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 |
释义 | 简介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由电视系、新闻系、传播系组成。电视系前身是电视新闻摄影专业,1980年独立成为电视系,1997年成立为电视学院,2005年再次回归电视系。电视系作为国内历史最久、声誉最高的电视专业教育机构,始终引领着我国电视教育的发展。 概况四十多年来,电视学院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近几年,电视学院开设的四个本科专业中,电视编辑、广播电视新闻学、编辑出版学三个专业始终稳居国内同类专业首位,电视摄影专业也以培养出 30 多位省级电视台台长、副台长的教学成果为我国电视教育发展史留下最富传奇性的一笔,而电视学院在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各专业领域的硕士、博士教育更是享有盛誉。新闻系、传播系前身为诞生于1959年8月的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是新中国建立后最早开展新闻教育的三个系之一。 经过近5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的辛勤努力,已越不惑之年的新闻系、传播系在学科建设上不断迈上新台阶。目前,新闻系、传播系下辖2系(新闻系、传播系)、5所(新闻研究所、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所、党报党刊研究中心、调查统计研究所、媒体创意研究中心)、5个实验室(广播实验室、电视实验室、网络实验室、报纸版面编排实验平台、Adobe媒体创意实验室)。中国新闻史学会的秘书处和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此。自创建以来,很多毕业生已成为全国广播电视系统的高级管理人才与优秀的业务骨干,如原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杨正泉、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张振华、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曹仁义、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罗明、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胡占凡、上海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穆端正、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梁建增等。 中国传媒大学在职研究生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开设方向】电视策划与创作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方向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媒体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策划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方式】 1、学制两年,利用周末及公众节假日上课; 2、北京周末班:利用周六或者周日上课; 3、全国假期班:利用公众假期面授。 【入学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的在职人员; 2、大学专科(含)及以上学历; 【报名手续】 1、填写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高级课程进修班报名登记表》。 2、提供4张1寸同底免冠彩照。 3、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各1份。 4、报名费200元,学费22000元、教材资料1200元(两年)。 【证书授予】 1、完成该课程学习,经考试合格者,颁发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高级课程进修班证书; 2、符合条件可申请在职硕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