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云浩 |
释义 | 画家,一九六三年生人。一九八六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一九九一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工作室。一九九八年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首届重彩高级研究班﹄。现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作为该院的学术带头人和中坚力量,其作品已经在国内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学术展览并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研究机构收藏。 中文名:白云浩 出生地:河北邯郸肥乡 出生日期:1963年 职业:画家 毕业院校: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 代表作品:发表长篇连环画《紫雾》 个人简介白云浩,1963年出生于河北邯郸肥乡,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学习经历198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进修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于1950年4月由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与华北大学三部美术系合并成立,由毛泽东为学院题名。学院现设有造型学院、中国画学院、设计学院、建筑学院、人文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六个专业学院,并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学院以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思考中国美术发展的全局,把握和引领中国美术教育的教学实践和学术建构,引导中国美术教育的进程,成为中国美术院校的代表。)国画系。 职业生涯1998年参加由中国文化部举办的首届“重彩画高级研究班”,曾任邯郸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系副教授。 作品的价值作品曾专题介绍或发表在《美术研究》、《中国书画》、《艺术界》、《江苏画刊》等专业学术期刊。有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深圳美术馆、文轩画廊的多家收藏机构收藏。 主要作品以及成就1989年: 发表长篇连环画《紫雾》于《连环画报》1989年10期(人民美术出版社)注:与李世进合作 《藏女卓玛》,《杨家沟》两幅作品参加“庆建国四十周年河北省美术作品展”,并同获 “佳作奖”。注:分别与李世进,郭宝君合作。 1990年: 《移动的光》入选“河北省第四届版画展” 1991年: 《藏女》参加“首届河北省国画人物展”。并获“一等奖” 1997年: 创作《赵武灵王征战图》,《武灵王从台古韵图》两幅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作品,被赵武灵王纪念馆长期陈列收藏。 1998年: 三幅作品参加由中国文化部科教司,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重彩画高研班师生作品展”。 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当代工笔画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工笔画大展”。作品《果》获“丹青优秀奖”。《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作品《果》参加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工笔画大展”并入选《第四届全国工笔画大展精品展画集》。 《果》入选《中国最新工笔重彩佳作集》(湖北美术出版社) 1999年: 有五幅作品参加由批评家提名,深圳美术馆主办的“99中青年工笔画家作品提名展”并收入 《99中青年工笔画家作品提名展画集》(广西美术出版社) 《隐蔽的光辉》为深圳美术馆收藏。 《金色的种子》入选“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河北省美术作品精品展” 《回响》发表在《中国书画》45期(人民美术出版社) 《星空闪烁》发表在《江苏画刊》99年第十期。 《忧郁,理想》《透镜》两幅作品发表在《艺术界》99年1月2月号期刊。 2000年: 《玫瑰色的天空》等多幅作品在《美术研究》发表,并附专题介绍及李向明撰写的“是吸收不是继承——白云浩及其创作”一文。 2001年: 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重彩画大展”,《芬芳的夜》获优秀奖。 《芬芳的夜》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与世纪同行——2001工笔重彩艺术精品展”并入选画集。 参加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的“当代中国画家十人新作品,新探讨,新展示,融合.互渗展”六幅作品参展,并与《我对绘画的感言》一文发表在《融合,互渗》一书(河北教育出版社) 《无题》入选《当代中国工笔画集》(上海书画出版社) 《星空闪烁》发表在《岩彩画艺术》一书(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综合材料绘画作品邀请展” 《金果》参展并入选画集。 《诱人的乐园》入选由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出版的《中国美术家全集》 《星空闪烁》发表在《现代艺术》2001年9月出版的总第七期。 《舞》No1-No2两幅作品发表在《艺术界》2001年7月8月期刊。 参加由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中国画作品系列河北地区邀请展”十幅作品参展。《舞》系列的三幅作品入选《河北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作品集》(香港艺苑出版社) 2002年: 参加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的“笔墨新锐——当代中青年画家新经典人物画展”八幅作品参展。 参加由刘海粟美术馆,湖北美术馆主办的“融合,互渗2002年度展”七幅作品参展。《舞》No17-No22六幅作品入选《融合互渗――当代中国画家新作荟萃》一书,并发表《我与绘画》一文。(河北教育出版社) 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两幅作品参展并入选画集。 《舞No23》被刘海粟美术馆收藏。 《舞No15》发表在《美术观察》2002第五期 《青果》发表在《国画家》2002第三期 《舞》发表在《江苏画刊》2002第七期 《我》发表在《名家逸品》第二集(香港艺苑出版社)。 展出记录1998年“文化部重彩高级研究班结业师生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1998年“第四届全国工笔画大展”获丹青优秀奖(中国美术馆) 1998年“第四届全国工笔画大展精品展”(深圳何香凝美术馆) 1999年“河北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中国画院研究院美术馆) 1999年“99中青年工笔画家作品提名展”(深圳美术馆) “全国首届重彩画大展”获优秀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0年“融合-互渗——当代中国画家十人展”(北京首都师大美术馆) 2001年“与世纪同行——2001工笔重彩艺术精品展”(中国美术馆) 2001年“黄河-中国画创作展”(中国美术馆、台湾中山纪念馆、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 作品评价白云浩学院艺术以其系统性、包容性,已经成为艺术继承与发展的前沿。河北师大美术学院的教师白云浩作为该院的学术带头人和中坚力量,其作品已经在国内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中国绘画和广义的中国文化一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尽管它有着自己一些独特的程式符号和笔墨语言,但技进乎道,任何“技”在“道”的层次都仅仅作为一种手段和方式。白云浩无疑于此有更深的体会。他们将探索的触角更多的深入到当代美术的前沿,大量借鉴了西方当代绘画的有机元素和构成语言,从而形成了与中国画传统面目迥异的艺术风格。伴随着他们艺术风格的成熟,已经为当代中国画坛所瞩目。人物形体表情的刻画在他们的作品中已经无足轻重甚至有意消弭,他们所营造的只是一种理想的幻化。绘画风格的取向往往取决于画家的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在这一点上,蒋世国似乎醉心于庄周“北溟有鱼”式的逍遥游。他的画面是轻松的,线条是轻松的,色彩也是轻松的,画中的一切除了符号的象征意义之外,不代表任何故事情节。无论他所描绘的是海滩还是山野,始终都能感觉那种超凡脱俗的浪漫在画中弥漫。物我两忘,羽化登仙的境界也许是他至今都心向往之的梦幻。白云浩像一位冷静的智者,陶醉于得道的安详与快慰。看他的画,我经常想到的一句诗就是“却从尘外望尘中”。女人体是白云浩画中一再运用的元素,他经常把她们置于一种舞蹈的律动中,但是这种律动最终融合在他所营造的纯洁和安详中。他的画面中,浓烈、艳丽、动荡等生机盎然的一切,都会感到只是一种暂时的表象,只有在静谧与安详中才会体味到人生乃至宇宙的真意。于是,我们在白云浩安然祥和的画面中又会油然生发出崇高的情愫。 白云浩的画展,是一种饶有兴味的组合。这种组合从一个侧面,代表性地昭示了中青年国画家的追求与思考,昭示了他对传统诠释所达到的层次与高度。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