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谌宁生 |
释义 | 谌宁生 1933年9月出生,主任医师,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传染病分会首届顾委兼委员。从医40余年,善治内科肿瘤疑难杂病,特别对肝病研究有专长,承担国家句"八五"攻关及湖南省科委、教委、卫生厅局等有关肝病研究多项课题。1993年有二项获湖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1、4等奖,1995年一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3等奖。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医药学报》、《中医杂志》、《新中医》、《海内外》(美国纽约)、《华信医药》(台湾高雄)、《天真杂志》(台湾台中)等国内外20余种杂志发表论文达百篇,著作:《肝炎论治学》、《肝病防治药物大全》、《实用肝炎学》等三部著作编委,参编有《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儿科学》、《肝炎学大典》等五部著作,发表论文达20余篇。 专业特长:从医5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治内科肿瘤疑难杂症,特别对肝病治疗有较深研究和独特见解,认为急性肝炎病因病机简单,不须辨证分型,只按湿热审因施治即可,自拟急肝方治疗急性肝炎有效率为99%,临床治愈率达80%以上。对慢性肝炎认为病因病机复杂,具有“湿热邪恋难除尽、肝郁脾肾气血虚”的特点,应按脏腑辨证分型论治,可分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气滞血瘀血型,分别给予1、2、3、4号方治疗,有效率可达95%左右临床治愈率(指症状,体征肝功能恢复正常,乙肝HBsAg阳性不要求阴转)达50%以上。认为重型肝炎的病因病机关键在“毒”、“瘀”二字,毒为致病之因,瘀为病变之本,而“毒”与“瘀”又可互为因果,认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法则,是“重在解毒、贵在化瘀”,并提倡和强调“重型肝炎从速截断论治”的观点,自拟解毒化瘀汤和凉血化瘀汤治疗重型肝炎有较好疗效。对于晚期肝硬化腹水患者,认为病因病机复杂、临床证候多变,故论治不能简单使用一方一法或纯补或猛攻以求速效,而应精细辨证,谨守病机,灵活施治,始能奏效。并认为臌胀治法虽多,但归纳之,不外攻、消、补三法,通常不宜单独长期使用,而应根据病证先后参杂间断或同时攻补兼施,以求攻不伤正,补不留邪,缓图攻效,使邪消而正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