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子弹
释义

也称枪弹,指用枪发射的弹药,由药筒、底火、发射药、弹头构成。有时专指弹头。

词语解释

词目:子弹

拼音:zǐ dàn

基本解释

:1:枪支发射的弹药,通常后面呈圆柱形,前段呈圆锥形,一般使用铅制、钢制或铅芯钢壳制;

2:重庆方言:通常指钱。

详细解释

子弹由弹壳、底火、发射药、弹头四部分组成。发射时由撞针撞击底火,使发射药燃烧,产生气体将弹头推出。

子弹分类

我们平时看到的子弹头多数就一种颜色,但实际上,子弹的颜色有许多种、如绿色、红色、黑色和白色等,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子弹的种类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为了在战斗中便于区别辨认,制造者便在弹头的尖端涂上各种不同的颜色。

普通弹

弹头不涂色或涂银色(钢心弹)。它是由铜套包着一个用钢或铅制成的芯。它主要用来杀伤敌人的有生目标。

曳光弹

弹头涂有绿色,弹头内前端是铅心,中间有夜光管,管内装有夜光剂,尾部有固定环,可防止夜光剂流出。夜光剂的成分有可燃物、氧化物和粘合剂,所以它在夜间飞行时,后面总是拖着一道亮光。曳光弹主要用以显示弹道,指示目标,修正射击等。

燃烧弹

弹头涂有红色,弹头内部前端装有燃烧剂。弹头中间有一钢芯,后部装有夜光剂。它内藏“火种”,主要用来点燃易燃物质,诸如敌人的草、木伪装设施以及弹药库、燃料库、集结的车辆等。用它对一些薄铁皮制成的油箱等目标射击,也能收到良好效果。

穿甲燃烧弹

弹头涂有黑色(有的涂黑色加红圈)。它的钢芯是由经过淬火的高碳钢制成的。弹芯外包着铅套。燃烧剂装在弹头内部的前端,现在生产的多装在弹头的后端。它主要用来射击敌人的轻型装甲目标和油箱。

穿甲燃烧曳光弹

弹头涂红色,顶端涂紫色,主要供一些大口径机枪使用。它与燃烧弹的构造基本相同,只是在弹头内的后端装有夜光剂。它聚集了各种枪弹的特长,既能指示弹道,又能穿甲,同时还能纵火,主要用来对空和对远距离的目标射击。

瞬爆弹

弹头涂白色,弹头中部装有炸药,炸药前部装有弹帽、侵彻管和雷管,在炸药后边装有夜光管。它是大口径机枪弹,用于对空射击。弹头命中目标时,由于侵彻管和雷管的作用而引爆炸药。弹头在枪管内因为没遇到障碍物,所以不会爆炸。但当弹头脱离枪口后,未命中目标或障碍物时,到了一定时间,夜光剂的火焰也会点燃里边的黑色药,使炸药爆炸。

空头弹(Hollow Point)

是一般会扩张的弹头的通称,这个过程俗称菇化(Mushroom),因为扩张后的弹头,看起来就像一个草菇一样,头大身小。 在美国这是合法的子弹,尤其是用在狩猎上,是最受欢迎的弹头。 有些州还规定狩猎时必须使用这种弹头,因为它们比较可以达到一弹致命的效果,减少动物所受的痛苦。 空头弹和一般俗称达姆弹(Dum-Dum)的爆裂性弹头不同, 空头弹进入目标体后是不该碎裂的,当然如果打到骨头上,也不是不会发生。 但是总之它不会像达姆弹那样, 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在击中目标后, 碎裂成为无数的小弹片。 所谓的达姆弹, 最早是1896年英国人在印度的达姆兵工厂生产, 正式名称是"Dum Dum Mark 2 Special", 口径是.303 British, 7.7mmX56。 其铅心在尖端露出, 看起来与现代的软头弹相同。 因受到海牙国际战争公约的限制而停产。 英国也曾在南非的波尔战争(Boer War, 1899-1902)中, 使用过空头弹。

设计原理

无论是什么样式的子弹,它都是由弹丸,药筒(弹壳),发射药和火帽(底火)四部分构成的。对于子弹来说,无论是用于什么用途,国际上通用的发射药都大多为无烟火药:无烟火药可分为(单基,双基,三基)(其主要成分为硝化棉),枪械多用单基药。对于不同的枪械用弹有不同的要求。如:手枪多采用多孔速燃单基药。步枪为表面采用加光并钝化的单孔颗粒单基药。

底火是由:传火孔,发火砧及击发剂组成。其作用是击发使产生火焰,迅速而确实的点燃发射药。击发时,击发剂受击针与发火砧的冲击而发火,火焰通过传火孔点燃发射药。

当发射时,击针激发火帽(底火)。底火迅速燃烧引燃药筒(弹壳)内的发射药,发射药产生瞬燃,同时产生高温和高压,将弹丸(弹头)从药筒内挤出,这时的弹丸在发射药产生的高压的推动下,向前移动,受到膛线的挤压,产生旋转,最终被推出弹膛。

子弹结构

一般子弹由弹丸、药筒、发射药、火帽四部分组成。弹丸用来依靠快速飞行侵彻目标,药筒用来连接弹丸和保护发射药及密闭火药气体,而发射药是通过燃烧赋予弹丸较高初速,火帽用来击发.但这只是指普通子弹,其它特种弹、检测用枪弹及辅助用枪弹又有不同,成份量也会因了弹的不同而不同。覆铜钢弹壳56式普通弹剖面示意图:1-弹头;2-发射药;3-弹壳;4-底火

