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释义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是高技术基地型研究所,主要从事能源环境、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工三大领域的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于1954年在大连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挂牌成立。1961年,煤炭研究室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并开始向太原搬迁。1978年9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并沿用至今。 简介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于1954年10月在大连创建,命名为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1961年迁至太原并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1966 年至1978年间曾改名为燃料化学研究所,1978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经过40多年的发展,山西煤化所已成为我国在煤炭能源领域从事战略性高技术研究与发展的重要科研机构之一。 单位概况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于1954年10月在大连创建,命名为中国科学院煤 炭研究室。 1961年迁至太原并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 1966 年至1978年间曾改名为燃料化学研究所; 1978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山西 煤炭化学研究所。 经过40多年的发展,山西煤化所已成为我国在煤炭能源领域从事战略性高技术研究与发展的重要科研机构之一。 科研领域重点研究我国煤的高效洁净利用及其相关领域基础性、战略性、综合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课 题,同时重视新型炭材料和精细化工技术应用与发展的研究。主要学科为:煤化学化工、催化化学、新型 炭材料和化学工程。拥有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碳材料重点实验室、煤炭间接化国家工程实验室、碳纤维制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化工研究开发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咨询中心等设置,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过程开发的较为完备的科 研和开发的结构体系。 科研支撑该所现有职工621人,其中科技人员393人,中科院院士1人,研究员(含正研级高工)40人,副研究员 和高级工程师96人,助研及工程师174人,其余为管理人员和其他辅助人员。 该所重视研究生培养,具备 物理化学、化学工艺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物理化学、化学工艺、化学工程、有机化学和材料学科的硕士 学位授予权,拥有物理化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 目前所内在读研究生120人,其中博士生77人,硕士生 42人,博士后1人。 发展成果45年来,该所一直得到国家、中科院及山西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承担了多项国家、中科 院和省部委的重大攻关、重点应用研究及基金项目或课题。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求,建所以来,该 所先后开展了煤的分类、炼焦配煤以及煤炼油为中心的综合利用,以煤和石油出发的基本有机合成、煤的 气化、煤的液化、新型炭材料、气体净化、超临界萃取、煤制活性炭、型煤和腐植酸等方面的研究,为我 国国民经济建设、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以及发展新兴学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 300多项,申请和获得专利100余项,发表论文3500余篇。 2008年,山西煤化所承担科技项目240项,总经费19467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4项332.6万元、科技部等国家部委的项目64项 3976.1万元,中科院项目42项1630.4万元,省级项目37项92.5万元。获科技奖共计19项,其中: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奖3项,国际奖2项,其他奖10项。发表各类论文351篇,其中:国外刊物178篇,被SCI收录208篇(其中: 国外刊物165篇)。申请专利69项,其中:发明专利6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0项。至2008年底拥有发明专利329项。 历史沿革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是在中科院煤炭研究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煤炭室在1952年至1954年是中科院工业化学研究所一个室,1954年6月中科院工业化学研究所更名为中科院石油研究所。1954年10月15日中科院通知:经中科院第三十五次院务常务会议决定,将石油研究所煤炭研究室改为独立室。独立后名称为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直属中科院领导,党政业务由石油所代管,财务工作独立。 1959年6月中科院决定将煤炭室迁往煤源丰富、煤种齐全的山西省会太原。自1959年7月起,经过两年积极的筹建,于1961年下半年搬迁工作结束。 1961年12月经中科院同意,并报请国家科委批准,煤炭室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 1962年12月中科院对部分研究机构进行调整时,将中科院煤炭化学研究所移交中科院华北办事处领导,但仍保持该所全国性研究所的性质。为了加速燃料化学学科的发展,经国家科委批准,中科院于1966年2月将中科院煤炭化学研究所改名为中科院燃料化学研究所。