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班级管理
释义
1 一种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活动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教学质量,任何一个好的学校都会把班级管理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

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而主要对象是学生,班级管理主要是对学生的管理;

班级管理的主要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班级管理是一种组织活动过程,它体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活动,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参与者是教师与学生双方。教师的管理与学生(班委会)的管理合起来,构成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的内容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以班集体为基础展开的。因此,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成果的体现。

1.班级组织建设

2.班级制度管理

3.班级教学管理

4.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管理的功能和目的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班级组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因此,如何运用各种教学技术手段来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组织、安排、协调各种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级是学生全体活动的基础,是学生交往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级风气,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班级组织中存在着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联系,存在着一定的组织层次和工作分工。因此,班级管理的重要功能就是不但要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而且要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学习,获得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而这对于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是极其重要的。

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1.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活动。规章制度是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具有管理、控制和教育作用。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使班级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通过规章制度的贯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优良的班风。

2.平行管理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3.民主管理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级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实质上就是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4.目标管理

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

班级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应试教育”,分数和排名是学校和教师工作业绩的衡量指标,这导致了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和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求。班主任一直在做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确保班级的成绩在学校中的排名和让学生服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侵害,使学生服从教师指挥,学生必须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缺乏自主性。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在班级中设置班干部,旨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学会自治自理。然而很多中小学的班干部相对固定,是一些学生形成了“干部作风”,不能平等地对待同学,而多数学生却缺少机会,学生在社会环境及部分家长的影响下,往往把干部看成是荣誉的象征,多数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缺乏自主性!

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要解决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在班级管理中,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做到: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学生的发展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纪律、秩序、控制、服从是传统班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在现代教育活动中,班级活动完全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既是班级活动的出发点,又是班级活动的最终归宿。班级管理的实质就是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开发。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主体地位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管理的宗旨。现代班级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核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扬学生在班级自我管理中的主人翁精神。建立一套能够持久地激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管理机制,确保学生持久发展。

3.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要实行班级干部轮换制,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并学会与人合作。以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为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教育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教育,即把班集体作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具体的做法包括:适当增加“小干部”岗位,并适当轮换;按照民主程序选举班干部;引导学生干部做“学生的代表”;引导学生“小干部”做好合格的班级小主人!!

2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

图书信息

书名: 班级管理

作 者:李伟胜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1

ISBN: 9787561775356

开本: 16开

定价: 26.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写作目的很明确,那就是:确立班级管理的专业地位,提升师生生命质量。我们可以从学生、教师(班主任)的角度分别进行说明。

本书的核心观点是:班级管理是一种更具专业品质的教育活动。对此,我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就全书的论述结构而言,可分四大主要部分和一些附录。

图书目录

绪论

一、写作目的

二、核心观点

三、本教材的论述结构

第一章 班级管理的教育目标

第一节 班级管理应有的新目标

第二节 新型班级的具体目标

第二章 班级管理的教育思路

第一节 理解教育思路的认识基础

第二节 辨析教育思路的思考线索

第三节 班级教育思路的基本含义

第四节 应用教育思路的实践原则

第三章 班级管理的基本策略

第一节 以“成事育人”为核心取向

第二节 以“培育自觉”为教育基础

第三节 以“交往共生”为教育方式

第四章 班级管理的主要措施

第一节 建设民主合用的管理体制

第二节 创设主动参与的活动机制

第三节 营造开放舒心的班级文化

第五章 班级管理的常用技法

第一节 班级管理工作的策划

第二节 班级管理工作的组织

第三节 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

第四节 班级管理工作的反馈

第五节 班级管理工作的改进

第六章 班级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节 阶段:初具形式,尚需深化内涵

第二节 阶段:基本成型,还可主动开拓

第三节 阶段:自我超越,实现自主创造

结语

附录:建设“民主型班级”的系列研究工具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8: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