弹头的制造

弹头是枪弹上的杀伤部件,除对尺寸、精度有很高要求以外,还必须有完善的结构与外形,以保证对目标有良好的侵彻和毁伤效果。弹头的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弹头其加工过程也不一样,《战争之王》片头中安装到弹壳上的已是成品弹头,没有展现弹头加工的过程。

56式普通弹头由被甲、铅套和钢心三部分组成,各部分均单独制造,经检验合格后装配成弹头。枪弹的主要零件如弹头壳、弹壳、底火壳和曳光管壳等,形状都呈带底的杯状,其加工需要用到枪弹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工艺——“引伸加工”,生产不同形状和壁厚的零件,只要改变模具的形状和尺寸即可。由于枪弹生产有对精度和一致性要求极高的特点,零件的尺寸基本上是靠模具来保证的,而且批量很大,一旦出现偏差就会造成大量废品,因此对模具的制造和安装都有很高的要求,每一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及时剔除不合格品并调整机床。

国产枪弹一般选用覆铜钢带做为弹头壳(或称弹头被甲)的毛坯材料,国外也有使用黄铜或圆钢做毛坯的。以覆铜钢带为毛坯料的弹头壳生产过程为:下料冲盂→外观检选→退火、酸洗→引伸→冲尖→挤口兼扩口。退火处理是为了消除加工中毛坯因剧烈变形产生的冷作硬化,酸洗则是为了去掉退火时毛坯表面的氧化皮。引伸加工使从覆铜钢带或圆钢上下料成的钢盂直径变小、壁厚减薄,单模引伸工艺一次加工变形量小,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多模引伸,在一个冲程内即可获得比较大的变形量。冲尖是弹头壳生产中的另一种特种冲压工艺,目的是为了冲出弹丸尖部的弧形尺寸。由于加工后弹头壳尾部留有一定的余量,需要用切刀对其进行切除,或用挤口模去除多余部分,后者同时还可以利用冲头上的斜面对弹头壳尾部进行扩口,方便以后装配弹心,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尺寸的一致性。原苏联这部分的工艺需要冲尖4次,挤口和扩口是两道工序,而且以前挤口采用切口工艺,比较繁琐。国内在生产56式步枪弹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加工方法,弹头壳的冲尖次数改为现行的2次,并由以前的单模引伸改为多模引伸。经过上述工序并经检验合格的弹头壳,即可用来装配弹头。

多模引伸工艺生产弹头壳时常用的三种引伸模具:A模为带导向部分的整体模,其中a为内模、b为外模,内模又可分为4个部分(1为导向部分,2为锥形部分,3为圆柱部分,4为底部倒锥部分),内模一般用硬质合金制造,外模用工具钢制造。

这种模具结构简单,适用于上模也可用于下模;B模为带有导向部分的组合模,其中a为导圈,b为内模,c为外模,导圈用于代替模A的导向部分,其特点是加工比较简单;C模为不带导向部分的模具。用于引伸的中模或下模。

56式普通弹头内另一个主要零件是钢心,采用低碳钢制造,目的除节约铅外,还可以提高弹丸的侵彻力。国内最早生产的56弹头其钢心头部为平顶锥形,生产时模具损耗大,后来改为平顶弧形,大大提高了模具寿命。钢心生产的工序一般为:圆钢冷拔→下料→冲形→辊光→校量。其中圆钢的冷拔一般在钢厂内进行,然后利用冲床冷剪下料。辊光的目的是利于弹心的装配,同时还需要对尺寸和质量进行校量,合格后的钢心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

56式普通弹头在被甲和钢芯之间设有铅套,其作用是减缓弹丸对膛线的磨损,同时使钢心和被甲结合紧密。由于铅质软,而且熔点和再结晶温度较低,在室温下加工时不会产生硬化,因此采用挤压法来制造。因铅件在装配时会进一步变形,从而影响弹头的对称性、密实性和重心位置等,所以控制好各部分的尺寸是铅件加工的难点。普通弹铅套尖端往往留有一个小圆柱或尖锥,其目的是为了在装配时更容易充满弹头壳的尖部,使弹头内各个零件结合紧密。56式普通弹弹心的一般加工工序为:熔铅→挤铅条→在多工位冲床上挤压成铅套→钢心压入铅套→烘干→外观检验。挤铅条是把配制好的铅锑合金块挤压成尺寸合适的铅条,并盘在辊轮上备用。在多工位冲床上挤压成型是弹头铅件加工最重要的步骤,由于铅套的形状比较复杂,且对外形尺寸和壁厚都有严格要求,所以铅套一般要经过2-3次挤压才能成形,而全铅弹心只需下料后在模具内一次挤压即可成形。钢心压入铅套这一工序的难点是严格控制钢心装入铅套的深度,过深或过浅都会影响射击精度。烘干的目的是去除挤压时润滑铅套用的肥皂水,防止钢心生锈。

弹头壳生产中常用冲尖模具(1为外模,2为内模)。A模为一次冲尖模,B模为末前次冲尖模,C模为末次冲尖模。一般的枪弹弹头壳只用A和C两种冲尖模即可,但是有时为了保证弹头尖部的弧形尺寸,还要用到B型冲尖模。A、B模顶部有小孔,利于润滑液和空气排出,保证弹尖部尺寸。冲尖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故障是冲穿毛坯,这与材料的塑性、模具和冲头的设计以及一次加工变形量大小有关。所以在第一次冲尖时,冲头尖部的圆弧半径比较大,且冲尖的高度不高,可以有效避免冲穿毛坯。

