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唢呐
释义

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称海笛。唢呐,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

基本简介

唢呐,英文名称souna,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由波斯传入(Surna音译),在西晋时期的新疆克孜尔石窟寺的壁画中就已经出现了唢呐演奏的绘画,最晚在16世纪就在中国的民间流传了。唢呐的音色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也称喇叭,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广东地区亦将之称为“八音”。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历史起源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诺Surnā的音译。唢呐大约在公元三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曾译作“锁呐”、“销呐”、“苏尔奈”、“锁奈”、“唆哪”等名。

关于唢呐的起源,一说,三世纪新疆拜城柯尔克兹石窟(约265-420)的壁画上已有演奏唢呐的乐伎的形象。另一说,金元时期传入中原,也称“唢叭”、“号笛”。明清时期广泛流传于民间,多用于婚丧喜事的吹打乐队中,也用作民间歌舞和戏曲的伴奏乐器。

唢呐史料始见于明代。明·王圻《三才图会》:“锁奈,其制如喇叭,七孔,首尾以铜为之,管则用木。”“当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

清代唢呐在宫廷被列入回部乐,也用于大驾卤簿。因两端都用铜制,又称“金口角”。后衍生出大唢呐、中唢呐和小唢呐等形制。

各民族,各地区的双簧类乐器的形体大小不一,名称也各异。形体相对较小的称“海笛”。

自缅甸传入的较大的称“聂兜姜”。西藏佛教所用唢呐,也称“得梨”。唢呐音量较大,音色高亢,富有穿透力。适于表现热烈欢快的音乐风格,但不少民间艺人也能用双唇压紧哨片,控制气息,吹出柔润的弱音(也称“箫音”)来表现抒情或悲哀的情绪。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 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唢呐已在中国普遍应用。明代武将戚继光(1527~1587)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明朝王磐《朝天子·咏喇叭》则是描述唢呐最好的文章:“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来往官船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仕么真共假?眼见得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

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的《回部乐》中。今天唢呐已成为中国各族人民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中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为流行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及秧歌会等仪式伴奏。据历史资料考查,唢呐流传于波斯,金元时期传入中国。根据文字记载,明正德?穴公元1506—1521?雪年间,王西楼所作词中就有这样一句:“唢呐唆哪,曲儿小,腔儿大。”明代弘治间,朝鲜修篆的《乐学轨范》中写道:“唢呐制与喇叭……不知起于何代,当是军中之乐也,今民间多用之。”在明代又将唢呐编入《回部乐》中,称“苏尔奈”。中国有20多个民族流行唢呐,流行地区不同,其称呼也各不相同:汉族现有唢呐、大笛、海笛、喇叭、叽呐、乌拉哇、暖子、梨花等多种名称,而明、清时期有苏尔奈、得梨、号笛、金口角、聂兜姜等叫法:维吾尔族称苏奈尔、黎族称抹轰、拜来、宰乃、沙喇等,蒙古族称荜什库尔、那仁荜篥格等等。

然而唢呐又是一件世界性的乐器,流布于亚、非、欧三大洲的30多个国家,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称谓:东北亚的日本称茶留米罗;朝鲜、韩国则称太平萧;东南亚诸国称沙喇沙鲁呐;中亚的达吉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国称祖尔奈或素尔奈;唢呐南亚的伊朗、印度、阿富汗等国家分别称锁钠、沙呐、祖尔呐;西亚的阿曼、科威特、叙利亚等国称斯勒依;北非的埃及、阿尔及里亚等国分别称米兹玛尔、祖尔呐、祖喀呐;而欧洲的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称苏尔勒,俄罗斯称祖尔呐等等。而唢呐则是近代的统一称呼。

音域音色

D调高音唢呐用高音谱表按实际音高记谱。它的总音域为a(1)-b(3),乐队中的常用音域为a(1)-d(3)。

唢呐的中、低音区音色豪放、刚劲,各种技巧都易于发挥,非常富有表现力;高音区紧张而尖锐,在乐队中应用要谨慎。

沁阳唢呐

沁阳唢呐属木制双簧管乐器,它的音量大,音质明亮、粗犷,演奏方便,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及大喜大悲的情调。

