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华地参 |
释义 | 简介中华地参,又名地参、虫草参、银条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菜药兼用。因中国独有,此定义的提出人为中国地参种植开发第一人葛记新老师,全国30家农业期刊均有报道。地参春夏采其嫩茎叶、炒食、凉拌、做汤,主要食用晚 秋以后采挖出的洁白脆嫩的环形肉质参(因形状、营养与人参媲美,故名地参),炒食、做汤、油炸、做酱菜,口感好,堪称蔬菜珍品。它全身都是宝,地上部分的茎叶作为蔬菜食用,一年能收割数茬,晒干后为常用中药(泽兰),具有降血脂、通九窍、利关节、养气血等功能。地下部分为植物的核心,不但能作为蔬菜食用,晒干后入药,功能与冬虫夏草相当。地参作为蔬菜,适合大众口味,保健功能明显。经现代医学研究考证:经常食用地参可预防恶性肿瘤的发生。它是一种多用途的保健蔬菜,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蕴含巨大商机。 特征特性地参株高80—100cm,叶互生,花期7—9月份,花簇生于叶腋处,成轮状聚散花序,小花、唇形、白色,果期9~10月份。环形果,参状、洁白色,每百克含蛋白质4.3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9克、胡萝卜素6.33毫克、VB1,0.04毫克,VB2,O.25毫克、Vc7毫克、钙297毫克、磷62毫克、铁4.4毫克,还含有挥发油、鞣酸、酚类、氨基酸、半乳糖等多种成分。 繁殖方法将种参截成5cm长的小段,(最好整参繁殖)北方于3—5月份栽植,南方地区四季即可栽植。也可整参繁殖。按行株距50cm、株距40cm、深度8cm定植,裁后10天出苗。幼苗期及时松土,除草。苗高10cm时追肥一次,在生长过程中如遇干旱及时浇水,在我处种植几年,未发现病害。 适应性地参适应性广,喜阴、耐湿、耐寒、不怕瘠薄,生命力极强,无论田间、地头、庭院、河边、树林行间均可种植。 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地参当年春、夏栽植,晚秋收获地下果实2000公斤(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多年),目前,亩效益为2000公斤×20元/公斤=4万元,作为种源,收入更高。将来普及后2000公斤×4元/公斤=8000元;地上部分晒干作为常用中药泽兰出售,仅茎叶收入超过种植玉米、小麦。大规模种植,产品小包装可进入各大超市或办个绿色食品加工厂或做酱菜,效益非常可观。全球无公害蔬菜畅销,需求量日益增大,而地参易栽植、全生育期无需施药,适口性好,保健功能明显,消费群体广泛,用途广、市场需求量大,易达到有机食品标准,投资少、效益高、生产规模灵活,适合大面积种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