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转换的逻辑 |
释义 | 作 者: 张卫平 著丛 书 名:法学家书坊出 版 社: 法律出版社ISBN:9787503669637 出版时间:2007-01-01版 次:1页 数:459装 帧:平装开 本:32开所属分类:图书 > 法律 > 诉讼法 内容简介本书从比较的视角对我国民事诉讼体制结构进行深入的剖析。立体地刻画了我国民事诉讼体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结构,并进而阐明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体制生成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素。由于现行民事诉讼体制是原有社会体制的产物。有悖商品经济社会条件下民事纠纷解决的基本特性和规律,已经不再适应我国民事诉讼现在和将来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实现民事诉讼体制的转型。通过转换体制,建构一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民事纠纷解决的诉讼体制,这种转换后的新体制是以当事人主导为其基本结构的体制。本书还进一步从技术层面详细地论述了诉讼体制转换的 作者简介张卫平,山东莱芜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诉讼法研究会副会长。1979年考入西南政治学院法律系,1986年该校研究生毕业后留校执教,1993年作为访问学者赴日本留学,分别在东京大学和一桥大学学习研究,1993年破格从讲师晋升为教授,1996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同年任西南政治大学《现代法学》主编,1999年初调清华大学法学院执教。 ·查看全部>> 目录导论:体制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一章 当事人主导型诉讼体制一、引言二、对抗制:英美法系民事诉讼的体制特征三、询问制: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的体制特征四、两大法系民事诉讼体制的模式分析五、当事人主导型诉讼体制的历史系谱六、当事人主导型诉讼体制的意识基础七、当事人主导型诉讼体制的现代发展第二章 职权干预型诉讼体制一、职权于预型诉讼体制的特征描述二、职权于预型诉讼体制的历史系谱——以苏联体制为中心三、职权干预型民事诉讼体制的经济分析四、职权于预型民事诉讼体制的政治分析五、职权干预型民事诉讼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