1606年,沁阳人乐圣朱载堉用科学的方法阐明了十二平均律,解决了历代众说纷纭的“旋相为宫”难题,并改良了唢呐的发音位置,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三眼管子”,为我国民族管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朱载堉还担当沁阳唢呐演奏的领班人,他在九峰寺创建了“金鼓会”,每逢农历九月二十三,各地的唢呐班都要在这里聚会。在朱载堉的影响下,怀庆府一带的唢呐班逐渐增多,明末清初时的“同乐会”、“贾家班”,清至民国时的“麻金班”、“毛旦班”、“银河班”等在当地影响很大。沁阳流传着“大花轿、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结婚”,“闺姑女、门婿到,毛旦不吹不上轿”的俗语。沁阳境内的唢呐整体上可分为四大家两大派。以沁河为界,分为沁北派和沁南派,两派演奏风格各有不同。

唢呐于金、元时代传入我国。

唢呐:俗称“喇叭”。在我国各地广泛流传的民间乐器。发音高亢、嘹亮,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乐器特色

传统唢呐的管身一共有八个孔,分别由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以及左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来按(惯用手不同者可换左右),以控制音高。发音的方式,是由嘴巴含住芦苇制的哨子(亦即簧片),用力吹气使之振动发声,经过木头管身以及金属碗的振动及扩音,成为唢呐发出来的声音。

传统唢呐按音域及乐器大小可区分为小唢呐(又称海笛)、一般高音唢呐,以及大唢呐,但其中又可分为各种调性的唢呐(例如G调小唢呐、F调小唢呐、D调高音唢呐、C调高音唢呐、G调大唢呐等等),所谓的调性是指放开最下面三孔时所吹出的音。一般而言,传统唢呐的常用音域为十七度音,以最常用的D调高音唢呐而言。其音域由低音A至高音A(高音B偶尔使用,但很难吹出)

现代改良的加键唢呐,一般可分为,加键高音唢呐、加键中音唢呐、加键次中音唢呐、加键低音唢呐等,其特色为增加了按键及半音孔,以增加音域和稳定音准。因各地区、各制造者的不同,形制以及按孔方式也有所不同,以最常见的加键中音唢呐而音,常用音域一般为十八度音。

唢呐的最大特色,在于其能以嘴巴控制哨子作出音量、音高、音色的变化,以及各种技巧的运用,这使得一方面唢呐的音准控制十分困难,另一方面则使得其音色音量的变化大,且可藉由音高的控制,作出很圆满的滑音,这些都使得唢呐成为表现力很强的乐器。而哨子的调整工夫,也因此成为唢呐演奏者必须具备的重要技术,除了哨子状况的好坏会影响省力与否及音准之外,视不同的曲子及音色需求,也必须以不同的方式作哨子的细微调整。

戏曲伴奏

唢呐是明清以来传统中国民间经常使用的乐器,其出现的场合如下:

(一)戏曲伴奏:许多中国戏曲的伴奏中都会用到唢呐,尤其是中国北方、西南方的剧种为然,而在清代中叶以后最广为流行的京剧中也有少数的戏会用到唢呐。

(二)鼓吹乐、吹打乐等器乐演出:其中鼓吹乐是指以唢呐等管为主奏打击乐伴奏的演出方式,最有名的乐种是山东鼓吹,吹打乐则是吹管乐器与打击乐器一同的演出,比较有名的乐种如像是十番锣鼓、浙东锣鼓等。这类器乐的演出多在各种节日或地方集市时出现。

(三)民间歌舞乐: 用于歌舞的伴奏之用,例如南方的采茶歌舞,北方的秧歌(又称社火) 常用在节日及丰收等场合。

(四)其他类型器乐曲: 如潮州音乐、北管音乐,客家汉乐、 还有广东音乐的少数曲目。这些音乐一般是以室内演出的形式出现,但其中北管音乐经常出现在室外的各种婚丧喜庆的场合。

