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怎么样 |
释义 | 《中国怎么样》试图展现驻华外国记者在中国从事深度报道的经验、技巧和框架,以深度访谈的文本,向包括政府官员、专业记者和普通百姓在内的“公众”,提供一份有助于我们理解外国媒体的读本。 摘要: 塑造国家形象、传播中国声音,这不仅是政府面临的挑战,也是公民承担的责任。如果能够多一份理性、少一点冲动,多一些专业知识、少一点民族情绪,多一点冷静务实的心态、少一些不切实际的完美期待,我们或许能对所谓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理论多些理性思考。 基本信息这是海外视角中的中国现象访谈录。西方对中国的印象,从“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妖魔论”到“中国机遇论”、“中国发展论”,明显呈现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否定到肯定的轨迹。驻华记者因其成长的文化及语言背景与中国文化及语言背景相冲突,无可避免地带着意识形态偏见来解读中国,而又因为他们长驻中国,是中国人与中国文化最直接的旁观者与描述者,改变世界的眼光,从他们开始。 《中国怎么样》 文前境外记者是指国外或境外媒体机构派驻中国大陆的记者。这些境外记者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当中国发生一些重大事件(如奥运会)时,临时派来中国的记者,被称为“伞投式记者”;一类是常驻在中国本土的境外记者。伞投式记者对中国的了解程度一般相对较低,多数可能不会说中文。但常驻境外记者则不同,多数懂中文,且一般都来过中国,熟悉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情况,还有较多的社会关系,活动力强,活动范围广,消息灵通;他们会非常重视采访实效,为了及时发出新闻,希望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不满足于一般性的采访和参观;他们一般政治上很敏感,既会客观报道中国情况和中国内外政策,也会渲染我国存在的问题,尤其突出我国人权、自由、民主等问题。 作者简介张志安,浙江安吉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传播学博士,院长助理。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秘书长,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及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新闻生产社会学、深度报道、国际传播等。曾主编或主撰出版《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2007)、《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2006)、《媒介败局:中外问题媒介案例分析》(2006)、《媒介营销案例分析》(2004)、《媒介资本市场案例分析》(2004)等多本著作,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新闻生产与社会控制的张力呈现:《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个案研究》、《深度报道从业者职业意识特征研究》、《三十年深度报道实践轨迹回望与专业反思》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序:境外记者在中国 对外国媒体的期待应该更现实点——CNN驻北京分社社长吉米(Jaime A.FlorCruz)访谈 尽量站在中间的立场——路透社中国首席记者林洗耀(Benjamin Lim)访谈 我感兴趣于中国现实中的张力——《华盛顿邮报》驻北京记者Edward Cody访谈 用阿拉伯的眼睛看中国 ——半岛电视台北京分社社长伊扎特·舍赫鲁尔访谈 神秘的中国适合写侦探小说——《金融时报》北京分社社长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访谈 中国的故事在于变化与运动——英国《卫报》北京社社长华衷(John Watts)访谈 有意思的中国故事很难写——日本共同社驻中国记者盐泽英一访谈 不喜欢从慕尼黑来判断中国的感觉——《南德意志报》驻华首席记者包克(Von Henrik Bork)访谈 以理解的心态去看待中国——新加坡《联合早报》北京首席特派员叶鹏飞访谈 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越南通讯社北京分社社长阮春正访谈 好记者应该尽量地接近公正——《纽约13报》亚洲部负责人葛根(Edward A.Gargan)访谈 给所有当事人说话的机会——路透社北京分社高级记者储百亮(Chris Buckley)访谈 寻找使人们生活得更好的故事——《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驻京记者付毕德(Peter Ford)访谈 以话筒作笔描摹万象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驻中国记者孔安(Anthony Kuhn)访谈 无所谓新闻正负,只在乎报道真实——英国电视第四频道驻京记者林夕(Lindsey Hilsum)访谈 后记 文摘2000年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先生在上海入职国际性的商业报纸《金融时报》,2005年被任命为该报设在北京的驻中国分社社长,2008年5月任期结束。