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薪制 |
释义 | 周薪制,薪酬支付形式的一种,指工资实行按周发放制度。周薪制最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出现,美国有些行业实行周工资制,每周五发放薪水,人们领取一周的报酬。在中国,最早提出的是杭州市人大代表胡小平,他建议实行周工资发放制度,以此来刺激周末经济,从而进一步扩大内需。 产生背景随着一些新兴服务行业的兴起,在薪酬支付的形式上已打破从前单一的“月薪制”,比如家政服务业的钟点工、以小时计酬的家庭教师等等。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杭州市人大代表胡小平建议实行周工资发放制度,以此来刺激周末经济,从而进一步扩大内需。 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之所以倾向于消费,与他们实行周薪制密切相关。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经济领域我们从短缺时代过渡到了相对过剩时代,以前是按着生产多少来消费,千方百计促生产,现在出现了产品的相对过剩,还需要考虑总需求的因素。 具备条件实行周薪制必须要达到企业和员工双方面的要求,以下为: 企业方面 员工方面 在欧美国家,实行周薪制的企业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领取周薪制的员工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实行周薪制的企业效益比较好; 一是员工职业化程度高; 二是内部管理基础好; 二是技术娴熟; 三是劳资双方没有矛盾,工会力量比较强大。 三是讲职业道德。 就中国而言,实行周薪制的企业大都是开工不足,对于企业而言,这些操作性强的岗位实行周薪制便于准确计算,可降低劳动成本。 推动内需推动内需,需要改变储蓄过度的倾向,否则,国内生产——消费循环不能建立。 中国是储蓄率很高的国家,今年银行储蓄达到了历史最高,管理层也在担心这种趋势还在扩大,一旦经济形势不好,人们消费可能就滞缓,很多人可能会强化储蓄的偏好,抑制投资和消费的冲动,新的循环就很难建立起来。 而在欧美国家,人们的储蓄观念很淡漠,很多地方实行周薪制,只要有钱就花。这当然与国外的保障体制密切相关,但这些国家实行周薪制,的确刺激了消费,使消费者的消费时间有了很大自由度。 优点1.提高资源利用率 实行周薪制其实对于企业也是有好处的,就是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对劳动者来说,可以拥有更灵活的现金去流动,这样,可以提高商品的流通速度,实现内需与内供的较短周期的平衡。对于刺激消费,增加投资,具有极大的刺激作用。 2.可以解决拖欠薪资 2009年8月1日起,厦门市翔安区将推行建筑工人工资按周发放的制度(周薪制),此举在全国尚属首创。翔安下发的《关于建筑施工企业推行周薪制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施工单位与劳动者(或劳务分包企业)签订的合同中,应明确以货币形式每周支付工人工资。若一周内难以核定工人完成工作量的,可以每周预付工资并按月结清,预付的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周平均值。厦门的实践或者更具有实质性的意义,中国平安也开始在部分地区实施周薪制。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区事业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九家省级公司于于7月1日全面实行外勤业务员周薪制,首开大陆保险经营周薪制先河。 各方观点“周薪制”可能水土不服 “周工资制是一种新思路,可以研究,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但人们的消费方式不会因为工资发放模式改变而改变。”浙江省劳动保障厅劳动工资处处长陈秀庆一针见血地说,月薪更符合中国国情。 “要促进消费,市民必须要有消费欲望、需求和能力,浙江人虽然兜里有钱,但还达不到超前消费的水平,比如医疗、房子、子女的教育等一系列问题。”陈秀庆说,工资分配属于企业自主范畴,但无论是哪种形式都需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并得到认可。 看上去很美 由于中国《劳动法》对周薪制没有明确的规定,实行周薪制的企业通过雇用临时性的工人来降低生产成本,企业以按周付酬为由,拒绝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不用交纳各种社保费用,这样可以减轻企业很大的负担,对于劳动者而言,这是极为不利的。如果周薪制真的普及,人员流动会加速,造成就业市场的混乱。 也有人认为,渴望领取周薪的人实际上反映了社会上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这些人缺乏长远的考虑,缺乏对未来的预期,信心不足,因此希望及时兑现薪酬,这种现象说明这些劳动者是非常不成熟的。他认为,周薪制不会对以月薪为主的薪酬支付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月薪制基本上是比较合理,能够平衡劳资双方的利益。 农民工周薪制“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对雇用的外来务工人员,强制实行‘周薪制’的工资制度,以更有效地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广东省人大代表朱列玉为解决拖欠薪资问题提出了“周薪制”的建议。 朱列玉认为,一般外来工所服务的岗位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他们所提供的多是短期内可以估算劳动量以计算报酬的劳动,与此同时,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正是欠薪高发的行业。因此,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对雇用的外来务工人员,强制实行“周薪制”的工资制度,可以解决企业拖欠薪资的现象,降低劳动者讨薪风险。 事实上,自2009年8月1日起,厦门市翔安区开始试行建筑工人工资按周发放制度,明确规定,在施工单位与劳动者(或劳务分包企业)签订的合同中,应明确以货币形式每周支付工人工资。若一周内难以核定工人完成工作量的,可以每周预付工资并按月结清,预付的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周平均值。 在朱列玉看来,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对于企业而言,由于企业必须每周向劳动者结算工资,一旦发生欠薪,劳动者可以立即停止工作并向劳动部门举报企业的欠薪行为,提高了企业欠薪受制裁的风险成本,会大大降低企业的违法欠薪冲动。对于劳动者而言,即使发生了企业欠薪问题,被拖欠的工资数额也不会很大,加之可以及时向企业追讨,劳动者因企业欠薪而遭受的损害程度和维权难度也大大降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