(五)宫庭用乐: 包括以仪式为主的雅乐以及用于军队或表达皇帝气势用的鼓吹乐之中,都用到唢呐类的乐器。(但有些宫庭乐的乐器名称很难区分是属于唢呐类还是号角类的乐器)

走向国际

近现代以来,中国音乐发展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在音乐形式内容以及乐器上都有所改革,唢呐也受到影响。

(一)民族乐团(国乐团)中的地位:近代中国模仿西方的交响乐团而成立了民族乐团, 但在中国传统乐器中,铜管乐器较为缺乏,在写曲子时,将原本是木管乐的唢呐,担负起类似交响乐团中铜管乐的角色,因此唢呐多用于雄壮需要气势的曲段。而由于传统唢呐音域较小(尤其缺乏中低音域),且半音等音准难以控制,因此模仿了双簧管等乐器的按键,发展出加键中音唢呐、加键次中音唢呐、加键低音唢呐等乐器,以弥补管民族乐团中中低音声部的不足。

(二)独奏曲的发展: 唢呐特殊的音色及丰富的表现力,相较于在乐团中合奏,更适合于独奏。 近现代的乐器改革者,首先从传统民间的器乐的曲子改编。其中最有名的唢呐音乐家是任同祥,他在1950年代开始,由山东鼓吹的唢呐曲目中,改编了许多独奏乐曲,其中最有名的曲子是《百鸟朝凤》,曲子中以唢呐模仿多种鸟鸣的声音。其后,许多出生于民间的唢呐演奏者,也纷纷从事新的独奏曲的改编创作。1990年代以后也逐渐出现大型的协奏曲,如关乃忠所写的《花木兰》协奏曲(吸收了豫剧音乐)等。

民间唢呐

人们婚丧嫁娶,操办红白喜事的礼仪由来已久,早成为民间传统的一大习俗,尤其在农村广为盛行。那些陈旧的仪式,古老的民情,不知延续了多少年,让人追忆起来,仿佛就在昨天。

老百姓有句俗话:婚事乃人生之大事,该喜该贺,即便是白事也要权当红事办,热闹气氛不能少。因此,当年的唢呐匠、鼓乐手十分走俏吃香。远的不说,南充城的一伙唢呐艺人就红火过好一阵子。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例,城郊的农村人家,凡逢年过节操办喜事,谁家都想图个闹热,争

面子,讲排场,请来唢呐匠和鼓乐手,吹吹打打送嫁妆、跟花轿、闹洞房,以及喝喜酒、回娘家等一系列喜庆娱乐活动,少则也要闹上十来天。操办丧事的风俗习惯更多,倘若祭奠长辈,铺排场面更不亚于红事。无论吊丧、送丧,都不离锣鼓吹打。更有甚者,请来戏班、打玩友、唱孝歌,亲朋好友陪同艺人们通宵达旦。

提起民间唢呐,年长的艺人们常有“胡琴三担米,唢呐子一早晨”的说法。其实,民间唢呐跟其它民族乐器一样,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况且,民间唢呐曲牌数以百计,即便是流传甚广且常用的曲牌也足够吹鼓手操练三年五载。吹鼓手是民间的习惯称呼,其实他是唢呐匠与鼓乐手的合称。他们由社会业余器乐爱好者组成,也有民间艺人参与。凡有人请,只须邀约5人(吹唢呐2人,敲锣鼓3人)短暂合伙,因此吹打水平参差不齐。譬如在民俗文化“跟花轿”的礼仪中,有的唢呐艺人吹的《蚂蚁上树》、《南瓜花》、《伴妆台》等曲牌 ,一听那口风与技巧,便知是祖传老手。但敲打背鼓、镲子、铛铛锣的伙计,则多数是操练过三五天的半罐水,只图锣鼓敲得响,跟着唢呐节奏走,并无多大技巧可

