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斑海雀
释义

斑海雀(学名:Brachyramphus marmoratus)为鹳形目鸥科的一种鸟类。体小(24厘米)的黑褐色及白色海雀,眼圈白嘴细长,颏、喉、颈、颈背、下体及肩羽白色,与体羽其余部分的深色成明显对比。栖于沿海及海岸附近。以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

中文学名:斑海雀

拉丁学名:Brachyramphus marmorat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鹳形目

科:鸥科

属:斑海雀属

种:B. marmoratus

命名者及时间:Gmelin,1789

英文名称:Marbled Murrelet

基本资料

斑海雀为中小型海鸟。嘴细短,尾黑色、非常短;夏羽上体暗褐色,肩和腰缀有棕色或黄褐色横斑,下体白色而密杂以暗灰褐色横斑。冬羽上体黑灰色,头顶黑色,肩羽缀有白色,下体白色。亚成鸟似成鸟,但对比度不甚明显。虹膜-褐色;嘴-褐色;脚-近粉色。叫声为meer-meer-meer声。

成鸟夏羽为头黑色,各羽具狭窄的白色羽缘,上体黑色,颈、背、肩、腰和尾上覆羽具赭褐色或淡黄褐色羽尖,在上体形成黄褐色或赭褐色横斑;肩羽缀有纵向白色条纹;尾羽黑色,外侧一对尾羽具白色大理石样斑纹;头侧眼以下黑灰色,具有淡白色斑点;眼周围有不显著白圈;飞羽黑褐色;翅上覆羽黑褐色而具淡灰色羽缘;下体白色而具暗灰褐色羽缘,喉至上胸偏奶黄色,翼下覆羽灰褐色。成鸟冬羽为头顶较暗而几呈黑色;眼周有一白圈;颈具明显的白色领圈或羽簇;上体余部暗灰色,冬羽基部较淡;肩羽缀有白色;颏、喉、眼以下头侧、颈及下体白色;翅下覆羽灰色。幼鸟与成鸟冬羽相似,但背具窄狭的白色羽缘;下喉和胸具褐灰色羽缘。

分布范围

中国国内分布:辽宁(本溪桓仁、旅顺)、吉林(松花湖)、黑龙江(扎龙、松嫩平原、齐齐哈尔、兴凯湖)、山东(青岛);福建(福州);包括渤海、黄海和东海;

中国国外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沿海自堪察加半岛沿鄂霍次克海岸向南,包括萨哈林岛、千岛群岛与日本北海道,向东经过阿留申群岛至北美洲西海岸,自阿拉斯加至洛杉矶北部,在上述地区之间的太平洋海域至日本海,渤海,黄海,东海,包括琉球群岛等海区越冬。

生活习性

斑海雀在中国内极其罕见,为冬候鸟和游荡鸟。栖息于海洋和沿海及海岸附近,性漂泊,也会进入内陆淡水水域,如大型湖泊,鱼场等。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沿海海岸、岛屿等处。飞翔时能直接从海面上起飞。栖于及海岸附近。游泳时嘴和尾均上翘。以小型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

保护级别

在中国为旅鸟。据以往的资料记载仅分布在青岛和大连沿海。在中国于1984年5月18日在吉林地区的松花湖发现一只雌性个体,标本保存在永吉县旺起林场。斑海雀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