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吐三握 |
释义 | 三吐三握 (sān tǔ sān wò) 解释:以之为求贤殷切之典。 出处:《史记·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典源:《史记·鲁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释义:周公嘱咐伯禽:“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当今天子的叔叔,我的地位普天之下已经是非常高的了,但我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着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后以"三吐三握"形容求才殷切. 附注: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因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北),爵为上公,故称周公或周公旦.他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大行封建,营建东都,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伯禽:周公的长子,周代鲁国的第一任国君. 典引:三国.曹植《君子行》: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三国.曹操《短歌行》:山不在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