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朱德林
释义

朱德林,高级工程师。湖南长沙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第一机械系。历任湖南省资江机器厂技术员、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厂长兼总工程师、科技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负责研制的新型12.7毫米高射机枪,1982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生平事迹

业精于勤 大胆创新——记我国轻武器设计师朱德林

主要贡献

朱德林,湖南长沙人,高级工程师,于1938年5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大炮专业,曾任湖南省轻武器研究所所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他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曾荣获五机部劳动模范、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南省特级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他先后担任资江机器厂厂长、湖南省轻武器研究所所长职务,在漫长的轻武器研制与设计生涯中,为我国轻武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朱德林是新中国自行培养的第一代轻武器专家之一,也是中国当代优秀的轻武器设计大师,他名列20世纪世界百名知名兵器设计师的前茅。由他主持研制的77式、85式12.7mm高射机枪以及87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宛如三颗明珠,在我国轻武器发展史上熠熠生辉。

童年励志

刻苦学习,立志投身国防事业

朱德林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普通的贫苦农民家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硝烟中度过了他的童年。日本侵略者4次火烧长沙城的恶行,使这个美丽富饶的城市一夜之间变成了一片焦土,造成长沙市数以百万计的人民流离失所。成千上万的灾民不是惨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下,就是饿死或冻死在逃亡的路上。随父母一路从长沙逃亡到湘西山区的朱德林,亲眼目睹了日本铁蹄蹂躏祖国大好河山、人们背井离乡的悲惨情景。这成为他幼小心灵中永不磨灭的记忆,使他从小就明白了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贫穷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必须有强大的国防,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保证人民过上安定和平静的生活。从那时起,他就产生了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长大后要从事武器设计与研制工作,要设计许多性能优良的武器来装备我们的军队,保卫祖国,保卫家园。

与梦想靠近

湖南省解放以后,即将升入初中的朱德林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经过几年的刻苦努力,于1956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当时中国兵器工业的最高学府之一——北京工业学院,就读火炮专业。大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基础和专业知识,经过5年苦读,1961年,他以各科全优的成绩毕业,为日后从事武器装备设计与研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著名的456厂(国民党时期称为第21兵工厂)担任技术员,从此开始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轻武器设计与研制生涯。

实践成就梦想

1965年,年轻的技术员朱德林自愿支援“三线建设”,来到湖南资水河畔、雪峰山下新建的国营资江机器厂。当时工厂的主要生产任务是54式12.7mm高射机枪,朱德林担任装配车间的技术员,负责54式12.7mm高射机枪装配与试验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在工作实践中,他发现这种仿苏高射机枪不仅又笨又重,而且在试验中屡次出现精度不稳、寿命达不到要求、故障多等问题。他根据生产和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解决措施,使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改善与提高,得到了工厂领导、驻厂军代表和老专家的高度称赞。他当时虽然还只是一个负责机枪装配与试验的技术员,但已经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技术管理才能,初步展露出一个专业设计师的锋芒。他在试验中深刻体会到,这种高射机枪过于笨重,机动性差,不适合中国军人使用,只进行小改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便萌发了自己设计一种新型高射机枪的想法,并多次向厂领导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但由于当时的实际情况,一直没能付诸实施。

大胆创新,高射机枪研制展宏图

自主研制新型武器

20世纪60年代末,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部署,在我国兵工界掀起了自主研制新型武器装备的热潮,资江机器厂有幸成为新型高射机枪的方案设计单位之一。朱德林主动请缨担任设计师,他总结自己多年实际工作的经验,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同伴一道,经过几十个昼夜的拼搏,拿出了第一套高射机枪设计方案草图。为了有效减轻枪的质量,他在自己的方案设计中大胆地采用了一种新颖的自动原理,即导气管式自动原理,他自己称其为“气吹式”自动原理。这种自动方式与一般导气式结构的主要区别是火药燃气经导气孔进入导气管内直接作用在枪机体上,与自由枪机一样。采用这种自动原理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大幅度减轻武器的质量,由于闭锁片在弹底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下自行回转而开锁,能使枪机的质量和振动大幅度减轻,后坐冲量减小。

这一新颖的设计方案不仅得到了工厂领导和专家的肯定,也得到了当时五机部机关和领导的称赞,并很快成立了研制组,技术上由朱德林负总责,对方案进行进一步完善后展开工程研制。他带领研制组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仅用了5个多月的时间就拿出了第一挺样枪,在工厂组织的摸底试验中,样枪的表现非常出色,各项技术指标基本达到了预想的要求。新枪的研制工作由此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朱德林和他的伙伴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消息传到工厂,振奋了全厂职工,人们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喜讯传到五机部,部领导和机关的同志们也非常高兴,立即来电祝贺,并下拨了科研经费。

