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
释义

教育部科技委-隶属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教育部科技委)旨在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加强高等学校与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和相关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促使高等学校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特设立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是教育部指导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高级咨询机构,是国家和教育部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的科技工作提供服务。教育部科技委是教育部党组的高级咨询机构,2009年第六届科技委增设了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在原来10个学部的基础上,增设了国防科学学部。第六届科技委由108名有委员、377位学部委员组成,成员均为高校中的院士或知名教授。

教育部科技委-职能

(一)对高等学校在科学技术工作中贯彻中央关于经济、科技、教育方面的重大决定以及拟议中的有关方针、政策进行研究,提出建议。

(二)对国内外科学技术、教育及经济、社会发展动向和趋势进行战略研究,对我国和我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与规划提供咨询,对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政策的制定与重大措施的实施提出咨询建议。

(三)受教育部委托,代表教育部参与有关制定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重大措施等活动;对科研基地、重大科研项目、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及科研成果等进行评审和评估,并提交评议报告。

(四)促进高等学校在承担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任务方面的校际协作,以及与科研机构、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促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交流,促进高等学校在国防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对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高等学校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以及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建议。推动有关方面创造条 件,以利于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六)弘扬科学精神,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促进高等学校学术活动的健康发展。

(七)完成教育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教育部科技委-换届

2009年度教育部科技委全会暨科技委换届大会2009年12月23日在京召开。第六届科技委增设了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在原来10个学部的基础上,增设了国防科学学部。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袁贵仁在会议期间亲切会见了与会代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陈希在讲话中分析了当今高校科技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及采取的新举措。陈希指出,新一届科技委要成为教育部和国家的智囊团与思想库,不断加强战略研究,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发挥高校战略科学家的作用,在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提出科学的咨询意见。要通过我们的努力,将科技委建设成为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力量。科技委要进一步抓好战略研究基地的建设,发挥战略研究基地的整体合力,使之成为教育部战略研究和政策咨询的依托外脑。陈希强调,高校科技工作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重大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注重挖掘行业特色高校的潜力,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重大项目集成、培育,进一步推动高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增强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能力,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科技委专家应当研究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思想理念,为创新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机制作出贡献。要加强创新性研究,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本届科技委增设了学风建设委员会,希望科技委在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宣读了第六届科技委聘任名单。教育部第五届科技委主任倪维斗院士、第六届科技委主任钟掘院士分别在会上作工作报告。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学部委员、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和培育基地主任以及教育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第六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成员

(2009年11月起)

主任:钟掘

常务副主任:吴常信

副主任:

姓 名 性别 工作单位 职称或称号 学科名称

左铁镛 男 北京工业大学 工程院院士 材料科学

林建华 男 北京大学 教授 无机化学

卢锡城 男 总装备部科技委 工程院院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谢克昌 男 太原理工大学 工程院院士 能源

王玉明 男 清华大学 工程院院士 流体机械

葛墨林 男 南开大学 中科院院士 理论物理

姚建铨 男 天津大学 中科院院士 物理电子学、光电子技术

邱贵兴 男 北京协和医学院 工程院院士 外科

委员:

序号 姓 名 性别 单位名称 职称或称号 学科名称

1  林建华 男 北京大学 教授 无机化学

2  涂传诒 男 北京大学 中科院院士 空间物理

3  柯 杨 女 北京大学 教授 细胞、分子生物学

4  张继平 男 北京大学 教授 基础数学

5  梅 宏 男 北京大学 教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6  左铁镛 男 北京工业大学 工程院院士 材料学

7  张广军 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精密仪器及机械

8  陈懋章 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程院院士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9  左 禹 男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材料学

10  宁 滨 男 北京交通大学 教授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11  谢建新 男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材料加工工程

12  胡海岩 男 北京理工大学 中科院院士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13  王涌天 男 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 光学工程

14  尹伟伦 男 北京林业大学 工程院院士 植物学、森林培育学

15  董 奇 男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认知神经科学

16  陈木法 男 北京师范大学 中科院院士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7  邱贵兴 男 北京协和医学院 工程院院士 外科

18  詹启敏 男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教授 医学、肿瘤学

19  杨放春 男 北京邮电大学 教授 计算机应用技术

20  王庆国 男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中医临床基础

21  王祖温 男 大连海事大学 教授 机械电子工程

22  欧进萍 男 大连理工大学 工程院院士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23  曹雪涛 男 第二军医大学 工程院院士 免疫学

24  陈志南 男 第四军医大学 工程院院士  病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25  杨晓波 男 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电路与系统

26  左 良 男 东北大学 教授 材料学

27  刘益春 男 东北师范大学 教授 凝聚态物理

28  徐明稚 男 东华大学 教授 企业管理

29  易 红 男 东南大学 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30  刘 亚 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教授 金融学

