 拨赐巨款,敕修太清宫,并新建上清宫和"上苑"(即今 太平宫)作为刘其人修行的庙堂。"上苑"经过近10年的建设,竣工于太平兴国年间,故名之为"太平 兴国院";上清宫竣工早于"太平兴国院",因其地理位置高于太清宫,又因在道教文化中上清比太清 高一层境界,遂定名为上清宫。据考,刘若拙受封回崂山后主要是在"太平兴国院"留住,只是按时 到上清宫来巡察,晚年多在鹤山遇真庵静居,故又称上清宫为刘若拙的"别院"。晚清到民国这一阶 段,上清宫曾一度是崂山道教诸多庙场的首席殿堂,宫里有不少年龄在百岁以上的道士,更使外人 对这座道教殿堂产生神秘感。 其他信息游人不了解道教门派之间的关系,仅以地理位置相称,把上清宫称 为"上宫",称太清宫为"下宫",以为这两者之间联系必然密切。其实大多数游人不了解,上清宫是 道教全真山派的庙殿。而太清宫却是道教随山派的祖庭。从太清宫的哑口西侧登上西行的石阶游步 道,翻过宝珠山,就进入上清宫游览区 无论是乘空中索道还是步行,一翻过山,就有一种与太清 宫景区截然不同的感觉。从东面海上吹来的风突然变得又急又大,山坡上一片片翠绿的松树林被风 掠过,发出一阵阵浪涛般的轰鸣,路旁的大石上有"听涛"两个 字,但是在这里却让人分不出这"涛 声"是海 涛声还是林涛声。山坡和谷地中布满嶙峋古 怪的巨石,远远望去,像是一大把珍珠撒在 宝珠山之阴、 昆仑山之阳这一大片绿色的山坡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