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坐药 |
释义 | 方剂学名词。指用药制成丸剂或锭剂、片剂,或纱布包裹药末,塞入阴道或肛门内,治疗白带、阴痒或痔等。坐药法源于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载蛇床子散:“温阴中坐药,蛇床子仁末之,以白粉(即铅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以后历代都沿用此法,并有所发展。 简介方剂学名词。指用药制成丸剂或锭剂、片剂,或纱布包裹药末,塞入阴道或肛门内,治疗白带、阴痒或痔等。《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温阴中坐药。蛇床子仁,右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合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 坐药法是将药物制成丸剂或锭剂、片剂,或用纱布包裹药末,塞入阴道或肛门内以治疗妇女白带、阴痒及肛周疾病的方法。 坐药法源于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载蛇床子散:“温阴中坐药,蛇床子仁末之,以白粉(即铅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以后历代都沿用此法,并有所发展。清代《医宗金鉴·妇科心法》用蛇床子、吴茱萸、远志、干姜等份为末,绵裹纳阴中治妇人阴冷、寒湿带下作痒;《理瀹骈文》中则收载了5张坐药方,分别用于治疗阴痒、阴痛、转脬、带下,以及经闭、干血痨等病证。近代以蛇床子散加味治疗滴虫性阴道炎,效果甚佳。 操作方法治白带、阴痒等病症时,塞药前可先用一些燥湿杀虫止痒药物(如10%蛇床子煎液、苦参汤等)冲洗、熏洗阴道,然后将药物塞入阴道,连用数次。 主治病症一、前列腺炎1、紫草红花糊(中级医刊1988;23(2):51) 紫草30g,红花10g,穿山甲10g,乳香、没药各5g。上药共研细末,过120目筛,加凡士林调成糊状。病人取胸膝位,以1:1000新洁尔灭消毒会阴部3次,医生戴无菌手套。取药3~5g,捏成圆团,蘸少许液体石蜡或植物油,以食指将药自肛门轻轻塞入,送至直肠前壁,涂于前列腺附近。嘱病人伏卧位休息3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功能清热活血散结。主治前列腺炎。 2、野菊花栓(成药)(中国中药杂志1990;(5):44)野菊花栓1枚,塞入肛内,每次1枚,每日2次,1月l疗程。功能清热利湿。主治急性前列腺炎。 二、闭经土大黄散(《中国民间疗法》) 土大黄15g,茜草lOg。上药共捣烂,纱布包成小团,系一线在外,塞入阴道中,每日1次,5~7次后月经即行。功能活血通经。主治各种闭经。 三、带下病六神丸(成药)(新中医1989;(12):17)六神丸适量。取六神丸15粒,洗净外阴塞入阴道内,每日1次。功能清热止带。主治各种带下病。 四、宫颈糜烂1.复方鸭跖草流浸膏(《中药贴敷疗法》) 鸭跖草、山指甲、白背叶、蒲公英500g。上药加水4倍,煮至500ml,加防腐剂(95%酒精125ml):暴露宫颈后,清拭阴道分泌物,用有线棉饼塞(直径4cm,厚0.8cm,中心系一根长线,以便用药当天晚上病人能自行取出)蘸所制药膏适量紧贴宫颈糜烂面,隔日上药1次,10次为1疗程。功能清热燥湿。主治宫颈糜烂Ⅱ度、Ⅲ度。 2.参蛤散(中医杂志1983;24(11):39) 人参膏干粉、蛤蚧粉、黄连素、乳香、没药、儿茶、冰片、铅丹。上药按5:2:0.2:0.2:;O.2:O.3:O.1:2的比例分别研成细末,并过筛,取备药混匀,装入胶囊,每粒重o.5g。用药前先冲洗阴道,然后将药放入阴道后穹窿部,隔日1次,1次2粒,4次为1疗程。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主治I度宫颈糜烂。 五、阴道炎狼牙液(中国医药学报1990;(1):42) 狼牙(仙鹤草根茅)适量。上药洗净,晒干,剪碎,加水煎煮,浓缩成1g/ml的汤剂,装瓶高温消毒备用。用时擦净白带,用浸泡过的带线消毒帛球塞于阴道内,保留12小时,每日1次,7天为1疗程。功能清热燥湿杀虫。主治湿热型滴虫性、细菌性阴道炎。 六、子宫脱垂双子散(《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 五倍子、覆盆子各20g。上药共研末,以香油调后,用棉球蘸药塞入阴道深处,每日4次,3~5日为1疗程。功能收涩固脱。主治子宫脱垂。 注意事项1、本法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 2、若采用纱布包裹药末塞入法时,应先对药物及纱布作消毒处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