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紫背苇鳽 |
释义 | 紫背苇鳽(学名:Ixobrychus eurhythmus)为鹭科苇鳽属的鸟类,俗名水骆驼、秋小鹭、秋鳽。头顶黑色,后头至尾上覆羽暗栗褐色;翅上覆羽橄榄黄色;下体浅棕黄色。多生活于水库和山脚边的稻田、芦苇丛、滩涂及沼泽草地,在西藏见于海拔2300米的农田,营巢于草丛或苇丛中。食物种类为鱼、虾,育雏中、后期食物种类除鱼、虾之外,还有较多的蛙、蝌蚪、泥鳅及其他水生昆虫。分布于亚洲东部,包括马来西亚、巽他群岛、菲律宾、台湾及中国大陆的东北、华北、浙江、长江流域、福建、四川、西藏、云南、华南及海南等地。 中文学名:紫背苇鳽 拉丁学名:Ixobrychus eurhythmus 别称:秋鳽、黄鳝公、秋小鹭、紫小水骆驼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目:鹳形目 科:鹭科 属:苇鳽属 命名时间:Swinhoe, 1873 英文名称:Schrenck's Bittern 英文名称:Schrenck's Little Bittern, 英文名称:Von Schrenck's Bittern 外形特征紫背苇鳽身长38cm,是一种中型涉禽。颈短,头顶黑色,后头至尾上覆羽暗栗褐色;翅上覆羽橄榄黄色;下体浅棕黄色。成体雄鸟:前额、头顶至后枕暗栗褐色;背部、肩羽及内侧三级飞羽暗紫栗色;初级覆羽、飞羽和尾羽均黑褐色;颏、喉棕白色,颈侧具白斑;下体皮黄色,胸侧有黑褐色斑点。腹部及尾下覆羽淡黄白色。雌鸟上体深栗色,背和两翅具显著的白色斑点,下体棕黄色杂有褐色纵纹。虹膜黄褐色;嘴峰黑褐色,胫下部、跗跖黄绿色。 分布范围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至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努沙登加拉群岛、西南群岛、摩鹿加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 中国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西藏、山东、河南、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夏候鸟;云南、广西为夏候鸟、旅鸟;台湾为旅鸟;海南岛为偶见。 生活习性紫背苇鳽栖息于湖泊、沼泽与河流两岸的芦苇草丛或林中湿地。常单独活动,有时也成3~5只小群活动。性隐蔽。食性主要是鱼、虾及蛙类,育雏前期食量较少,食物种类为鱼、虾,育雏中、后期食物种类除鱼、虾之外,还有较多的蛙、蝌蚪、泥鳅及其他水生昆虫。 生长繁殖营巢于河流两岸或湖泊、沼泽附近的苇丛或草丛中。巢很简陋,呈浅盘状,用芦苇弯折构成巢基,上面铺垫少量枯萎的苇叶。巢外径19.7cm×18.7cm;内径12.3cm×11.8cm;巢高6.9cm;巢深2.4cm;巢出入口宽5.2cm。年繁殖1窝,窝卵数4~6枚。卵椭圆形,呈白色。采于吉林的卵大小为26.3mm×33.0mm,重11.8g(刘义等 1988),而采于秦皇岛海滨人工海防林的紫背苇鳽卵大小为32.65(31.5~35.0)mm×24.9(23.2~25.7)mm;重9.1(8.5~10.2)g。卵孵化期为18~19天,孵化率72.9%。育雏期30~40天。 捕食紫背苇鳽食性主要是鱼、虾及蛙类,育雏前期食量较少,食物种类为鱼、虾,育雏中、后期食物种类除鱼、虾之外,还有较多的蛙、蝌蚪、泥鳅及其他水生昆虫。 保护等级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