弹头装配方法

弹头装配是将弹心或其它零件依次装入弹头壳,并对弹头壳尾部加工,使弹头的外形尺寸和质量达到图纸要求的过程。装配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枪弹射击的精度。国内在长期生产56式普通弹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完整的提高射击密集度的弹头装配方法:

1、对影响射击精度的重要尺寸严格要求,其他尺寸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的公差范围分别装配成弹头;

2、依靠模具和合理的加工工艺,保证弹头的对称性;

3、弹头内零件装配紧密,消除松动和间隙。

56式普通弹头装配的过程

弹心压入→尾锥部预压→底部卷边→尾锥部成形→过径→辊沟→尺寸校量→称量→外观检选。主要装配设备是多工位自动冲床。尾锥部预压就是将弹心压入弹头壳后的圆柱部压成一定长度的尾锥,为弹底卷边和尾锥部的成型创造条件,同时防止弹心反弹出打坏工装设备。为了保证弹头尾锥与弹头圆柱部分的同轴度,一般是用冲头推弹头头部使尾部进入收尾锥模进行收尾锥的,弹头在终压工序后要掉转180度才能送入收尾锥的工序,进入尾部卷边工序时又要掉转180度。尾锥成型是将卷边后的弹头尾锥和弹底窝最终成型,经过这道工序后的弹头,除了圆柱部分直径和辊沟外其余已基本符合图纸要求。弹头过径的目的是为了消除装配过程中弹头圆柱部“起箍”的现象,同时使弹头圆柱部分沿长度方向上尺寸一致,弹头内部零件结合更紧密。过径后的弹头即可送去辊紧口沟,56式普通弹的紧口沟为三角形,现已由单独的辊沟机改进为辊沟机与弹头装配机联动,过径完毕的弹头直接送辊沟机辊沟,出来的即为加工完毕的弹头。

56式普通弹头生产和装配过程。其中A1→A3为钢心加工过程,B1→B5为铅套生产过程。A4为钢心压入铅套,C1→C3为用圆钢下料制造弹头壳的过程。D1→D2为用覆铜钢板制造弹头壳的过程,C3→C4为挤盂,D2→C4为冲盂,C4→C8为弹头壳加工成型过程,A5→A9为弹头装配成型过程。

过径后的弹头即可送去辊紧口沟。

弹头加工的最后工序为:滚光→尺寸校量→重量校量→外观检选。若是特种弹头,最后还要进行弹尖着色。滚光是为了除去弹头表面的油污和氧化膜等,使弹头表面洁净光亮,便于检选和全弹装配。滚光机一般是由电机带动的旋转木筒,内装碎纸屑或稻壳等,弹头在筒内与其一同翻滚摩擦而被抛光。尺寸校量对弹头长度进行100%检验,对直径、滚口沟直径及高度、尾锥尺寸等仅做抽检,这是因为只要机床和模具调整合适,这些尺寸不易出问题,但弹头长度由于制造误差累积偏差可能会比较大,必须100%检验。其检验是在尺寸校量机上完成的,通过调整校量刀片的尺寸自动把超过允许误差范围的弹头剔出,有时为保证精度还要对检选出的合格弹头进行抽检,手工量取尺寸。重量校量是用称量机剔除过轻和过重的弹头,并且对合格弹头按重量分类送至成弹装配车间装配,对于在误差范围内的轻重弹头,可以通过适当增减发射药来保证枪弹性能基本不变,以避免过多废品的产生。最后一道工序为外观检选,这也是弹头生产中劳动强度最大的一道工序,因为弹头的某些弊病如表面线痕、褶皱、锈迹、油污、指印、弹底压坏、辊沟不全等缺陷无法用机床来识别,只能靠目视检选。一般由工厂制定一个标本,超过标本的即不合格。弹头外观的检选一般由外观检选机进行,在机床的进货漏斗中加满待检选的弹头,弹头从漏斗中落到丝杆上并被带动旋转,以便观察弹头各个部分,发现不合格的手工剔除,合格弹头被丝杆带到收集箱里。在弹头检选时操作者必须带口罩和手套,并及时更换。至此弹头加工才真正完成,最后的合格弹头还要再进行全面的质量抽查,由此可看出枪弹生产的复杂性与严谨性。

弹壳的制造

弹壳是枪弹上最重要的零件,它用于盛装发射药,并且把弹头和底火连接在一起,发射时还要承受火药气体压力和枪械自动机的力量。国内目前制造的56式步枪普通弹弹壳材料分为覆铜钢和深冲优质碳素钢的两种,早期则和国外一样采用黄铜材料。国产56弹壳由黄铜改为覆铜钢和涂漆钢制造,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铜资源缺乏的国度是有战略意义的,不仅节约成本,同时也避免了战时进口铜料中断的潜在风险。国内在加工工艺上也有显著改进,如目前钢弹壳生产过程中可以做到引伸加工中间不退火,一次加工率超过85%,弹壳引伸次数减少70%以上;设备也由以前的单工位、单冲头、低转数改为目前的多工位、多冲头、高转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毛坯的改进也明显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对降低成本效果非常明显。

