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周本宗
释义

周本宗(曾用名周成全)周本宗,男,高级工程师。祖籍湖北省安陆市。1940年元月生于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后返迁恩施市城关胜利街,6岁进入恩师附小,12岁进入恩施初中,15岁进入恩施高中,18岁进入恩施工业专科学校电机制造专业。1961年7月毕业。1961年7月至1984年7月,先后在思施地区电厂、硫磺厂、南门外汽车修配厂、巴车县煤厂、化肥厂从事技术工作。1980年7月因长期在山区从事科技工作,得到国家劳动人事部、国家民委、中国科协的表彰。1984年7月应聘调回安陆化肥厂从事电气及仪表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对L型压缩机的拖动电机节能改造、运行和保护进行研究实践,改制“JSQ320-12/850型笼式异步电动机为同容量、同极数的同步电机’,于1989年元月取得成功。,获孝感行署和安陆市科技进步奖。此外,撰写了多篇关于电机方面的理论研究文稿,其中《同步电动机运行时最佳激磁电流的调整》一文发表于1989年第11期《电工技术》杂志,《中小型异步电动机改为同步电动机时改型设计中的几个问题》一文发表于1990年第4期《中小型电机杂志》,《L型压缩机拖动电机改型设计的几个问题》一文发表于1990年的《小氮肥选编》。他还研制了《冷交液位容频变送器》,经有关单位鉴定,尚属国内外首创。他为应用微机解决生产难题、节能降耗,撰文《用单片机监控合成塔电加热器保护电炉丝》、《小氮肥专用γ液位计》和《单片机用于冷交液位的测量和显示》分别发表于《小氮肥》1990年第9期、1991年第二期和第10期。《氢氮比微机控制模糊算法的应用》及《氢氮比模型参考模糊控制》分别发表于1992年《氮肥增补集》和1993年《化工自动化及仪表》杂志第2期。《一个简单实用PLC控制造气炉系统》发表于1994年《氮肥增补集》。还为孝感地区化冶公司主编了《化工企业中级工培训教材》中的机、电、仪部分,此书1992年出版发行。曾入编《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中国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辞典》、《孝感地区高级专业人员名录》和《当代安陆人物选编》。

其它信息:

周本宗----1958年毕业的高中生

中国特殊年代毕业的高中生

<恩施黄家峁学习、生活>记实

高中三年是周本宗的成就、快乐、幸褔、痛苦,人生定位、定基的年代。仅三年,有愉快、艰辛、痛苦的学习,朦胧羞涩的爱情,严峻无情的政治斗争......发生了他人生的转折,生命的扭曲。

1955年虽然经过肃反审干运动,周本宗出身于国民党伪政人员家庭,父亲还在服刑。大概是因为他的兄长(他父亲在安陆收养的孤儿)周成安是中国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复退军人,周本宗被恩施高中录取。踏入黄家峁校门,抢先印入眼帘的是<恩施高中是大学的摇篮>的巨大横幅。新生们都很激动,振奋。周本宗感谢党的重在本人表现的伟大政策。

周本宗分配在一年级第四班,班主任是物理教师杨惠民,杨老师致学严谨,生活艰苦,为人忠厚。对他印象最深的是两件事:第一,杨老师告诉学生们,刚解放国家百废待兴,他在报纸上发表了一些科技文章,换些稿费给家里贴补生活;另一件是组织物理课外活动小组要学生做一些公益劳作,开拓学生们的智力,增加学生的知识。班上团支部书记,共产党员熊昌顺,个子很高(当时在周本宗的眼中),座在最后一排,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对人诚恳。那时周本宗很矮,座在第二排中间。教室是一栋两层四间的楼房。楼前是一个小活动操场,有个跳高跳远用的沙坑。一年级的第四班和第三班在楼下,第一班和第二班在楼上。因为周本宗的家里很穷,母亲陈友芝抚养他姊妹五人,他是老二,唯一男丁(兄长周成安结婚,巳离弃他们)。冬天周本宗只穿单裤一条,很冷,所以,下课他就和李学周等同学在教室门前场地上跳高,做一些较为剧烈的运动,取暖。上课集中精力坚持45分钟,一点也不觉得冷了。这样,钣量很大,那时学生吃饭是8人一桌,3菜1汤,蔬菜为主,一个星期一次牙祭。饭是大木缸盛装,自己去添。谁的动作慢,饭就没有了。所以,学生们都是用大土碗吃饭。晚自习用煤气灯,周本宗也是一个点煤气灯的积极份子。