他还为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先驱论坛报》以及《远东经济评论》撰写文章和新闻稿件。马利德先生对中国的报道受到了广泛的好评,2008年亚洲出版业协会授予其最佳评论及书面意见奖。他还因中国政治的系列特写报道广受赞誉。 访谈实录 访谈时间:2008年1月28日下午 要看到经济数字背后的力量博弈 问:您来中国做报道有多久了? 答:有7年半了。其中,在上海待了4年半,然后在北京待了3年,直到现在。《金融时报》在上海、北京、香港三地有办事处,其中香港办事处比较大,报道广州等地的新闻。 问:如果请您简要描绘下中国给您的印象,会是怎样的? 答:中国既有序又无序,如同两者的混合,具有强大的能量,有着很多的不确定。经济处于迅速的变化发展中,而且经济比政治更为自由,我简直很难想象20年后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问:其他方面呢?比如环境、文化及社会状况等。 答:中国文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人有一种“悠久”的概念,不仅体现在历史朝代悠久,也体现在中国语言里面很多的类似表达。 中国文化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化历史悠久,中国人吃苦耐劳、性格坚韧,很有进取心,总是很努力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此外,中国发展得非常快,稍不留神就会跟不上发展节奏。如果不对中国发展时刻关注的话,你就无从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就是说,要跟上中国的发展速度挺难的。还有,我的两个孩子都是在中国出生的,我认为中国很适合小孩生活,中国人都喜欢小孩,这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神秘的中国适合写侦探小说:《金融时报》北京分社社长马利德(Richard McGregor)访谈) 文章后记由于中西方在政治制度、文化特征、媒介环境、新闻价值观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彼此在交流中始终存在鸿沟和隔膜,甚至经常产生矛盾和冲突。与此相呼应,中西方媒体在对他国进行报道时,也往往容易失之准确、全面与客观。尽管无法“心连心”,但是可以“手拉手”。要想拉手,就必须对西方媒体多些了解,在知晓和理解对方的基础上,方能换位思考,并懂得如何跟其打交道。 对于不断在世界舞台上崛起的中华民族,如何对外说明中国、塑造积极的国际形象,已然成为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考验和命题。在“一个世界、多种声音”的全球舆论格局中,只有尊重真相、把握规律、开放透明才能赢得公信力和话语权。从2008年西藏“3·14”事件到2009年的新疆“7·5”事件,政府在对外传播的理念和策略上大为改观和进步。 笔者撰写本书,目的有二:一、满足学者的研究旨趣。作为笔者“深度报道系列访谈”的第三本(前两册为《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本书试图展现驻华外国记者在中国从事深度报道的经验、技巧和框架,坚持笔者“新闻生产社会学”的研究路径,从生产者、生产过程的角度来辨析影响外国记者报道中国的复杂因素,由此丰富以往过多侧重文本解读、框架分析的相关研究成果。二、尽一份公民义务。以深度访谈这种相对生动、不那么学究化的文本,向包括政府官员、专业记者和普通百姓在内的“公众”,提供一份有助于我们理解外国媒体的读本。塑造国家形象、传播中国声音,这不仅是政府面临的挑战,也是公民承担的责任。如果能够多一份理性、少一点冲动,多一些专业知识、少一点民族情绪,多一点冷静务实的心态、少一些不切实际的完美期待,我们或许能对所谓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理论多些理性思考。 书评作为外国记者,他们必须批评。如果我老板来了,我说我非常喜欢这里,他就会想:“是不是这小子以后该写的不敢写了?马上把他调走。”这个价值观是不一样的。——路透社中国首席记者 林耀(BenjaminLim) 西方媒体和日本媒体的关注点肯定不一样。西方国家更注重民主、人权问题。如果日本记者写很多关于人权的报道,稿子的刊登率不会很高。——日本共同社驻中国记者 盐泽英 每个国家都有负面的消息,但我们不关注这些,也不报道。我们报道的都是中国的好处,特别是我们可以借鉴的东西,值得学习的东西。——越南通讯社北京分社社长 阮春正 到目前,半岛电视台不允许使用“恐怖主义”这个概念。因为到目前为止,整个国际社会包括联合国在内也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定义-什么叫“恐怖主义”。——半岛电视台北京分社社长 伊扎特 在这里做新闻,会有各种限制,但我并不害怕,、我在其他国家,曾经挨打,曾经被遣返,也曾经进过监狱,而在中国远没有那么危险——英国电视第四频道驻京记者 林夕(LindscyIIilsum) 中国是一幅马赛克,我们只能一片片地把它贴出来。——CNN驻北京分社社 长吉米(JajllleA.FloFCruz)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