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芙林达 |
释义 | 评价新古典主义传世名画 基本信息画作名称:《芙林达》 创作年代: 1852年 创作者:弗朗斯·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 英国 风格: 浪漫主义 题材: 风俗 规 格:179.1cm×244.5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处:伊利莎白二世收藏 作品赏析这是一幅抒情而优美的浪漫主义作品。画家描绘了十几个美丽少女,围坐溪边,似乎欲下水洗浴,有的欲脱衣。画家把不同性格、气质的少女组织在一起,去体现那种生命之美。在无序中实现有序,繁纷中实现统一,是这幅作品的成功之处。 还包括作品绘画体现的严谨的素描、富有装饰性的色彩效果、一流的对称性构图等特点。 收藏者伊丽莎白二世 (Her Majesty Queen Elizabeth II) 全称为“承上帝洪恩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其他领土和属地的女王,英联邦元首,国教(圣公会)的捍卫者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生于伦敦,原名为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Elizabeth Alexandra Mary Windsor),是英国温莎王朝第四代君主、英王乔治六世的长女。 1936年,她的伯父爱德华八世坚持同离婚两次的辛普森夫人结婚而被迫逊位。由她的父亲艾伯特继承王位,称为乔治六世,伊丽莎白则成为王储。 1947年7月9日,因她的远房表兄、希腊和丹麦王子菲利普·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宗德堡-格吕克斯堡。(现为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放弃希腊王位继承权,改东正教信仰为英国圣公会,加入国籍并取了个简短的名字菲利普·蒙巴顿。英王室才同意他们订婚,同年11月20日结婚。 1952年2月乔治六世病逝。伊丽莎白接替父王正式即位,并于次年6月2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加冕仪式。除了作为英国世袭国家元首,她是:英国女王、加拿大女王、澳大利亚女王、新西兰女王、巴巴多斯女王、巴布亚新几内亚女王、巴哈马女王、伯利兹、安提瓜和巴布达女王、格林纳达女王、圣基茨和尼维斯女王、圣卢西亚女王、圣文森特女王、格林纳丁斯女王、所罗门群岛君主、图瓦卢女王、牙买加女王和英联邦(53个成员国)最高元首。 伊丽莎白二世有三子一女。长子查尔斯王子(威尔士亲王)、次子安德鲁、三子爱德华、女儿艾丽斯·路易丝公主。查尔斯王子和他的两个儿子威廉王子、哈里王子分别是排名一、二、三位的王室继承人。 1986年10月,伊丽莎白二世访问中国,是英国目前唯一一个来华访问的国家元首。 创作风格浪漫主义(Romanticism) 这个词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说”)一词,“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浪漫主义的创作倾向由来已久,早在人类的文学艺术处于口头创作时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带有浪漫主义的因素和特色。但这时的浪漫主义既未形成思潮,更不是自觉为人们掌握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主要文艺思潮,从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盛行于欧洲并表现于文化和艺术的各个部门。 相关链接油画 美术 艺术 内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