31  金 力 男 复旦大学 教授 遗传学

32  陈良尧 男 复旦大学 教授 光物理

33  王威琪 男 复旦大学 工程院院士 医学电子学

34  庄钊文 男 国防科技大学 教授 信息与通信工程

35  王树国 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机械电子

36  谢礼立 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程院院士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

37  曹一家 男 湖南大学 教授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38  刘吉臻 男 华北电力大学 教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39  于建国 男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化学工程

40  何积丰 男 华东师范大学 中科院院士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41  童 真 男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材料学

42  李培根 男 华中科技大学 工程院院士 机械工程

43  骆清铭 男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

44  程时杰 男 华中科技大学 中科院院士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45  傅廷栋 男 华中农业大学 工程院院士 作物遗传育种

46  邓秀新 男 华中农业大学 工程院院士 果树学

47  丁烈云 男 华中师范大学 教授 管理科学与工程

48  赵 继 男 吉林大学 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49  邹广田 男 吉林大学 中科院院士 凝聚态物理学

50  刘人怀 男 暨南大学 工程院院士 固体力学

51  金征宇 男 江南大学 教授 食品科学与工程

52  陈发虎 男 兰州大学 教授 自然地理学

53  杨 劼 女 内蒙古大学 教授 生态学

54  祝世宁 男 南京大学 中科院院士 材料物理与凝聚态物理

55  陈 骏 男 南京大学 教授 地球化学

56  陈洪渊 男 南京大学 中科院院士 分析化学

57  朱 荻 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58  沈其荣 男 南京农业大学 教授 植物营养学

59  葛墨林 男 南开大学 中科院院士 理论物理

60  陈 军 男 南开大学 教授 无机化学

61  王玉明 男 清华大学 工程院院士 流体机械

62  王大中 男 清华大学 中科院院士 核科学技术

63  姜培学 男 清华大学 教授 工程热物理

64  吴清玉 男 清华大学 教授 心血管外科

65  李衍达 男 清华大学 中科院院士 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

66  张 运 男 山东大学 工程院院士 内科学

67  张 杰 男 上海交通大学 中科院院士 物理学

68  苏 明 男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动力机械及工程

69  张文军 男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通信与信息系统

70  许唯临 男 四川大学 教授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71  魏于全 男 四川大学 中科院院士 肿瘤学

72  谢克昌 男 太原理工大学 工程院院士 能源

73  姚建铨 男 天津大学 中科院院士 物理电子学、光电子技术

74  王静康 女 天津大学 工程院院士 化学工程

75  郝希山 男 天津医科大学 工程院院士 临床医学

76  裴 钢 男 同济大学 中科院院士 分子生物学

77  李德仁 男 武汉大学 中科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摄影测量与遥感

78  李清泉 男 武汉大学 教授 摄影测量与遥感

79  张联盟 男 武汉理工大学 教授 材料学

80  郝 跃 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81  席酉民 男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企业管理与战略研究

82  王建华 男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电机与电器

83  管晓宏 男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系统工程

84  乔学光 男 西北大学 教授 光学

85  魏炳波 男 西北工业大学 教授 材料物理与化学

86  吴普特 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授 农业水土工程

87  陈春阳 男 西南交通大学 教授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88  孙世刚 男 厦门大学 教授 物理化学

89  郑 强 男 浙江大学 教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90  骆仲泱 男 浙江大学 教授 工程热物理

91  李兰娟 女 浙江大学 工程院院士 内科学

92  万 力 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教授 地质工程

93  金振民 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科院院士 地质学

94  于志刚 男 中国海洋大学 教授 海洋化学

95  李曙光 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院院士 地球化学

96  郭光灿 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院院士 光学

97  葛世荣 男 中国矿业大学 教授 机械设计及理论

98  彭苏萍 男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工程院院士  地质工程

99  吴常信 男 中国农业大学 中科院院士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00  武维华 男 中国农业大学 中科院院士  植物科学

101  王孝群 男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凝聚态物理

102  张来斌 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教授 机械工程

103  钟 掘 女 中南大学 工程院院士 机械工程

104  邱冠周 男 中南大学 教授 矿物加工工程

105  黄伯云 男 中南大学 工程院院士 材料学

106  徐安龙 男 中山大学 教授 免疫学

107  孙才新 男 重庆大学 工程院院士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108  卢锡城 男 总装备部科技委 工程院院士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战略指导研究委员会委员

序号 任 职 姓 名 性别 工作单位 职称或称号 学科名称

1  主 任 钟 掘 女 中南大学 工程院院士 机械工程

2  副主任 王 越 男 北京理工大学 中科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信息安全与对抗

3  副主任 柳百成 男 清华大学 工程院院士 材料加工工程

4  
 左铁镛 男 北京工业大学 工程院院士 材料学

5  
 怀进鹏 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科院院士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6  
 杨雄里 男 复旦大学 中科院院士 神经生物学

