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集体林制度与林业发展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 者:刘璨 著 出 版 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3-1 版 次:1 页 数:317 字 数:280000 印刷时间:2008-3-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05869547 内容简介本书系统回顾了中国集体林制度变迁,从技术效率、社会福利等多角度分析中国集体林制度变迁的绩效。该书采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中国集体林制度变迁及其绩效,主要内容包括:集体林制度、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集体林制度与社会福利、集体林制度与技术效率、集体林制度变迁与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林业重点工程制度安排与农民收入、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新进展、结论与政策含义等。 作者简介刘璨,男、汉族、1966年8月生,山东省鱼台县人,现为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2001~2002年前往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0~2003年在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先后前往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等20余个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开展合作研究。 图书目录第1章 导论 1.1 集体林在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 1.2 集体林在我国林产品供给中占据主导地位 1.3 集体林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低而不稳 1.4 集体林地生产力低且波动大 1.5 集体林业用地规模扩大但尚未得到有效利用 1.6 木材供给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1.7 集体林发展存在制度障碍 1.8 文献回顾 1.9 数据收集与处理 1.10 小结 第2章 集体林制度 2.1 木材市场制度 2.2 林业税费负担 2.3 木材采伐限额 2.4 征占林地 2.5 林业产权 2.6 对农民激励的初步分析 第3章 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 3.1 土地改革 3.2 合作社 3.3 人民公社 3.4 人民公社后的多种产权形式 3.5 集体林产权制度安排与变迁的简评 第4章 集体林制度与社会福利 4.1 背景与数据 4.2 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集体林制度与技术效率 5.1 模型的选择 5.2 数据 5.3 结果与分析 5.4 结论与讨论 第6章 集体林制度变迁与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6.1 引言 6.2 我国森林资源变化情况 6.3 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引致森林资源波动 6.4 我国造林动态变化 6.5 数据特征 6.6 模型选择 6.7 经验性结果 6.8 我国森林资源是否存在EKC 6.9 小结 第7章 林业重点工程制度安排与农民收入 7.1 引言 7.2 数据 7.3 数据处理方法论 7.4 农户经验结果与分析 7.5 县级经验性结果与分析 7.6 省级经验性结果与分析 7.7 林业重点工程的经济分析 7.8 小结 第8章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8.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意义 8.2 辛国实行森林生态补偿的背景 8.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界定 8.4 政府主导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安排 8.5 森林环境服务的市场创建 8.6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的关键问题 8.7 小结 第9章 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新进展 9.1 集体林产权改革模式 9.2 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比较 9.3 集体林产权改革的本质判断 9.4 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的短期绩效分析 9.5 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需要注意的问题 9.6 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前景展望 第10章 结论与政策含义 10.1 基本结论 10.2 政策含义 附录 2000年以来有关集体林产权的法规与政策 主要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