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光系统 |
释义 | 简介光系统(photosystem) 进行光吸收的功能单位称为光系统, 是由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脂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每一个光系统含有两个主要成分∶捕光复合物(light -harvesting complex)和光反应中心复合物(reaction-center complex)。光系统中的光吸收色素的功能像是一种天线,将捕获的光能传递给中心的一对叶绿素a,由叶绿素a激发一个电子,并进入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链。 光系统的发现早在1943年,爱默生(Emerson)以绿藻和红藻为材料,研究其不同光波的量子产额(quantum yield )(即植物通过一个光量子所固定的二氧化碳分子数或放出的氧分子数),发现当光子波长大于685nm(远红光)时,虽然仍被叶绿素大量吸收,但量子产额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红降现象(red drop)。当时尚不能理解这个现象。爱默生等在1957年又观察到,在远红光(710nm)条件下,如补充红光(波长650nm),则量子产额大增。比这两种波长的光单独照射的总和还要多。后人把这两种波长的光协同作用而增加光合效率的现象称为 增益效应(enhancement effect)或 爱默生效应(Emberson effect)。上述现象说明植物体中可能存在两种色素系统,各有不同的吸收峰,进行不同的光合反应。随着近代研究技术的进展,可以直接从叶绿体中分离出两个光系统,每个光系统具有特殊的色素复合体及一些物质。 光系统的两种类型光系统 Ⅰ(photosystemⅠ,简称 PSⅠ)颗粒较小,直径11nm,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膜(基质片层和基粒片层)的非垛叠部分; PSⅠ核心复合体由反应中心色素P700(最大吸收波长为700nm)、电子受体和 PSⅠ捕光复合体(light harvesting complex Ⅰ,LHC Ⅰ)。 光系统 Ⅱ(photosystemⅡ,简称 PSⅡ)颗粒较大,直径约17.5nm,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膜(基粒片层)的垛叠部分; PSⅡ主要由PSⅡ反应中心(PSⅡ reaction centre)、捕光复合体Ⅱ(light harvesting complex Ⅱ,LHC Ⅱ)和放氧复合体(oxygen-evoling complex,OEC)等亚单位组成。 PSⅡ反应中心色素为P680(最大吸收波长为680nm)。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