7  
 刘人怀 男 暨南大学 工程院院士 固体力学

8  
 陈洪渊 男 南京大学 中科院院士 分析化学

9  
 葛墨林 男 南开大学 中科院院士 理论物理

10  
 王大中 男 清华大学 中科院院士 核科学技术

11  
 梅良模 男 山东大学 教授 凝聚态物理

12  
 陈凯先 男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科院院士 药物化学

13  
 汪品先 男 同济大学 中科院院士 海洋地质

14  
 李德仁 男 武汉大学 中科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摄影测量与遥感

15  
 郑南宁 男 西安交通大学 工程院院士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6  
 杨 卫 男 浙江大学 中科院院士 固体力学

17  
 管华诗 男 中国海洋大学 工程院院士 药物化学

18  
 侯建国 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院院士 物理化学

19  
 吴常信 男 中国农业大学 中科院院士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20  
 陈德敏 男 重庆大学 教授 技术经济及管理

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

序号 任 职 姓名 性别 单位名称 职称或称号 学科名称

1  主 任 吴常信 男 中国农业大学 中科院院士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2  副主任 钟 掘 女 中南大学 工程院院士 机械工程

3  副主任 陈洪渊 男 南京大学 中科院院士 分析化学

4  副主任 葛墨林 男 南开大学 中科院院士 理论物理

5  副主任 邱贵兴 男 北京协和医学院 工程院院士 外科

6  副主任 涂传诒 男 北京大学 中科院院士 空间物理

7  副主任 郝吉明 男 清华大学 中科院院士 环境工程

8  
 林建华 男 北京大学 教授 无机化学

9  
 张继平 男 北京大学 教授 基础数学

10  
 陈懋章 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程院院士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11  
 宁 滨 男 北京交通大学 教授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12  
 詹启敏 男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教授 医学、肿瘤学

13  
 杨放春 男 北京邮电大学 教授 计算机应用技术

14  
 左 良 男 东北大学 教授 材料学

15  
 刘吉臻 男 华北电力大学 教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6  
 李培根 男 华中科技大学 工程院院士 机械工程

17  
 傅廷栋 男 华中农业大学 工程院院士 作物遗传育种

18  
 丁烈云 男 华中师范大学 教授 管理科学与工程

19  
 邹广田 男 吉林大学 中科院院士 凝聚态物理学

20  
 刘人怀 男 暨南大学 工程院院士 固体力学

21  
 陈发虎 男 兰州大学 教授 自然地理学

22  
 祝世宁 男 南京大学 中科院院士 材料物理与凝聚态物理

23  
 张 荣 男 南京大学 教授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24  
 张 希 男 清华大学 中科院院士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25  
 谢克昌 男 太原理工大学 工程院院士 能源

26  
 姚建铨 男 天津大学 中科院院士 物理电子学、光电子技术

27  
 席酉民 男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企业管理与战略研究

28  
 孙世刚 男 厦门大学 教授 物理化学

29  
 李兰娟 女 浙江大学 工程院院士 内科学

30  
 叶向东 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 基础数学

31  
 缪协兴 男 中国矿业大学 教授 采矿工程

32  
 徐安龙 男 中山大学 教授 免疫学

33  
 陈德敏 男 重庆大学 教授 技术经济及管理

数理学部委员

序号 学部任职 姓名 性别 单位名称 职称或称号 学科名称

1  主 任 邹广田 男 吉林大学 中科院院士 凝聚态物理学

2  常务副主任 张继平 男 北京大学 教授 基础数学

3  副主任 陈良尧 男 复旦大学 教授 光物理

4  副主任 卢天健 男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固体力学

5  副主任 叶向东 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 基础数学

6  
 龚旗煌 男 北京大学 教授 光学

7  
 胡更开 男 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 固体力学

8  
 胡海岩 男 北京理工大学 中科院院士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9  
 陈木法 男 北京师范大学 中科院院士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10  
 彭 龙 男 北京外国语大学 教授 应用数学

11  
 刘益春 男 东北师范大学 教授 凝聚态物理

12  
 陈晓漫 男 复旦大学 教授 基础数学

13  
 王振国 男 国防科技大学 教授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14  
 傅广生 男 河北工业大学 教授 光学工程

