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山寺
释义

海内驰名—中山寺

中山寺·临沂蒙阴

中山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坦埠镇驻地西北2、5公里处的中山脚下。蒙阴县志上所记载的沂州八景之一的“中山晚照”就在这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中山是一座不算很高的山。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有“沂州八景”之中山晚照,也有白居易、苏轼到此留下的佳篇遗韵,让坐落在山下的中山寺海内驰名,更是给这座山带来了许多的灵气和神秘。

沂州八景—“中山晚照”

隋唐始建,规模宏大

中山寺,始建于隋,兴于唐,复建于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中山寺,因座落在中山之阳的林荫之中,故名中山寺。蒙阴中山,因西距泰山、东距浮来,此山居中,故名中山。

中山寺,规模宏大,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文昌殿等。殿内塑有如来佛祖、观音、十八罗汉的塑像。在中山寺鼎盛时期,庙中有500余僧人。香火燎绕,香客众多。铸于金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88年)的重达1吨有余的大铁钟,如今还钟声清脆嘹亮,声振数里。庙宇四周的古槐、古柏和古银杏树有几人怀抱粗,至今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中山晚照”是古沂州八景之一。

苏、白到此,遗韵长存

唐朝诗人白居易和宋朝文学家苏轼来此游玩,留下许多优美的诗句。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栖中山寺》诗云:

“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愁因暮雨留教主,春被残莺唤遗归。揭瓮始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冬裘夏葛相催促,垂老光阴速似飞。”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苏轼曾亲临中山寺,并题《中山寺石刻》诗云:

“风流王谢古仙真,暂住空山五百春。金马玉堂余汉事,落花流水失太人。困眠一塌春盈帐,梦绕千岩冷逼身。夜半老僧呼客起,支峰缺处涌冰轮。”

晨钟暮鼓—中山晚照

中山古寺·驰名海内

中山,名字来源于“中”字。中山,东距泰山、西距浮来山各100公里,此山正处在中间,故名“中山”。

“中山晚照”是海内沂州八景之一,唐朝诗人白居易和宋朝文学家苏轼曾到此游览,并留下诗句。

中山寺内有空透玲珑的响石和宋真宗御制的响石碑。始植于汉宋时期的古槐、古柏和银杏树群,至今枝繁叶茂,生机盎然。铸于金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88年)的大铁钟重达1吨有余,击之清脆嘹亮,声振数里。大雄宝殿、文昌殿以及殿内如来佛祖、观音、十八罗汉的塑像已整修一新,座座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中山寺周围群山环绕,古为原始森林,现为中山寺林场,占地面积6000余亩,林荫蔽日,鸟语花香,风景幽雅,是盛夏休闲避暑的好景点。目前中山寺年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

中山寺旅游提示

旅游路线提示: 山东—济南—临沂蒙阴—坦埠镇

中山寺景区的避暑山庄、中山度假村都很有创意,房舍是散落在深山林阴之中的茅草屋。金黄色的茅草屋顶,泥土色的圆木墙,翠竹编成的篱笆。篱笆上爬满喇叭花,与大自然十分和谐。茅草屋内装饰精致,设施齐备。下榻在茅草屋中,听山鸟啼叫,闻野花芳香,真正回归了大自然。 度假村有室内游泳池,池内引入的是清亮亮的山泉水,洁净又滋润。还有民族歌舞助兴。

景区的风味小吃特色十足。牛头汤是坦埠镇一绝。在淙淙流淌的梓河边,架起一只特号大铁锅,锅里老汤沸煮一只老牛头,再添上牛下货(肺、肝、心、肚、肠、血等)。牛肚不必洗净,要草包的原味。再撒上葱花姜末,花椒大料,便可围着铁锅畅快大饮了。吃辣者往汤里加入红红的辣椒油,嗜酸者倒上酸溜溜的山西醋,馋酒者来上二两当地产的高度老白干,可让您吃的大汗淋淋。畅快至极。更有趣的是,喝完牛头汤,碗筷不必洗,在汤锅里一涮,别人再使用。如果你嫌不干净,要用清水洗刷一遍。旁边的吃客们会用凶恨恨的眼睛瞪着你,指责你破坏了老汤的滋味。

其中,避暑山庄的蒸饺、蝎子、蜂蛹等都是远近闻名的特色小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22: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