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释义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始建于1975年,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经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批准,1986年与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筹)合并,改为现名。1996年5月,经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协商决定,实行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双重领导,在沿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原名的同时,启用中国科学院、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机构设置

中心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和系统生态学。研究内容涉及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生态学、地学等学科。中心现设有7个研究室: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系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土壤环境科学研究室、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大气化学与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环境生物技术研究室。另设有文献信息中心和大型仪器实验室,该大型仪器实验室拥有先进的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和高水平的样品处理净化间。2004年,新建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PTS)青年科学家小组”,新建的环境技术楼正式投入使用。与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亚太地区北京环境分析实验室”、美国戴安公司中国应用研究中心均设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心是农业部批准的农药登记残留试验认证单位之一。

科研实力

2011年底有在职职工394人,其中科技人员273人,两院院士总共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徐晓白、江桂斌、傅伯杰)、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汤鸿霄、冯宗炜、曲久辉、王如松),研究员60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84人、中级研究人员109人。中心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博士学位授予权,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分析化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机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现有在学博士生372人、硕士生246人,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99人。

2004年,中心争取到国家973课题1项,863专项1项、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项(A和B)、重点基金2项、面上基金课题19项,北京市重点基金和面上基金各1项。承担973项目1项、973课题3项、863课题12项(含青年和探索)、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专题4项,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6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5项、重点课题7项、面上基金课题46项、青年基金7项,北京市重点基金2项。

研究成果

2004年,中心登记重要成果19项,有6项成果获奖,其中“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及高效絮凝技术”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海南生态省建设理论与实践”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小区优质供水和污水回用集成技术开发与应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泰达开发区生态型水源地的系统构建技术和工程应用”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篇。

2004年发表论文460篇,其中SCI论文210篇,出版专著12本,获授权发明专利40件、实用新型1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9件、实用新型4件;2003年在SCIE刊物上发表论文193篇,居全国科研单位第11位,SCIE被引197篇471次,居全国科研单位第13位;在国内1576种科技刊物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发表论文244篇,居全国科研单位第7位,国内被引1404次,居全国科研单位第5位。有20项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和2项重点基金项目结题。

2004年,中心主要有7项国际合作项目在研,其中“亚洲地区环境技术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并获得继续支持。中心主持召开了“北方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学术研讨会”、“首届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国际研讨会”、“中加环境汞污染研讨会”、“中日污水分散处理技术暨第六届中日环境保护技术学术研讨会”、“面向斯德哥尔摩公约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管理与控制对策”、“第三届全国分析毒理学术研讨会”等10多个学术会议。

出版发行

中心图书馆藏有中外文科技图书23 000多册、中外文期刊800多种,计9万余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生态环境学科藏书体系。中心负责编辑出版《环境科学学报》、《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生态学报》、《环境科学》、《环境化学》、《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出版物《产业与环境》和《臭氧行动》的中文版。其中,《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为SCI和EI收录刊物,《环境科学》为EI收录刊物。

国际科联环境问题委员会(SCOPE)中国委员会、中国生态学会、国际环境情报系统(INFOTERRA)中国联络点、中国-加拿大资源环境高技术中心挂靠在该中心。

发展

环境化学研究所成立初期,在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关怀和领导下,边筹建边工作。主要科研任务有环境中有机、无机有毒有害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发现、分析检测仪器的研制、以及污染物造成的实际危害的研究。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又逐步开展了大气污染化学、水体重金属及有机污染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到1985年,环境化学研究所形成了环境污染化学、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和环境分析化学三大研究方向。一支专业从事环保科研队伍建立起来了,为我国环境化学学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随着工作的开展组建了全国环境保护科技情报网和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情报网,拥有一支精干强大的环境科技情报研究队伍,具有强大的环境科技情报收集能力,为我国环境科学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推动了我国早期环境科学研究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情报工作。从1976年开始先后编辑出版了《环境科学》(1976)、《环境科学学报》(1981)、《环境化学》(1982)、《环境科学丛刊》(1980)、《环境科学情报》(1978)、《环境科学简讯》等学术期刊和资料。

基于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对环境科学的现实需求,1986年,环境化学研究所和当时正在筹建中的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合并,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面向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专业性的研究基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建立,旨在实现化学、生物学和地学的相互渗透,发挥多学科、综合性的优势,促进综合研究和解决中国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了以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系统生态学新的三大学科研究方向,并强调不同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中心的科研方向是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提出的关键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学科有: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环境化学、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工艺与工程、环境分析化学、生态环境信息和分析测试技术等。研究内容包括: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环境与健康、化学物质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规律、发展环境分析测试和污染控制技术等。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学科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创建发展阶段(1975-1986)