15  
 匡乐满 男 湖南师范大学 教授 理论物理

16  
 孙真荣 男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光学

17  
 郭永新 男 辽宁大学 教授 理论物理

18  
 陈国庆 男 内蒙古大学 教授 运筹学

19  
 邢定钰 男 南京大学 中科院院士 理论物理

20  
 葛墨林 男 南开大学 中科院院士 理论物理

21  
 王慧田 男 南开大学 教授 光学

22  
 李 星 男 宁夏大学 教授 应用数学

23  
 王大中 男 清华大学 中科院院士 核科学技术

24  
 薛其坤 男 清华大学 中科院院士 物理

25  
 张天才 男 山西大学 教授 光学

26  
 蒋昌忠 男 武汉大学 教授 物理学

27  
 李玉龙 男 西北工业大学 教授 固体力学

28  
 黄云清 男 湘潭大学 教授 计算数学

29  
 何天淳 男 云南大学 教授 力学

30  
 郭光灿 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院院士 光学

31  
 王孝群 男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凝聚态物理

32  
 王 彪 男 中山大学 教授 复合材料

33  
 杨新民 男 重庆师范大学 教授 运筹学与控制论

化学化工学部委员

序号 学部任职 姓名 性别 单位名称 职称或称号 学科名称

1  主 任 陈洪渊 男 南京大学 中科院院士 分析化学

2  常务副主任 孙世刚 男 厦门大学 教授 物理化学

3  副主任 田 禾 男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应用化学

4  副主任 徐春明 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教授 石油加工

5  副主任 陈 军 男 南开大学 教授 无机化学

6  
 林建华 男 北京大学 教授 无机化学

7  
 刘忠范 男 北京大学 教授 物理化学

8  
 段 雪 男 北京化工大学 中科院院士 应用化学

9  
 邵久书 男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物理化学

10  
 彭孝军 男 大连理工大学 教授 应用化学

11  
 霍贵成 男 东北农业大学 教授 食品科学

12  
 苏忠民 男 东北师范大学 教授 物理化学、无机化学

13  
 付贤智 男 福州大学 工程院院士 物理化学

14  
 来国桥 男 杭州师范大学 教授 高分子化学

15  
 付宏刚 男 黑龙江大学 教授 无机化学

16  
 于建国 男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化学工程

17  
 何鸣元 男 华东师范大学 中科院院士 物理化学

18  
 解孝林 男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19  
 杨光富 男 华中师范大学 教授 有机化学

20  
 杨 柏 男 吉林大学 教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21  
 王 锐 男 兰州大学 教授 化学生物学

22  
 刘 铮 男 清华大学 教授 生物化学工程

23  
 张 希 男 清华大学 中科院院士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24  
 马建中 男 陕西科技大学 教授 皮革化学与工程

25  
 印 杰 男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26  
 李和兴 男 上海师范大学 教授 物理化学

