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壮族竹笼机 |
释义 | 简介竹笼机是织锦机的一个种类,这类织锦机主要在少数民族地区使用,分有壮族竹笼机、毛南族竹笼机等种类。壮族竹笼机指壮族人民用于织造壮锦的传统锦织机。壮族织锦技艺通常主要使用传统小木机,又称竹笼机,机上设有“花笼”用以提织花纹图案,用花笼起花为壮锦织机的最大特点。壮锦是在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竹笼机(手工织机)上,以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而成的艺术品。壮族竹笼机是壮族妇女自创的织机,织构简单,机织轻便,容易操作。它的提花是通过机上“竹笼”和“编花竹”来织出丰富多彩的纹样,图案多为花果、鸟兽、山水等。 壮族竹笼机和壮锦年代唐代根据春秋战国至秦汉的出土文物推断,多综多蹑纹织机大约是从战国至秦汉逐渐形成的。而原始腰机的基本形成可追溯到距今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处于两个序列之间的壮族织锦机的起源令人无法臆测,其中的竹笼机和环江织锦机无疑是最早的横架提花机之一。基于宋代壮族提花织品大量流行的事实,可以认为宋代的壮族地区已经普遍使用提花机,这些提花机应该和遗存至今的壮族竹笼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壮族竹笼机所能确订的最晚年代。 尽管宋代壮族地区的纺织技术曾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宋以前有关的记载几乎是个空白,遗存下来的实物也很少。因此,很难确定壮族织锦机的具体年代。事实上,织机发展的历史证明了某种形态的织机形成需要经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前已述及宋代静江府地区的壮族织机仍采用系轴于腰的形式。与宾阳竹笼机(即壮族竹笼机)、环江毛难族竹笼机、环江锦机相同,至今仍无变化。而汉代的壮族织机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罗泊湾汉墓出土的织机残件经辩认有翘刀、纬刀、卷经板、吊杆、调综棍、马头、夹布棍等部件。其中夹布棍为长方条形,两端有叉,形状与竹笼机上的夹棍近似。纬刀背刃平直,刃口的两端呈圆弧上收,背在两端下切成角,正好供双手握持,形制与环江竹笼机、环江织锦机的打纬刀相似。汉代壮族地区的织机采用典型的纬刀表明当时还没有产生打纬和引纬结合一体的打纬刀,也可能没有产生筘。环江织锦机和环江竹笼机还在采用兼有引纬功能的打纬刀,宾阳竹笼机和靖西织锦机则发展到了梭和筘。体现了壮族竹笼机不断发展的事实。 一般认为,壮锦生产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时代。根据宋代周去非《岭南代答》“服用门”记载:“邕州左右江峒蛮有织白。白质方纹,广幅大缕,似中都之线罗。而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也。”知道了宋代的“织”因“白质方纹”而称“白”,似乎是一种素面提花丝织品,与后来壮锦的“工巧炫丽”,“五彩灿然”显然有很大差异。很明确的壮锦出现是在宋以后,明清暑期的壮锦记载和今天所能看到的藏于故宫的清代贡品壮锦,与现代壮锦比较已无差异,这一时期应该是壮锦发展的成熟期。 壮锦在织物中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品类,它与蜀锦、云锦、宋锦表面上的区别在于它不是完全用丝线织成。壮锦主要用棉的股纱作经线,以不拈或加拈的缕丝作纬线,相互交织而成。棉丝混织是壮锦的一大特点,棉纱易得,故用棉纱作经线;丝很珍贵,又漂亮,就用来作纬丝显示花纹。这与壮族用棉用丝的历史完全吻合。现代的壮锦比起明清的壮锦来,基本上没有差别。因此可以认为明清的壮锦机织技术已经相当稳定。因此,宋以后到明清这段时间,从素色到彩色的壮锦发展是个空白。宋以后,壮锦空间经过了怎样的过程发展起来的,还不十分清楚。 宋代壮族民间各种织物的发展到宋代达到高潮,产生了很多有特点的精品。除著名的“白”外,还有一种叫做“子”的苎麻,洁白细薄而长,土人择其尤细长者为子”。又“有花纹者为花,一端长四丈余,而重止数十钱,卷而入之小竹筒,尚有余地”。“稍细者,一端十余缗也”。织品的优劣,实际上反映了一整套纺织技术的高超。宋代的壮族民间已经具有先进的纺织技术基础,纺出的壮锦质量、色彩、图案都已达到当时世界一流锦品水平。壮锦是广西壮族民族文化瑰宝。壮锦不仅反映着壮族人民对生活、大自然和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崇敬,还渗透着本民族的乐观精神,是承载民族文化记忆的“活化石”。壮族织锦技艺曾是壮族妇女必学的一门手艺,壮锦也是壮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和装饰品。古书上有记载,壮族人善织,《汉书·地理志》中就有关于壮家“男子耕农,种稻麻,好蚕桑织绩”的记述。