创建初期(1975-1978)主要配合国家环保工作的急需,从兄弟单位调入一批化学和非化学专业科技人员,开展环境分析、环境情报、重要污染源治理技术等研究工作。主要学科有:环境分析化学、分析监测仪器研制、主要污染源治理技术、环境情报研究。此阶段的污染源治理技术主要以原化学研究所二部从事核废料的处理为重点。

1979年到1985年,从单一的环境分析化学中拓展出环境污染化学学科,使环境分析化学学科的研究方向更加丰富,包括痕量分析、光谱分析、化学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以及统一分析方法和标准参考物质的研究。环境污染化学主要进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形态、迁移、转化、污染物结构与生物效应以及控制对策等。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仍然以与能源开发利用有关的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为重点。

在10年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中,环境化学研究所针对我国认识环境问题和发展环境科学事业的现实需求,先后开展了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环境分析监测仪器研制和重要污染源治理技术、大气污染化学、水体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组建了一支力量雄厚的环境情报研究队伍,介绍和引入国外环境科学的概念、方法和技术,为我国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环境信息技术支持。对发展我国环境科学与技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起到了开拓者的作用。

②第二阶段:调整提高阶段(1986-1998)

为实现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的有机融合,1986年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与筹建中的中国科学院生态学研究中心合并,组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此阶段,已形成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和系统生态学三大学科领域,涵盖的学科方向更加宽广。主要研究所方向有:环境污染化学、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毒理学、区域环境问题、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宏观环境政策、国情问题研究、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膜技术与膜材料、标准分析方法和标准参考物质、分析仪器研制。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基于国家需要转向现实的环境问题。在此期间,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和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紧密结合环境方面的国家需求,开展了大量的应用基础研究,并将积极推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工作,作为研究所的一项重要内容。

1986年成立了以青年科技研究人员为主的中国科学院系统生态开放实验室,1989年与清华大学等4个单位共同建立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两个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学科结构优化和研究方向调整奠定了重要基础。

③第三阶段:创新跨越阶段(1999年以后)

1999年,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被中国科学院批准为首批进入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的研究所,赢得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总体学科领域框架:优势学科---环境化学,强化学科---环境工程,交叉学科---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发展了生态毒理、土壤环境等学科。坚持三个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原则。环境化学的任务是阐明环境污染的重要的基本规律和成为环保新技术的源泉,环境工程的任务是发展环境污染控制的高新技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大实际问题和提出应用基础研究的新的科学问题,系统生态与生态工程的任务是发展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学,实现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的学科交叉,实现环境科学的微观机理研究与生态学的宏观理论相结合。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学术地位显著提高。中心与香港浸会大学成立环境科学研究所,土壤环境研究室与澳大利亚Adelaid大学联合共建实验室。

几年来,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面向国际生态环境科学前沿,面向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重大需求,不断凝练科学目标,优化领域布局,精练创新队伍,引进杰出人才,完善运行机制,强化国际合作。研究水平与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发明专利授权量大幅增长,连年获得重大科技奖励,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的数量显著上升,经费收入持续增加,推动中国环保产业化的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学术地位显著提高。

目前,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室)。创新三期在巩固发展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和系统生态学的基础上,将强化发展环境生物学,促进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和土壤环境三个研究室的协同发展和有机融合,形成以研究室为学科组织单元、结构合理、交叉联合的学科体系。

研究生教育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中心拥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具有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分析化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机化学的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1995年由国务院批准试行博士生导师自行审批制度,1998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教育重点培养基地。2003年在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中名列前茅。

自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以来,共招收研究生158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658名,博士研究生930名;已授硕士学位346人,授博士学位524人;目前在读博士研究生316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58名。自200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目前有分别来自德国、瑞典、埃及、巴基斯坦的留学生5人。通过接收免试推荐的优秀本科生、实行硕博连读、加强对博士学位论文的管理、与国外联合培养等措施,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贡献。

自1990年以来,3名毕业生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名毕业生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6名毕业生入选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共有159人次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学金和冠名奖等各类奖励和表彰,更多学长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内成为了佼佼者,令后辈晚学羡慕不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2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