27  
 石 碧 男 四川大学 工程院院士 皮革化学与工程

28  
 王静康 女 天津大学 工程院院士 化学工程

29  
 黄承志 男 西南大学 教授 分析化学

30  
 田中群 男 厦门大学 中科院院士 物理化学

31  
 麻生明 男 浙江大学 中科院院士 有机化学

32  
 刘炯天 男 中国矿业大学 工程院院士 矿物加工工程

33  
 陈小明 男 中山大学 中科院院士 无机化学

34  
 侯建国 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院院士 物理化学

地学与资源学部委员

序号 学部任职 姓名 性别 单位名称 职称或称号 学科名称

1  主 任 涂传诒 男 北京大学 中科院院士 空间物理

2  常务副主任 李清泉 男 武汉大学 教授 摄影测量与遥感

3  副主任 郝吉明 男 清华大学 中科院院士 环境工程

4  副主任 邓 军 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教授 矿物学、矿床学

5  副主任 陈发虎 男 兰州大学 教授 自然地理学

6  
 倪晋仁 男 北京大学 教授 环境工程

7  
 李小文 男 北京师范大学 中科院院士 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

8  
 刘家铎 男 成都理工大学 教授 沉积学

9  
 陈克复 男 华南理工大学 工程院院士 工程力学

10  
 董德明 男 吉林大学 教授 环境科学与工程

11  
 张兴洲 男 吉林大学 教授 构造地质学

12  
 周文斌 男 南昌大学 教授 环境科学

13  
 陈 骏 男 南京大学 教授 地球化学

14  
 高 抒 男 南京大学 教授 海洋地质学

15  
 张全兴 男 南京大学 工程院院士 环境工程

16  
 汪永进 男 南京师范大学 教授 第四纪地质学

17  
 周启星 男 南开大学 教授 环境科学

18  
 侯甬坚 男 陕西师范大学 教授 历史地理学

19  
 时 钟 男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航道与海岸工程

20  
 翦知湣 男 同济大学 教授 海洋地质

21  
 汪品先 男 同济大学 中科院院士 海洋地质

22  
 刘池阳 男 西北大学 教授 矿产普查与勘探

23  
 戴民汉 男 厦门大学 教授 海洋化学

24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男 新疆大学 教授 地理科学

25  
 万 力 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教授 地质工程

26  
 王成善 男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教授 沉积学

27  
 金振民 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科院院士 地质学

28  
 于志刚 男 中国海洋大学 教授 海洋化学

29  
 李曙光 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院院士 地球化学

30  
 曹代勇 男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教授 矿产普查与勘探

31  
 郝 芳 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教授 矿产普查与勘探

生物与医学学部委员

序号 学部任职 姓名 性别 单位名称 职称或称号 学科名称

1  主 任 李兰娟 女 浙江大学 工程院院士 内科学

2  常务副主任 魏于全 男 四川大学 中科院院士 肿瘤学

3  副主任 施一公 男 清华大学 教授 生物物理学

4  副主任 柯 杨 女 北京大学 教授 细胞、分子生物学

5  副主任 詹启敏 男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教授 医学、肿瘤学

6  副主任 王庆国 男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中医临床基础

7  
 饶 毅 男 北京大学 教授 神经生物学

8  
 丁 洁 女 北京大学 教授 儿科学

9  
 黄晓军 男 北京大学 教授 血液病学

10  
 董 奇 男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认知神经科学

11  
 邱贵兴 男 北京协和医学院 工程院院士 外科

12  
 陈 杰 男 北京协和医学院 教授 病理学

13  
 高思华 男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中医基础理论

14  
 曹雪涛 男 第二军医大学 工程院院士 免疫学

15  
 吴玉章 男 第三军医大学 教授 免疫学

16  
 陈志南 男 第四军医大学 工程院院士  病原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17  
 谢 维 男 东南大学 教授 遗传学

18  
 金 力 男 复旦大学 教授 遗传学

19  
 杨雄里 男 复旦大学 中科院院士 神经生物学

20  
 徐志伟 男 广州中医药大学 教授 中医学

21  
 杨宝峰 男 哈尔滨医科大学 工程院院士 药理学

22  
 王建枝 女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病理学与病理生物学

23  
 姜 勇 男 南方医科大学 教授 病理学与病理生物学

24  
 格日力 男 青海大学 教授 临床医学

25  
 张宗明 男 清华大学 教授 外科学

26  
 吴清玉 男 清华大学 教授 心血管外科

27  
 张 运 男 山东大学 工程院院士 内科学

28  
 徐学敏 女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生物医学工程

29  
 陈凯先 男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科院院士 药物化学

30  
 凌 锋 女 首都医科大学 教授 神经外科

31  
 王晓民 男 首都医科大学 教授 神经生物学

32  
 阮长耿 男 苏州大学 工程院院士 生物学(血液学)

33  
 郝希山 男 天津医科大学 工程院院士 临床医学

34  
 张伯礼 男 天津中医药大学 工程院院士 中医内科

35  
 裴 钢 男 同济大学 中科院院士 分子生物学

36  
 舒红兵 男 武汉大学 教授 细胞生物学、免疫学

37  
 施蕴渝 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科院院士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38  
 吴晓明 男 中国药科大学 教授 药物化学

39  
 高兴华 男 中国医科大学 教授 皮肤性病学

40  
 刘 良 男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 基础医学

41  
 张灼华 男 中南大学 教授 细胞生物学

42  
 曾益新 男 中山大学 中科院院士 肿瘤学

43  
 雷 寒 男 重庆医科大学 教授 内科学

农林学部委员

序号 学部任职 姓名 性别 单位名称 职称或称号 学科名称

1  主 任 傅廷栋 男 华中农业大学 工程院院士 作物遗传育种

2  常务副主任 尹伟伦 男 北京林业大学 工程院院士 植物学、森林培育学

3  副主任 徐安龙 男 中山大学 教授 免疫学

4  副主任 张福锁 男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植物营养

5  副主任 吴普特 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授 农业水土工程

6  
 张启翔 男 北京林业大学 教授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7  
 张大勇 男 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 生态学

8  
 杨传平 男 东北林业大学 教授 林木遗传育种

9  
 郑金贵 男 福建农林大学 教授 作物遗传育种

10  
 马 红 男 复旦大学 教授 植物学

11  
 唐纪良 男 广西大学 教授 微生物学

12  
 宋宝安 男 贵州大学 教授 农药学

13  
 宋纯鹏 男 河南大学 教授 植物学

14  
 熊兴耀 男 湖南农业大学 教授 园艺学

15  
 夏立秋 男 湖南师范大学 教授 微生物学

16  
 邓秀新 男 华中农业大学 工程院院士 果树学

17  
 金征宇 男 江南大学 教授 食品科学与工程

18  
 安黎哲 男 兰州大学 教授 植物学

19  
 杨 劼 女 内蒙古大学 教授 生态学

20  
 谢明勇 男 南昌大学 教授 食品科学

21  
 沈其荣 男 南京农业大学 教授 植物营养学

22  
 于振文 男 山东农业大学 工程院院士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23  
 向本春 男 石河子大学 教授 植物病理学

24  
 任 东 男 首都师范大学 研究员 动物学

25  
 荣廷昭 男 四川农业大学 工程院院士 作物遗传育种

26  
 唐 明 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教授 微生物学

27  
 周常勇 男 西南大学 研究员 植物保护

28  
 廉振民 男 延安大学 教授 动物学

29  
 朱有勇 男 云南农业大学 教授 植物保护

30  
 董双林 男 中国海洋大学 教授 水产养殖

31  
 管华诗 男 中国海洋大学 工程院院士 药物化学

32  
 吴常信 男 中国农业大学 中科院院士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33  
 武维华 男 中国农业大学 中科院院士 植物科学

