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左公鸡
释义

左公鸡,全名称为左宗棠鸡。一般归类于中国菜系中的湘菜,也有人将之归类为融合多家菜系的创新中国菜。由彭长贵在1970年代于台湾所创(另一说发明于1950年代),托名左宗棠,后风靡美国,成为美国中餐馆中的一道招牌菜。在中国湖南省反而较晚引进,甚至不被湖南人认同是湘菜。导演李安的电影《推手》中曾出现此菜

由来

左宗棠鸡的发明人是彭长贵,他师事谭厨名家曹荩臣,所烹饪之料理表面上是湘菜,底子是淮扬菜,手法为岭南菜,另外加上自己的创意。1970年代某日,时任中华民国行政院长的蒋经国下班甚晚,带随从到彭长贵开设的彭园餐厅用餐。餐厅原本正准备打烊,当日高档食材都已用尽,只剩鸡腿稍称堪用。彭长贵临场创作,将鸡腿去骨切丁,又将辣椒去籽切段,先炸熟鸡块沥干,然后以辣椒、鸡块、酱油、醋、蒜末、姜末拌炒均匀,最后勾芡并淋麻油,即成一道新菜色。蒋经国食后甚感美味,询问菜名,彭长贵随机反应,借用左宗棠之名为这道菜加持,于是此菜就称“左宗棠鸡”,并成为彭园的招牌菜。

风靡美国

1973年,彭长贵前往美国发展,在纽约曼哈顿东44街开设彭园餐厅。一次著名建筑师贝聿铭邀请前美国国务卿季辛吉到彭园用餐,季辛吉甚为喜爱,后来经常前往。每次季辛吉赴彭园,维安人员都基于安全考量将整家餐厅包下,结果形同彭园的免费广告。季辛吉特别喜爱左宗棠鸡这道菜,加上ABC电视台报导此菜的特别节目,使此菜在美国声名大噪,ABC并在随后短短数天接到1500封来信索取食谱,各地中菜馆纷纷推出,成为美国人认知中最著名的中国菜之一。

相关信息

2003年,英国BBC电视台主持人扶霞前往湖南考察半年,收集各餐馆菜单,但她意外地发现当地并没有人听过这道菜,遑论在菜馆中供应。事实上大约与此同时,彭长贵曾经在长沙开设彭园餐厅,但他独创的风格并不被湖南人认同是湘菜,因而影响有限,餐厅也很快结束营业。《纽约时报》记者李竞也曾前往湖南追寻这道菜的源流,同样发现当地没人听过左宗棠鸡。

当前美国各地中菜馆推出的左宗棠鸡,依照不同厨师的创意而有许多变化,主要特征之一是带有甜味,多以花椰菜殿底,又或有使用玉米粒和红萝卜的。当李竞在台湾访问彭长贵时提及此事,彭长贵认为湖南味不该是甜的,对此感到不可思议。

考察资料

左公鸡(General Tso's Chicken),亦名左宗棠鸡,中国湘菜中的一道名菜。得名左宗棠,后风靡美国,成为美国中餐馆中的一道招牌菜。在李安的电影《推手》中出现。其味又甜又辣。

据称是左宗棠的发明,相传左宗棠打胜仗必以此菜犒赏官兵。但据考证,此菜可能是在清末,由著名政客、美食家谭延闿的家厨在东安仔鸡的基础上所创。谭过世后,其子无力负担昂贵的饮食费用,将家厨遣散。各位家厨遂在长沙、北京等地开设餐厅,为求宣传效果将此菜附会到左宗棠名下。事实上,根据清人徐珂、杨公道等人笔记所载,左宗棠喜食并犒赏官兵者,乃是扬州鸡汤面。

美国华人记者李竞8在《幸运签饼纪事》中报导,此美国名菜源於台湾,由湘菜大厨彭长贵发明,1970年代移民美国,因为获得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称赞而成名。

制作材料

主料:鸡腿肉

辅料:面包片、青豆、菠萝粒、香菇粒、鸡蛋、柠檬、牛奶

调料:番茄酱、干红辣椒、盐、糖、醋、姜、蒜、鸡精、洋葱、蘑菇、生粉、吉士粉

制作方法

1、将鸡腿肉用盐、黑胡椒粉、生粉、一个鸡蛋、半个柠檬、吉士粉腌30分钟;

2、将面包切成条状,过油炸成金黄色出锅,码好盘;

3、坐锅点火倒油,下洋葱、蒜片炒出香味,下干红辣椒、鸡块炒至变色,加番茄酱炒匀,倒入香菇粒、青豆、菠萝粒、盐、糖翻炒片刻,加入鸡精再点少许醋:

4、翻炒均匀后倒在铺有面包条的盘中。

5、食用时,面包条蘸牛奶吃。

特点:酸辣甜咸松酥脆是一道中西合璧的菜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