同年2月中科院撤消了中科院华北化学所(所址在天津市),并将该所的科研任务及183名人员和编制并入中科院燃料化学研究所(该所在我所保存有43卷人事方面的工作材料,随本次档案进馆保存)。 1970年7月中科院将中科院燃料化学研究所移交给燃料化学工业部。燃化部1971年1月将中科院燃料化学研究所下放到山西,实行双重领导,以地方为主,归属山西省煤炭化工局,称谓山西省燃料化学研究所。 1978年5月山西省革委会将山西省燃料化学研究所改为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研究所,由省科委领导。 1978年中科院根据全国自然科学学科规划的要求和中科院长远规划,经征得山西省革委会的同意,并报请国务院批准,于1978年9月改变了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研究所领导体制,所名改为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属地师级单位,由中科院和山西省双重领导,政治工作以山西省领导为主,业务工作以中国科学院领导为主。 交流合作国际合作日益活跃,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波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广 泛的科技交流和专家学者互访,开展了多方面的项目合作研究。 并成功地多次举办了有关煤炭利用、C1化 学、化工流态化等方面的大型国际会议。 文献网络信息中心藏书5万册,各种期刊800多种,藏刊15万册,其中中外现刊470余种。在所内建立的 中国科技网络能够查询世界各地科技信息,为科技人员提供了良好的信息服务。 该所负责编辑《燃料化学 学报》和《新型炭材料》两种学术刊物。专利事务所代理申请专利数量逐年增加,有效地保护了相关知识 产权。 该所遵循“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精神,在国家知识创新工程中将充分发挥多种学科、精良设 备和高等人才的优势,力争在洁净煤高技术领域的前沿占有一席之地,在洁净煤战略能源高技术和环境友 好技术方面形成强大的科技战略储备,并及时将带有重大变革的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新型炭材 料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方面提供支撑,并不断促进精细化工技术的产业化,在新的世纪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所长王建国王建国,男,1962年生。现任山西煤化所所长、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兼职教授。兼任《燃料化学学报》主编、《催化学报》和《煤炭转化》的编委。1985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同年考取本校研究生,1988年获硕士学位后到太原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工作。1991年考入山西煤化所攻读博士学位,1995年取得博士学位。1996年作为洪堡学者,赴德国Erlangen-Nuremberg大学合作研究,1998年回所工作,历任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山西煤化所副所长。200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 主要从事烃醇合成及转化催化剂与反应过程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已完成了包括973课题、国家基金和中科院“百人计划”在内的多项课题。现主持国家基金重大项目“能源发展中的若干关键化学科学基础问题”、973项目“重油高效转化与优化利用的基础研究”(课题负责人)和国家基金项目等。在国际学术刊物包括J. Phys. Chem., J. Catal., Ind. Eng. Chem. Res., Chem. Eng. Sci., Appl. Catal., Surf. Sci.等发表论文120余篇,授权专利8件。 科技成果批量提供超级活性炭和球状活性炭 超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高达2000m2/g以上,远高于常规活性炭(一般在300m2/g~1000m2/g),又称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是上世纪80年代后研制的新型活性炭材料,属于高科技产品。超级活性炭除在常规活性炭常用的领域应用外,主要用在常规活性炭无法胜任的其他领域,如能源储存(氢气、天然气和电能的储存)、饮用水的净化、毒气的高效吸附、色谱柱中的填料及催化剂的载体等。 本部门提供的超级活性炭,其比表面积高达3000m2/g以上,在298K/3.6MPa条件下对甲烷的有效体积存储量达150v/v以上;在93K/6MPa条件下,其储氢质量分数达到8.0%以上; SXAC-1电容器在3mA恒流充放电不间断9000次循环下的容量和充放电效率性能如下图,在9000次循环后电容器比容量从原来的34.2F/g变为23.2F/g,为原来的2/3,充放电效率仍接近于100%,表现出很好的循环性能。 球状活性炭因其制备工艺涉及多种复杂技术,迄今为止,全世界能够商业化生产的企业极少。目前,球状活性炭主要应用于医学领域(如治疗药物中毒、尿毒症、肝昏迷、高血脂、类风湿、红斑狼疮、吸毒者、外伤绷带及洗血等)、军用防化服、香烟过滤嘴、美容以及超级电容器中的电极材料等。 本部门提供球径范围30μm的微球到2.0mm的原料球、炭化球和活化球,球状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在700m2/g~1200m2/g。 超临界条件下的烷基化反应工艺一、技术概况超临界流体兼具液体和气体的一些特性,如密度高、溶解与传热能力强(类似于液体),扩散性能好(类似于气体)等。因此,在超临界条件下进行催化反应往往可以强化反应操作,提高反应速度和目标产物选择性,改善传质传热性能,抑制催化剂结焦,延长催化剂寿命。如超临界条件下的烷基化反应,由于超临界流体具有优良的传热、传质及溶解萃取性能,能有效萃取焦前驱体,延缓催化剂结焦失活。 采用先进的相态测定手段,详细研究了苯与丙烯烷基化制异丙苯,反应混合物性质随反应进程相态的变化规律。开发的工艺过程,充分利用了超临界流体的各种优异性能,使单管效能可提高十倍以上。其推广应用可有效地扩能增效,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本工艺方法已申请发明专利。 二、主要原材料及来源本工艺方法所用原料及催化剂与现有工业生产工艺一致。 