34  
 高旺盛 男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作物栽培与耕作

35  
 冯金朝 男 中央民族大学 教授 生态学

信息学部委员

序号 学部任职 姓名 性别 单位名称 职称或称号 学科名称

1  主 任 李衍达 男 清华大学 中科院院士 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

2  常务副主任 杨放春 男 北京邮电大学 教授 计算机应用技术

3  副主任 张文军 男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通信与信息系统

4  副主任 吴朝晖 男 浙江大学 教授 计算机应用

5  副主任 骆清铭 男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

6  
 查红彬 男 北京大学 教授 智能科学技术

7  
 梅 宏 男 北京大学 教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8  
 侯义斌 男 北京工业大学 教授 计算机科学技术

9  
 张 军 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通信与信息系统

10  
 怀进鹏 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科院院士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1  
 李学伟 男 北京交通大学 教授 计算机应用技术

12  
 王 越 男 北京理工大学 中科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信息安全与对抗

13  
 王涌天 男 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 光学工程

14  
 孟洛明 男 北京邮电大学 教授 通信与信息系统

15  
 张 平 男 北京邮电大学 教授 电路与系统

16  
 杨晓波 男 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电路与系统

17  
 杨建宇 男 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信号与信息处理

18  
 柴天佑 男 东北大学 工程院院士 控制理论与工程

19  
 侯晓远 男 复旦大学 教授 凝聚态物理

20  
 王威琪 男 复旦大学 工程院院士 医学电子学

21  
 庄钊文 男 国防科技大学 教授 信息与通信工程

22  
 廖湘科 男 国防科技大学 研究员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23  
 段广仁 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导航、制导与控制

24  
 何积丰 男 华东师范大学 中科院院士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25  
 张 凌 男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计算机应用技术

26  
 邢 达 男 华南师范大学 教授 光学

27  
 金 海 男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计算机系统结构

28  
 吕 建 男 南京大学 教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29  
 聂秋华 男 宁波大学 教授 通信与信息系统

30  
 汪 敏 男 上海大学 教授 通信与信息系统

31  
 庄松林 男 上海理工大学 工程院院士 光学工程

32  
 马福昌 男 太原理工大学 教授 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

33  
 姚建铨 男 天津大学 中科院院士 物理电子学、光电子技术

34  
 徐可欣 男 天津大学 教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35  
 何炎祥 男 武汉大学 教授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36  
 管晓宏 男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系统工程

37  
 郑南宁 男 西安交通大学 工程院院士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38  
 乔学光 男 西北大学 教授 光学

39  
 范平志 男 西南交通大学 教授 通信与信息系统

40  
 苏志武 男 中国传媒大学 教授 通信与信息系统

41  
 杜小勇 男 中国人民大学 教授 计算机应用

材料学部委员

序号 学部任职 姓名 性别 单位名称 职称或称号 学科名称

1  主 任 祝世宁 男 南京大学 中科院院士 材料物理与凝聚态物理

2  常务副主任 左 良 男 东北大学 教授 材料学

3  副主任 邱冠周 男 中南大学 教授 矿物加工工程

4  副主任 南策文 男 清华大学 教授 材料学

5  副主任 魏炳波 男 西北工业大学 教授 材料物理与化学

6  
 严纯华 男 北京大学 教授 化学

7  
 左 禹 男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材料学

8  
 杨万泰 男 北京化工大学 教授 材料合成与改性

9  
 谢建新 男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材料加工工程

10  
 曲选辉 男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材料学

11  
 左铁镛 男 北京工业大学 工程院院士 材料学

12  
 薛向欣 男 东北大学 教授 钢铁冶金

13  
 王国栋 男 东北大学 工程院院士 材料加工工程

14  
 冯吉才 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材料加工工程

15  
 李建保 男 海南大学 教授 材料学

16  
 童 真 男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材料学

17  
 王迎军 女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材料学

18  
 蒋 青 男 吉林大学 教授 材料学

19  
 周 荣 男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  
 范守善 男 清华大学 中科院院士 凝聚态物理

21  
 赵国群 男 山东大学 教授 材料加工工程

22  
 王克明 男 山东大学 中科院院士 凝聚态物理

23  
 梅良模 男 山东大学 教授 凝聚态物理

24  
 雷啸霖 男 上海交通大学 中科院院士 材料、凝聚态物理

25  
 李荣德 男 沈阳工业大学 教授 材料加工工程

26  
 王玉忠 男 四川大学 教授 材料学

27  
 张兴栋 男 四川大学 工程院院士 生物医学工程

28  
 姜德生 男 武汉理工大学 工程院院士 光学

29  
 乔冠军 男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材料学

30  
 李贺军 男 西北工业大学 教授 材料学

31  
 田永君 男 燕山大学 教授 材料物理与化学

32  
 郑 强 男 浙江大学 教授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33  
 于良民 男 中国海洋大学 教授 精细化学工程