言。要说办丧事那三吹三打的仪式中,民间唢呐可谓是独擅胜场。大凡鼓锣一响,三吹唢呐曲牌《普庵咒》、《水落音》、《将军令》必不可少。用他们的行话说,能驾驭此套曲牌的唢呐艺人,无一不会师传的换气功夫。相比之下,在祭奠、送丧等仪式中,唢呐所吹的哀乐曲牌《闹山河》、《哭皇天》就显得简而无华。

时代在变革。如今,操办红白喜事的人家各有所好:礼车游城、旅行结婚、集体婚礼、植树吊唁、孝歌仪式等等。不过,在偏远山村的农家人依旧眷恋着传统的习俗,甚至把“抬花轿、送新娘”礼仪视为一项古为今用的娱乐活动,别具一格地搬进了城市,吹吹打打,披红挂彩,让群众一睹民俗文化之风采。

唢呐曲谱

唢呐曲谱:唢呐曲牌中常用的有:[春来到]、[大汉东山]、[小汉东山]、[大桃红]、[小桃红]、[大开门]、[小开门]、[大风入松]、[小风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龙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驾令]、[山坡羊]、[红绣鞋]、[唢呐皮]、[娃娃]等。

一枝花;小开门;小放牛;喜庆丰收;十八板;山坡羊;六字开门;啦呱(二重奏);哈哈腔;凤阳歌绞八板;百鸟朝凤;婚礼曲;二人转牌子曲;普天乐;百鸟朝凤;欢庆胜利(协奏曲);二人转牌子曲;一枝花;大得胜(吹打乐);抬花轿;十样景(二重奏);天府好;庆丰收;塔塔尔舞曲;小放牛;龙腾虎跃(吹打乐);河北梆子腔;喜庆丰收;丰收;小开门;送新娘。

客家唢呐

客家唢呐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就“鼓手举于道 路,往来人家,更阑不歇”。?客家唢呐分悲调和喜调,喜调轻快、欢乐,吹奏时激昂嘹亮、和谐悦耳;悲调深沉、低吟、委婉幽怨。在民间,唢呐有着深厚的根基,一般百姓家举办婚丧寿庆、乔迁新居、过年过节时都要请几个唢呐手来庆贺热闹一番,发展到今天,送子参军,开张剪彩也要请唢呐乐队。

周家班唢呐

周家班即周家吹打班,民间又称周家唢呐班、周家鼓乐班、菠林喇叭,是以落户在安徽灵璧尹集菠林村的中国管乐大师周正玉等周氏族人为乐手成员的中国民间乐班。周家班自清末创始以来发展到现在,已传承家族六代,历经100多年沧桑。目前, 男女老幼乐手共计100余人,横跨苏鲁皖浙,享誉民间海外。

唢呐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子长唢呐

先后在湖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成功演出,多次为影视剧摄制节目,先后应邀参加了《羊马河战役》、《北斗》、《火种》、《三鼓催春》、《延安之声》、《刘志丹与谢子长》、《中国命运大决战》、《童年的回忆》等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其中为凤凰卫视台制作的《子长唢呐迎亲》向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2006年6月29日,参加中俄文化交流年在延安举行的文艺晚会,与俄罗斯国防部红旗歌舞团同台献艺。2006年7月22日,在“第七届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暨全国首届民间吹歌展演第四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比赛中,子长唢呐以高超的技艺、精彩的表演和浓厚的地方风味,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在这次比赛中,焦养亮同志获得“吹歌大王”的荣誉称号,他的一曲《兰花花》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12月1日至3日晚,“华夏清音—中国民间经典音乐展演”在首都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上演。由焦养亮、薛守高等16名子长县农民组成的我省唯一代表队表演的唢呐合奏《翻身道情兰花花》,以其优美流畅、富有动感的演奏特色以及铿锵激昂的鼓乐、亮丽而富有陕北特色的羊皮马甲、红肚兜和羊肚子头巾服饰,立即吸引了全场的观众的注意力,让全场观众似乎都感觉到了这种浓浓的厚重的黄土气息。中宣部、中国文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部门领导、专家和外国驻华使馆官员、文化参赞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2009年,子长唢呐与韩城行鼓、陈仓高跷及陕西歌舞剧院的花杆共同组成的“天地社火”艺术团赴英国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爱丁堡军乐节,这也是陕西民间艺术首次参加英国爱丁堡军乐节。

