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最后的炮轰
释义

本书是俄罗斯作家尤·邦达列夫在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期间,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之后有感而作的,讲述了连长诺维科夫的战争经历,对以后苏联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尤·邦达列夫(ЮрийБондарев ,Bondalev,Yuri Vasilievich)(1924~ )俄罗斯作家。1924年3月15日生于奥尔斯克市。出生于南乌拉尔的一个职员家庭,1931年随家迁居莫斯科。反法西斯卫国战争期间,还在中学读书的邦达列夫投笔从戎,一直在炮兵部队服役。曾两度负伤,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转战南北,立过战功。这在他以后的创作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战争结束后,邦达列夫进入高尔基文学院学习,从此走上了文学道路。1951年苏联作家协会高尔基文学院毕业后,即开始职业作家生涯。

1949年首次发表作品。《两个营请求炮火支援》和《最后的炮轰》两部战争题材中篇小说问世后,引起巨大反响和激烈争议,被认为“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作。开始以写战壕真实出名。长篇小说《寂静》,揭露个人迷信的危害。长篇小说《热的雪》取材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把战壕真实和对战役的全景描写结合起来。

20世纪70年代后的16年是邦达列夫创造的极盛期,许多优秀作品如《热的雪》、电影史诗《解放》和长篇《岸》、《选择》、《演戏》,都是在这一时期问世的。现实主义的细致描写和道德探索、哲理概括相依相融,传达出作者强烈的主观感受和对现实的深刻理解,使他的作品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90年代,邦达列夫又有三部作品问世:《诱惑》(1991)、《不抵抗》(1994—1995)和《百慕大三角》(1999)。应该说,近作《百慕大三角》是他最重要、最有分量的作品。面对剧烈的历史变迁和政权更迭,俄罗斯的一些文化精英们显得迷惘、痛苦和忧虑。他们中的许多人,包括邦达列夫,对解体后的俄罗斯种种现实强烈不满,又不会以轻漫浮滑的态度来面对这场风暴,于是以对自身职责、理想、才赋、智慧的悲剧性执迷,通过年轻记者安德烈和他的恋人在1993年“十月事件”至1996年十月这三年间的痛苦遭遇和不幸,描述苏联解体后所发生的政治事件和社会生活现实,揭露俄罗斯犹如一艘驶入百慕大三角的巨轮失去了控制,表达出他对解体后的俄罗斯所发生的“历史倒退”的极端反感和不安,表达出他对祖国命运的忧虑。

综观邦达列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以下两个时期:一是50—60年代,着力于战争题材的创作,取得巨大成就,成为“战壕真实”派和“全景文学”的代表作家;二是70—80年代,侧重于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命运的哲理思考和探索,在题材和手法上都有新的开拓,对以后苏联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出版信息

作者:(苏)邦达列夫 著,孟庆枢 译

ISBN:10位[7806609288] 13位[9787806609286]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9-1

定价:¥10.00 元

内容简介

故事讲了二战时期苏军在波捷边境的一场阻击战。连长诺维科夫在前线阵地指挥自己炮连抵御大批溃散德军,阻止他们进入防区后的城市,为援军到来争取时间。德军人数众多,而且包括几十辆坦克,炮连在诺维可夫的指挥下打退了德军数次进攻,可是寡不敌众,镇守险要位置的奥夫钦尼科夫排被大群坦克、装甲车突破,唯一生存的排长奥夫钦尼科夫被俘,他在敌人面前痛斥内奸,视死如归,英勇就义。诺维科夫继续指挥战斗,他关心部下,沉着指挥,又打退了敌人的数次进攻。并冒险突破德军密集封锁,前去看望在奥夫钦尼排附近的驻守的士兵和伤员,并把他们带回连部驻地。在返回之前他还独自去了奥夫钦尼炮排的阵地,那里阵亡战士的惨状让他悲痛欲绝。在带伤员和士兵穿过封锁线的途中,他救了向来对他有看法的卫生员莲娜,两人萌生爱意。回到阵地,敌人猛烈进攻,炮连弹尽粮绝,只剩下数人。诺维科夫坚决送走受伤的莲娜,继续战斗。这时候德军的喀秋莎齐发,炮弹落在了阵地上,诺维科夫牺牲在炮口下。

目录汇

译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书摘

《最后的炮轰》

第一章

半夜十二点,诺维科夫大尉去查岗。

他沿着高岗在漆黑的夜色里走着。风在松树林梢呼啸,一阵紧似一阵。从喀尔巴阡山脉袭来的北方寒流恣意逞雄,好像整个高地都在这气流的不断打击下痛苦地悲鸣。能闻到雪的气息。

在德军前哨阵地的上空稀疏的照明弹逶迤而起,狂风将它们刮落,颤抖着落在附近的半圆形的黑沉沉的高地后面。机枪沉默着。右边低地,即波兰的卡斯诺市,城市的上空无声地闪烁着火光,接着这模糊的火光熄灭了,好像是被这狂风刮灭的。

……

书评

邦达列夫作品很多是写战争的,如《营队请求支援》、《指挥官的青春》、《热的雪》、〈岸〉。《营队请求支援》和《最后的炮轰》是作家的成名作,也是“战壕真实派”的代表作,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但我觉得光看文本似乎是没有电影那种血淋淋恐怖感觉。我们这些人看的暴力血腥的电影多了,所以也觉得没什么。倒是以前我还专找战争片看呢,如〈现代启示录〉、〈全金属外壳〉等。俄罗斯的文学作品,有一个难看点,就是人名太长,也不容易记住。而且有的还有好几个名,易混淆。记得看〈日瓦格医生〉就犯过这样的错。〈最后的炮轰的语言〉比较平实,因为把战争说清楚很难,战争的时间和空间转换太快,血腥味太浓,语言叙述便不大利索。不能象金庸下笔那么痛快。

这里有几句可一看:有多少次,迫于严峻的形势,无法逆转的力量迫使他派出自己的战友到那谁也无法回还的地方去!又有多少次当他听说自己的同志阵亡之后,他痛苦地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但是,善,纯洁的善何在?在战争里没有善,他没有见到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