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白藤江之战 |
释义 | 938年白藤江之战938年白藤江之战(越语:Trận Bạch Đằng,938/阵白藤,938)指的是938年中国南汉政权与交州静海地区的战争,因发生在白藤江而得名。 起因930年,南汉君主刘龑派李守鄘、梁克贞讨伐交趾,擒静海节度使曲承美而归。但不久曲氏的部将杨廷艺就驱逐了南汉军队,自称静海节度使。937年,杨廷艺为牙将矫公羡所杀。938年,杨廷艺的女婿吴权在爱州(今清化)起兵,反对矫公羡。矫公羡见吴权势力强大,于是向南汉求救。刘龑早已有吞并交趾的野心,趁机任命儿子刘弘操为静海节度使,封交王,以支援矫公羡的名义,率水军出兵交趾。刘岩自己则屯兵海门(今广西省博白县),为刘弘操的后应。南汉崇文使萧益认为此节气多雨且又道路难行,劝谏刘龑暂时放慢进兵的速度,多用乡导带路。但刘龑不听,仍命令刘弘操率水军进兵,从海口(下龙湾)进入白藤江。 经过此时,吴权已经攻破大罗城(Cổ Loa),杀死矫公羡。在得知南汉军队到达白藤江之后,命令手下的军士砍伐树木,制造木桩,并在木桩顶端包上锋利的铁皮。吴权将这些木桩插在白藤江入海处的险要的江心里,同时在河岸一带设下伏兵。 白藤江江水因涨潮而上升,淹没了这些木桩。吴权当即命令部下率水军向南汉军挑战。南汉水军向前攻击,吴军佯败而退。刘弘操果然命令南汉军追击,到达了吴军的埋伏地点。败退的吴军返回死战。不久以后,江水退潮,江水下面的木桩全部暴露了出来。许多南汉的大船被刺穿了底部,相继纷纷沉没,不少士兵也溺水身亡。吴权的伏兵四起,趁机驾小船袭击南汉军,与之展开白刃战。南汉军大败,损失过半,主将刘弘操阵亡。 在得知刘弘操阵亡后,南汉君主刘龑恸哭,率残部回国。 战后吴权击败南汉军后,在939年称王,建立吴朝,都城古螺(Cổ Loa)。从此以后,南汉不再南下攻打交趾,而越南至此也正式从中国独立。 981年白藤江之战981年白藤江之战(越:Trận Bạch Đằng 981)亦称981年宋越战争(越:Chiến tranh Tống-Việt,981)指的是981年中国北宋与越南前黎朝之间的战争。因其交战地点位于今越南北部的白藤江而得名。 起因979年,越南丁朝宫廷发生内讧,原太子、南越王丁琏杀死太子丁项郎。不久宦官杜释发动宫廷政变,杀死了丁部领和丁琏。阮匐、黎桓等人又杀死杜释,扶立丁璇即位。随后黎桓执掌政权,镇压阮匐等反对势力。占城乘机进攻丁朝首都华闾。 980年,宋朝知邕州太常博士侯仁宝上奏宋太宗,请求趁丁朝内乱之机南下讨伐。宋太宗任命侯仁宝为交州陆路水路转运使;任命兰陵团练使孙全兴、漆作使郝守俊、鞍辔库使陈钦祚、左监门将军崔亮为兵马都部署;宁州刺史刘澄、军器库副使贾湜、供奉官阁门祗候王僎为兵马都部署,伺机进攻丁朝。 丁朝太后杨云娥得知宋朝调兵遣将将要南下,令黎桓整备兵马。黎桓为心腹部将范巨备所拥戴,在军中自称皇帝,建立前黎朝;废丁璇为卫王。 经过宋太宗得知黎桓篡位,以扶立丁璇复位为名义,下令侯仁宝率陆军出邕州,刘澄率水军出广州,立即发兵讨伐黎桓,试图水陆夹击。宋太宗同时还向黎桓发出国书,斥责其篡夺丁朝皇位之事。黎桓派牙将江巨望假冒丁璇的使者出使宋朝,要求加封节度行军司马。