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种子科学与工程 |
释义 | 专业概述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国种子产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产业迅猛发展的形式下,由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本科专业。中国农业大学于2002年9月开始面向全国招生,山东农业大学于2003年开始招收该专业学生,随后,其他农业院校也相继开展该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 基本信息专业名称: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专业代码:090107 主要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产学、普通遗传学、基础生物化学、植物保护学、种子生物学、种子检验、种子加工与贮藏、市场营销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种子检验学、种子生产学、种子经营管理学、种子贮藏加工学等。 实践教学生产劳动 农事操作 教学实习 生产实习 课程设计 毕业论文和社会调查等 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培养具备植物育种、种子加工贮藏、种子质量检测、种子营销及其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种子科学与工程相关待业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可继续进一步在国内或者国外攻读学位,并可面向农业及种子领域、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行政管理等工作。 就业前景种子科学与工程的就业前景总体上说比较好。该专业的前景也是分为两个方向:读研和就业,。 1、先说一下读研究生,该专业对应的研究生专业是育种类专业,如分子育种、遗传育种等(当然也可以读泛农业类的研究 生,如植物保护、园艺方面的专业,只要跨度不大都完全可以,这完全看个人情况而定)。至2010年止,全国开办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共21所,平均每年招生不到1000人。考研录取率在70%以上。其实我们的国家在育种这一方面总体上与国外的研究水平有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在这方面国家也比较重视。比如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到目前为止只颁发给了14人,其中就有2人获得了此项殊荣(作水稻育种的袁隆平院士和作小麦育种的李振声院士)。而且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每年都会派遣一定比例的人出国深造,2009年比2008年比例增加了20%。因此这个专业其实有相当大的发展前景。对于将来的待遇很不错,研究生一般要读到博士及以上水平,毕业后就是作一个育种工作者,一般人都是在高校边做研究边教学。鉴于这个专业的工作周期比较长,比较枯燥和艰苦一点,建议怕苦及不太踏实,尤其是没有耐心且急功近利的同学不要报考这个专业。考研的百分率却有较大增长。以中国农业大学近几年农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97届毕业生就业百分比为76.8%,考上研究生的占毕业生总人数比率为7.1%;98届,前者为64.7%,后者为 12.6%;99届,前者为67.9%,后者为13.6%:2000届,前者为44.1%,后者为28.8%。不难看出,今后本专业毕业生考研究生将是一个热门选择。而在就业的毕业生中,大部分就业于科研院所或种子公司,分别为13.5%和11.9%,占一次就业总人数的57.6%。 但是随着社会对农业、对农业院校观念的转变,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学校自身实力、知名度提高。现代农业依靠生物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社会上对农业认知发生变化,大家逐步改变了原来的“学农就是种地”,农学就是和黄土地打交道的传统观念,农学类专业都呈现出蓬勃的上升之势,就业面也越来越广,社会地位和声誉都在提高。随着国内绿色景观神态的逐渐重视和深度开发、农业、园林、绿化、环保,园林/园艺景观设计及建筑规划类人才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宠,也是当前人才市场供求的热点;从而绿色之旅和以人文为主题的农家之旅成为当今旅游的业的时尚,与园林,环保形成了就业链,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方面的人才,农学作为培养农业生产很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的学科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2、再说一下就业。就业方向主要到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种子生产技术的推广与开发、种子经营与管理等工作或者考公务员(地市级的公务员录取率在30%以上)。但不管是去种子公司还是报考公务员,其英语水平要求都比较高。因为此专业在与国际接轨比较紧密。进入中国一流种子企业,其最基本条件是英语过6级。现阶段,已就业的种子科学与工程的毕业生的待遇处于大学生毕业生工作待遇的平均水平(每月约1200-4000元,具体看自身的能力)。在国外,种子产业已是一个相当大且重要的产业。而在中国,中国种业规模及现代化程度普遍落后,如中国种业的前50强企业的年销售额与美国的杜邦-先锋种子公司的相比有太大的差距。因此现在的中国种业正处于一个产业不断集中的快速变革时代 。据研究人士预测,今后的6~7年内,中国的种子企业将完成变革,届时将产生一批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中国本土种子企业;同时,国外的种子企业在中国的战略也将基本定型。届时将需要一大批出身于种子类专业的高层次的管理及技术人才(如公司高管、商业育种工作人员)。因此,对于无论是向往技术工作还是管理工作的同学来说,这都是一个极好的机遇。总的来说这个专业的就业是非常紧俏的,2008年人才供小于求的幅度跨越70%以上。 近年大学毕业生人才招聘会上,农学专业人才成为亮点,农业类人才逐渐成为职场新宠。21世纪中国所需的农业科技人才可能要达到几百万。现代农业的概念远远超过人们的传统所认为的,种菜种粮。养猪养鸡的范畴,已经涵概生态,营养,动植物检疫,食品加工、克隆、花卉、草坪、农药、化肥、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农村社会的发展、规划、开发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进期,农业人才招聘会频频举行,农业人才走势上扬,一向相对冷门的农业类人才逐渐成为职场新宠。 特别是在2006年,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农学学生就业率居于各专业之首,达到78.38%。由此看来,农学专业及其毕业生的就业都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21世纪农学专业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民以食为天,粮以种为先。种子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根基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甘肃省】甘肃农业大学、河西学院(国家级特色专业) 【江苏省】南京农业大学 【山东省】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原莱阳农学院) 【湖南省】湖南农业大学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河南省】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四川省】四川农业大学 【黑龙江省】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农业大学 【山西省】山西农业大学 【云南省】云南农业大学 【天津市】天津农学院 【福建省】福建农林大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