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医小儿辨证望诊图解
释义

图书信息

作者:任现志(作者)

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5月1日)

平装: 11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2369026, 7502369023

条形码: 9787502369026

商品尺寸: 25.6 x 18 x 0.6 cm

商品重量: 281 g

内容简介

乳婴儿不会说话,较大儿童虽已会说话,但不能正确叙述自己的病情。所以,小儿疾病需用望闻问切四种不同的诊察手段进行诊断和辨证。历代儿科医家尤其重视望诊。《中医小儿辨证望诊图解》选编临床常见的小

儿望诊图片,包括总体和局部神色形态变化的照片,有望神色、望形态、审苗窍、辨斑疹等,以说明小儿望诊的基本特点和在辨证中的意义。

《中医小儿辨证望诊图解》根据中医望诊的基本内客,选编一部分常见的总体和局部神色形态变化图片,以说明小儿望诊的基本特点和在辨证中的意义。本书由任现志主编。

编辑推荐

中医望诊主要是观察人体整体和局部在神、色、形、态等方面有无异常变化,其内容可分为总体望诊(望神色、望形态)和分部望诊(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两个方面。《中医小儿辨证望诊图解》根据中医望诊的基本内客,选编一部分常见的总体和局部神色形态变化图片,以说明小儿望诊的基本特点和在辨证中的意义。应强调的是中医诊断应“四诊”合参,望诊需与闻诊、问诊、切诊结合起来,以便全面地允析病情,做出正确的辨证结论。本书由任现志主编。

目录

第一章 总体望诊

第一节 望神诊病

第二节 望色诊病

第三节 望形体诊病

第四节 望姿态诊病

第二章 局部望诊

第一节 望头诊病

第二节 望颜面诊病

第三节 望目诊病

第四节 望耳朵诊病

第五节 望山根诊病

第六节 望鼻诊病

第七节 望口唇诊病

第八节 望齿龈诊病

第九节 望咽喉诊病

第十节 望颈项诊病

第十一节 望胸胁诊病

第十二节 望脊柱诊病

第十三节 望腹诊病

第十四节 望四肢诊病

第十五节 望指趾诊病

第十六节 望皮肤诊病

第十七节 望前阴诊病

第十八节 望肛门诊病

第三章 望分泌物及排泄物

第一节 望大便诊病

第二节 望小便诊病

第三节 望汗液诊病

第四节 望痰、涎、呕吐物诊病

第四章 望小儿指纹诊病

第一节 望指纹的方法

第二节 望指纹的意义

第五章 望舌诊病

第一节 舌诊概说

第二节 望舌质

第三节 望舌苔

第六章 常见病望诊辨证

第一节 感 冒

第二节 咳 嗽

第三节 哮 喘

第四节 鹅口疮

第五节 口 疮

第六节 泄 泻

第七节 厌 食

第八节 疳 证

第九节 汗 证

第十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第十一节 肾病综合征

第十二节 麻 疹

第十三节 幼儿急疹

第十四节 风 疹

第十五节 猩红热

第十六节 水 痘

第十七节 手足口病

第十八节 流行性腮腺炎

第十九节 过敏性紫癜

第二十节 胎 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