国内目前采用的由两种不同材料生产弹壳的工艺路线如图12和13所示,图12采用覆铜钢板,图13采用深冲优质碳素钢棒。图中可以看出前者生产工艺要简单一些,但是覆铜钢价格相对较贵,且都为板材,利用率比较低,不仅仍需消耗铜,而且很难回收再利用。采用深冲优质碳素钢棒材料的生产工艺虽复杂,且对模具和机床的要求比较高,但不用铜,材料廉价且利用率很高,经济性好,更适合国情。

弹壳生产常用引伸模具可分为A、B、C三大类。

A中1-模套,2-导圈,3-内模,这种引伸模多用于上模;

B中1-模套,2-中套,3-内模;

C中1-模套。2-内模。

B模和C模一般用于下模,引伸模内模一般用硬质合金制造,其余一般用碳素工具钢制造。

仔细比较可以发现,两种工艺路线除了加工成钢盂之前的工序相异外,其余大多一致。其差别是碳素钢材料在引伸前要多一道磷化和皂化工艺,这主要是因为其毛坯上没有象覆铜钢上的铜层那样的加工润滑面。国内生产56式覆铜钢弹壳时,一般采用7冲下料冲盂模加工钢盂,下料和冲盂在一台机床和一个冲程中完成,且由于是多冲头,生产率较高。而采用碳素钢棒料加工钢孟稍微复杂一些,一般是先用冲床把棒料冷剪成小段圆柱状毛坯,再将两端墩平,经过退火和磷化、皂化后,送到封闭模具内,通过挤压工艺加工成钢盂。由于其变形量大,加工力和温度较高,对模具的要求也很高。在弹壳生产中基本上都采用反挤压法来制造钢盂,优点是挤压力小,成型精度好。加工成钢盂后,两种生产路线下一步的加工都是引伸,相同的是都要退火一次,但覆铜钢钢盂引伸后表面不需特殊处理,而碳素钢钢盂则需要进行表面磷化、皂化,但也有厂家不经处理直接进行二引。由于国内在弹壳引伸加工中广泛采用我国特有的多模引伸技术,所以一次的加工变形量大,象56式弹壳只需引伸2次即可达到所需要的高度和壁厚。经过引伸加工的钢盂口部一般不很平整,且高度比较高,一般要把口部多余的一部分除去,方法通常有挤口和切口两种。挤口一般用在大口径弹壳上,而56式弹壳口部较薄,适用切口法除去口部余量。切口一般是在切口机上完成的,目前已经有可以同时切4个零件的切口机,生产效率很高。切完口的弹壳毛坯还要进行打凹和平底,前者初步形成底火室、火台及底火室口部圆角,后者最终形成底火室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保证一定的精度,同时还要在弹壳底面压上相应的厂号、年份等标记。由于弹壳底部要有较高强度以承受发射时的各种力量,打凹与平底后该部位一般不再退火。冲传火孔为单独工序,一般由专用的冲传火孔模和冲头完成,其中冲头头部为两个细小的冲针,以便在火台旁冲出对称的两个传火孔,以提高发火率。接下来将进入收口工序。两种材料的弹壳收口前都须经过烧口,即对引伸加工过的钢盂口部进行退火,在收口时可以减小变形力,防止产生裂纹。56式弹壳收口采取“拉口”的方法,收口后要进行表面处理,防止润滑液使底火室内生锈。下道工序为齐口和车底,齐口是去除壳口多余部分,保证弹壳总长,车底是车出拉壳钩槽,两者在同一台机床上完成,分别由齐口刀和车底成形刀车削而成。经过齐口、车底的弹壳其尺寸已满足图纸要求,至此弹壳的机械加工全部完成。

下一工序为校量,这也是弹壳生产中重要的一道关口,对弹壳重要尺寸一般要进行100%校量,剔除不合格品,对于可修复的超差品,经返工、检验合格后与同批弹壳发往下道工序。56式弹壳采用递进式校量机校量,可通过机械放大的原理对弹壳长短、底缘直径、火台深度、底火室直径、底缘厚薄、口部直径和全形大小等9个尺寸依次进行校量。合格弹壳还需要一道光电检孔的工序,目的是剔除没有传火孔或传火孔堵塞的弹壳。对校量合格者,如果是覆铜钢弹壳,还要对弹壳拉壳钩槽进行磷化和涂漆,如果是钢弹壳,则在磷化后进行电泳涂漆。完成以后即进入外观检选工序,与弹头检选操作和方法一致,也是通过检选机带动,然后手工检选。至此弹壳的全部加工方告结束,但还要对弹壳的各个方面尺寸和射击性能进行全面抽验,如果发现问题,则需加倍复验,验收合格的弹壳才可转入成弹的装配。经过这样复杂的生产过程后,仅仅得到了合格的弹头和弹壳,下面才能进行全弹的装配.