34  
 陈初升 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 材料学

35  
 熊 翔 男 中南大学 研究员 材料学

能源与土木建筑水利学部委员

序号 学部任职 姓名 性别 单位名称 职称或称号 学科名称

1  主 任 陈懋章 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工程院院士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2  常务副主任 宁 滨 男 北京交通大学 教授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3  副主任 苏 明 男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动力机械及工程

4  副主任 孔宪京 男 大连理工大学 教授 水工结构

5  副主任 缪协兴 男 中国矿业大学 教授 采矿工程

6  
 欧进萍 男 大连理工大学 工程院院士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7  
 周福霖 男 广州大学 工程院院士 结构工程

8  
 谈和平 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工程热物理

9  
 谢礼立 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程院院士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

10  
 刘汉龙 男 河海大学 教授 岩土工程

11  
 吴中如 男 河海大学 工程院院士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12  
 赵跃宇 男 湖南大学 教授 一般力学、桥梁工程

13  
 何益斌 男 湖南大学 教授 结构工程

14  
 杨勇平 男 华北电力大学 教授 热能工程

15  
 周绪红 男 兰州大学 教授 结构工程

16  
 姜培学 男 清华大学 教授 工程热物理

17  
 许唯临 男 四川大学 教授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18  
 谢克昌 男 太原理工大学 工程院院士  能源

19  
 钟登华 男 天津大学 工程院院士 水利水电工程

20  
 陈以一 男 同济大学 教授 结构工程

21  
 李义天 男 武汉大学 教授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22  
 黄佐华 男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动力机械及工程

23  
 罗平亚 男 西南石油大学 工程院院士 油气田井工程

24  
 骆仲泱 男 浙江大学 教授 工程热物理

25  
 陈云敏 男 浙江大学 教授 岩土工程

26  
 高丹盈 男 郑州大学 教授 结构工程

27  
 彭苏萍 男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工程院院士 地质工程

28  
 查 明 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教授 矿产普查与勘探

29  
 余志武 男 中南大学 教授 结构工程

30  
 潘公凯 男 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 土建建筑工程设计

31  
 李百战 男 重庆大学 教授 建筑环境

机电与运载学部委员

序号 学部任职 姓名 性别 单位名称 职称或称号 学科名称

1  主 任 李培根 男 华中科技大学 工程院院士 机械工程

2  常务副主任 刘吉臻 男 华北电力大学 教授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3  副主任 张广军 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精密仪器及机械

4  副主任 赵 继 男 吉林大学 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5  副主任 曹一家 男 湖南大学 教授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6  
 王群京 男 安徽大学 教授 电机与电器

7  
 李存标 男 北京大学 教授 流体力学

8  
 蔡国飙 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9  
 吴爱祥 男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采矿工程

10  
 项昌乐 男 北京理工大学 教授 车辆工程

11  
 沙爱民 男 长安大学 教授 道路与铁道工程

12  
 王祖温 男 大连海事大学 教授 机械电子工程

13  
 易 红 男 东南大学 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14  
 徐玉如 男 哈尔滨工程大学 工程院院士 船舶与海洋工程

15  
 王树国 男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教授 机械电子

16  
 赵 韩 男 合肥工业大学 教授 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

17  
 涂善东 男 华东理工大学 教授 化工过程机械

18  
 程时杰 男 华中科技大学 中科院院士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19  
 王红卫 男 华中科技大学 教授 系统工程

20  
 范多旺 男 兰州交通大学 教授 自动控制技术

21  
 朱 荻 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22  
 王晓锋 男 南京理工大学 教授 机械电子工程

23  
 王玉明 男 清华大学 工程院院士 流体机械

24  
 尤 政 男 清华大学 教授 仪器科学与技术

25  
 柳百成 男 清华大学 工程院院士 材料加工工程

26  
 余卓平 男 同济大学 教授 车辆工程

27  
 李同保 男 同济大学 工程院院士 光学计量测试

28  
 孔建益 男 武汉科技大学 教授 机械设计

29  
 段宝岩 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电子机械

30  
 王建华 男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电机与电器

31  
 卢秉恒 男 西安交通大学 工程院院士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32  
 陈春阳 男 西南交通大学 教授 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33  
 葛世荣 男 中国矿业大学 教授 机械设计及理论

34  
 韩鲁佳 女 中国农业大学 教授 农业机械化工程

35  
 张来斌 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教授 机械工程

36  
 钟 掘 女 中南大学 工程院院士 机械工程

37  
 孙才新 男 重庆大学 工程院院士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管理学部委员