二十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广西贵港罗泊湾汉墓的七号残葬坑内,曾发掘出土了数块橘红色回纹锦残片,便是壮族先人们在汉代就已经掌握了织锦技艺的实证。据《唐六曲》和《元和郡县志》记载,唐代壮族人民所织出的蕉布、竹子布、吉贝布、斑布、都洛布、麻布、丝布等布料,被朝廷列为贡品。到了宋代,壮族的手工纺织业进一步发展,除普通的布帛以外,还出现了丝、麻、丝棉交织的锦。北宋元丰年间,吕大防在四川设置蜀锦院,织锦四种之中,即有广西锦(壮锦),列入上贡的锦帛之一,可见壮锦之名贵。 明清时代明清时期,壮锦越来越兴盛,工艺也越来越成熟,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中琢磨出了一整套壮锦织造技术,壮锦发展到了用多种色彩的绒线编织。壮族人使用装有支撑系统、传动装置、分综装置和提花装置的手工织机“竹笼机”,以棉纱为经,以各种彩色丝绒为纬,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巧妙交织,使壮锦呈现出绚丽的色彩。这种手工织绵法在民间逐渐广泛使用,当时壮族民间织锦之盛,正如《广西通志》所载:“壮锦各州县出,壮人爱彩,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线杂以织,如花鸟状……”清人沈日霖在《粤西琐记》中描述:“壮妇手艺颇工,染丝织锦五彩烂然……凡贵官富商,莫不争购之。”当时编织壮锦是壮族妇女必不可少的“女红”,壮锦更是嫁妆中的不可或缺之物。所谓“嫁奁,土锦被面决不可少,以本乡人人能织故也。土锦以柳绒为之,配成五色,厚而耐久,价值五两,未笄之女即学织”。(参见黄现璠等著《壮族通史》第622-623页) 差异从织机发展的历史考察,虽然壮族织锦机种类不同,但都是历史上的遗存。壮族竹笼机继承了原始腰机的特征,且又长期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发展是局部的、缓慢的。而在汉族地区,在类似织机的基础上,改进形成了多综多蹑纹织机,这是织机发展历程的结果必然。实际上,壮族竹笼机可以认为是多综我蹑纹织机的一种;或者确切地说,是多综多蹑纹织机的早期形式。不过这里的“蹑”指的是竹针,而不是踏脚杆。它们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差别在于提起的方式不相同。壮族竹笼机与壮锦的年代出现了很大差距。从壮族历史上织品的种类和壮族纺织技术发展的过程来看,壮族的棉织业和麻织业有着更加悠久的历史,棉织品和麻织品都有采用了提花工艺的记载。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制成品与其他名锦相比毫不逊色。壮族竹笼机的早期形式并不影响壮锦作为一种名锦而存在。壮族竹笼机的独特技术也是其他提花机不可取代的。在今天看来最精美的壮锦恰恰只有在古老的竹笼机上才能织出,壮族的审美观念超过了经济意识。 结构和特点壮族竹笼机是百年前就已经定型后又再经过不断改变的小木机。它结构简单,机织轻便,易于操作,使用方便,但效率颇低。全机由机身、装纱、提纱、提花和打花五部分组成。机身包括机床、机架、坐板。装纱包括卷经纱机头、纱笼、布头轴、绑腰、压纱棒。提纱包括纱踩脚、纱吊手、小综线。提花包括花踩脚、花吊手、花笼、编花竹、大综线、综线梁、重锤。打花包括筘、挑花尺、筒、绒梭、纱梭。织锦时,艺人按着设计好的图案,用挑花尺将花纹挑出,再用一条条编花竹和大综线编排在花笼上。织造时,就按照花笼上的编花竹一条条地逐次转移,通过纵线牵引,如此往复,便把花纹体现在锦面上。 壮族竹笼机以宾阳竹笼机为代表,它的机台长173厘米,从前端到后端呈倒梯形,前端宽65厘米,后端宽79厘米。机架高109厘米。机架中部和上部有两个杠杆结构,分别用来提拉地综和悬挂、提拉编结有花本的竹笼。竹笼机因此而得名。悬挂竹笼的杠杆长约150厘米,后端吊有重物以保持平衡。竹针编排在竹笼周围 ,整个竹笼就是花本 。织花时根据编好的程序顺次取下竹针 ,拉起一组提花通丝就能牵动经线形成开口。竹笼机上的竹针数可达100余根,少的也有30多根,根据织锦图案的繁简增删。竹笼机只用一片地综,配以踏杆,就能完成平纹地的制织 。这片地综由综丝与综杆组成,每根综丝带动一根底经 。综杆上连杠杆,杠杆后端连 着踏杆。竹笼机地综形成梭口的过程是,在卷经轴稍前的位置有一个直径约14厘米的分经筒,使底经和面经上下分开,形成第一次梭口。踏动踏杆,因杠杆作用提起地综,底经跟随而起,变成面经。这样形成的第二次梭口很小,还需要通过一个竹筒以加大梭口,便于引纬。取出竹筒,放开踏杆,便复回原来的形态,又形成第一次梭口。 壮族竹笼机就地取材,竹木并用,其结构并不复杂,构思却极为巧妙,充分揭示了提花机按花纹要求以一定程序起花的重要原理。壮族竹笼机的发明,为后来一些织绵机的演变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古代的提花织物,例如壮锦、云锦、蜀锦、宋锦等,是在木制提花机上由织匠手工织造而成的,非常费时费力,因此,提花织物价格特别昂贵,一般为贵族所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