吹奏技法

唢呐不是个复杂的乐器,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由哨、气牌、芯子、杆和碗五部分构成。木制圆锥体杆上开的8个音孔,前七后一,错落的排列着;杆子上装的铜质芯子;芯子上面套有气牌和芦苇做的哨;杆下端安着碗。就是这样朴实,甚至有些简陋的结构,却几乎能演奏所有管乐的技巧,甚至能模仿人的唱腔,鸟的鸣叫等等奇妙的声音。把唢呐的几个部分拆开吹奏,能分别模仿不同的人物角色,老生的苍老低沉,花旦的俏皮灵动,武夫的粗鲁莽撞……这样一个小乐器,竟能独自演绎出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吹奏唢呐,也需要一些技巧,要用手指把音孔完全按满。倘若音孔按不严,往往发出的声音就不准。因此,拿捏唢呐的吹奏气息,也成了一门学问。演奏唢呐往往比较费气,音越高耗的气量也就越大。一般吹奏起来,不能无间歇地长时间表演,但经过训练的演奏者,尤其是民间艺人,吹起唢呐来,互相比着较劲的就是持久的耐力。"循环换气法"是最常见的演奏方法,这样的吹奏能使得气息总是饱满不息,可以使乐音不间断地长时间延续,甚至全曲一气呵成。

唢呐定调的丰富,非同一般。多彩的调音,造就了唢呐的丰富全面。目前的唢呐多分为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普遍使用的高音唢呐,低音区略带沙沙声,发音厚实;中音区的音色则是刚健、明朗,最擅长各种技巧的演奏,极富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高音区的发音响亮,畅快淋漓;最高音则尖锐、刺耳,把握不好就会变成难听的噪音,因此很少使用。当下经过改革的加键唢呐,已成为民族乐队中一组完善的乐器,表现力更为丰富。

各地的唢呐都不尽相同,有大,有小,有粗犷,有柔和,种类甚多,通常以杆的长短不同而分为五种。小唢呐杆长往往在22~30厘米,音色柔和,最适合用来独奏或合奏,特别是当它与二胡等弦乐器一起合奏,婉转起伏,更为动听。广东、广西、福建、湖南和江西等省都可以觅得它的踪影。

各地所用的哨也不同,有芦苇的,有麦杆的,也有用褐紫色胶性虫壳的(但吹起来非常软),音响可谓别具一格。中唢呐杆长32~40厘米,流行于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音量不大不小,用在歌舞伴奏中,非常悠扬。大唢呐杆长42~57厘米,声音低沉宏大,仿佛英雄出世,壮志满怀,气宇轩昂。在东北、山海关和冀东一带北方地区,粗犷的大唢呐也是吹奏大型乐曲的最好选择。相比杆长50厘米的"大杆子",柏木杆稍短一点,流行于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清脆明亮的声音好像能拨开云层见晴空,令人心神舒爽。用柏木杆吹奏小调以及模仿戏曲中人声唱腔,显得格外得心应手。海笛的长度不到20厘米,各部件也较小,玲珑小巧,发音却尖锐响亮,高亢冲霄。江苏、浙江和安徽一带器乐合奏是它最好的舞台。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闽西大唢呐,通常两支一起合吹列奏,称为"公吹"和"吹"。两支唢呐构造相同,只是在长度和粗细上略有差别,"公"短""长,"公"细""粗,"公吹"的音色甜美,"吹"的发音低而浑厚,配合在一起,天衣无缝。

唢呐名曲

一、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唢呐独奏曲,在北方各地都有不同版本。

1953年春,由山东省荷泽专区代表队作为唢呐独奏参加第一届全国音乐舞蹈会演演出时,受到热烈欢迎。后来唢呐名家任同祥在专业音乐工作者协助下,压缩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华彩乐句,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的长音演奏技巧,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

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二、一枝花:

一枝花,唢呐独奏曲,任同样于1959年春根据山东的地方戏和其它民间音调编写。

乐曲开始是一段散板,采用山东梆子“哭腔”音调,凄楚悲壮,接着是叙述性的慢板,柔婉动人。最后慢起而渐快转入中板,采取《小桃红》为素材,节奏活泼,音乐轻快。

之后,出现“穗子”特点的展开段落,短小音型的重复,相间出现“放轮”的长音,渲染了一种炽烈而欢腾的气氛。

三、打枣

唢呐独奏曲,北方吹歌传统曲目。原是一首民歌,一个人要吹奏唢呐、口笛、把攥子等乐器模拟人声演唱(俗称咔戏)。

演奏者以复杂的、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展现了各种乐器的特殊音色,如宏大明亮的唢呐声,高而清脆的口笛声,低而带有鼻音的把攥子等,相互对应,生动活泼,对比鲜明,表现了生活中男女老少的逗趣对唱的欢乐情景。

乐曲采用多种演奏形式,再现了人们提篮持竿,收打红枣的动人场景。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及质朴的乡土气息。风格红火热烈,喜庆欢快。

四、全家福

唢呐曲独奏曲,用豫北安阳地区的民间戏曲唱腔、板式、曲牌组合起来的吹奏乐曲。

该曲的旋律走向、调式色彩及吹奏特点,都给人一种古朴、洒脱、强进之意,使你挥之不去、难以忘怀。该曲由散板、中板、快板、飞板组成,可以说是典型的传统板式结构,符合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趋向。由散板到正扳、由慢板至快板、由叙述到激越,又给人以思虑、解脱、圆满之感。

地域风格之殊特和吹奏技艺之容纳,让许多演奏家有了展示才能的平台和机遇。如散板之吐、颤、上板之滑奏;中板之深涵、细柔、苍劲和吐、滑、强、弱变化,及快板呼应、吞、吐、碎奏,都使吹奏者有彰显才华的空间。特别是飞板部分“节疏”,而高潮叠起扣人心弦。

五、山东大鼓

唢呐独奏曲,赵春亭根据“山东大鼓”音调改编。

旋律朴实爽朗,节奏活泼有力。乐曲前有引子,后有尾声,主体部分共有三段,是变化重复的关系。主题是四句体结构:前两句是抒情性旋律,在每句后的过门由乐队伴奏;后两句用唢呐的特殊技巧吹奏“三弦音”,音色饱满、短促有力,富有弹性,并作了一系列的变奏,充分展现了“三弦音”的独特魅力。

用唢呐模仿“铮铮”作响的“三弦音”和柔美的“箫音”,是此曲的独特之处,丰富了唢呐的表现力。

六、 山村来了售货员

唢呐独奏曲,张晓峰作。乐曲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描述了山村售货购货的情景,并与抒情相结合,音乐轻快、诙谐。

乐曲分为:〔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每个标题都提示了该段所要表达的内容。

描写山村售货购货的欢乐、热闹情景,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

侯彦秋演奏《山村来了售货员》

七、六字开门

唢呐独奏曲,原是一支民间器乐曲牌。曲调流畅,情绪轻快。

戏曲中常用以伴奏剧中人更衣、打扫、行路的拜贺等场面,是《小开门》的变体。前半段运用模拟人笑声的“气拱音”, 以及“气顶音”技巧,使旋律优美如歌;后半段运用单、双吐技巧奏出类似三弦声音的“三弦音”技巧,短促而富有弹性的乐音和轻快的节奏相结合。

乐曲情绪活泼欢快,使音乐具有对比,表现更加生动,获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八、黄土情

黄土情是我国当代著名唢呐演奏家周东朝先生在1992年创作的,该作品曾荣获我国第三届民族管弦乐展播评比独奏作品一等奖,后又被灌入作者演奏的唢呐专辑中。

这首作品深受海内、外唢呐爱好者的喜爱,也是专业团体唢呐演奏者中常奏的曲目。

该曲以悠扬婉转的旋律抒发了对黄土高原无限眷恋的情怀,唢呐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在乐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