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竹板歌
释义

竹板歌,是客家山歌的一种,也是颇受欢迎的民间口头文学。这种歌过去经常由游方歌人(俗称“乞食”)演唱,所以群众也管它叫“乞食歌”。竹板歌(又名五句板)是粤东地区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说唱艺术,它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唱腔比较固定简单,表演朴实,历来为群众喜闻乐见。

基本介绍

“竹板歌”因说唱者以竹板击节伴奏而得名,又名“五句板”,有典籍记载,属于客家民间曲艺。“竹板歌”前身为赣南曲艺“古文”,于清中叶传入嘉应地区后,逐渐

流行于全市,以兴宁最盛,五华次之,梅县、梅江区、大埔、丰顺等又次之,是粤东客家地区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说唱艺术。它的格式,就是每条歌曲有五句歌词为一个段落,每句基本由七字组成,它具有演唱形式活泼多样,内容广泛等优点。其中《山嫂办宴》在1998、2003年分别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优秀奖、广东省首届民间歌会金奖。

艺术特色

由于“五句板”每首歌由五句歌词组成。竹板歌的演唱者,手执四块竹板,有节奏地连迭打击竹板,以作前奏(每首歌后有间奏),旨在引起人们的注意,聚集听众。它有悠久的历史,四十上下年纪的人,一般都能唱上几着。竹板歌歌词纯清新、通俗易懂、妙语双关、形

象生动,并有一定调式。唱起来朗朗上口,音韵悠扬,声情并茂,优美动听。竹板歌表演形式灵活,可独唱(夹带道白,如同说唱)、说唱。宣传国家的时事政策、法令,歌颂好人好事。演唱形式又发展为群唱、联唱,并配以民乐伴奏,效果甚佳,因面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宣传演唱形式。 制作工具材料

竹板以楠竹或毛竹、水竹片制作,长约六寸,宽约一寸半,为使其音清脆,多以桐油煮浸。四片竹板中的第一到第三片为握得较稳不易滑落而在两边中间边缘上加制少量锯齿,一般上一边为四齿、另一边为五齿,意谓“五湖四海”;第四片竹板则一边平直无齿,另一边则全长削成锯齿状,谓之“锯板”。

竹板打法

竹板的基本打法,包括“夹板”、“摇板”、“七星板”和“平板”。演奏竹板时,竹板用手掌挟持,以虎口为支力点,拇指根骨卡板内缘,食指和中指第一、二节卜板

外缘,握中段,用手劲伸震,使两板紧密碰击而发出乐音,是为“夹板”,若左右手各持一对竹板,则称为“双夹板”;相同地,竹板用手掌挟持但虎口向上,握中段手用暗劲晃震,使两板摇动两端紧密碰击而发出乐音,是为“摇板”,左右手若各持一对竹板同时摇晃,则称为“双摇板”;右手执锯板与另一片竹板的顶端,两片竹板的光滑面相对,锯板夹在拇指与食指之间,另一片竹板则以另三根手指固定,手腕用暗劲晃震,使两板下端三分之一处紧密碰击而发出乐音,是为“七星板”;一般常用的竹板打法是左手用“夹板”,右手用“七星板”,左右手刚好形成重轻拍的组合,灵巧多变,可为大多数的歌曲伴奏;最后一种打法称为“平板”,左手以“夹板”的方式用手掌垂直挟持着正反反三片竹板,右手则拿着锯板的一端,按一定节奏敲击三片竹板的顶端,或以锯齿轻锯三片竹板的边沿而发出乐音,是非常传统的伴奏打法。伴奏分前奏、间奏、尾奏,奏时长短不拘,由歌者即兴发挥。

制作工具材料:

竹板以楠竹或毛竹、水竹片制作,长约六寸,宽约一寸半,为使其音清脆,多以桐油煮浸。四片竹板中的第一到第三片为握得较稳不易滑落而在两边中间边缘上加制少量锯齿,一般上一边为四齿、另一边为五齿,意谓“五湖四海”;第四片竹板则一边平直无齿,另一边则全长削成锯齿状,谓之“锯板”。