三、产品用途和市场异丙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目前95%以上的异丙苯用于生产苯酚和丙酮,其余用于生产苯乙酮、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用单体α—甲基苯乙烯等。自2002年起,随着全球苯酚及其衍生物双酚A和聚碳酸酯树脂的需求量的增加,异丙苯需求量猛增。仅我国预计2007年异丙苯需求量将达到1250kt/a,而现有装置2005年产能仅约500kt/a。 四、主要设备及总投资现有设备的更新改造。 五、技术合作形式合作开发工业过程或专利实施许可。 研究生教育山西煤化所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 2006年改由中科院研究生院统一招生。 多年来,我所加强重点和新型学科建设,以能源环境、先进材料、绿色化工学科为特色,已形成学科全面、结构完整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成为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现设有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在物理化学、材料学、化学工艺及工业催化4个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其中物理化学和化学工艺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在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6个专业,材料工程、环境工程、专业学位化学工程3个领域均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随着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在研究所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生已成为我所科研工作的主要后备力量。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下,我所坚持“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理念,吸收了一批从海外归国、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研究员充实到研究生导师队伍行列,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注入新活力,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年龄结构优化、极具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学术队伍, 33名博士生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45岁以下的博士生导师占上岗导师总数的73%。在强调科学知识与技术水平的同时,注重提高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研究生们在导师的渊博知识与人格魅力影响下,不仅能汲取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传承了科学精神和理想,这些都为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能够角逐国际科技前沿竞争的高级专门人才提供了保证,同时也促进了学科建设与发展。 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地处太原市中心,交通便利,环境优雅。研究所的科研环境优越,研究生的教育设施极为齐全,具有大量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和丰富的科技情报资料。研究生全部为公费攻读,并全面实行奖助学金制度(硕士生补助不低于1500元/月,博士生补助不低于2500元/月)。浓厚的学术氛围,先进的实验平台,充足的研究经费,良好的生活待遇及温馨的人文环境聚集了一批批的优秀学子。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本所研究生教育培养数量和质量连年逐步提高,已形成较规范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迄今,共招收博士研究生375人,已获得博士学位的183人。共招收硕士生384人,已获得硕士学位的242人。目前在学的研究生博士、硕士研究生有310人。培养的研究生中先后有86人次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院长奖学金和刘永龄奖学金、宝钢教育基金、伟华科技奖等冠名奖奖励; 1人获得2002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人的博士论文工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 五十多年来,山西煤化所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得益于一批批优秀的研究生不断充实到科研行列。许多人成为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秉承着煤化所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承担和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不断拓展知识层面,提高创新能力,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脱颖而出,成长为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或科研骨干。仅留所的毕业博士生中,就有7人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称号、1人获得“全国优秀青年化学家”称号、1人获得国际催化青年科学家奖、1人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人获得山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人获得山西省十佳青年称号、1人获得中科院优秀青年称号、5人获得德国著名洪堡基金资助等。 山西煤化所正以求真、务实、创新的精神,向着建设国内一流研究所的目标迈进,研究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必将更适宜、更美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