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湖北名菜
释义

湖北名菜是我国传统菜系之一。湖北各地名师大厨循历史上鄂菜特色,集南北各派之精华,形成了熔武汉风味、荆宜风味、襄郧风味、鄂东南风味于一炉的鄂菜鱼馔特色。以烹制淡水鱼鲜技艺见长,以“味”为本,讲求鲜、嫩、柔、滑、爽,富有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自成体系,被列为全国十大菜系之一,在中国烹饪百花园中独树一帜。

简介

武汉菜是鄂菜的典型代表,它以汉阳、武昌、黄陂、天门、汉川、孝感、沔阳(仙桃)等地风味为基础,吸收了省内外各种风味流派之所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选料严格、制作精细、注重刀工、火候,讲究配色和造型。以烹制山珍海味见长,淡水鱼鲜与煨汤技术独具特点。主要名菜有清蒸武昌鱼、沔阳三蒸、天沔滑鱼、仙桃蒸三元、泥蒿炒腊肉、粉蒸鲶鱼、鱼氽元子、八卦汤、红扒鱼翅、虾子海参碗鱼、茄汁桂鱼、黄陂三合、全家福、芙蓉鸡片、黄焖甲鱼、桔瓣鱼元等。

荆宜菜包括荆州、宜昌地区的风味佳肴。它是鄂菜的本源,以烹调淡水鱼鲜技艺见长,有众多的美馔佳肴在国内闻名。诸如冬瓜鳖裙羹、万寿羹、蟠龙菜、千张肉、清炖全甲鱼、荆沙鱼糕、二回头,鸡茸笔架鱼肚、八宝海参、散烩八宝等独具特色。

襄郧菜是湖北菜系的北味菜,特点是以猪、牛、羊肉为主要原料,制作方法以红扒、热烧、生炸、回锅、凉拌居多。其代表菜有古今闻名的岘山槎头鳊鱼和汉江白鱼类菜肴,更有武当猴头、太和鸡、蜜枣羊肉、神农熊掌等山珍类佳肴,以及牛羊肉等菜肴。

鄂东南菜以黄州菜为代表,特点是用油宽,火劲足,擅长大烧、油焖、干灸,口味偏重,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名菜有黄州东坡肉、金包银、银包金、银鱼烩干贝、西塞山鳜鱼、田镇鲥鱼、时珍药膳、春鱼松蛋、密汁甜藕、瓦罐鸡汤、梅花牛掌等。

此外,鄂西土家族自治州还有百花莼菜、薇菜烩肉丝、红烧大鲵、小米年肉等特产名菜。

鄂菜与其他菜系比较,具有其鲜明的特色:在品种上,它以淡水鱼鲜见长,山珍海味兼备;在口味上,清蒸、清炖、清炒菜甚多,注重突出名贵食物原料的本味,讲求热、嫩、清、鲜,而烧、焖、卤、酱之类佳肴,则十分注重复合味的醇厚浓郁。从总体上看,湖北菜在味型上是咸甜适中,兼南北味之所长,更适合四方客人的口味。

清蒸武昌鱼 湖北两大名菜之一。因产于武昌梁子湖而得名。头小体高,面扁背厚,呈菱形,脂肪丰叟,肉味鲜美,汤汁清香,营养丰富,堪称淡水鱼中的珍味佳肴。1957年毛泽东主席《水调歌头.游泳》发表,诗词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引起人们对武昌鱼的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烹饪武昌鱼的制作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从传统的蒸、煮、炙三种,发展到清蒸、油焖、网衣、滑溜等多种方法,其中尤以武昌大中华酒楼的清蒸武昌鱼别具一格,常作为该店筵席大菜,其特点是:口感滑嫩,清香鲜美,驰名中外。

沔阳三蒸 湖北沔阳一带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沔阳的蒸传说是元末义军首领陈友谅之妻罗娘娘所创。三蒸通常指蒸肉、蒸鱼、蒸蔬菜,使用扣碗,其中“茼蒿蒸田螺”是三蒸菜里最具特色和最好吃的一道蒸菜。由于较好地保持了菜肴的原汁,深受民间喜爱。

仙桃蒸三元 湖北沔阳的传统菜之一,具浓郁地方特色。是沔阳民间,婴儿满月,婚丧喜事,生日、祝寿等酒宴上必不可少的主菜。

“仙桃蒸三元”,即蒸肉圆、蒸豆腐圆、蒸珍珠圆(又名素衣圆子,糯米圆子)。起源于五代十国时期。

蒸豆腐圆制法:

(1)豆腐捏散用干净棉布包紧挤出水份;猪肥肉65克切成黄豆粒丁,猪瘦肉100克,鱼肉分别剁茸。

(2)将挤干水分的豆腐、肉丁、肉茸、鱼茸一起装入钵内,加精盐、胡椒、味精、茶花、姜末,打入鸡蛋拌匀,再加入干淀粉搅拌上劲,用手挤成100克1个的圆子,一个个放入笼内,坐旺火蒸约15-20分钟取出,装盘即成。

特点:色白味纯,松泡软嫩,清香爽口,百食不厌。

沔阳蒸珍珠圆制法:

糯米淘净用清水浸泡2-3小时,用簸箕沥干待用;猪肉、鱼肉剁茸入盆,加精盐、姜末、葱花、胡椒、味精,打入鸡蛋合匀,再加入淀粉和水450克,搅拌上劲,挤成约15克重的圆子,放入糯米中滚动,待圆子裹满糯米,一个个摆入蒸笼(滚糯米时不能左手上弹,以免糯米贴进肉内翘不起来),坐旺火蒸约15-20分钟取出,用手一个个码入盘,撒少许葱花即成。如盘内用绿荷垫底,更显糯米色白晶莹。

特点:洁白晶莹,软糯鲜嫩,味醇爽口。

黄陂三合 黄陂县的传统佳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以一菜多样,风味名异而广泛流传。所谓“三合”是以鱼丸、肉丸、肉糕三菜合一而得名。三种合烧,一菜多样鱼有肉味,内渗鱼香,别具风味。

湖北鱼馔 湖北盛产淡水鱼虾,富有江南水乡风味的湖北鱼馔,是鄂菜的一大特色。武汉云鹤酒楼鄂菜品种繁多,尤以各种淡水鱼肴为拿手好菜,采用蒸、炒、溜、炸等20多种烹饪方法,制作出色味香名异的楚乡鱼馔。

沔城牛肉饼 仙桃回族清真名菜,取瘦牛肉剁烂,掺少许水,用手搅拌成无粒的糊状,再掺些鸡蛋、鱼肉糊、清粉、葱、蒜、姜、胡椒等佐料,做成小饼,香油炸熟即成。

红菜苔炒腊肉 红菜苔色紫红,茎肥壮,质脆嫩,每年春节前后上市,以武昌洪山出产的质量最佳。旧时传为贡品。红菜苔单独素炒,口感鲜香脆嫩,辅以腊肉片,姜米,用芝麻油爆炒,其味更佳,与武昌鱼同为湖北两大名菜。

皮条鳝鱼 荆州、沙市一带的皮条鳝鱼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脍炙人口。选用二百克左右的活鳝鱼,洗净去骨,切成二寸长、四分宽的鳝鱼条,装碗后,撒上少许食盐揉搓几下,用水豆粉调匀挂糊,经过三次不同火候氽炸,投入酱油、白糖、姜末、大蒜、葱花等,用稀湿淀粉勾芡即成。其特点是:色泽金黄透明,外酥内嫩,酸甜爽口,味道醇厚。

粉蒸鮰鱼 先将鮰鱼杀洗干净后,切成长段,再切成块,切好后加葱姜用刀拍碎,料酒、盐、酱油、鸡精、胡椒粉拌和腌渍二小时,拣去葱姜,再加入炒米粉拌和;然后取大碗一只,将拌有炒米粉的鱼块,整齐的排入碗里,排成三排,先排碗底中间一排,后排二边,排好后淋入麻油,再加葱结姜片上笼用旺火蒸三刻钟左右,蒸到米粉涨发成熟,即可取出拣去葱结姜片,复扣在盘里。

排骨藕汤 先将剁好后的排骨放在开水里焯一下,捞出控干。再用油炝锅,把排骨倒入锅中炒一下,然后放入瓦罐中,加适量温水,煮沸后加盐。另将老藕削皮去节洗净,切成不规则的棱形。加少许盐生拌,待排骨煮至6成熟后,将处理过的藕倒进罐内,经搅动,继续煮沸,适当加盐,直至排骨肉烂藕粉,盛入汤钵时撒些葱花、胡椒粉。特色是肉藕香烂,汤汁鲜美。