发展历程

流行于闽西客家方言区,曲调源于闽西山歌,由山歌演唱叙

事性歌词衍变而成。竹板歌由演唱者手持竹板,边敲边唱,内容有抒情、叙事两种。传统曲目有长篇故事《赵玉麟》,散篇小段有《十二月长工》、《十二月怀胎》、 《八月十五看月光》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竹板歌成为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曲目有《穷人翻身乐融融》、《打破铁上杭》 、《军民联合歌》等。建国后仍然是闽西人民日常歌唱的重要形式,得到广泛流传。

主要特点

竹板歌是流行在贺州市客家人民间的一种歌唱艺术形

式,由于歌手在演唱时双手使用四片竹板自行伴奏而得名。 演奏竹板时,锯板用手掌挟持,以虎口为支力点,拇指根骨卡板内缘,食指和中指第一、二节卜板外缘,握中段,用手劲伸震,使两板紧密碰击而发出乐音,为歌唱伴奏。伴奏分前奏、间奏、尾奏、奏时长短不拘,由歌者即兴发挥。

竹板歌本是过去衣着褴褛的流浪艺人走街串巷卖唱,借此乞讨点钱米苦度岁月的演唱形式,故又名叫化歌。在旧社会,唱竹板歌的乞讨艺人地位低下,别人只知其姓,不知其名,民间习惯在其姓氏后加一“满”字以便称呼,如朱满、李满、廖满等。艺人唱歌,伴以“沙沙乐、沙沙乐、沙乐沙乐沙沙乐”的竹板乐,所唱歌词随编随唱,灵机应变,可谓“见人说话,见鬼打卦”,总能博得听者欢心。如歌手入市场猪肉行行乞,即随口唱道:

竹板打来闹洋洋,

一脚踏进猪肉行,

今日老板系大方,

奔理(给了)猪尾奔(给)猪肠。

在市场行乞的艺人,若得到主人打发的一些钱米,便会以歌感谢:

竹板打来闹吱吱,

今日来到某某市,

谢仪(你)奔(给)钱又奔米,

今年定系好生意。

主要形式

歌手除在乞讨中随编随唱外,也有在夜里固定一处为劳累一天的群众唱《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赵玉林》、《胡中庆》、《高文举》等长篇唱本

的。围听者多为苦力工人和贫穷市民,他们赠给歌手三五文钱或者捐点米和青菜,以求得较长时间的精神享受,这就是竹板歌之所以成为客家人喜爱的民间文学演唱形式的原因。解放后,民间艺人地位大变,他们不再走街串巷行乞,能专心致志地向人民提供精神食粮,在党的“百花齐放,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竹板歌得到了新生和发展,那些文字记载的唱本也得到了挖掘、整理、修改、补充,在群从中健康地流传,同时,民间艺人还不断创作出内容健康的唱本,竹板歌因此登上舞台,成为民间文艺演出的一各形式。

就竹板歌的形式而言,大致可分四种。

(1)四句落板

每句多由七字组成,共四句,一、二、四句韵脚押韵。唱词的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如比较流传的《鲤鱼歌》的唱段:

唱歌爱(要)唱鲤鱼头,

新做大屋白门楼,

上厅做起金狮子,

下厅做起凤凰楼。

唱歌爱(要)唱鲤鱼牙牙,

公婆打架莫去投外家,

投到外家杀鸡开老酒,

育知自害累自家。

唱歌爱唱鲤鱼眼睛睛,

后生唔好骂老人,

莫骂老人会吃唔会做,

看屋背孙也爱(要)人。

(2)五句落板

每一唱段五句,每句多以七字,一、二、四、五句押韵。如解放初期流行的《谈婚歌》中的唱段:

三十谈婚盲(不)为迟,

冇钱做屋住茅篱,

若还早来共产党,

唔(我不)到今正(才)娶妻,

阿爸也会做懒哩。

四十谈婚也相当,

翻子冇水下慢秧,

若还有水早早插,

秧苗好来禾快黄,

割到谷子堆满仓。

(3)和尾加衬词

此为解放后歌手们在四句、五句落板的基础上创新的形式,适合对唱和多人合唱,常用的衬词有“系啰、冇错、爱得”等,如《歌唱工农兵学商》的开头唱段:

领:工字写来两划长,

合:两划长。

领:又有一直在中央,

合:冇错,在中央。

领:工人阶级作了主,

合:作了主。

领:翻身解放把家当,

合:爱得!翻身解放把家当。

(4)加白对唱

以四句落板,五句落板为基调,中间适当加道白。

竹板歌歌词来自民间艺人的创作,演唱时为使听从“着迷”,其歌词具有两方面的突出特点:

(1)形象鲜明。如长达三千多行的唱本《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以歌词塑造艺术形象上就颇下了功夫,使人听之动情。

如英台与山伯同窗求学将别时的唱词:

英台辞别就回转,

依依不舍泪汪汪,

我别山伯针刺肝,

山伯别我刀割肠。

在相别路上,英台不断暗示自已是女性,百般打比流露自已对山伯强烈的爱情,憨实的山伯却老是不醒,英台不禁埋怨叹息:

心中羞丑颜容变,

世间冇有柬(这样)蠢郎,

莫非神鬼来阻隔,

就来拆散两鸳鸯。

(2)语言通俗生动,风趣幽默,极具民族特色。如《闹财礼》中唱段:

母:让边(怎样)嫁女想发财?

亚(阿妈)几难熬过来,

十月怀胎几辛苦,

头脚肿步难开,

黄皮瘦弱气魄衰,

女:亚辛苦涯也知,

仪计(你的)功劳不瞒仪,

爷娘系(是)想子女好,

婚后幸福正可以,

唔系(不是)望个高时礼。

母:养仪涯冇命食汤,

冇命就会见阎王,

今日带仪二十几,

结婚猪肉冇得尝,

石壁插禾枉了秧。

表演形式

竹板歌歌词往往达数百行或上千行,多根据民间流传的故事或戏曲剧目改编而成。演唱时,歌者手持四块长约七寸,宽两寸,板边刻成锯齿形状的竹板,歌者左手握三块,右手操一块,配合演唱或敲或击或锯,以造成不同节奏渲染气氛。竹板歌有四句板和五句板两种,都是七言句子。歌者在开唱时常加“介就话个”(现在就说),中间也常加进“介支”(这时)、“啊”、“嘟”、“哦”等虚词衬字;节与节之间,往往用顶真修辞方法,即下节首句承接上节末句,并配以必要的过门。如“开书唱个古贤人,贤人名叫高文举”(顶真格);“唔唱牢中秀才苦,转唱本州王姓人。王家员外家豪富,单生一女叫玉珍”(过门)。听起来自然、贴切,效果也更好。

竹板歌押韵较为严格。四句板的押一、二、四句脚韵,五句板的押一、二、四、五句。这类长歌在客家地区流传不少。赵玉林、高文举、梁山伯、孟姜女几个传奇人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很长时间,在客家地区民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这主要得力于“竹板歌”中几篇叙事长歌的广泛传唱。

近些年来,各地政府和文化部门重视采风,搜集民歌民谣及民间故事。盛世修志,经过文人搜集整理,如《永定歌谣集成》就收入《高文举》《赵玉林和梁四珍》等唱词,较原歌词更简洁、精炼,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更方便于口耳相授或书面阅读,受到各界人士广泛好评和赞誉。

主要评价

“2006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和泛珠三角旅游推介大会———广东省第五届群众戏剧曲艺花会”在广州黄花岗剧院举行闭幕式暨颁奖晚会。蕉岭县文化馆演出竹板歌表演唱《二嫂的心事》获得金奖。为梅州市两个获金奖节目之一。

据悉,本次花会由广东省文化厅主办、省群艺馆协办。参赛的54个节目是从全省158个节目中挑选出来的。竹板歌表演唱《二嫂的心事》在本届花会上以其强烈的时代气息、浓郁的客家特色受到了专家观众的好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1:2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