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蓼泉大战
释义

公元五世纪初,出现了“五胡十六国”割据的局面,当时的河西就先后建立了“五凉一秦”割据政权:临松卢水(今民乐永固一带)胡人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政权初治高台驼骆城,后迁张掖,管辖现在的张掖、临泽、山丹一带;汉人李蒿建立之西凉政权——治酒泉、辖现在的酒泉、玉门、安西、敦煌一带;氐族吕隆的后凉政权——治姑臧(今武威市);秃发褥檀的南凉政权——治乐都(今青海乐都县),辖现在的武威、永登、乐都、门源一带;鲜卑乞伏氏所建的西秦政权,治于苑川(今榆中县境)。他们经常为争夺地盘进行兼并战。

名称:蓼泉大战

地点:蓼泉

时间:400

参战方:北凉、西凉

主要指挥官:蒙逊

将领蒙逊

简介

沮渠蒙逊(368年-433年),匈奴人,十六国时期北凉君主。401年-433年在位。原系匈奴支系卢水胡族首领,依附後凉,397年,因伯父沮渠罗仇、沮渠麹粥为後凉王吕光猜忌而杀之,遂反。同年,蒙逊堂兄沮渠男成拥立段业称凉州牧,蒙逊附之。

401年,蒙逊诬男成谋反,段业斩男成,蒙逊以此为藉口攻灭段业,遂称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412年,迁都姑臧,称河西王,改元玄始。

沮渠蒙逊有勇略,在位期间,北凉於强敌环伺之际扩张成为河西一带最强大的势力。义和三年(433年),蒙逊去世,諡武宣王,庙号太祖。其子沮渠牧犍继位。

生平

东晋隆安元年(397年),割据河西的后凉王吕光以西秦王乞伏乾归反复无常举兵讨伐,战争中,吕光弟吕延与西秦王遭遇战死,全军大败。对此,吕光听信谗言,以败军之罪处死了尚书沮渠罗仇和三河太守沮渠麴粥。 罗仇、麴粥是同胞兄弟,为张掖卢水胡人,其先世为匈奴左沮渠部帅,遂以官为氏。罗仇、麴粥被吕光杀害后,其侄子沮渠蒙逊为报杀害伯父之仇,与诸部落结盟起兵,首克后凉临松郡(今民乐南古城),屯据金山(今民乐老君山)。兄沮渠男成听到蒙逊起兵,也聚数千人屯扎乐涫(今酒泉下河清一带)进攻建康郡(今高台骆驼城),并推举建康郡太守段业为大都督、龙骧大将军、凉州牧、建康公,改年号为“神玺”,以张掖为国都,史称“北凉”。沮渠男成被段业任命为辅国将军。此时,沮渠蒙逊因与吕光部交战中暂时失利而率众投归己割据称雄的段业。段业委以其镇西将军。隆安三年(399年)二月,段业即凉王位,改元“天玺”,以沮渠蒙逊为尚书左丞、梁中庸为右丞。段业在后凉时先后任吕光的著作郎、尚书,博涉经史,本有些文才,但他胸襟狭疑,政治平庸,又好迷信,喜听谗言,终难成大事。隆安五年(401年)四月,段业忌惮沮渠蒙逊的武勇谋略,采取疏远的办法,免去其张掖太守之职,由门下侍郎马权取代。对卢水胡与异族将领进行排斥的结果,导致了蒙逊不满而再次起兵。蒙逊先用计除掉马权,又施计使段业错杀其兄。深负众望的辅国将军沮渠男成,然后又利用这个错案进行鼓动,群臣愤泣。此时,蒙逊至氐池(今民乐)迅速聚兵万余。北凉镇军将军臧莫孩率部投蒙逊,羌、胡也起兵拥戴。蒙逊适时率军直达张掖,置段业于众叛亲离之境地。段业求蒙逊惜他一命,在万众一片怒斥声中,段业命丧黄泉。处治段业后,梁中庸等推举沮渠蒙逊就任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后改称凉王。

