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子午流注针法
释义

子午流注针法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状态,根据不同的时间变化而有相应盛衰变化。子午,即时间变化。流注,即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的过程,以及在十二经脉的井、荥、输(原)、经、合等特定腧穴上所呈现的气血盛衰情况,由于年、月、日、时等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有所不同,根据这个原理,按时选穴进行治疗,即为子午流注针法。

基本组成

1 五枢穴配合阴阳五行

2 天干地支:1天干配合六十环周 2干支分阴阳 3天干合化五行

3 天干配脏腑

4 地支配脏腑

临床运用

子午流注纳子法

按照针灸治疗时间选取相应的五腧穴和原穴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常用的有“纳子法”、“纳甲法”,此外,还有养子时刻法,则以24分钟为取穴的时间单位,每天轮流六十六穴,又称一日取六十六穴法

子午流注纳子法是按时辰的地支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每天轮遍十二经脉,是一种按时取穴法。又称子午流注纳支法。其具体方法是:①在该经脉经气流注时辰,取该经适当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②子母补泻取穴法,实证时,在气血流注至病经的时辰,取病经的子穴进行针灸(泻法);虚证时,在气血流过病经的时辰,取病经母穴进行针灸(补法);虚实不著的病证或补泻时辰已过,取病经的本穴或原穴进行针灸。

子午流注纳甲法

子午流注纳甲法是根据针灸治疗的目时辰与经脉对应关系图枣寅肺、卯大肠的,时天干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且以一个时辰为取穴时间单位,10天轮遍六十六穴的按时取穴法,又称子午流注纳干法。具体方法是:①取穴原则。阳日(日天干属阳),阳时(日天干属阳)取阳经穴;阴日(日天干属阴),阴时(日天干属阴)取阴经穴。②合日互用。甲与己、乙与庚、丙与辛、丁与壬、戊与癸互为合日,在合日间可以互相应用相应时辰的开穴。

历史记载

①按时配穴法。系以日时干支推算人体气血流注盛衰的时间,据此选配各经五输穴进行针刺治疗。见《子午流注针经》。子午,表示昼夜时间的变化;流注,表示气血的运行。气血循经运行随着时间变化而有盛有衰,气血盛时穴“开”;气血衰时穴“阖”。《针灸大全》载《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对开穴有具体记载。总的原则:阳日、阳时取阳经五输穴;阴日、阴时取阴经五输穴。日时干支逢单为阳,逢双为阴。十天干配合脏腑和经脉,即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三焦、心包络并入壬、癸。例如甲日甲戌时开取胆经井穴足窍阴;丙子时开小肠经荥穴前谷;戊寅时开胃经输穴陷谷,同时取胆经原穴丘墟,称为返本还原;庚辰时开大肠经经穴阳溪;壬午时开膀胱经合穴委中,甲申时则开三焦经荥穴液门,称为气纲三焦。又如乙日乙酉时开取肝经井穴大敦;丁亥时开心经荥穴少府;己丑时开脾经输穴太白,同时取肝经原穴太冲;辛卯时开肺经经穴经渠;癸巳时开肾经合穴阴谷;乙未时则开心包经荥穴劳宫,称为血归包络。阳日阴时或阴日阳时无开穴(闭、阖),则可取其相合日干的开穴,如甲日与己日通用,乙与庚、丙与辛、丁与壬、戊与癸等,称做夫妻互用。若相合时均无开穴,可取十二经的子母补泻穴,称为子母互用。本法以日期的天干为主,因称纳甲(干)法;以时辰地支为主的子母补泻配穴则称纳子(支)法。

②针法著作。承淡安等编。书中阐解子午流注学说在针法上的应用。1957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10: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