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株25S |
释义 | 品种简介株25S是湖南省株洲市农科所用“株1S”为母本与“香125S”为父本杂交转育,育性转换监界温度在23.0℃以下,不育期在湖南一般稳定在60天以上,可繁性好,制种特性好,配合力强等,2007年3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格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 选育过程株25S两用核不育系是1996年用育性转换温度低、育性稳定,亲和性、配合力强的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为母本与株叶形佳,配合力好的两用核不育系“香125S”为父本杂交。1997年冬在海南三亚种植F1代,收获其自交种子;1998年在湖南种植F2代,在F2代中选完全不育单株,割蔸再生繁殖,收单株39个,1998年冬在海南三亚种植F3代,收完全不育单株109个;1999年在湖南种植F4代,选综合农艺性状好且彻底败育不育单株,割蔸再生繁殖,收单株98个,1999年冬在海南三亚种植F5代,收完全不育单株58个;2000年在湖南种植F6代,选综合农艺性状好且彻底败育不育单株,割蔸再生繁殖,收单株78个,2000年冬在海南三亚种植F7代,收完全不育单株28个;2001年在湖南种植F8代,选综合农艺性状好且彻底败育不育单株,割蔸再生繁殖,收单株2个,2001年冬在海南三亚种植F9代,收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完全不育单株2个;2002年湖南种植并繁种准备试验种子参试。 特征特性育性表现1、不育期 株25S在湖南气候条件下一般在7月初始穗即进入完全不育期,在湘中、湘南至9月下旬初止,不育期85天左右,在湘北、湘西至8月底9月初止,不育期60天以上,其,最长在85天左右。 2、育性转换临界温度 株25S在2003—2004年湖南省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生态实用性试验结果:株25S在日平均气温高于23.0℃,日最低气温均值高于21.0℃条件下,其育性不会出现育性波动,正常花粉值为0,表现为完全不育。2005年株25S参加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工气候室光温反应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株25S在湖南省夏季日照条件下,在连续6天日22.0℃恒温冷水的条件下能保持稳定不育,不会发生育性波动,由此可推定株25S育性转换监界温度在23.0℃以下。 3、人工气候室育性转换温度鉴定 2005年株25S参加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工气候室光温反应鉴定:在23.5℃恒温+自然长日条件下,连续低温处理6天,镜检花粉可染率为0.2%,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在22.0℃恒温+自然长日条件下,连续低温处理6天,镜检花粉可染率为0%,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 2005年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人工气候室和人工冷水池处理鉴定:人工气候室:在23.5℃恒温+10000lx光照条件下,连续低温处理5天,镜检花粉全部为典败,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人工冷水池处理:在23.0℃恒温+自然光照遮阳网遮阳条件下,连续低温处理5天,镜检花粉可染率为0.15%,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 结果表明:株25S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值在23.0℃以下。 繁殖制种特性1、繁殖特征 株25S在满足其低温环境条件下,其育性转换彻底,花药肥大,开花散粉正常,一般自交结实率40%以上,高者可达70%左右。2004年在株洲市农科所两用不系繁殖基地醴陵4230kg/h㎡。 2、制种特性 株25S具有良好的异交特性,盛花期4—5天,花时早,盛花期时间在9:00—12:00,开花高峰明显,午前花占75%以上,花时相遇率高。穗包颈率20%左右,柱头外露率高,在不喷施九二0条件下,柱头总外露率为70%左右,其中双边外露率50%左右,柱头生活力较强,异交结实率可达50%左右,制种易高产。对“九二0”比较敏感,在抽穗20—30%时,每亩喷施8—10克“九二0”可解除包颈现象。制种异交结实率一般在40%以上。制种产量在4250kg/h㎡左右。 其他特征特性1、生物学特性 株25S在湖南早春播种播始历期在90—80天之间,在5月中旬后播种,播始历期在70天左右。主茎叶片在12—14叶片之间,平均叶片在13.1—13.4之间。株高73—74厘米左右。茎杆粗细中等,分蘖力强,一般单株有效穗12.3—19.1粒,平均成穗15个,穗长20—21厘米左右,平均每穗颖花110—130个左右,谷长9.4毫米,长宽比3.2谷粒饱满,千粒重26克左右。 2、稻米品质 2005年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株25S糙米率78.4%,精米率71.6%,整精米率55.1%,米粒长6.6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36%,垩白度6.8%,透明度1级,碱消值6.0,胶稠度34mm,直链淀粉含量25.2%,蛋白质含量10.6%,有五项指标达到部颁二级以上优质米标准。 3、抗性 株25S2005年经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稻瘟病鉴定,苗叶瘟抗性7级,穗颈瘟抗性9级,同年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白叶枯病抗性鉴定:白叶枯病抗性5级。 4、配组优势表现 株25S所配组合产量在7500—8000kg/h㎡左右。早稻全生育期在105—110天左右。株25S/1619在2005、2006年种植平均产量为7875kg/h㎡,全生育期106天,比对照金优402增产8.6%,全生期比对照金优402短1.5天。晚稻全生育期在110—115天左右。株25S/1537在2006年种植产量为7540kg/h㎡,全生育期115天,比对照威优46增产9.6%,全生期比对照威优46短2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