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
释义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创建的研究生院。 中文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创办时间:1978年 学校类型:211工程,985工程,研究生院 所属地区:中国安徽 国家重点学科:45个 硕士点:133个 博士点:98个 院士:33人 历史沿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创建的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学校成立之后不久就开始招收研究生,并于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率先创建了第一个研究生院。1981年11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学位评委员会。1983年,国家在人民大会堂为我国首批获得博士学位的18名博士举行学位授予仪式,在这18名博士中,7人是中国科技大学培养的,从此奠定了中国科技大学在国内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领先地位。在1995年初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对全国试办的33所研究生院综合评估中名列前十。1998年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199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先进单位。“九五”期间中国科技大学首批成为“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国家又将中国科技大学列为国家9所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目前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至2003年12月累计授予博士学位1211名,硕士学位5615名;自1999年开始,研究生规模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目前在校全日制研究生总数5891人,其中博士生1786名,硕士生4105名。另有非全日制研究生2528人及代培生850人。 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批准时间:2007年8月29日) 序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所含二级学科 1 0701 数学 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 2 0702 物理学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 3 0703 化学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4 0708 地球物理学 固体地球物理学、空间物理学 5 0710 生物学 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态学 6 0712 科学技术史 科学技术史 7 0801 力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 8 0827 核科学与技术 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批准时间:2007年8月29日) 序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1070401天体物理 2070902地球化学 3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 4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批准时间:2007年11月19日) 序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1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 2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 师资力量中国科技大学有12个研究生培养的学院、17个博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涵盖了93个博士学位专业和109个硕士学位专业;同时还拥有3个专业学位授予点、17个博士后流动站、29个博士后流动站学科专业、19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9个安徽省重点学科、2个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中国科学院开放实验室,4个国家人才培养基地,这为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科技大学导师队伍力量雄厚。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25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2位、中科院“百人计划”81位、博士生导师464位、硕士生导师八百余人。在博士生导师中,45岁以下占40%;他们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充满朝气与活力,许多人已是国内外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他们正以活跃的思想、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着广大研究生,并努力将他们带到科学研究的前沿。 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一贯坚持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开展广泛、活跃的国内外学术交流。1978年以来,先后与中科院100多个研究所、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著名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协作关系,开辟了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培养和合作科研的广阔渠道。常年有200多位外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合作研究,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丘成桐、朱经武、JenMarieLeh1、AntonZailinger等一批世界著名科学家被聘为名誉博士、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许多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被聘为兼职教授。 依托雄厚的学科优势、高素质的导师队伍以及广泛的学术交流,中国科技大学大学研究生院形成自己显著的特色。 坚持把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结合起来,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高级尖端人才。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的数千名博士、硕士,普遍基础知识宽厚扎实、外语及计算机应用水平高、科研能力强、适应面广、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好、后劲足,其中不少已在国内外学术界崭露头角,成为新一代学术带头人;有的成为企业界的明星和实业家;有的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学校荣誉以国际学科前沿为导向,积极培养创新意识人才。学院始终坚持围绕国家目标、不断开拓创新的宗旨,积极鼓励研究生勇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学科或高新技术前沿课题进行研究。据统计,几乎所有研究生都参与了导师的科研项目,大部分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973计划”等资助课题。许多研究生的论文发表在SCI、EI收录的学术期刊上,尤其是有3位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分别发表在世界顶尖级学术刊物《科学》和《自然》上,这在国内极为少见。2000年,香港“求是”基金会特意在中国科技大学设立了“求是”研究生奖学金,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周光召等亲自为获奖者颁奖。 199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0周年校庆暨中国科大研究生院20周年院庆前夕,江泽民主席欣然为中国科大研究生院题词:“科教兴国,人才为本”。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