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竹纸作坊 |
释义 | 竹纸作坊起源于湖南耒阳,东汉和帝元兴年(105),蔡伦发明造纸术,县内乡民利用造纸技术造纸,历代相传。据《耒阳市志》载。 中文名:竹纸作坊 起源地:湖南耒阳 发明人:蔡伦 时间:东汉 竹纸作坊起源竹纸作坊起源于湖南耒阳,据《耒阳市志》载:东汉元兴年间以后,耒阳的手工造纸作坊遍及上堡街、陶洲市、盐沙铺、平陵、导子洲等竹林山乡。东汉和帝元兴年(105),耒阳县人蔡伦发明造纸术,县内乡民利用造纸技术造纸,历代相传。盛产楠竹的上堡、陶洲、盐沙、三都等地手工造作坊最多,每个作坊多的10余人,少的2~3人。产品有包皮纸、烧纸、湘薄纸,五色纸土纸,每90张为一刀,360刀为一担,以担销售。1994年1月22日台湾“邮政总局”发行特330《天工开物-造纸术》1套5枚邮票就是竹纸作坊,邮票图案(5-1)斩竹漂塘:斩嫩竹浸泡于水塘,俟嫩竹软化后,取出捶洗,以脱除粗壳与青皮;(5-2)煮木皇足火:将分离杂质的竹子洗净,置入木皇桶拌加石灰,水蒸煮数次以分解竹纤维并去除色素后再舂捣成浆;(5-3)荡料入帘:以竹帘制成的架框斜向入浆槽内,便浆料均匀地附着在帘上,再取下帘上的湿纸;(5-4)覆帘压纸:将湿纸一张一张迭在平台上,铺上压板,榨取水份;(5-5)透火焙干:将压干水份之湿纸逐张贴在土砖夹墙之上,并在夹墙间生火,以热气将纸烤干。 据清光绪32年《耒阳县乡土志》载:“土纸在本境销行每岁约三千余担,陆运出境至涟洲、郴州、桂阳州、坪石等处销行,每岁七千余担;水运出境至衡州、湘潭、长沙、汉口等处销行,每岁一万余担。民国廿九年(1940)湖南省建设厅在大河滩狮子岭建耒阳造纸厂,日产纸300余令,所盈利7400元(银元)…”。 竹纸开始出现在公元六至十世纪的随唐五代时期,在南方产竹地区,竹材资源丰富,因此竹纸得到迅速发展。关于竹纸的起源,先前有人认为开始于晋代,但是缺乏足够的文献和实物证据。从技术上看,竹纸应该在皮纸技术获得相当发展以后,才能出现。因为竹料是茎秆纤维,比较坚硬,不容易处理,在晋代不太可能出现竹纸,竹纸应该起源于唐代以后,而在唐宋年间有较大的发展,欧洲要到十八世纪才有竹纸。宋元明清时期,竹纸特别盛行,清末数量也特别大。造纸用的竹帘多用细密竹条,这就要求纸的打浆度必须相当高,而造出的纸必然很细密匀称。故南宋时期是我国南方已盛产竹纸的发展时期。王安石、苏东坡等都喜欢用竹纸写字,认为竹纸墨色鲜亮,笔锋明快,当时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仿效,从而促进了竹纸的发展。到了明代,我国用竹子手工造纸的技术已臻完善。 制作方法明宋应星的著作《天工开物*杀青》第十三*造竹纸中就有详细的记载:“ 凡造竹纸,事出南方,而闽省独专其盛。当笋生之后,看视山窝深浅,其竹以将生枝叶者为上料。节界芒种,则登山砍伐,截断五、七尺长,就于本山开塘一口,注水其中漂浸。恐塘水有涸时,则用竹枧通引,不断瀑流注入。浸至百日之外,加功槌洗,洗去粗壳与青皮(是名杀青),其中竹穰形同苎麻样。用上好石灰化汁涂浆,入楻桶下煮,火以八日八夜为率。凡煮竹,下锅用径四尺者,锅上泥与石灰捏弦,高阔如广中煮盐牢盆样,中可裁水十余石。上盖楻桶,其围丈五尺,其径四尺余。盖定受煮,八日已足。歇火一日,揭楻取出竹麻,入清水漂塘之内洗净。其塘底面、四维皆用木板合缝砌完,以妨泥污(造粗纸者不须为此)。洗净,用柴灰浆过,再入釜中,其上按平,平铺稻草灰寸许。桶内水滚沸,即取出别桶之中,仍以灰汁淋下。倘水冷,烧滚再淋。如是十余日,自然臭烂。取出入臼受舂(山国皆有水碓),舂至形同泥面,倾入槽内。 凡抄纸槽,上合方半,尺寸阔狭,槽视帘,帘视纸。竹麻已成,槽内清水浸浮其面三寸许,入纸药水汁于其中(形同桃竹叶,方语无定名),则水干自成洁白。凡抄纸帘,用刮磨绝细竹丝编成。展卷张开时,下有纵横架匡。两手持帘入水,荡起竹麻,入于帘内。厚薄由人手法,轻荡则薄,重荡则厚。竹料浮帘之顷,水从四际淋下槽内,然后覆帘,落纸于板上,叠积千万张。数满,则上以板压,俏绳入棍,如榨酒法,使水气净尽流干。然后,以轻细铜镊逐张揭起、焙干。凡焙纸,先以土砖砌成夹巷,下以砖盖巷地面,数块以往,即空一砖。火薪从头穴烧发,火气从砖隙透巷,外砖尽热。湿纸逐张贴上焙干,揭起成帙。 近世阔幅者,名大四连,一时书文贵重。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南方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取再造,名曰还魂纸。竹与皮,精与粗,皆同之也。若火纸、糙纸,斩竹煮麻,灰浆水淋,皆同前法,唯脱帘之后,不用烘焙,压水去湿,日晒成干而已。 盛唐时,鬼神事繁,以纸钱代焚帛(北方用切条,名曰板钱),故造此者,名曰火纸。荆楚近俗,有一焚侈至千斤者。此纸十七供冥烧,十三供日用。其最粗而厚者,名曰包裹纸,则竹麻和宿田晚稻稿所为也。若铅山诸邑所造柬纸,则全用细竹料厚质荡成,以射重价。最上者曰官柬。富贵之家,通刺用之,其纸敦厚而无筋膜;染红为吉柬,则先以白矾水染过,后上红花汁云。 ” 《天工开物》系统叙述了用竹子造纸的生产过程,并附有生产设备和操作过程的插图。该书已译成日、法、英文传入日本利欧洲,是我国系统记述造纸工艺的最早著作。我国台湾发行的特330《天工开物-造纸术》邮票5枚图案就是取自该书设计的,有异曲同工之秒。国家邮政局于2002年8月20日发行《中国古代科学家(四)》(4-4)邮票图案即为宋应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