新型武器再创新

当全厂职工还沉浸在初步成功的喜悦之中时,朱德林和他的伙伴们便开始了新一轮样枪的研制。经过几年的辛勤工作,终于在1975年完成工厂鉴定,进入国家靶厂进行设计定型试验。科研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当人们期盼着成功的时候,意外的事情出现了。在国家靶场的低温试验中,有一挺样枪的机匣出现了局部断裂,实际上这是零部件低温强度不足的重大问题。这时,有人开始吹冷风了。但朱德林和他的伙伴们并不泄气,他们认真查找原因,进行缜密的理论计算,反复试验验证,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原因,解决了零部件的低温强度问题。就这样,他们迎难而上,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经过十二轮样机加工与试验,七进国家靶场进行严格的设计定型试验,于1977年完成全部研制工作,定型号为“1977年式12.7mm高射机枪”。该高射机枪由于采用了导气管式自动原理,结构简单紧凑,操作使用方便,勤务性能好,全枪质量仅57kg,比54式12.7mm高射机枪减轻40%以上,整体性能达到当时世界一流水平。装备部队后,深受广大指战员的欢迎。1987年,77式高射机枪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

不屈精神再创成功

20世纪80年代初,根据部队使用1977年式12.7mm高射机枪的情况,总部决定对其进行进一步改进,并采用竞标的方式决定承研单位。参加竞争的几家工厂不论是经济实力、加工能力,还是技术力量,都要比资江机器厂强,许多好心的同志劝朱德林退出竞争,但他坚信自己能给部队提供一流的武器装备,在做好充分准备后,毅然参加竞标。经过严格的专家评选和实弹射击试验考核,他们的改进方案在众多的竞争方案中脱颖而出,这就是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第二代大口径高射机枪——1985年式12.7mm高射机枪。该机枪采用了与1977年式12.7mm高射机枪相同的自动原理和开、闭锁机构,但结构更加紧凑,质量进一步减轻,总体性能大幅度提高。

在这两个型号机枪的研制中,朱德林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创新,实现了他从小立下的宏志——为新中国设计先进武器,也使人们认识了这位勤奋、坚毅、百折不挠的轻武器专家。

自动榴弹发射器研制再立新功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的MKl9 40mm自动榴弹发射器在越南战场现身;20世纪80年代初期,苏联的30mm自动榴弹发射器在阿富汗亮相。这种似枪非枪、似炮非炮的轻武器具有质量轻、威力大等诸多优点,在几次局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引起了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我国的极大关注。80年代中期,我国决定研制自动榴弹发射器。

当时自动榴弹发射器是一种新型武器,除了外文杂志上有几张外形图之外,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实用资料,一切须从头开始。朱德林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武器研制的经验,带领设计队伍,经过几个月的奋斗,很快拿出了采用导气管式自动原理、弹鼓供弹的设计方案,并制造出样枪进行原理可行性试验,效果颇佳。该设计方案可行性强、研制成本合理,于1987年在总参谋部、国防科工委、第五机械工业部等领导机关组织的竞标中夺魁,一举获得这一武器的研制任务。

取得研制任务后,在第五机械电子工业部和湖南省国防科工办等上级机关的大力支持下,由湖南省轻武器研究所牵头,联合湖南地方军工企业、部属兵工厂等6厂1所组建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武器系统。该武器系统由发射器、杀伤弹、破甲杀伤弹、引信和光学瞄准镜等分系统组成。湖南省轻武器研究所为系统总师单位,朱德林任系统总设计师。

接到研制任务后,朱德林便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制工作中,他不仅要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攻克发射器的各种技术难关,而且要协调各弹药厂和引信厂的技术接口和攻关工作。为了排除干扰,他把行李从家里搬到单位一间不足10m2的临时工房,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研制工作中。这间简陋的工房既当办公室,又当宿舍,他在里面一住就是几年,直到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完成设计定型后才搬回家。

在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的研制过程中,朱德林和他的同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经过8年的艰苦奋斗,6进国家靶场,终于在1995年完成设计定型,定型号为“QLZ87式35mm自动榴弹发射器”。随后进行批量生产,装备我驻港、驻澳部队,以其雄健的身姿展示在香港、澳门和世界人民面前。

辉煌成功的一生

现在,年近古稀的老专家朱德林因为年龄以及身体关系,离开了他心爱的轻武器科研岗位,但他的敬业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曾和他一起工作过的每一位同仁心中,他的名字必将和他研制的武器一同载入我国轻武器发展史册。

湖南省益阳市资江机械厂的人民因为利用他的发明创造.养活了两代人.保守估计 10000人左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4: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