北凉初建,处在后凉、南凉、西凉四面强邻压境之中,形势险恶。为了巩固政权,沮渠蒙逊重用汉族人士治国,并在此基础上整顿内政。首务是扭转因争战连年而造成的农田失理及粮食等物资匮乏的情况,实行轻徭薄赋,令民“专功南亩”的政策。同时,放宽刑罚,赈恤灾荒,检查失政,严督官司吏,劝课农桑,以期“明设科条务尽地利”。永安二年(402年)姑臧遭饥荒,蒙逊一次送粮万斛,解救饥民。其牧业也有很大发展。其次是聚贤纳士,凡是有治国用兵才能的,不拘其民族与身世,均予擢任重用,创造了“文武咸悦、百姓欢乐、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在用人中不因小过害贤,不因降将而不用。即使敌国降将如杨统、张穆、焦郎、文支等也参掌枢要专镇一方。另外,蒙逊纪纲严明,对卢水胡豪强,有蠹国害民的严惩不殆。元兴二年(403年)八月,镇守临松郡的中田护军亲信、临松太守孔笃为非作歹,欺压百姓,民愤极大,两人虽为蒙逊伯父,也不予宽贷,先予严责后勒令自杀。

蒙逊执政时,提倡儒学。对“凉之旧臣”有才望者,“咸礼而用之”。敦煌人阚骃博通经传,聪明过人,注王朗《易传》,撰《十三州志》,行于世。沮渠蒙逊很器重他,拜秘书、考课郎中,给文史30人,点校经籍,刊定诸子三千余卷,加奉车都尉。郭璃的学生敦煌人刘昞,曾在西凉李嵩时为儒林祭酒,从事郎中,著《略记》《凉书》《敦煌实录》《方言》等一百多卷行于世。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北凉灭西凉,沮渠蒙逊又拜其为秘书郎,专管注记,在京城建造陆沉观,供其居之,“学生数百,月致羊酒”。到沮渠牧犍时,尊刘昞为国师。敦煌人宋繇,后凉吕光时举秀才,任郎中,后投奔北凉段业,因段业“无远略”,又西奔西凉李暠,沮渠蒙逊下西凉后,拜宋繇为北凉尚书吏部郎中,委以重任。除上述人物,还有张湛、索敝、阴兴、宗钦、程骏、程弘等一大批著名学者,云集张掖,都给予殊荣,使他们得以其长。

由于沮渠蒙逊采取了上述举措,使北凉在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都比河西同时期的后凉、西凉、南凉有显著进步,国力也比较强盛。永安三年(403年)以后,北凉开始将国策逐渐转向对外进取,扼制西凉不敢向东争地。到永安十一年(411年),蒙逊发兵三万出西郡(今山丹东南)于显美(今永昌东)穷泉击溃南凉主力,逼迫南凉主秃发褥檀撤往乐都(今西宁东),从此囊括了姑臧在内的枹罕(今临夏市)以西至酒泉以东地域。永安十二年,北凉移都姑臧,蒙逊即河西王位。414年西秦灭南凉,接着蒙逊对西秦宣战,从西秦手中夺回河湟郡,才算罢休。玄始九年(420年)十月,蒙逊完成了灭西凉的战略,西域36国皆遣使朝贡。承玄元年(428年),蒙逊夺得西秦的枹罕、西平郡(今西宁)两郡,又占领河南、湟水地区。到公元430年前,完成了整个河西走廊的统一,疆土东接金城(兰州),西包敦煌,势力所及达于葱岭。

沮渠蒙逊不仅是一位历史人物,同时对河西文化还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在普及佛学中起了重大作用。玄始中(412年—425年),蒙逊请天竺(今印度)高僧昙无谶到姑臧传授佛学和译经,先后与河西沙门惠嵩、道朗等合作,译出《大般涅架经》36卷,《六等大集经》29卷,共14部。蒙逊执政期间还先后开凿了天梯山石窟、文殊山石窟、马蹄寺石窟部分洞窟和金塔寺石窟、以及敦煌莫高窟第272、275等石窟,成为河西文化的瑰宝。

南朝宋元嘉十年(433年),沮渠蒙逊卒,年66岁,儿子牧犍即河西王位。六年后北凉被北魏灭掉,北魏接受姑臧城市户口二十余万,仓库珍宝不可胜计。从此可以看出北凉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之一斑。