序号 学部任职 姓名 性别 单位名称 职称或称号 学科名称

1 主 任 刘人怀 男 暨南大学 工程院院士 固体力学

2 常务副主任 席酉民 男 西安交通大学 教授 企业管理与战略研究

3 副主任 刘 亚 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教授 金融学

4 副主任 丁烈云 男 华中师范大学 教授 管理科学与工程

5 副主任 郭广生 男 北京市教委 教授 应用化学、高等教育学

6 
 张 群 男 北京科技大学 教授 冶金经济管理

7 
 徐明稚 男 东华大学 教授 企业管理

8 
 郝 模 男 复旦大学 教授 公共管理

9 
 罗远芳 女 广东省教育厅 教授 材料学

10 
 哈明虎 男 河北大学 教授 管理科学与工程

11 
 辛宝忠 男 黑龙江省教育厅 教授 管理

12 
 申纪云 男 湖南省教育厅 研究员 教育经济与管理

13 
 张泰城 男 井冈山大学 教授 区域经济学

14 
 李维安 男 南开大学 教授 企业管理

15 
 苏 竣 男 清华大学 教授 公共管理

16 
 刘念才 男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高等教育学

17 
 王 奇 男 上海市教委 教授 无线电物理

18 
 荆洪阳 男 天津市教委 教授 材料加工工程

19 
 朱恪孝 男 西北大学 教授 公共经济学

20 
 房灵敏 男 西藏大学 教授 管理科学与工程

21 
 金柄珉 男 延边大学 教授 亚非语言文学

22 
 杨 卫 男 浙江大学 中科院院士 工程力学

23 
 陈 劲 男 浙江大学 教授 管理学

24 
 张中华 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教授 国民经济学

25 
 邱 东 男 中央财经大学 教授 统计学

26 
 牟延林 男 重庆市教委 教授 法学理论

27 
 陈德敏 男 重庆大学 教授 技术经济及管理

教育部科技委-章程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章程

(2009年度教育部科技委全会暨科技委换届大会2009年12月24日修订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加强高等学校与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和相关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促使高等学校在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特设立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教育部科技委)。

第二条 教育部科技委是教育部指导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高级咨询机构,是国家和教育部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为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社会的科技工作提供服务。

第三条 教育部科技委的主要任务是:

(一)对高等学校在科学技术工作中贯彻中央关于经济、科技、教育方面的重大决定以及拟议中的有关方针、政策进行研究,提出建议。

(二)对国内外科学技术、教育及经济、社会发展动向和趋势进行战略研究,对我国和我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与规划提供咨询,对科学技术事业发展政策的制定与重大措施的实施提出咨询建议。

(三)受教育部委托,代表教育部参与有关制定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重大措施等活动;对科研基地、重大科研项目、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及科研成果等进行评审和评估,并提交评议报告。

(四)促进高等学校在承担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任务方面的校际协作,以及与科研机构、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促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交流,促进高等学校在国防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对我国科技人才的培养和高等学校教学、科研队伍建设以及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建议。推动有关方面创造条 件,以利于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六)弘扬科学精神,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促进高等学校学术活动的健康发展。

(七)完成教育部交办的其他工作。第二章组织体制

第四条教育部科技委实行聘任制和任期制,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若干名。设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2名;秘书长在主任委员领导下,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

第五条 科技委委员主要由教育部从高等学校中选聘政治立场坚定、学术水平高、学风严谨、办事公正、视野开阔并且积极参加科技委活动的专家组成;另从海外和其他部门、行业选聘部分专家。每届任期4年,原则上不超过两届,每届新委员人数一般不少于二分之一。科技委委员原则上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年龄不超过75岁,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委员不受届数与年龄限制。科技委委员人数100人左右。

第六条 教育部科技委内设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和若干学部,并依托高校建设若干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学部和战略研究基地依据相关章程、规定开展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可设立常设或者非常设的跨学科综合性专门小组,开展专项研究工作。

第七条教育部科技委在教育部科技司内设立专门的日常组织协调与办事机构。第三章科技委活动

第八条教育部科技委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审议年度工作报告,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决定重大事项。每季度召开一次主任办公会议。

第九条教育部科技委设立战略研究指导委员会,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组织指导重大战略研究。

第十条教育部科技委设立学风建设委员会,指导和推进全国高等学校的学风建设。

第十一条 教育部科技委设立若干学部。学部既是战略研究平台,也是学术交流平台。通过每年的学部全体会议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部以及学部委员的作用。

第十二条 教育部科技委依托有关高校建立一批战略研究基地。战略研究基地是组织开展高水平战略研究、政策咨询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科研实体。第四章财务管理

第十三条教育部科技委经费由教育部预算单列,用于专项研究和日常办公。教育部科技委经费使用严格按照国家财务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教育部科技委内设机构经费原则上由科技委提供,接受科技委和挂靠单位审计监督。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 教育部根据工作需要可设立其他管理办法。

第十六条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教育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5 10: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