冷轧黄铜板下料后的边角料,其材料利用率较圆棒毛坯低

成弹装配

成弹装配是枪弹生产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终决定枪弹质量好坏的重要工序,特别是其中涉及到火工品和发射药的装配,稍有疏忽,就会造成大量的废品或重大安全事故,因此这一阶段的生产需要特别注意质量与安全。枪弹装配一般是在具有抗爆性能的相互隔离的小房间里生产的,房间内发射药和其他火工品不能存放过多,成弹也不能过多积存,要及时运送到下道工序,机床必须及时擦拭,扫除洒落的发射药或其他火工品等,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国产56式步枪普通弹的装配过程一般可以分成两大部分,第一步是装底火、校量、点胶和内涂口,第二步为装发射药、弹头以及弹头的紧口等,接下来才是对枪弹的校量、检验、密封和检选。枪弹装底火一般是在上底火组合机床上完成的,这种设备可以连续完成装底火、校量、点胶和内涂口工序。装底火的深度根据选择基准不同而有一定区别,有的是用弹壳底缘厚度定位,装底火的精度取决于弹壳底缘加工的精度,另一种是以底火冲和装底火模具来定位的,精度取决于冲头和模具的精度,相比较而言后一种方式精度更高,国产56式普通弹即采取后者。底火装完以后需要对装入的深度进行校量,剔除装入过深或过浅的弹壳,校量的方法包括机械校量和电校量,前者仍是杠杆放大原理,后者则是利用冲头相对电磁铁的位移来校量底火装入深度的。校量完的弹壳在底火与弹壳之间涂布密封漆,称为“点胶”,目的是使枪弹长期储存不至于受潮变质。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底火表面全部涂漆,另一种只是在底火与底火室接缝处涂漆。前者工艺设备简单,缺点是浪费漆液,而且有时漆会流至弹壳体部、影响外观,另外有时脱落的漆膜会堵塞枪械的击针孔,因此国产弹多使用后一种方式。密封漆一般选用防腐漆、硝基清漆或防腐漆和虫胶漆的混合物,有时为区分弹种还要将漆染成不同的颜色,如国产56式曳光弹底火部分全涂绿漆,普通弹根据生产厂家不同密封漆的成份和颜色也各不相同。底火点胶后弹壳即被送去内涂口,其目的是保证枪弹的密封性,防止水份从弹头和弹壳的结合部位渗入使发射药和底火变质。其方法是在弹壳口部内壁涂上一层特制的具有一定粘性的沥青漆,宽约2~4毫米,弹头装入弹壳时,受到弹头底部的挤压,在弹头底部与弹壳内壁四周形成一个致密的密封圈。内涂口后一般要将弹壳晾一段时间,以使漆膜表面变硬,不至于粘挂发射药药粒,同时又不能完全干透,否则就不能形成完整的密封圈。经过以上各工序的弹壳,经检验合格后送往成弹装配车间。

成弹装配一般使用枪弹组合装配机床,装配的成弹应当满足5个条件:

1、发射药性能稳定,没有杂质,并且能正确地分批使用;

2、装药量正确;

3、拔弹力均匀;

4、长度在规定范围内;

5、弹壳和弹体表面不能有因装配形成的损伤。

枪弹装配前,需要先将合格的弹头和弹壳装入机床的货盘内,发射药需要过筛后装入储药罐。枪弹装配时先装发射药,而且对发射药的装填量要求很准确,由于实际生产中不可能每发枪弹都精确称量好发射药后再装填,实际工业生产中是根据体积定量法来确定装药量的,枪弹装配机床上有一个可以调节的滑块,称为“药门”,通过它来增减装药体积进而起到调整装药量的作用,该装置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都很高,生产过程中还需要经常调整与擦拭。一般从火药生产厂运来的发射药需要通过试装射击实验,以确定该批药所需的精确装药量,相应地调整机床上的药门来保证装药量准确。发射药装好后还要进行“探药”,防止有漏装或少装发射药的情况发生。合格后即可送至下一工位装配弹头。装弹头一般是在枪弹装配模内由装弹头冲完成,有的枪弹为了提高拔弹力还要进行“罩口”,即使弹壳口部卷进弹头紧口沟内,56式普通弹是在枪弹装配模内相对于弹壳口部位置的内壁上加工一个向内的斜面,当弹壳进入模内后,其口部会在斜面的作用下被压入弹头紧口沟内。由于枪弹采用内涂口后可以提高拔弹力,所以目前枪弹生产制造中有取消弹头紧口沟和“罩口”工序的趋势。

枪弹装配完毕以后还要对重量和全形进行校量,称为称量和合膛。这道工序一般是在称量合膛机上完成的,其目的是剔除重量以及全形不符合要求的枪弹。56式普通弹在装配完成后,必须100%进行称量和合膛的检验,剔除的不合格品要及时销毁,但对于废弹上可利用的零件要分类重新利用。检验合格的枪弹还要在弹壳的口部再涂一圈密封漆,也叫外涂口,以进一步提高枪弹的密封性能,对覆铜钢壳枪弹来说,也是对弹壳口部外露的钢质部分起到防锈作用。外涂口不作为一个单独的工序,一般与枪弹称量与合膛机联合使用,经过称量与合膛的枪弹被送入外涂口装置,此时枪弹被带动轮带动旋转,同时转动的涂口轮将弹壳口部涂上密封漆,然后下一发枪弹将涂过口的枪弹推到一个旋转的丝杠上进行自然干燥,并送入货箱。为了提高枪弹表面光洁度,还要经过一个枪弹滚光工序,具体与弹头和弹壳的滚光类似。至此枪弹的全部加工与装配工作才完成,然后进行外观检选,与前述弹头、弹壳外观检选相同,也是靠人工操作,但检验要相对严格一些。经过检选和剔除将生产出的成品弹分成4大类:

1、良品,即合格品;

2、可修复品,修复后一同发往同批枪弹进行包装;

3、超差品,弊病程度超过样本允许范围,但仍可使用,不过一般情况下不得作为战斗用弹;