1956年学校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向科学进军。学校要学生们谈理想,很振奋人心。那时第一班有同学要成人后当人大代表,要会5门外语。同学们取笑他:“你己经会了5门外语,会阿拉伯数字、会罗马数字、俄文字母、英文字母........。”今天,第一班的向心平同学,的确是全国人大代表,并为恩施山区通铁路,晋见江泽民书记,成为现实。周本宗也有理想,他用俄语写在他的每一本书上:Отдать все силы на служение Родине это цель моей жизни. 他要做一个中国式的罗蒙诺索夫,把一切献给祖国。

为学习,为争取时间,每天晚上就寝熄灯后,周本宗还躺在床上,默温白天的每一节课,记不清处,天亮复习弄清楚。

这样,周本宗的学习时间比同学们多了,精力又充配。一年级期末考试,效果出来了。他总均分96分仅次于向心巧(一个脚残同学)半分,比蔡长江(1959年考入西北大学)高半分,周本宗名居全班第二。

这时期,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数学测验,年级统考,时间2课时,周本宗仅20分钟交卷。四个班,他是第一个交卷,98分。试卷中有一题,也是1958年高考中的一题。四班学生杨远忠(以后武汉25中付校长),读书总是贪玩,当时他肯定不会做这题。但高考时,这题竟然做对了。

那时,周本宗成绩很好,又爱运动。单杆、双杆玩得漂亮。他斗志昂扬,满怀报国学习热情。申请入团,结果总是团员,例如李学金同学给他谈话,周本宗入不了团。然而,这时,却有女同学给他写信,称呼即亲密又严肃,问他喜不喜欢莫斯科大学。周本宗恋爱了。为学好俄语,他给苏联中学生写信,但总收不到回信。文化大革命中,周本宗才知道,他的信被送进了公安局。

1957年,二下暑假。周本宗前一届的邹孝顺考取清华大学原子能发电专业,邹孝顺的家庭出身也不是十分好,小土地出租。向仰光考取北大哲学系……同时出现邹孝顺和贾荷章神仙倦侣的传说。周本宗他们成绩好的同学都振奋,甚至醉迷梦幻。沉醉于爱河中的周本宗,倒霉事也就接踵而来。三上开学,班主任换成郭光武,一个靠学生做示范动作的体育教师。学校开绐拔白旗,开展反右派斗争。学生中进行消毒。拔白旗,反右派斗争,一批有教学经验,有水平的老师靠边了。学生消毒,周本宗在班上受批判挨斗争,理由是说他先专后红,甚至只专不红,走白专道路。同学们给他贴小字报,例如,陈声璜,周本宗的表舅侄儿,说周本宗和他是转弯抹角的拉扯亲戚,说周本宗的学习目的是为五子登科……。周本宗是寒心,心痛,茫然……。学校一片杀气。随之而来的是社教,下乡到屯堡乡和贪下中农搞三同,和他们一起下田劳动,给他们交生活费和粮票,和他们一起吃,一起住。但没有劳动报酬。金子坝插秧,农科所种土豆,飞机场半夜冒大雷雨抢木枓,到利川见天坝原始森林砍伐木材。……全是无酬劳动,接受改造,接收教育。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三年级,但是,这些活动,学生中总是少见团的干部,例如***,宣传委员。以后据说,他们在忙于整理同学们的材料,写同学们的鉴定,为高考报送。

1958年,高考还没有开始,学校向学生们宣读了国内很有名的一些大学已经录取一些同学的通知书,他们是学校保送的。例如,四班团组织委员***,学习成绩中下,被保送中国科技大学。宣传委员***保送西北工业大学。他们的学习,是跟班困难。……名牌大学基本上被这样保送满员。所以后来流传1958级大学生成绩差,跟不上班的传说。

大学保送工作后,高考开始。试题,至今周本宗还记忆犹新,考后他自评数学、物理、俄语几乎没有错题。高考完毕,填报志愿共9个。那时,华中师范学院、武汉师范学院还没保送满员,几乎都成为学生们填报的第一志愿。周本宗还是填报的华中工学院。

志愿填报后,还是周本宗他们那一批同学又到利川原始森林伐木,做无酬劳动。……

周本宗落榜。大跃进开始。他被送进恩施工业专科学校。周本宗感谢党给了他再次学习的机会,在工专周本宗认识了吴稚苏老师(华中工学院首届毕业生)、杨克冲老师(以后的华中工学院教授),学到许多中学不学的课程和知识。使他人生又有转折,基本上定了周本宗的后大半生。

这是周本宗在恩施高中三年读书的记实,看后有何感想?……。

2010-3-21 Geniu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5: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