宋太宗察觉到这是黎桓的缓兵之计,一面令宋军继续进兵;一面遣使赴黎桓处,要求黎桓或是交出丁璇母子,或是入朝受封。但黎桓不予理会。 980年,宋朝陆军侯仁宝、孙全兴部到达谅山,陈钦祚部到达西结,打败数万黎军,杀死二千余人。水军则由刘澄率领,到达白藤江。黎桓命令在白藤江里打下许多木桩,阻拦宋军的战船。次年春,宋军在白藤江打败黎军,斩首千余人,俘虏战船二百余艘。侯仁宝率军先行,孙全兴部停留在花步地区七十天等候刘澄的水军。侯仁宝多次派人催促,但依旧滞留不前。刘澄军到来后,两军方才合兵前进,由水路至多罗村。黎桓引兵退至支棱江,遣使向侯仁宝献诈降书。侯仁宝中计,不以为备。于是黎桓夜袭宋军军营,击溃宋军,侯仁宝战死。陈钦祚得知侯仁宝已战败身亡,率军撤退,遭黎桓追击,大败。 战后转运使许仲宣向宋太宗上奏此事,宋太宗下令撤军回国。不久,宋太宗下诏惩治相关将领。刘澄忧惊病死,贾湜、王僎二人在邕州被处死。孙全兴被押赴汴京斩首,其他将领都遭惩处。阵亡的侯仁宝则被追赠工部侍郎的官爵。 黎桓在宋军退兵之后,试图与宋朝重新修好外交关系。983年,黎桓遣使向宋朝朝贡,遣还俘虏,上表谢罪。986年,又遣牙校张绍冯、阮伯簪等朝贡,并要求宋朝承认其在越南的统治地位。宋朝最终于987年承认了黎桓的统治地位。 1288年白藤江之战1288年白藤江之战(越:Trận Bạch Đằng,1288)指的是元朝军队与越南陈朝于1288年发生的战役,因该役以白藤江为战场而得名。这场战役是元越战争的一部分。 元朝的入侵元朝两次讨伐越南陈朝,均遭失败。于是忽必烈决定策划第三次入侵。1287年,忽必烈立越南宗室陈益稷为安南国王,命令镇南王脱欢为统帅,尚书省奥鲁赤、平章事乌马儿等调兵五十万攻打越南。同时命张文虎负责粮草的接应。元朝陆军由脱欢率领,从东道女儿关进入越南;水军由乌马儿率领,经玉山、双门、安邦口,击败越南守军,入侵越南。在初期,元军一路势如破竹,进入越南北部,以万劫为根据地。元将乌马儿又攻打云屯,越将陈庆余初战失利,遭陈仁宗的责备。但随后又遇上了张文虎的粮船。两军交战,虽然损失相当,但陈庆余仍旧洗劫了张文虎的部分粮船。为避免更多粮草被劫,张文虎下令凿沉一些粮船,撤回琼州。 白藤江之战1288年,元朝占领了升龙,但由于越南军民的反抗,元军在军事上没有多大进展。由于粮草接应不及时,且天气酷热,脱欢与部将商议,焚毁升龙,决定撤军回国。以乌马儿等人率水军沿白藤江撤军,脱欢自己则沿谅山撤退回国。 陈军主帅陈国峻得知元军即将撤退,下令在白藤江中插下削尖的木桩,以待元军的进入;并在周围埋下了伏兵。陈国峻派一队战船袭击乌马儿的水军,随后假装败退,引诱乌马儿的水军进入陈军的埋伏阵地。乌马儿到达设伏区时,许多战船被木桩撞沉。埋伏的陈军趁机将点燃的木材掷向元军大船上,同时驾小舟袭击元军。陈仁宗也率军前来增援陈军。在陈军的袭击下,元水军大败,全军覆没,乌马儿等人被俘。 备考在元越战争中,元、越双方都宣称自己在战争中取得大量胜仗。《元史》中没有关于白藤江战役的记载;《新元史》则有记载元朝水军在撤退时遭到陈军的伏击,全军覆没,但没有提到战场的位置。白藤江为战场,是根据《大越史记全书》的记载得知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