4、废品,一般拆开后回收发射药和可用的零件如弹头等,不能利用的则积存到一定量以后销毁。

经过检选这道最后关口,一颗闪闪发光的全新枪弹才算正式“出炉”。

包装和验收

枪弹包装是枪弹出厂前的最后一个工序,虽然这与枪弹制造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对枪弹长期储存性能还有运输、使用的方便性有很大影响,所以绝不能等闲视之。56式枪弹和其它国产军用枪弹一样,通常采用铁皮匣加木箱的包装方式,每个木箱内装两个铁匣。我国生产的56式普通弹分为带桥夹的与不带桥夹的两种,带桥夹的是将枪弹装在10发桥夹上,再以牛皮纸包装成30发一包,然后装入铁匣,每匣550发,每箱1100发,不带桥夹的是将枪弹每20发或25发分装成一个纸包,再装入铁匣,每铁匣720发,每箱1440发。包装枪弹的铁匣一般用0.5毫米厚的镀锌薄钢板以双层咬合工艺制成,早期的铁匣开启时必需用随附的“钥匙”,较为不便,后期铁匣开启方法则有多种改进。枪弹包装木箱用木材和胶合板(早期的全部用木材)以突笋咬合成型,再加钢钉固定,箱体表面印字,内容包括枪弹型号、名称、材料、数量、发射药批次、毛重等等。装箱后枪弹的包装工序全部完成。

虽然枪弹的生产和包装都已完成,但是这并不代表它们就可以立即出厂,在此之前还必须拿到“通行证”,那就是由驻厂军代表最后对枪弹的所有相关性能进行全面验收。一般根据批次和数量来确定抽验的数量,其内容很多,一般包括外观验收、尺寸和重量的检验、拔弹力、装药量、枪弹密封性、涂漆钢弹壳漆膜完质量检验、枪弹震动试验、枪弹射击试验,后者又包括弹头初速、最大膛压、枪弹精度、弹头破裂试验等,对特种弹头还要进行穿甲、燃烧、曳光等性能的测定,以及测定弹壳强度、枪械动作灵活性和对包装质量的检验。当这些检验全部通过或合格以后,枪弹的整个生产过程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结束,可以出厂并发往订货单位,去完成它们作为枪弹最终的宿命。

子弹的杀伤力

理论上,子弹的杀伤力由侵彻力(Penetration)和停止力(Stopping Power)的相互作用决定。

侵彻力(Penetration)

子弹侵彻力又被称作贯穿力或者穿透力,是指弹头钻入或穿透物体的能力。其大小主要决定于弹头质量、弹头的截面密度以及命中物体时的速度,通常以穿透一定物体的深度来表示。现代步枪弹的侵彻力一般都比较强,例如北约7.62x51(7.62代表子弹的口径,51代表弹壳的长度,单位是毫米)子弹可以在100米内贯穿6毫米厚的匀质钢板。

停止力(Stopping Power)

停止力是指弹头命中目标后,令目标失去活动能力的效力。停止力越强则目标失去活动能力的时间越少,停止力越弱则目标失去活动能力的时间越多。由于人体的结构比较复杂,命中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停止力与侵彻力不一样,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

一般而言以下几个指标有助于客观认识停止力的大小:

达能效应

达能效应是指弹头射入人体后能量释放到达人体的效果,理论上来说达能效应越高,则弹头本身能量作用于人体的比例越高,那么停止能力就越好。

瞬时空腔和永久空腔

子弹进入人体后由于冲击波和自身动能的剪切作用,往往会形成一个大于弹头体积本身的空腔。由于人体的肌肉是有弹性的,在子弹通过之后肌肉就会收缩恢复,因此子弹通过瞬间所形成的空腔被称为瞬时空腔,而子弹穿透人体后所形成的创伤空腔则被称为永久空腔。一般来说瞬时空腔越大则停止力越大,而永久空腔越大则造成的人体伤害越大。空腔试验是研究弹头杀伤力的重要试验依据,在试验中一般射击明胶、肥皂、泥胶等与人体肌肉介质接近的物品来判定瞬时空腔的大小,因为此类实验物本身不具有弹性,射击后形成的空腔即为瞬时空腔。而要判定永久空腔,则需要使用猪、狗一类活体实验物进行试验,可以通过试验动物的创伤来判定子弹造成永久空腔的大小,以及对肌肉骨骼的伤害程度。

侵彻力和停止力的关系

侵彻力和停止力之间往往相互矛盾,如果侵彻力过强则可能在射中目标后穿透目标身体,并带走大部分能量,然而过度追求停止力则可能导致侵彻力下降严重。所以在设计子弹的时需要平衡两者的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继续论述对子弹的改进办法。

一枚经过枪管发射的弹头会被发射药瞬时爆炸后的能力所推动,向枪管所赋予的方向飞行。而弹壳则会与弹头分离,留在枪膛内或随着后坐力被抛壳机构抛出枪膛。因此,如果要增加一枚子弹的杀伤力,一般是在发射药或者弹头上进行改进。 发射药的改进

发射药的作用是赋予弹头飞行能量,很明显,发射药所爆发的能量越大则子弹的威力就会越大。首先人们可以通过研发蓄能更多的发射药来提高子弹威力,然而,这是相当困难的,发射药的配方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革命性的改进。

此外,增加子弹的装药量是最简单的提升威力手段。除了霰弹枪以外,子弹的规格一般可以用两个主要参数描述,第一个是口径,也就是指线膛枪枪管内两条相对阳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另外一个则是弹壳长度。如果增加装药量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增加口径或者弹壳长度。以7.62弹为例,虽然北约部队和华约部队都使用口径为7.62毫米的子弹,但是北约部队的7.62弹弹壳长度为51毫米,而华约则为39毫米,因此,北约的7.62x51弹的威力就远在华约7.62x39弹之上。