北凉、西凉蓼泉大战

蒙逊篡权

公元400年,李蒿的西凉政权建立,与沮渠蒙逊的北凉政权并存于河西走廊中、西部。黑河以西及临泽一带就成为他们互相争夺的前沿要冲。

蒙逊虽为胡人,但“博览群史,兼通天文,雄杰有英略,滑稽、善权变”。北凉天玺三年(公元401年),他谋杀其主段业,夺取王位,被群臣拥立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改元永安。迁治于张掖后,考虑到当时在四面受敌的严峻形势下,欲要保住实力,求得发展,必须励精图治,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于是就多方延揽人才,加紧境内的社会生产,伺机向外扩张。永安二年(公元402年),姑臧大饥,饿死者十多万人,蒙逊乘机发兵进攻,但被吕隆击败。翌年(公元403年)秋七月,南凉王秃发褥檀(时秃发鹿利孤已死弟褥檀继位于乐都),与蒙逊共出兵攻吕隆。隆以境内饥穷,念姑臧终不能保,乃请降于都于长安的后秦主姚兴。姚兴派尚书左仆射齐难等率四万余众援助吕隆,八月抵姑臧,隆素车白马投降。褥檀撤退,蒙逊则与齐难结盟休兵。

后凉灭亡,其领土为后秦接管,然而后秦政权远在长安,中间又有西秦相隔,姑臧地区遂成南凉与北凉争夺的对象。

南凉弘昌五年(公元406年)六月,褥檀亲自率部征讨北凉,蒙逊闭城固守,褥檀一直打到北面的赤泉(今民乐县城北、洪水河一带),割其庄稼,掠夺牛羊而还。以后献马三千匹,羊三万只于后秦,姚兴以为忠,命为都督河右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凉州刺史,使其镇守姑臧。这年十一月秃发褥檀自乐都迁入姑臧。

南凉弘昌六年(公元407年)九月,秃发褥檀征集胡汉兵员五万余众再次讨伐北凉,双方战于均石(在今张掖东境),褥檀大败,蒙逊乘机攻占南凉日勒(今山丹县东,南)。

南凉嘉平三年(公元410年)春三月,褥檀复自将五万骑伐蒙逊,战于穷泉。 褥檀大败,单马奔还。蒙逊乘胜进攻姑臧。姑臧人皆惊溃。降者万余户。褥檀畏蒙逊之逼,乃将都城迁回乐都,留兵守姑臧。

嘉平四年(公元411年)二月,蒙逊率步骑三万攻克姑臧。翌年(公元412年)冬十月,蒙逊迁治于姑臧,十一月继河西王位,改元玄始。

此后几年,蒙逊经常兴兵南下,多次将南凉都城包围,南凉国力更加衰弱。与此同时,西秦也不断对南凉作战。玄始三年(公元414年),乞伏炽盘终于攻下南凉都城乐都,秃发褥檀降于西秦,南凉亡。以后北凉与西秦便成了近邻,为了争夺南凉故土,双方不时交兵,互有胜负。

战争经过

其后,蒙逊的主要攻击目标集中在西凉。开初西凉由李蒿当国,沮渠蒙逊曾对其发动过多次试探性的进攻,只是当时西凉在李蒿主持下,外结睦邻,内修德政,上下团结,慎于用兵,使北凉难以得手。玄始六年(公元417年),蒙逊闻李蒿病死,次子李歆即位,遂于四月先遣其弟张掖太守沮渠广宗诈降于西凉,诱李歆进攻张掖。歆中计,遣武卫将军温宜先行,自己后继接应。蒙逊将三万兵埋伏于蓼泉(今本县蓼泉乡),为歆发觉,引兵退还。但蒙逊穷追不舍,与歆战于鲜支涧。开初李歆失利,其部将辛渊将战马让李歆,自己步战而死,激励了西凉兵人人奋战的决心,北凉兵不能挡而溃。歆率部乘胜追击一百余里,斩俘北凉兵七千余级,大胜而归。次年(公元418年)秋九月,蒙逊又引兵伐西凉,李歆将出拒,左长史张体顺力谏乃止,蒙逊大掠秋禾而还。

西凉灭亡

西凉李歆初登王位,年轻好胜,喜于用兵,且用刑过严,又好置宫室,其从事中郎张显为国忧虑,上表固谏。以为:“凉三分(李氏、沮渠、乞伏三方割据),势不久支(三方不能长期共存),兼并之本,在于务农;怀远之略,莫如宽简……(殿下)宜减缮彻悬(宜节约、废乐),修身侧道,而更(今反而)繁刑峻法,缮筑(建筑)不止,殆非所以致兴隆也……沮渠蒙逊,胡夷之杰,内修政事,外礼英贤,攻战之际,身均士卒,百姓怀之,乐为之用。臣谓殿下非但不能平殄蒙逊,亦惧蒙逊方为社稷之忧”。但李歆不以为然,置若罔闻,我行我素。

