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百顷镇 |
释义 | 百顷镇位于三台县城以东的涪江之滨,是1995年新建制镇乡之一。涪江自西向东流经镇境约7公里。东北、东南与射洪县香山镇接壤,南抵中新镇,西沿涪江与潼川镇慕禹相邻,西北与东塔镇(东塔、高山)毗连。与射洪香山镇场镇隔河相望,是三台、射洪两县的结合部。 基本概况百顷镇境内有三山(紫云山、文峰山、芙蓉山)、两水(涪江、岳家河)、三坝(冉家坝、百顷坝、魏家坝),因有良田100顷而得其名。 百顷场又名“漩涡沱”。境内以浅丘为主,沿涪江有冉家坝、百顷坝、曲直坝、魏家坝等4坝,在浅丘地带有八沟和九湾,整个地势西高向东倾斜; 该镇幅员面积31.33平方公里,场镇面积1平方公里,镇辖10个行政村,场镇居民委员会1个;全镇总人口16485人,4772户;有土地面积978公顷,耕地830公顷,人均占有土地0.89亩;植被面积1087顷,森林面积 1098顷,森林覆盖率30%;百顷镇年降水量在475毫米左右,年均气温16℃,年均无霜期274天左右;矿藏1种、主要河流1条(涪江全长7公里)、旅游景点1个、电灌站22座、渠道15公里、水库2座、塘堰67口,年总蓄水量11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达5400亩,占耕地面积43%。地下资源较为丰富,涪江之滨有河砂石、石灰石、沙金等。境内有1座总装机容量3.2万千瓦的文锋电厂,电力充足。 人口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6147 人 男 8424 人 女 7723 人 家庭户户数 4298 户 家庭户总人口(总) 14801 户 家庭户男 7523 人 家庭户女 7278 人 0-14岁(总) 3943人 0-14岁男 1979人 0-14岁女 1964人 15-64岁(总) 10893人 15-64岁男 5846人 15-64岁女 5047人 65岁及以上(总) 1311 人 65岁及以上男 599人 65岁及以上女 712人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5825 人 经济发展百顷镇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小麦条锈病春季防控工作。一是高度重视,责任到位。镇、村分别成立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组。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任务落实到户。二是加强宣传,培训到位。充分利用发放技术资料、板报、广播、田间培训指导等形式,普及防治知识。已印发小春病虫防治技术资料4600余份,召开广播讲座12次,逐村召开小麦条锈病防控现场会共计11次,做到户有防控技术明白纸,村有防控技术明白人。三是开展普查,防治到位。组织农技人员、驻村干部深入田间摸查病虫发生情况,接受群众技术咨询1.5万人次,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社,社不漏户,户不漏田。进一步规范农资经营市场,确保农户用药安全,指导农户科学选用高效对路农药,采取植保机防专业队与农户自防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防治到位,不留死角。四是强督查,重落实。组织督查组,逐村开展督查,确保防治措施落实。通过镇、村干部的组织发动,全镇已开展以小麦条锈病为重点的小春病虫害普防一次,防治面积达6500亩,镇内小麦条锈病得到有效控制。 乡镇特产镇内盛产围席、篾席等手工编织品,历史悠久,享誉省内外,崭山米枣、黄姜、蘑菇、南江黄羊、波尔多山羊等特色种养出具规模。粮食、油料等大宗经济作物及畜禽产品产量全面增长。 乡镇建设该镇交通畅通,商贸活跃,具有一定的近郊优势,近年内借助地理,电力,水力,政策,环境等优势,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旅游,观光农业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境内的农家乐在三台县内小有名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