红烧野鸭 洪湖野鸭素以个大、肉肥、味鲜著称。红烧野鸭以青头对鸭作原料为佳。将整理后的全鸭切成四十小块,入锅炸干血水,脱生后取出入另锅,投入姜、蒜、酱油、精盐等,用清水焖烧鸭肉至八成熟,放白糖烧至能拉丝时,出锅盛盘,撒上葱花、胡椒粉即成。此菜色泽黄亮,烹调精细,讲究火功,肉质肥嫩香酥,鲜甜爽口。

煎虾饼 湖北传统名菜。湖北素称“千湖之省”,盛产湖虾,颜色青中带白,壳薄而肉质丰腴饱满,鲜嫩细腻,烹制菜肴则味道香醇,鲜美可口。虾饼煎制是用去壳的虾肉剁成茸泥,加配料打匀,煎成圆形小饼。肉色雪白,外衣金黄,味道异常鲜美。

千张肉 以猪五花肉为主料,刀工精细,每斤肉切片80张以上,1-5寸长的肉片。肉片薄如千张皮,故名千张肉,是荆州江陵的名菜。佐料有金酱、红方、豆豉、花椒、葱段、姜片等,经过煮、炸、预蒸,待吃时再回笼蒸透。千张肉质地柔润,香醇浓郁,鲜美可口,是蒸肉中独具一格的美味佳肴。

老会宾葵花豆腐 这道老会宾楼独创的名菜已有60多年的历史。早在上世纪40年代,当时在老会宾楼司厨的宗良植、宗良松兄弟,根据胡承藩师傅的传授,制作出别具风味的“一品豆腐”。其制作方法是把鲜嫩豆腐去皮擦碎,然后掺入鱼茸、虾仁、火腿等配料制成,名曰豆腐,实为上等佳肴。此菜一经推出即轰动武汉三镇,深受顾客欢迎。此后,老会宾楼的厨师又在“一品豆腐”的基础上,对外型加以改进,用鸡蛋皮切成丝条贴在豆腐上,旁边镶以绿菜叶,形同葵花,故取名“葵花豆腐”。

黄焖九宫石鸡 通山县九宫山是湖北旅览避暑胜地之一。在长满绿苔的岩石间,生长着一种石鸡(青蛙),每只重250克左右,肉质细嫩肥美。黄焖九宫石鸡选用肥嫩腿肉,配以葱、姜、高汤等调料,用小火焖至酥烂。加味精、胡椒粉、糖、淀粉勾芡,起锅装盘即成。系佐酒佳肴。

桔瓣鱼元 鱼元又名鱼丸、鱼氽,是湖北民间的传统佳肴。相传鱼元大致起源于楚文王时代。因楚文王在一次吃鱼时被鱼刺扎喉,当即怒斩司宴官。从此,文王吃鱼,厨师必先斩鱼头剥皮剔刺,剁成鱼茸,做成鱼元。经过历代相传,鱼元的烹调和制作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桔瓣鱼元就是把鱼元做成桔瓣形,再加入鸡汁、香菇、味精、胡椒、猪油、精盐、葱花等调料氽煮而成,颜色洁白,形状奇异,味道鲜美。武汉大中华酒楼、老会宾酒楼等处均有供应。

干烧铜鱼 宜昌以上长江干支流中盛产的铜鱼与鳊鲂齐名。鱼身呈古铜色,身体 圆,头小肉厚,肉质特别细嫩,味道异常鲜美。干烧铜元是将一斤多重的铜鱼配以肉丁、辣椒、蒜、姜、酱油、高汤、白糖等佐料制作,色泽红亮,红油包汁,味香鲜嫩。

万寿羹 又名龟鹤延年汤,是以龟肉和鸡肉合烹的汤菜,营养价值极高。菜名吉祥,喜庆寿筵均宜。选用荆门出产的断板龟与母鸡经过加工处理,剁成3厘米见方块,用猪油爆炒后,倒入沙锅或瓦罐,在旺火上煨至汤汁乳白,肉质八成熟时,端锅离火,待凉后置于中火上煨至酥烂,调好味品即成。此菜特点为汤面黄亮,汤汁乳白,汤味甘鲜,食后口留余香。

东坡肉 湖北传统名菜。相传北宋文学家苏轼(号东坡)谪居黄州时所创,其特点是汤肉交融,肉质酥烂如豆腐,吃起来肥而不腻,别有风味。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大诗人,遂取名为“东坡肉”,并加上冬笋和菠菜两种佐料,寓意“东坡”.

