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脂批 |
释义 | 脂评,又称脂批,是目前学者公认中国传统小说红楼梦最早的评点。而有别于日后由高鹗与程伟元刊印的程甲本、程乙本,有脂批的的红楼梦版本,多为传抄的手录本,且前八十回的内容与日后刊印的版本多有不同。因此这类版本又被称为脂本。 作者脂评的作者不只一人。之所以称脂评,是以作者之一的脂砚斋做为代表而言的。 脂评批语中有署名或提及的批者主要有脂砚斋与畸笏叟,另外还有常村(棠村)、梅溪、松斋等人。 与《红楼梦》的关系脂评作者往往在评语中透露出自己与小说作者曹雪芹之间的特殊关系,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评者是与曹雪芹很亲近的人,甚至是亲属长辈。脂评的作者也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红楼梦的创作或修订,例如秦可卿死亡的原因,就因为脂砚斋的要求而全部删去,并将删文这件事记载于脂评中。 脂评作者与曹雪芹拥有的共同生活经历,可以从以下脂评中看出: “作者今尚记金魁星之事乎?抚今追昔,肠断心摧。” ~第八回 “尚记丁巳春日,谢园送茶乎?展眼二十年矣!” ~第四十一回 “此语余亦亲闻者,非编有也。” ~第六十三回 “况此也是余旧日目睹亲闻,作者身历之现成文字” ~第七十七回 而第十三回脂评:“‘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则显示了脂砚斋直接干预了红楼梦的写作。红学中自传派的学者,如胡适、俞平伯、周汝昌等人,也以脂批为红楼梦是作者自传说的证据之一。 创作价值在脂本出现以前,红楼梦的流通版本以高鹗与程伟元刊印的程乙本为主。程乙本除了缺少脂评以外,许多细节也与脂本不同。脂本出现之前,大部分红楼梦的评点者都认为红楼梦一百二十回均为同一人所作。胡适发现了脂本后,更加怀疑红楼梦后四十回高鹗所补、高鹗的续书内容与曹雪芹的原稿不同、并认定脂本是“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说”的铁证,也因而开启了新红学的时代。 而脂砚斋、畸笏叟等人,可能是曹雪芹的亲族,又见过曹雪芹八十回以后的残稿,并于脂评中透露出后来的故事发展,因此脂本除了可以校对前八十回的内容以外,也可以由此探知后四十回原稿的面目。 而单纯就小说的美学上,脂批也有其贡献。叶朗(1987)就认为,脂评的意义不止于资料方面的价值。他的美学思想,对红楼梦艺术成就、艺术经验的研究和概括,是其他评点家如王希廉、张新之等人所比不上的。 脂批存世版本自从胡适在上海首次发现脂本(此版后称“甲戌本”),目前所发现的脂本版本大致有如下数种: 脂本简称 年代 书名 回数 甲戌本(又称“脂残本”、“脂铨本”) 乾隆十九年(西元1754年)抄,民国十六年(西元1927年)发现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存十六回 己卯本(又称“脂怡本”) 乾隆廿四年(西元1759年)抄,西元1959年补齐 脂砚斋四阅评本石头记 存四十三回 庚辰本(又称“脂京本”) 乾隆廿五年(西元1760年)抄,民国二十二年(西元1933年)发现 脂砚斋四阅评本石头记 存七十八回 蒙府本(又称“王府本”、“脂蒙本”) 西元1960年发现 石头记 一百二十回 戚本(分“戚沪本”、“有正本”、“戚宁本”三种,详见下) 戚沪本(又称“戚张本”) 西元1975年发现 石头记 原八十回,存四十回 有正本(按字号又分“有正大字本”、“有正小字本”) 民国元年(1912年)付印 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 八十回 戚宁本(又称“南图本”、“泽存本”) 石头记 八十回 列藏本(又称“脂亚本”) 道光十二年(西元1832年)被带至俄国,西元1962年发现 石头记 原八十回,存七十八回 甲辰本(又称“梦觉本”、“梦序本”、“脂梦本”) 乾隆四十九年(西元1784年)抄,西元1953年发现 红楼梦 八十回 梦稿本(又称“杨本”、“杨藏本”、“全抄本”) 道光十年(西元1829年)由杨继振收藏,西元1959年发现 兰墅太史手定红楼梦稿 一百二十回 舒序本(又称“己酉本”、“脂舒本”) 乾隆五十四年(西元1789年)抄 红楼梦 原八十回,存四十回 郑藏本(又称“脂郑本”) 红楼梦 存两回 靖藏本 传西元1959年发现、西元1964年尚在 石头记 传原八十回,存七十八回,现全佚 其中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列藏本与红楼梦稿本未改前的版本所保存脂评最完整,也最能维持曹雪芹前八十回文字的原貌,尤其是庚辰本,已经成为近来红楼梦出版时的参考底本。至于其他的版本,多有大规模删改的痕迹,也有许多后人的评论混入,甚至删除所有的脂评,因而难以分辨原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