然而一味增加弹壳长度或者弹药口径并不是好办法,因为更大的子弹意味着士兵携带弹药量的减少,或者后坐力太大以致无法承受。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酝酿小口径武器改革,开始使用5.56x45规格的M193小口径步枪弹。因此,单纯靠增加装药量来增加子弹威力是难以满足现实需求的。

弹头的改进

除了装药之外,弹头的改进也一直是增加子弹杀伤力的重要措施。改进弹头的成本远远低于改进发射药和增加装药量——因为同一种枪械无法在不经修改的情况下发射不同口径或弹壳长度的子弹,所以一旦更改,就意味着整个军队必须更换枪支及弹药储备来配合,这个成本是很大的。事实上,自二战以来,北约和华约国家统一了各自的弹药制式之后,只进行过一次弹药口径的更改。因此在弹头上挖掘子弹的潜力,是增加现有弹药杀伤力的最低成本途径。

增加弹头对人体杀伤力的途径有以下几种:

增加弹头的质量

从理论上而言弹头质量越大,在同等速度下的能量就越高,对人体的停止力也会越高,远程飞行后的存速也会越好。因此使用重弹头是增加子弹杀伤力的必须手段。在伊拉克以及阿富汗战场上,美军特种部队就换装了新的M262 5.56步枪子弹,这种子弹的弹头重量为77格令(相当于4.98克)比原来使用的ss109弹的4.02克的重量增加了接近24%。对目标的停止力有明显的提高,经常被用于城市清剿作战中。

改变弹头形状

弹头的形状对于杀伤力是有直接影响的,例如要想提高侵彻力就必须提高弹头的截面密度,简单而言就是子弹越尖、弹头使用的材料越硬则侵彻力越强。因此需要长射程并且要求具有一定射穿防弹衣、掩体等物体能力的步枪子弹,都必须是流线型尖头弹,并且往往通过使用钢芯等硬质金属增加弹头密度以达到更高的侵彻力。而与尖头弹相反,圆头弹或者平头弹的侵彻力比较弱,但是停止力很强,达能效应更好。所以对弹头的形状进行改变,在同样的口径及装药量下,可以改善子弹的杀伤力。

改变弹头的材质

一般来说使用密度更高、硬度更高的子弹有助于增加子弹的侵彻力,使用软质材料则可能可以增加子弹的停止力。然而,因为子弹大部分为被甲弹,所以即便是软质材料可能因为被甲的缘故无法发挥其材料特性。总而言之使用不同的材质制造的子弹,会对子弹的杀伤力造成不同的影响。

使弹头进入人体后爆裂、扩张或者粉碎

这种设计的子弹纯属为了增加子弹的停止力而产生,如果侵彻力过强,子弹可能穿过人体,有大量的能量并未作用于人体。而若子弹进入人体后爆裂、扩张或者粉碎则可以把子弹所蕴含的动能大部分释放与人体内,加速被击中目标的失能。

增加子弹碰撞物体后的不稳定性

使之进入人体后翻滚和失稳。

此类设计的子弹同样为了增加子弹的停止力而产生,其原理是通过子弹进入人体的翻滚和失稳,获得更强的达能效应。所谓子弹翻滚是指子弹运动时弹头沿前进方向为轴,做螺旋状转动。而失稳则是指子弹进入人体后不再沿原抛物线运动,变得极为不稳定,碰到任何物体都会改变运动方向。翻滚的子弹会造成人体更大的创伤,失稳的子弹则必然造成在体能的行程更长,因为两点间运动最短线路为直线。而失稳的子弹往往会进行S状线路的运动,子弹通过人体的途经距离更长,并且可能造成更多的器官、内脏、组织伤害。

特殊弹种

噪音弹

通过爆炸时放出的噪音波,麻痹人的听觉和中枢神经,造成人在短时间内昏迷。

救命弹

弹内装镇静剂和急救药物。当战士受伤或生命垂危,而医务人员又不能靠近时,就发射这种子弹进行急救,以维持其生命。

灭火弹

只要把它投掷于烈焰之中,即刻爆炸,弹内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大火便迅速熄灭。

窃听弹

直径只有1厘米,用枪发射。里边装有超高频发射器和微电子仪器,可以窃听方圆数米的谈话,觉察各种动静,用于战争或复杂情况下的侦察。

子弹到底能不能拐弯?

毫无疑问,只要在地球上发射的子弹行进的路线都是拐弯的。因为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任何物体被投掷、发射出去都走一条抛物线,只有仰角不同弧度不 同,但是抛物线的本质却不会改变。军队使用的军用步枪为了克服抛物线的影响,必须设定不同高度的表尺用以在不同距离下瞄准目标使用。在射击中还有一个非常 重要的概念就是弹道高,简单来说就是在什么距离子弹比枪口高多少。这对于瞄准非常重要,因为虽然子弹是抛物线但是光是直线,你的眼睛到目标的瞄准线是直的,所以在瞄准远距离目标的时候必须得算准距离,才能知道瞄准线和弹道的重合点在哪里。