“龙凤配”是古荆州的传统名菜,有千余年历史,后传入武汉。相传三国时刘备往东吴招亲后,偕孙夫人回荆州,当地人民为庆贺这一段“龙凤呈祥”的佳话,便用了以鳝鱼为龙,以鸡喻凤的形象手法,烹饪出这道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的名菜。在喜宴特别是婚宴上,必不可少,以象征吉祥如意。

同名图书

书名:湖北名菜

图书编号:2199686

出版社:轻工业

定价:16.8

ISBN:750192479

作者:谢定源主编

出版日期:1999-09-01

版次:

开本:20cm

简介:

本书从湖北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发展状况和对湖北名菜总体特征的量化分析这两个全新视角,诠释了中华古老灿烂的烹饪技艺。

目录:

一、湖北菜的历史与现状

1.湖北菜的萌芽期

2.湖北菜的开拓期

3.湖北菜的积累期

4.湖北菜的茁长期

5.湖北菜的成熟期

6.湖北菜的繁荣期

二、湖北菜发展的有利条件

1.地理与物产优势

2.政治与经济优势

3.历史与文化优势

4.理论与技术优势

5.风味与品种优势

6.群众基础与声誉优势

三、湖北名菜总体特征的量化分析

1.湖北名菜品种类型的量化分析

2.湖北名菜刀工成形的量化分析

3.湖北名菜烹调方法的量化分析

4.湖北名菜滋味类型的量化分析

5.湖北名菜色彩的量化分析

6.湖北名菜质感的量化分析

7.量化分析结果及其结论

四、湖北名菜精品解说

1.蟹黄鱼翅解说

2.海参圆子解说

3.鸡茸笔架鱼肚解说

4.油烹银鱼干贝解说

5.冬瓜鳖裙羹解说

6.全家福解说

7.红烧鱼回鱼解说

8.葡萄鳜鱼解说

9.珊瑚鳜鱼解说

10.双黄鱼片解说

11.明珠鳜鱼解说

12.葱火靠鲫鱼解说

13.清蒸武昌鱼解说

14.海参武昌鱼解说

15.油焖缩项鳊解说

16.红烧瓦块鱼解说

17.荆沙鱼糕解说

18.橘瓣鱼氽解说

19.空心鱼圆解说

20.糍粑鱼解说

21菊花财鱼解说

22.黄焖甲鱼解说

23.虫草八卦汤解说

24.红烧鲶鱼解说

25.二回头解说

26.皮条鳝鱼解说

27.糖枯鳝丝解说

28.鄂南石鸡解说

29.煨鲤鱼解说

30.虾鲊解说

31.软煎虾饼解说

32.酥馓糊蟹解说

33.沉湖明珠解说

34.珍珠圆子解说

35.粉蒸肉解说

36.应山滑肉解说

37.黄州东坡肉解说

38.千张肉解说

39.蟠龙菜解说

40.元宝肉解说

41.黄焖牛肉解说

42.藜蒿炒腊肉解说

43.紫菜苔炒腊肉解说

44.夹沙肉解说

45.状元油解说

46.桂花炙骨解说

47.虎皮蹄髈解说

48.虾蛋蹄筋解说

49.核桃腰解说

50.荷花肚解说

51.小笼粉蒸牛肉解说

52.火腿牛鞭解说

53.蜜枣羊肉解说

54.米酒蒸鸡解说

55.板栗烧仔鸡解说

56.琵琶鸡解说

57.翰林鸡解说

58.瓦罐鸡汤解说

59.芙蓉鸡片解说

60.爆野鸡丁解说

61.八宝全鸭解说

62.红烧野鸭解说

63.母子大会解说

64.糖醋麦啄解说

65.酥黄雀解说

66.熘松花解说

67.武当猴头解说

68.豆腐盒解说

69.三鲜千张卷解说

70.椒盐蛋皮椿卷解说

71.散烩八宝解说

72.银耳柑羹解说

73.拔丝猕猴桃解说

74.桂花红薯饼解说

75.蜜汁山药球解说

76.黄陂烧三合解说

77.龙凤配解说

78.金包银·银包金解说

79 白云黄鹤解说

80.春笋炒肉解说

“菜品花样变化”索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8: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