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掷凫猎兔
释义

本文选自《艾子杂说》,本文又名《鸭子捉兔》,作者:苏轼

古文欣赏

赵以马服君之威名①,擢其子括为将以拒秦②,而适当武安君白起③。一战军破,掠赵括,坑其众四十万,邯郸几败。

艾子闻之,曰"昔有人将猎④而不识鹘⑤,买一凫⑥而去。原⑦上兔起,掷之使击⑧。凫不能飞,投⑨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⑩而人语⑪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⑫,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⑬?”其⑭人曰:“我谓尔⑮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邪⑯?”凫举掌而示,笑以⑰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⑱得他兔否?” (选自 苏轼《艾子杂说》)

词语注释

(1)将猎:准备去打猎。

(2)鹘:一种打猎用的凶猛的鸟。

(3)凫:野鸭子。

(4)原:原野。

(5)掷之使击:把凫投放出让它袭击兔子。

(6)投:掉落。

(7)蹒跚:形容走路困难的样子。

(8)人语:想人那样讲话。人:名词做状语。

(9)其分:是我的本分职责。其:指代鸭。

(10)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怎么把乱抛乱扔的痛苦加于我呢?

(11)其:那。

(12)谓尔:以为你。

(13)以:用法同“而”。

(14)搦:持握、捕捉。

(15)邪:通“耶”反问语气

古文翻译

赵国因为其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威名,提拔他的儿子赵括为将军,让他去抵挡秦军,而恰好碰到的对手却是秦国猛将武安君白起。仅一战就被击败,赵括被虏,四十万军众被俘坑杀,国都邯郸几乎陷落。

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从前,有一个人想去打猎,却不认得鹘鸟(指鹰隼之类的禽鸟),竟买了一只野鸭子回去。田原上忽然惊起了一只兔子,他便赶紧把野鸭子抛出去,要它去捉,可是野鸭子不能飞,立即落到地上l再把它抛出去,又落在地上。以至于连续抛掷了三四次。野鸭子忽然从地上站起来,摇摇摆摆地对那人说道:'我是只野鸭子呀!杀了吃我的肉,是我的本分,为什么偏偏要把这抛掷的苦处加到我身上来呢?'那个人说:'我当你是只鹘鸟,可以捕兔子,谁知你竟是只野鸭子呀!'野鸭子便举高它的蹼掌给那人看,笑着对他说:'你看我这笨手笨脚的,是能按住兔子的材料吗?

古文简析

《鸭子捉兔》是根据成语“兔起鹘落”编出来的笑话。文章运用拟人手法,通过凫与猎人的一番对话,说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道理。选用人才务必要避其所短,用其所长。不然的话,就会像该文描写的猎人那样,不但捉不住兔子,而且白白糟蹋了鸭子。

文章刻画鸭子的形态,诙谐有趣,真切生动。用“蹒跚”一词来形容鸭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样子,既表现了鸭子的形体特征,又说明它不是捉兔子的材料。并用鸭子拟人化的语言,来表现它不被合理使用,反吃投掷之苦的委屈和略带嗔怒的情绪。当鸭子知道猎人是因为不识凫鹘,不是存心要它吃苦,便又转嗔为喜,举起宽厚的掌子,说了句笑话。作者通过鸭子的这些风趣幽默、令人发笑的语言,善意地讽刺了那个猎人。

作者简介

本文选自《艾子杂说》,本文又名《鸭子捉兔》,作者: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父亲苏洵的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在政治上属旧党。

寓意

要正确发挥一个人的作用,必须知道他的长处和短处。 在深思熟虑后,再做出定夺,利用他的长处获得最佳的收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5: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