在瞄准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归零, 所谓归零就是调整枪械瞄准具,使发射的弹头在特定的距离时能正确地命中瞄准点。一旦在某一距离归零完毕,只要按照枪械瞄准具上的刻度简单调整,也会让其他 距离下射击都能够命中瞄准点。由于每支枪间都有差异,归零最好在每次射击前都进行一次。严格说来,甚至每一批弹药间也会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狙击手拿到一 个新批号的弹药时,通常会针对该批号的弹药归零,然后一直使用该批号弹药,直到用完为止。简单来说就是用不同的子弹或者不同的枪支都可能导致子弹的弹道出 现轻微的变化,例如弹道的弧线可能微有不同,如果是需要远距离射击就必须得通过归零这个动作确定子弹在空中划出的弧线大约是什么样子,才能射中目标。

在《通缉令》,中杀手们普遍使用的武器是手枪,而大部分手枪由于没有可调整弹道高的表尺,所以在不同的距离瞄准时要选择高于或低于目标的瞄准点,来调整弹道高度。

有人认为,就理论上而言,如果手腕摆动的速度和子弹的膛口初速接近,则可能影响弹道的运行轨迹,发出类似足球运动中香蕉球一类的弧线球,从而达到电影《通缉令》中的效果。

然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首先足球的香蕉球之所以能够形成,并不完全因为运动员的足部运动。而是因为马格努斯效应。 由于足球是个具有弹性的物体,所以其运动适用流体力学效应,在流体力学中,如果绕轴旋转着的圆柱体在作横向运动时,将承受流体给予的与运动方向相垂直的 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马格努斯效应。在球类运动中,可以利用马格努斯效应使球产生横向漂移。若击球的合力不通过球心,则球在产生向前运动的同时,还产生旋转 运动。由于马格努斯效应,球在向前运动过程中产生横向漂移,从而产生香蕉球一类的弧线球。 而 由于子弹是一个坚实不变形的武器,所以马格努斯效应极小,根本不可能产生像片中那么夸张的弧线。而且片中使用的枪械都为线膛枪,线膛枪本身的弹丸在出膛后 被膛线赋予了旋转。旋转产生陀螺稳定现象,使子弹在飞行过程中比不会旋转的物体更稳定。所以甩手腕也许能让子弹打不到目标,但是不可能出现类似《通缉令》 里那么夸张的弧线运动,更不可能出现片尾安吉丽娜o茱莉的子弹从原点出发、绕场一周打死所有人之后回到原点的状况。

如果对着天空开枪,子弹会射到哪里?

有句话说的好,“有升起的时候也必将有回落的一刻。”如果您朝天开枪,子弹最多将能向上飞行1.5公里(取决于发射角和枪支的性能)。到达最高点之后,子弹就会开始下落。虽然空气阻力在一定程度限制子弹的飞行速度,但是由于子弹的外形是应用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因此下落的速度还是非常致命的(如果碰巧落到某个人身上)。在乡村地区,下落子弹击中人的概率是很低的,因为那里的人口密度低。而在拥挤的城市,下落子弹击中人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而且经常会有人死于流弹的伤害。所以多数大城市中都有相关法律禁止人们在庆祝时朝天开枪。

在速度和子弹一样快的火车上开枪,会怎样?

在一列和子弹速度一样快的火车上开枪,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了参照系的概念。这一问题有个简单而且直接的答案:子弹相对于您,总是以相同的速度飞行的。然而,如果采用其他的参照系进行观察,就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

您也许听说过牛顿第一定律

“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总是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将这句话稍作修改,我们也可以将它表述为,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运动的物体趋向于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静止的物体趋向于保持静止状态。

假设您现在是在一列运行非常平稳的火车上,火车匀速前进(没有加速也没有转向),您所在的车厢里没有窗户。您无法知道您正以多快的速度前进(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否正在运动)。如果您竖直向上抛一粒球,那么无论火车是静止的还是正以1609公里/小时的速度前进,球都会竖直地落下来。因为您和球都正以和火车相同的速度运动,作用在球上的只有手施加的力和球受到的重力。所以球的运动就和您静止站在地面上时是完全一样的。

那么对于枪来说,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如果枪以1609公里/小时的速度发射出一发子弹,那么子弹永远都是以这个速度飞离枪的。一列火车以1609公里/小时的速度运行,如果您走到它的头部,向前开枪,相对于火车,子弹飞离您和火车的速度还是1609公里/小时。这和火车静止时的情况是一样的。但是,相对于地面而言,子弹的飞行速度则是3218公里/小时,因为此时子弹的速度要加上火车的速度。所以,如果子弹击中了地面上的某一物体,子弹击中该物体时的速度就是3218公里/小时。

如果您从火车的尾部向后发射子弹,相对于火车,子弹仍然是以1609公里/小时的速度飞离您和枪,但此时火车的速度会抵消子弹的速度。所以相对于地面而言,子弹是静止的,它会竖直落到地面上。

这种情况对于子弹来说是成立的,但如果您在火车的头部“发射”其他一些东西,也许就不成立了。声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您打开客厅里的立体声音响,声波就会以声速(大约是1126公里/小时)从喇叭里“发射出来”。声波在空气里以这个固定的速度传播,不能再快了。所以如果您在时速1609公里的火车前部放一个喇叭,声波不会以2734公里/小时的速度离开火车。声波的传播速度不能超过声速。这就是为什么当飞机的飞行速度大于声速时,会发生声爆现象。

代号“子弹”

小说及电视剧《地下地上》中我地下工作者刘克豪(化名乔天朝)潜伏时的代号。

方言“子弹”

在重庆方言中,“子弹”也指钱(人民币)。比如打麻将的时候,某人说他“子弹都要没得了”,就是说他的钱快输光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5: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