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药调制与鉴别彩色图谱
释义

书中收载品种,大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所载,有的则为区域性用药的特色品种。《中药调制与鉴别彩色图谱》是作者根据多年教学及中药检验的经验,结合古今医家对于中药的认识总结而编写的一部实用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药书籍。可供中医药临床人员,中药调剂人员以及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在校学生,药学工作者,药品监督检验、中药生产、经营人员和中医药爱好者参考和使用。

图书信息

变化

书 名: 中药调制与鉴别彩色图谱

作 者:宋希贵 张书燕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8月

ISBN: 9787506742863

开本: 16开

定价: 198.00 元

版 次:1

页 数:608

字 数:1032000印

刷时间:2009-8-1

纸 张:铜版纸

印 次:1

包 装:精装

内容简介

《中药调制与鉴别彩色图谱》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 介绍中药基本知识,内容包括中药命名、中药性能、中药炮制、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标准。第二部分 中药调剂,包括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中药调剂工作的依据、中医处方介绍、中药调剂常用中药、中药配伍禁忌、中药的通用名和处方用名、中药处方应付、不同地区习用品及名称易混品种辨析、毒性中药的用法、中药调剂室基本设施与斗谱排列、中药饮片调剂工作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中药汤剂的煎法和服法、中药饮片养护等。第三部分 为中药鉴别基础知识,对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的鉴别方法,中药的基源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进行了详尽的介绍。第四部分 为常用中药材及其饮片鉴别。共收载临床最常用的中药材及其饮片400余种,每一品种均按来源及采收加工、别名、产地、药材及饮片的性状鉴别、品种优劣、规格等级、功效、地方习用品、混淆品及伪品等做了详细的介绍,并附有彩色图谱。正品及伪混品均采用实物彩照,图片清晰,立体感强,色彩逼真,形态真实准确,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图书目录

总论

第一章 中药基础知识

第一节 中药材基础知识

第二节 中药炮制

第三节 中药材及饮片的质量标准

第二章 中药调剂

第一节 中药调剂的概念及依据

第二节 中医处方

第三节 中药调剂常用中药

第四节 常见名称易混品种及地区习用品种介绍

第五节 中药配伍与用药禁忌

第六节 中药通用名与处方用名

第七节 常用中药处方应付

第八节 毒性与麻醉中药

第九节 中药调剂室基本设施与斗谱排列

第十节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第十一节 中药汤剂的煎法与服法

第十二二节中药饮片的保管与养护

第三章 中药鉴别基础知识

第一节 基源鉴定

第二节 性状鉴定

第三节 显微鉴定

第四节 理化鉴定

第五节 分析方法

各论

第四章 常用中药材及饮比鉴别

第一节 根及根茎类

1 人参

2 九节菖蒲

3 三七

4 三棱

5 土茯苓

6 大黄

7 山豆根

8 山柰

9 山药

10 山慈菇

11 山麦冬

12 川木香

13 川贝母

14 川牛膝

15 川乌

16 川芎

17 川射干

18 天冬

19 天花粉

20 天南星

21 天麻

22 木香

23 太子参

24 牛膝

25 升麻

26 片姜黄

27 丹参

28 乌药

29 巴戟天

30 甘草

31 甘遂

32 石菖蒲

33 龙胆

34 平贝母

35 北豆根

36 北沙参

37 白及

38 白术

39 白头翁

40 白芍

41 白附子(禹白附)

42 白茅根

43 白前

44 白薇

45 白蔹

46 白芷

47 玄参

附:北玄参

48 半夏

49 地黄

50 地榆

51 西洋参

52 百合

53 百部

54 当归

55 朱砂根

56 竹节参

57 延胡索(元胡)

58 伊贝母

59 灯盏细辛

60 防己

61 防风

62 红大戟

63 红芪

64 红参

附:高丽参

65 麦冬

66 远志

67 赤芍

68 苍术

69 何首乌

70 羌活

71 附子

72 苦参

73 板蓝根

74 郁金

75 虎杖

76 明党参

77 知母

78 金果榄

79 金荞麦

80 狗脊

81 京大戟

82 泽泻

83 细辛

84 茜草

85 草乌

86 胡黄连

87 南沙参

88 南板蓝根

89 威灵仙

附:铁灵仙

90 骨碎补

91 香附

92 重楼

93 禹州漏芦

94 独活

95 姜黄

96 前胡

附:紫花前胡

97 秦艽

附:栽培秦艽

98 莪术

99 桔梗

100 夏天无

101 柴胡

102 党参

103 射干

104 徐长卿

105 高良姜

106 拳参

107 粉萆薜

108 粉葛

109 浙贝母

110 黄芩

111 黄芪

112 黄连

113 黄精

114 黄药子

115 常山

116 银柴胡

117 猫爪草

118 麻黄根

119 商陆

120 续断

121 绵马贯众

122 绵萆薜

123 紫草

124 紫草

125 紫菀

126 湖北贝母

127 漏芦

128 薤白

129 藁本

第二节 果实种子类

130 八角茴香

131 山茱萸

132 山楂

133 千金子

134 川楝子

135 女贞子

136 小茴香

137 马钱子

附:云南马钱

138 王不留行

139 木瓜

附:光皮木瓜

140 木鳖子

141 五味子(北五味子)

142 车前子

143 牛蒡子

144 化橘红

145 乌梅

146 巴豆

147 水红花子

148 石莲子

149 龙眼肉

150 白扁豆

151 瓜萎

152 地肤子

153 西青果

154 决明子

155 红豆蔻

156 麦芽

157 花椒

158 苍耳子

159 豆蔻

160 连翘

161 吴茱萸

162 佛手

163 沙苑子

164 陈皮

165 青皮

166 青果

167 青葙子

168 苦杏仁

169 金樱子

170 草豆蔻

171 荔枝核

172 南五味子

173 南鹤虱

174 枳壳

175 枳实

176 柏子仁

177 栀子

178 枸杞子

179 砂仁

180 牵牛子

181 香橼

182 莳萝子

183 桃仁

……

附录

索引

……

书外链接

中药鉴别的发展

中药鉴别随着中药的发展而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根据常用的鉴别手段将中药鉴别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以下3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中药的形成至19世纪前后,这一阶段以人的经验鉴别为主;第二阶段:19世纪至20世纪前50年,这一阶段逐步形成了基原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中药研究的"四大鉴别法";第三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随着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以仪器分析为主的现代鉴别方法,使中药鉴别研究获得了新的发展.

中药鉴别的方法

主要方法有:1.色谱法:包括薄层色谱法(TLC)、薄层扫描法(TLC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气质联用法(GC/MS);2.光谱法:包括紫外光谱法(UV)、导数光谱法(DS)、红外光谱法(IR)、荧光光谱法(FP)、核磁共振光谱法(NMR)、质谱法(MS);3.X衍射分析法(XRO);4.差热分析法(DTA);5.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多聚酶链式反应(PCR)、随机扩增DNA法(RAPD);6.扫描电镜技术(SEM);7.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CIA);8电泳法(EP):包括毛细管电泳法(CE);9.多元回归分析;10.电分析法(EA):包括示波极谱法、等电点法;11.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12.人工神经网络(ANN).本文可为从事中药鉴别、教学、科研和中药新药开发工作者作参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6:5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