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竹沥汤 |
释义 | 竹沥汤-《政和本草》卷十三引【来源】《政和本草》卷十三引《梅师方》。 【组成】茯苓18克 竹沥200毫升 【用法】用水800毫升,合竹沥煎取400毫升,分三服。不愈重作。 【主治】子烦。 竹沥汤-《外台》卷三十六引【别名】竹沥葛根汤(《幼幼新书》卷十四引《婴孺方》)。 【组成】淡竹沥1升2合,葛根汁5合,牛黄豆粒大3颗(研)。 【来源】《外台》卷三十六引《广济方》。 【主治】小儿壮热隐疹。 【用法】上药相和。与儿服,1岁至5-6岁,1合至3-5合,再服,以意增减之。 竹沥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二。【药物组成】秦艽(去苗土)1两,甘草1两(炙),防风1两(去叉),当归(切,焙)1两,茵芋半两(去粗茎),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干姜半两(炮),细辛(去苗叶),人参半两,黄芩半两(去黑心),桂半两(去粗皮),天雄半两(炮裂,去皮脐),防已半两,白茯苓半两(去黑皮),白术半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方剂主治】产后中风,角弓反张;及贼风入腹,腹中拘痛,烦乱惚恍,忘误迷惑,不知人事,口噤不开,手足缓纵;产后余病,体虚受风,烦愦欲死。 【制备方法】上锉,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竹沥并水合1盏,煎取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