又过三年,到玄始九年(公元420年)秋七月,蒙逊欲伐西凉,佯先引兵进攻西秦之浩宜(在今青海省门源县),既至,又返回川岩(今张掖西南)屯守,以逸待劳。李歆不知是计,以为张掖空虚,欲乘机偷袭。其母尹氏极力阻止说:“我们新建之国,地狭人稀,全力防守,还恐有失,怎么能轻举妄动,希图夺取别人的土地呢?我看沮渠蒙逊英勇骁战,你不是他的对手;况且他正想兼并别国领土,似乎天时也顺他。今我国虽小,足能养活国人,你应慎时度势,正确衡量自己力量,方为明智之举。而且你亡父的遗嘱要‘深慎兵战,保境安民,俟时而动’,今天还记忆犹新,奈何胜利冲昏头脑,忘却先父遗训,想攻打人家?如果你执意孤行,我看这次恐怕只能看见你带兵出去,再也看不到你带兵回来了”。李歆听不进去,遂领骑兵三万,向张掖进发,进军到都渎涧(今高台镇夷),蒙逊听到这一消息大喜,说:“中吾计矣!”急忙带兵赶回,双方大战于怀城(今临泽县平川镇),结果 被蒙逊打败。其左右部将劝歆撤回酒泉。李歆说:“我不听太后教诲,远征大败受辱,不杀蒙逊这胡儿,我是无脸面回去见母亲的”。于是督促兵将再战,最后被蒙逊杀于蓼泉。从此,北凉乘胜前进,占领了西凉国都酒泉。次年(公元411年),攻占了敦煌,至是西凉亡。于是西域诸国,皆向蒙逊称臣朝贡,北凉进入全胜时期。

西凉既灭,蒙逊把兵锋转向西秦。但西秦也屡次反攻,北凉频年失利。两员大将被擒,士卒被斩者每次多达数千,人民也被徒走数万。永和元年(公元433年)三月,蒙逊死,其子牧犍即位,又过六年(公元439年),北凉被北魏所灭。从此河西版图大部并入北魏国土,结束了穷兵黩武、连年不断的战争,广大群众才得以休养生息,生产逐渐有了发展。

临泽县清乾隆年间的贡生乔彦《蓼泉古城》诗云:“此处西凉起战尘,七千劲卒顿成嶙,冠军祠内都奇节,不及旌忠狄道辛”。以志不忘。

注:资料出自《晋书》、《魏书》、《宋书》沮渠蒙逊传、李蒿传、尹氏传,及《甘州府志》、《五凉史略》等。

五胡十六国 (304-589)

背景

西晋在曹魏统一北方,进而晋武帝灭孙吴统一中国之后,本可以继续秦汉统一之格局,但是司马王朝走的是门阀政体之局.这样一来,社会个阶级的矛盾和对立,动摇了晋王室的基础.晋惠帝末年的八王之乱,和其它的外患导致中原沦陷,边垂不保,群雄混战,生灵涂炭.司马王室南迁。尔北方的黄河流域则成为各少数民族的逐鹿之地,直至东晋灭亡,中原从未被东晋所收复,国家未为统一,此时期为"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

「五胡十六国」是指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北部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此外,还有代国、冉魏、西燕、吐谷浑等都在十六国之外。共有二十国。

社会影响

五胡世代居住在中国的西北部,因对抗晋政府的腐败和官员的贪污残暴,而叛变晋王朝。他们所建立的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各自征战,民不聊生。

五胡十六国兴替的历史相当繁乱,这里仅述其大势。以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为戒,这百来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既人们常说的“胡亡氐乱”。永嘉(307-313)之乱后“五胡”所建立的多个政权一度为氐族前秦政权所统一,但淝水一战失败后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第二阶段更是祸乱不息,前秦灭亡后北方重又分裂,关中、关东、陇右政局纷乱,民族之间的斗争又出现一个高潮,社会动荡比以前更厉害。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才结束“五胡乱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